肯尼迪遇刺案一般指约翰·肯尼迪遇刺案,外文名Assassination of John F. Kennedy,时间1963年11月22日12:30,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
简介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游行
肯尼迪遇刺案发生于美国中部时间1963年11月22日12:30,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在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陪同下,乘坐敞蓬轿车驶过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迪利广场(Dealey Plaza)时,遭到枪击身亡。
暗杀事件后,被捕枪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却在从警局押往监狱途中被酒馆老板杰克·鲁比枪杀。随后的“沃伦委员会”和1976年成立的白宫刺杀研究委员会得出一致结论:奥斯瓦尔德是个人行动。
有证据称在肯尼迪遇刺后的三年内,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从1963年至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事件中自杀或被谋杀,让整个案件蒙上阴谋论的阴影。
背景
一份于1963年11月21日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的前一天,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到处散发的反肯尼迪传单。这是1963年在美国第一次印刷的版本,因为没有注明版权,所以现在已被广泛传入民间。(该海报内容中文译文请参见本段尾注释。)
肯尼迪之所以选择于11月20日起访问达拉斯市,主要有三个原因:
帮助自己所在的民主党开展竞选活动募集捐款。
为准备在1964年11月举行的大选中谋求连任做准备工作。
在1960年的总统大选中,肯尼迪——约翰逊组合被指控在德克萨斯州存在选票欺诈行为,这次的得州之行自然而然还要为弥合该州民主党领袖之间的分歧而努力。
肯尼迪相信,由于他在民权问题上的立场,在大多数南方州他都很难取得选举的胜利,因此他决定将投入特殊的努力来赢得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的支持。在抵达达拉斯之前,他于11月18日访问了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和迈阿密,在那里向民主党政治家、劳工领袖和美洲记者协会就国内经济和外交事务问题做了演讲,特别谈到了和拉丁美洲各国的关系问题。对佛罗里达州的访问可以说十分成功,所以,肯尼迪总统对得州之行也充满信心。然而,鉴于右翼分子有可能公开举行反对肯尼迪的示威游行活动,人们曾普遍担忧总统的这次访问是否明智,特别是在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阿德莱·史蒂文森于10月24日联合国日访问达拉斯期间,遭到一伙极端保守人士的戏弄和人身威胁后,人们更加怀疑他是否应当冒险访问这座城市。达拉斯警察局的戴维斯警官表示,警方已经做了该市历史上最严格的城市治安防范工作,绝对不会出现像史蒂文森大使访问时的示威活动。
11月21日,肯尼迪和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以及德克萨斯州州长、前海军部部长约翰·康纳利一行在得州访问。总统在沃斯堡过夜。
过程
11月22日上午,在经历了一场小雨以后,达拉斯刚刚放晴,美国中部时间11:37(UTC时间:17:37),空军一号总统专机降落在达拉斯西北11公里处的拉菲尔德机场(英语:Dallas Love Field)。按照计划,总统在康纳利州长等人的陪同下,乘车前往达拉斯中心街区(包括迪利广场),接受50万达拉斯市民的欢迎,然后前往达拉斯贸易展览馆(Dallas Trade Mart)的现场发表一篇演说。
