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

胖子威力-胖子原子弹
2021-10-12 10:11:04

  胖子原子弹名称,外文名叫Fat M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的名称,重量4545公斤,当量TNT20000吨,投放时间1945年8月9日,地点长崎。

  简介

  胖子在长崎引爆所产生的巨大蕈状云

  “胖子”是至今为止历史上第二次亦是最后一次对人类使用的核武器。它长10英尺八吋(3.25米),直径五英尺(1.52米),重10,000磅(4,545公斤)。释放的能量约相等于2.1万公吨的TNT烈性炸药,即大概为8.4 ×10 焦耳,比投掷在广岛的首枚原子弹稍多。由于长崎地势多山,造成的损害比平坦的广岛低。约四万人直接死于胖子的原爆,约25,000人受伤,约7,000平方米之建筑物被夷平。之后数万人死于核子尘埃放射引起的癌症。

  胖子本来的首要攻击目标为日本另一城市小仓。当天早上负责投弹的B-29战机飞到小仓上空时,发现当地被云层覆盖,于是斯文尼决定改为攻击后备目标长崎。

  胖子是内爆式钚弹。空心的球状炸药内放置了处于低临界的球形钚,周围接上了32枚同时起爆的雷管。雷管接通起爆后,产生强大的内推压力以挤压球形钚。当钚的密度增加至超临界状况,便能引发核子连锁反应,造成核爆。

  曼克顿计划原先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原子弹,分别是使用“枪式”起爆的钚弹,因为长形的弹身,被称为“瘦子”(Thin Man);使用内爆式的钚弹,因圆浑弹身外形,被称为“胖子”(Fat Man);及使用“枪式”起爆的浓缩铀弹,称为“小男孩”(Little Boy)。后来发现从反应堆得出的钚,自发中子比原先计算的多。如果使用枪式起爆,将数块钚结合,连锁反应会在裂变物料刚刚到达超临界时立即开始;产生的能量会把其余大量尚未进行裂变的材料炸开,造成释放能量大为下降的“提前起爆”(Fizzle)。要以“枪式”起爆钚弹并非不可能;但是炸弹可能需要长达19英尺,这种设计超越当时B-29的载负能力所以不可取。故此瘦子计划被取消,改为发展内爆式的胖子。

  美国在二次大战后生产的胖子四型核弹

  由于内爆式钚弹是一种崭新的设计,因此美国在使用前,先在1945年7月16日新墨西哥州试爆了另一枚同一模式,称为“小玩意”(Gadget)的原子弹。结果试验非常成功,得到的当量达二万公吨,比原先预计高出二至四倍。

  苏联首枚试爆的核武器设计基本上与胖子相同。

  美国在二次大战后曾生产小量与胖子相同的核武。但由于它们操作困难,亦难以长期保存,所以后来全部被大幅改装,称为“胖子四型”(Mk4 Fat Man)。

  参见

  小男孩原子弹

  瘦子原子弹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妲己:从真实人物到狐狸精的转变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后世文化中代表妖媚女性的典型符号。然而,历史上的妲己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妖媚惑主?她又是如何被丑化成狐狸精的呢?  第一段:历史上的妲己  根据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