肯尼迪乘坐的是1961年产的林肯大陆豪华敞篷车(英语:Lincoln Continental),本来这辆轿车是安装有防弹罩的,但是,为了让达拉斯市民一睹第一夫人杰基·肯尼迪的芳容,同时也为了表示总统对达拉斯市民的信任,肯尼迪没有让特工人员安装防弹罩。车队的行进路线已经过了周密检查,在车队前方开道的警车隶属于达拉斯警察局,装备有和总统坐车保持联系的通讯设备,乘坐这辆车的是总统的特工。肯尼迪和夫人杰基乘坐的林肯轿车位于这辆警车的后方。总统坐车有三排座位,可以搭乘7人。车上搭乘的有:位于前排左侧的汽车司机威廉·克瑞尔(William Carrere)和右侧的秘密特工罗伊·克莱曼(Roy Clementine);第二排上乘坐的是州长约翰·康纳利和位于他左侧的州长夫人娜莉·康纳利(英语:Nellie Connally);肯尼迪和夫人杰基坐在后排座位上,肯尼迪位于右侧。
总统车队穿过主街,此照片为记者自车子后方摄得,约2分钟后肯尼迪即被暗杀
12:00过后,车队以15—20公里的时速开到达拉斯市内,所到之处拥挤着欢迎的人群,沿途两旁的楼房也都打开了窗户,正在工作的人们透过窗口观看这一盛况。同时,在欢迎的人群中,也有一些持批评意见的团体和个人,高举各类抗议标语,进行了示威活动,但总体上来说,总统车队在整个行程中几乎没有意外发生。行驶过程中,车队曾因肯尼迪与欢迎他的一些天主教修女和一批学生握手而两度停下。在美茵大街(英语:Main Street District, Dallas)上,一名男子跑到了主路中心,企图阻拦车队前进,他的行为被警察和秘密特工制伏,没有对总统车队的行进造成影响。大约美国中部时间下午12:30(UTC时间:18:30)时,肯尼迪的车队已经接近了德克萨斯州教科书仓库大楼,车队在迪利广场入口处右转驶上了休斯顿大街(英语:Houston Street),面向了高大的教科书仓库大楼。紧接着,车队又向左转弯,上了埃尔姆大街(Elm Street)。由于埃尔姆大街两旁的树木矮小,而且前方有一个铁路立交桥,围观市民较少,所以整个车队就暴露在了教科书仓库大楼的右侧。而此时,车队仍保持着15—20公里每小时的缓慢速度,距离枪击发生的位置仅有65英尺(约20米)远了。
暗杀
泽普鲁德拍摄总统坐车使用的8毫米家用摄影机。
枪击发生在总统车队经过迪利广场右侧的辅路——埃尔姆大街时。当时,车队的时速已经从约20公里减慢至15公里。12:30时,正当肯尼迪总统向人群挥手微笑时,广场上响起了沉闷的第一枪,肯尼迪总统用手捂住了喉部——他被击中了脖子。杰基跪在肯尼迪的身边,试图用手阻止鲜血从肯尼迪身上流出。紧接着又响起了第二枪,由于遭到第一枪枪击的总统此时头部正向前微倾,而致命的第二枪击中了总统的后脑勺,肯尼迪的头猛地向后倒去。子弹打飞了他的部分头盖骨,鲜血和脑浆混在一起喷涌而出,溅满了坐车的后备箱和随车人员的全身。与此同时,康纳利州长也遭到枪击,身负重伤。枪击发生时,肯尼迪的坐车刚好从达拉斯市民亚伯拉罕·泽普鲁德(英语:Abraham Zapruder)前方驶过,当时,泽普鲁德正手持一架8毫米家用摄影机拍摄总统座车。
肯尼迪中弹后,康纳利州长也身负重伤,他大喊:“不,不,不,他们要杀死我们大家!”("No, no, no, they are going to kill us all!")。枪击停止后,肯尼迪的身体瘫在坐车的后座上,倒在杰基的身旁。杰基呼喊着随扈克林特·希尔:“我的上帝!他们打中了他的头!”
随扈克林特·希尔一直站在紧随总统坐车之后的一辆敞篷轿车的左侧门外。就在枪击开始的瞬间,听到枪声的希尔跳了下来,并快速跑向还在他前方行驶着的总统座车,准备爬上总统坐车的后备箱,保护位于后排座位上已经中弹的肯尼迪和受到惊吓而十分恐惧的杰基。
随扈克林特·希尔爬上总统坐车的后备箱,保护后排座位上肯尼迪和杰基。
当希尔刚刚跑到总统坐车后面时,他听到了第二声枪响,并且看到总统猛地向后倒去。司机威廉·克瑞尔听到枪声后随即提高了车速,想使总统尽快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杰基从后排座位上爬上了汽车的后备箱,希尔也正试图跳上后备箱,就在车速变快的瞬间,希尔在杰基的帮助下成功地跳上了车。
此时的杰基几近休克,希尔安顿杰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中弹的总统和恐惧的第一夫人。
后来,希尔证实说,总统的右后侧头颅遭到击爆,他瘫倒在后排的座位上,大脑完全暴露出来,血液和脑浆混在一起,布满了整个汽车的后备箱。除了头上的巨大伤口外,全是无法形容不计其数的鲜血。
枪击发生后,总统坐车飞速驶离迪利广场,沿着斯戴蒙斯高速公路(Stemmons Freeway)赶往6.4公里以外的帕克兰纪念医院(英语:Parkland Memorial Hospital),只经过几分钟就赶到了。
其他伤员
德克萨斯州州长康纳利就坐在同一辆车总统前面的位置,虽然他也受了重伤,不过幸存了下来。医生在随后表示,州长在被子弹击中后,康纳利夫人把他放到自己的大腿上并且试图闭合他胸口的伤口,因为空气已经被直接吸入了他的右肺,正是这个措施挽救了州长的生命。
詹姆士·塔格(英语:James Tague)是此次暗杀的目击者和证人,他的右颊在枪击中也受了轻伤,当时他正站在离肯尼迪270英尺(82米)的地方。后来据推测可能是由于子弹打到了路边引起的碎片反弹所致。
医院中的肯尼迪
政府报告显示子弹如何破坏到肯尼迪的头骨
总统座车在枪击发生后飞速驶离迪利广场赶往帕克兰纪念医院。到达医院后,州长康纳利先被抬下车,接着是肯尼迪。在帕克兰纪念医院第一看护室参加抢救肯尼迪的医护人员表示,他的情况在到达医院时已经“很严重”了,这意味着他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一位参加抢救工作的帕克兰医院医生记录道:
“大约12:30左右,护士让我们抬一辆手推车到门口。我们将急救推车推出门,那时我意识到了是谁在汽车里。”
“一些人帮忙将总统放在手推车上。然后我们从急救室的大手术区到第一外伤室。总统脑后的伤口流血凶猛,躺在那里毫无反应。”
“当我们到达外伤室时,一位医生放置了一条气管导管,准备进行气管切开术。紧急抢救马上开始,几分钟之内,更多的医生赶来了,给总统安装胸腔导管和带氧气的麻醉剂。一位医生让我放一块敷料在头部的伤口处,但是这毫无作用,因为那是大面积暴露的伤口。”
“输氧的同时也在输血。在采取了一切必需的措施,使用了所有必要的医疗器械后,我们只能宣布:“总统已经死亡了总统已经死亡了。”我们为他撤除了输液管和IV急救。随后,第一夫人和一位神父走了进来,最后的现场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第一夫人离开后,我们撤掉了所有的装置,监察官员让我离开拿一块塑料罩放进棺材的底部,我拿来了它。总统被放进棺材,等待救护车运走。”
帕克兰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书称:“他因头部和颈部受到多处枪伤而死亡。”
其实,总统很可能在到达医院之前就已经死亡了。
宣布死亡
在美国中部时间下午13:00(UTC时间:19:00),在他所有的心脏机能都停止并且在神父做完最后的仪式后,总统被正式宣布死亡。“我们从未对挽救他的生命抱任何希望”,一位参加抢救的医生表示。为肯尼迪做最后仪式的神父告诉纽约时报,总统其实在赶到医院时已经离世了,但是他仍不得不掀开总统的盖尸布为他进行神圣的病人傅油圣事。在美国中部时间下午13:38(UTC时间:19:38),肯尼迪逝世的消息被官方公布,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1916年11月4日~2009年7月18日)第一个将约翰·肯尼迪遇刺的消息通过电视报道给了人们。
肯尼迪遇刺后,林登·约翰逊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宣誓仪式由女法官萨拉·蒂尔曼·休斯(英语:Sarah T. Hughes)主持(照片中左侧背对镜头者),站在约翰逊身边的杰基·肯尼迪还穿着沾满肯尼迪鲜血的那件外套。
在美国中部时间下午14:00(UTC时间:20:00)过后几分钟,也就是在达拉斯警方和美国秘勤局特工争执后的10-15分钟后,肯尼迪的遗体从帕克兰医院被送到了空军一号总统专机。达拉斯验尸官在此前没有对遗体进行法医鉴定,而在被验尸官进行法医鉴定之前转移遗体,已经违反了德克萨斯州的法律(谋杀凶手已经承认犯罪,且在德克萨斯州的法律权利管辖之下)。
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所坐的车在穿过达拉斯市市区时,位于总统车队中位于肯尼迪坐车两辆车的后面,在枪击中他没有受伤,随后他在空军一号上继任了美国总统。
验尸
在空军一号总统专机降落在离华盛顿特区不远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后,肯尼迪的遗体被送到贝蒂斯海军医院(英语:Walter Reed National Military Medical Center)进行验尸,送到那里是应肯尼迪夫人的要求,她认为约翰生前是一名海军军官。
验尸工作于11月22日晚在贝蒂斯海军医院进行,在3项检查中医生发现有一个小孔在离总统头骨很近的地方,这个小孔同时在其右脑的脱出点造成了很大的伤口。
检察官George Ford将验尸报告中的“伤口位于背部上方”变为“位于脖子底部”,但是他声称这与阴谋无关。
葬礼
美国国旗覆盖在的肯尼迪的棺材上,放置于白宫24小时。
在贝蒂斯海军医院验尸之后,肯尼迪的遗体为了准备葬礼而运回了白宫的东大厅并放置了24小时。在刺杀事件后的星期日,被美国国旗掩盖住的灵柩被送到国会大厦以供公众悼念。从早上一直到深夜,成千上万的公众前来悼念这被严密看守着的棺材。
11月25日当天,美国国会圆形大厅,前来向肯尼迪致以最后敬意的人超过25万。上午11:00,覆盖着星条旗的灵柩从大厅中移出,放置在由4匹马拉的灵车上,首先前往白宫,然后前往圣马修使徒大教堂,最后被送到了阿灵顿国家公墓并被安葬在一个特制的地下墓穴里。当天全球在电视机前收看葬礼现场直播的人有数亿之多。
凶手
奥斯瓦尔德遭警方逮捕
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在刺杀了达拉斯警官J.D.提皮特(J. D. Tippit)80分钟后被逮捕。他在稍后的晚间被控杀死了提皮特和肯尼迪。奥斯瓦尔德否认枪击了总统并声明他是一个“容易受骗的人”。奥斯瓦尔德再没有重新被审讯,因为在2天后——他被警方转送的时候,被杰克·鲁比枪杀并当场死亡。他在死前曾说过:“我只是个代罪羔羊”。后来,在一张路人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一个外貌很像奥斯瓦尔德的人,在肯尼迪遇刺前几秒的时候,是站在路边的人群中,这似乎可以说明奥斯瓦尔德在当时并不是位于教科书大楼的6层上,但这张照片真伪难辨。奥斯瓦尔德于1956年得过海军陆战队特等射手(Sharpshooter)资格。
凶器
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使用的卡尔卡诺M91/38手动步枪
CE399在怀疑论者眼中的路径,由此产生了“魔术子弹”一词,也被用在电影《刺杀肯尼迪》当中
CE399在科学分析中的路径
德克萨斯州警维斯曼(Weitzman)和警官波尼(Boone)在肯尼迪总统被射杀后不久后,于德克萨斯州教科书大楼的6层发现一支6.5×52mm的意大利产卡尔卡诺M91/38手动步枪。
一颗形状完整的子弹在康纳利的担架上被发现,它是一个半径6.5毫米的铜壳卡尔卡诺子弹。它在弹道学上来讲与在教科书大楼里发现的来福枪相吻合。在几个月前,这把步枪被邮寄预订给一个叫A·J·希德尔(A. J. Hiddell)的人。在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被逮捕时,一张写着“埃里克斯·J·希德尔(Alex J. Hiddell)”的假身份证被搜出。在枪管上也发现有一枚被证实属于奥斯瓦尔德的不完整的指纹。
据华伦委员会的调查,神枪手试射该支步枪的结论是“要用栓动步枪打出两发精确瞄准的子弹最低所需时间是2.25秒”。委员会由此认定,在Zapruder影片中的总统受伤及康纳利州长受伤的时间段内,打出两发子弹是不可能的,因此是一发子弹(证物CE399号)造成了总统的最初伤口和州长身上的所有伤,这被称为“一发子弹理论”,此理论受到怀疑论者的普遍批评。
沃伦委员会总结CE399经过了如下的事件:
在肯尼迪的脊柱右方两英寸处进入人体,留下一个7×4mm长宽的伤口,伤口周围的皮肤证明了子弹是从上方射来的。
损伤了总统的第一节胸脊,是子弹还是应力造成的不得而知。
通过了总统的脖子,它擦伤了壁胸膜和肺尖端从喉结下方穿出,这个伤曾被马尔科姆-佩里医生错误说成“入射伤”。
从总统衬衣顶扣下方⁄8英寸处射出。
在康纳利的右腋窝后方射入造成了8×15 mm的伤口。
以10度的向下角运动并崩掉了127 mm的康纳利第五条右肋。在右乳下方穿出。
穿入康纳利的右腕,康纳利的手链被震掉。
以122 m/s速度进入左大腿并在后来送医时掉了出来。
所谓魔术弹质疑站不住脚,只要总统的身体在命中时稍为倾斜就能形成在总统体内偏向左却击中康纳利右背的结果。
探索频道后来再现了这次场景,他们用不同的纤维和硬物模拟血肉和骨头,然后以枪手在相应的位置发射子弹,成功再现了用一颗子弹造成多次伤口并使子弹基本不变形。
影响
在肯尼迪遇刺的一个小时之后,也就是他被宣布死亡前这段时间里,美国国内发生了极大的混乱。就像刺杀事件发生在冷战时期一样,一些人首先想到如果这次的刺杀行动不是要大规模攻击美国的话,那一定是关系到副总统约翰逊的安全的。于是人们纷纷挤在电视机和收音机前密切关注着媒体发布的相关最新消息。
肯尼迪被刺杀身亡的消息立即轰动了世界。人们成群地围在大商场中的电视机前,默默地祈祷着。在某些地方,交通也随着肯尼迪遇刺的消息的散布而变的几近瘫痪。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纷纷提前让学生们放学。一个被误导、反德州的愤怒德克萨斯人被上报到相关机构。当地所有3家电视台取消了3天内正常的节目时间表,替代它们的是72小时不间断的关于刺杀案的覆盖性报导。这次的全方位报道是除了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等地遭遇恐怖袭击之外最长时间的不间断覆盖报道。无线电台也同样取消了普通节目时间表;一些电台在播放着不间断的覆盖性新闻;其他的则是在播放悲哀的葬礼音乐。并不是一切的娱乐和体育活动在那一天都被中断,同样也包括之后的周末。美国国家足球联盟(NFL)委员彼德·罗兹尔(Pete Rozelle)说明了原因,他决定让比赛在那个周末继续进行:“它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在一个伟人悲剧的时刻去继续。”
随后,关于肯尼迪的纪念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美国政府宣布11月25日,星期一,为国葬日,也是国家哀悼日。很多其他国家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官方调查
达拉斯警方
照片显示了肯尼迪总统头后部的伤口
在逮捕了奥斯瓦尔德并收集了犯罪现场的物理证据之后,奥斯瓦尔德被达拉斯警方押送到警署总部接受审讯。稍后,在晚上10:30,达拉斯警察局的警长杰西·克里(Jesse Curry)被“华盛顿的人们”命令去发送所有收集到的物理证据(除了奥斯瓦尔德)到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总部。
联邦调查局
案发后被洗净的总统轿车
联邦调查局是第一个完成官方调查的权威机构。在案件发生几小时内,局长埃德加胡佛说:“我们得需要有说服力的证据向美国人民证明奥斯瓦尔德是真凶。”在1963年12月9日,刺杀案过去17天的时候,联邦调查局的报告出版了,并被提交至沃伦委员会,当时联邦调查局仍然是对于委员会来说主要的调查机构。联邦调查局陈述只有3颗子弹在刺杀案中被发射;第一枚射中了肯尼迪总统,第二枚射中了康纳利州长,第三枚射中肯尼迪的头部,并且致死。联邦调查局陈述道: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射出了全部3发子弹。
沃伦委员会认可了联邦调查局关于“3颗子弹在刺杀案中被射出”的调查报告,但是否认了其关于子弹射击肯尼迪和康纳利的研究报告。联邦调查局指出第一枚射中了肯尼迪总统,第二枚射中了康纳利州长,第三枚射中肯尼迪的头部,并且致死。沃伦委员会则总结到这三枚子弹中的其中一颗并没有命中目标,一枚击中肯尼迪后又再次伤到了康纳利,一枚射中肯尼迪的头部,并且致死。在关于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发射了全部3发子弹这个问题上,联邦调查局和沃伦委员会保持了一致。
销毁证据
联邦调查局在这次谋杀调查中因为销毁了证据而被批评。
联邦调查局发现一个探员——詹姆士·霍斯蒂的姓名和电话出现在奥斯瓦尔德的联络簿上。联邦调查局随即提供了另一份用打印机打印出的联络簿,在这份联络簿中,他的名字被删除了。当他在沃伦委员会作证时,他不小心地提到了他曾经与奥斯瓦尔德有联系,这个消息在很久之后才公之于众。
沃伦报告
自德克萨斯州教科书仓库大楼望下的视野
犯罪嫌疑人奥斯瓦尔德被人枪杀后,林登·约翰逊总统亲自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彻底调查这一谋杀案件。美国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是这个委员会的主席,因此,该委员会也被称为沃伦委员会。他们的调查结果全部收入到《总统特别委员会关于肯尼迪总统被暗杀的调查报告》(即《沃伦报告》)当中。该报告现在在美国政府网站上全文刊登。
1963年11月29日,沃伦委员会成立。在长达10个月的调查后,沃伦委员会汇总出上百万字的材料,近二十万字的报告。1964年9月27日,该委员会宣布“在争议和理智的名义下”宣布暗杀总统的“客观真相”:“奥斯瓦尔德纯属个人行为”。
这分报告的结论要点如下:
奥斯瓦尔德是使总统死亡和州长受伤的凶手。
子弹从教科书大楼的6层窗口射出。发射的3颗子弹中,一颗也使康纳利州长受伤。
没有发现其他人或集团参与了谋杀总统的阴谋。
没有发现奥斯瓦尔德为外国政府服务、受资助、做间谍的证据。
没有发现奥斯瓦尔德与美国共产党、古巴正义政策实施委员会、外国工人党合谋谋杀总统的证据。
奥斯瓦尔德并非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或其他任何政府部门的探员或职员。
没有奥斯瓦尔德与杰克·卢比相识的证据。
任何官员都没有参与对美国政府的密谋或颠覆活动。
奥斯瓦尔德的犯罪动机被归结为:“对一切权威根深蒂固的憎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结论排除了苏联、古巴插手的可能,也排除了美国政府及其机构参与的说法。暗杀只是偶然的“意外”,引用联邦调查局的话说:“这从头到尾是美国的一个悲剧—— 一亿九千万美国人中的两个精神状态不稳定的人的个人行为”。
凶手“他人”说
围绕这一案件,美国舆论提出了各种假设。有人认为,这是一起美国中情局和军界中“鹰派”共同策划的政变阴谋;另一些人认为暗杀行动是“黑手党”所为。还有人将肯尼迪的死与玛丽莲·梦露的自杀搅到了一起。
2013年美联社公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仅有24%的美国人认为当局捕获的枪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独自作案,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超过半数的美国人相信制造肯尼迪遇刺案的“不是一人、而是多人”。舆论产生了许多关于此案的阴谋论猜想。有“黑帮说”、“中情局说”、“胡佛说”等多种阴谋论。
约翰逊谋杀说
曾经担任尼克松秘书和私人助手的罗·斯通披露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观点,尼克松对斯通和其他秘书多次说过,他确信谋杀肯尼迪的幕后主使正是在肯尼迪遇刺后宣誓就任总统的林登·约翰逊。甚至有一次,尼克松告诉斯通,“我和林登·约翰逊的区别是,虽然我们两人都想当总统,但我并没有为此杀人。”
2003年,法国一家电视台的两个记者威廉·雷蒙和贝尔纳·尼古拉在经过长达三年的调查后认定:刺杀肯尼迪总统的幕后指使正是当时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电视台还播出了他们制作的纪录片。
据这个纪录片中叙述,1960年总统大选时,肯尼迪与约翰逊曾为谁能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争得不可开交,由此播下不和的种子。肯尼迪成为美国总统后,约翰逊虽然当了他的副手,却始终生活在压力之下。约翰逊出生于得克萨斯州,当地石油大亨源源不断充实他的秘密金库。这些钱一部分用来挥霍,更多则用做贿赂。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早就对约翰逊进行调查,一些涉及得克萨斯石油大亨的贪污大案,已经隐约露出约翰逊的身影。另外,肯尼迪决定进行财政改革,向国会提交议案准备大幅削减得克萨斯石油大亨在税收上享受的优待。该议案如果获得通过,将使这些石油巨头失去上亿美元的利润,也将影响到约翰逊的秘密金库。1963年年底,快被肯尼迪兄弟逼到绝路的约翰逊不惜铤而走险,借助与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的密切关系,一手策划了震惊世界的刺杀肯尼迪事件。
2013年11月美国媒体曝光了当时军方与白宫通讯录音——“请给我有关总统的所有信息。这是情况分析室,我从美联社的公报看到,肯尼迪总统很明显是头部中弹,他脸朝下倒在车后排的座位上,头上有血,肯尼迪夫人一边哭喊着‘哦,不’,一边扶着他的头。”
在军方的通话中,对一些重要人物使用了代码,例如下面的这段通话中所说的志愿者是指肯尼迪遇刺后,随即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任总统的林登·约翰逊——“我们在等待飞机起飞前的宣誓就职。”
“是志愿者吗?”
“是的,长官。”
卡斯特罗谋杀说
美国中情局一名退休人员在其一本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书中披露,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当时对肯尼迪的暗杀事先是知情的。他指出自暗杀发生以来关于卡斯特罗可能涉及当时刺杀案的传言从未中断过,因为肯尼迪是其强硬的反对者。布赖恩·拉特尔是20世纪60年代是中情局古巴分析人员,还曾是CIA驻拉美情报总监,他在新书中指出,他确信卡斯特罗至少事先知道将会发生刺杀事件。其信息来自对前古巴情报官员的采访,有美国机密文件作为支撑。但他表示,他没有证据显示是卡斯特罗命令了此次刺杀或者奥斯瓦尔德是受卡斯特罗控制。拉特尔同时表示,卡斯特罗是希望肯尼迪死的,因为他害怕肯尼迪,“在他的意识里,他可能只是自我防卫。”
卡斯特罗曾否认涉肯尼迪遇刺案。
JIM MARR所作的文章称""肯尼迪被刺杀后短短三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这种巧合的概率为10万万亿分之一。从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的事件中“自杀”或被杀。"然而经查证所有死亡者中,有的与暗杀或总统的关系相当远,如它包括了新奥尔良市长,空军一号的勤务员和肯尼迪的情妇(全都对暗杀经过毫不知情),而当众议院调查委员会去信给伦敦周日时报询问如何得出10万万亿的机率时,编辑部回答说是搞错了,他们错以为计算的是参加了沃伦调查委员会的人员在三年内死亡18人的可能性。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详情
元朝自1206年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起,至1368年末帝妥懽帖睦尔退位止,**历经了15位皇帝*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凭借非凡的毅力和军事才能,从平凡走向伟大,石勒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作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许多皇后和嫔妃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留下直系后代。其中,曹皇后作为北宋仁宗的正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杨贵妃作为唐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其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爱情故事尤为引人详情
在历史记载中,曹丕对待曹操的妻妾的方式引起了诸多争议和非议。曹操逝世后,根据史料记载,曹丕并没有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孙策和张飞都是以勇猛和战斗力著称的武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展现了自详情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第16任总统,以其坚定的意志和对理想不懈的追求而被历史铭记。他的领导下详情
当我们回望历史,尤其是清朝时期的服饰,可能会有人觉得它们版型厚重、颜色深沉,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与西凉的战争是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的重要军事行动。西凉,作为西北地区的一详情
亚美尼亚,这个位于南高加索地区的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古代石雕到中世详情
洛阳纸贵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成语,源自晋朝时期左思《三都赋》问世后,因其文学价值极高而引起轰动,详情
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因其才华横溢和传奇经历而闻名于世。她的一生经历了三段婚姻,每一段都充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典韦和关羽作为各自势力的猛将,都以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诸多民族和势力在北方地区纷争割据,其中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和他的侄子石虎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人物能像赵高这样,在短短几年间对一个强盛的帝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作为秦国的宰详情
在楚汉争霸的历史剧中,英布的名字如同一抹浓重的阴影,他的背叛不仅改变了项羽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鲜有如妲己这样的人物,其形象复杂多变,既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有导致商朝灭亡的详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德行的根本。历代以来,无数的故事传颂着孝顺的精神,其中《二十四孝》是详情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她通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女蛇妖,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感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和改革。 萧太后,原名萧绰,是辽朝第七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她在辽景宗去世后,因其子耶律隆绪年幼而摄政,后来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