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麦金莱,外文名William Mckinley,绰号俄亥俄的偶像,美国美国第25任(第29届)总统,生卒时间1843年1月29日—1901年9月14日。
人物简介
威廉·麦金莱,1843年生于俄亥俄州奈尔斯(Niles),父母是老威廉·麦金莱和南希·阿里森·麦金莱(Nancy AllisonMcKinley),在家中排行第七。他的祖先是英格兰人与苏格兰-爱尔兰人,在18世纪移民到宾夕法尼亚西部。老麦金莱就是在宾夕法尼亚州默瑟县出生的。老麦金莱在儿时随家人迁居俄亥俄州新里斯本(New Lisbon)。1829年,他在新里斯本遇到了南希·阿里森,并于同年娶她阿里森的祖先也是英国人,是第一批移民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人。两人的家族都经营制铁工厂。老麦金莱在新里斯本、奈尔斯、波兰(Poland)与坎顿等地都有铸造厂。
与康涅狄格西储地的其他居民一样,麦金莱一家都是辉格主义、废奴主义支持者。在宗教方面,麦金莱一家都是虔诚的循道宗信徒,小麦金莱在十六岁开始,就积极参与当地教会的活动。他终生都是虔诚的循道宗信徒。 1852年,麦金莱一家由奈尔斯迁往波兰,因为波兰的学校质素更高。1859年,麦金莱中学毕业,次年入读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米德维尔(Meadville)的阿拉格尼学院(AlleghenyCollege)。他在学院读了一年书后,就因为健康恶劣、精神衰弱的原因回到了家中。麦金莱康复后,因为家境衰落的缘故,没有回到学院,而是到邮政局当职员,到学校当教员。
15岁的威廉·麦金莱
参加内战
前期经历
麦金莱的良师益友拉瑟福德·B·海斯
南部各州脱离联邦,美国内战开始后,俄亥俄州的男子纷纷自愿入伍。麦金莱和他的亲戚,威廉·麦金莱·奥斯本(WilliamMcKinleyOsbourne)也在其中。奥斯本在1861年7月以列兵军衔加入了刚刚组成的波兰卫队。刚刚参军的役男随即开往了哥伦布,与其他小部队汇合,组成俄亥俄州第23步兵团(23rdOhionfantry)。令人不快的是,他们与先前的自愿步兵团不同,不能选择自己的长官。州长威廉·丹尼森(WilliamDennison)任命拉瑟福德·海斯为步兵团的长官。步兵团在哥伦布郊野开始了训练。与军官爆发了冲突。拉瑟福德·海斯说服了士兵,让他们接受政府发放的装备。麦金莱对海斯与士兵打交道的方法印象深刻,开始与海斯交往,建立了一段终生的友谊。
步兵团接受了一个月的训练后,在新长官伊莱基姆·P·斯卡蒙(Eliakim P. Scammon)上校带领下,开往西弗吉尼亚州,编入卡诺瓦师(Kanawha Division)。麦金莱一开始觉得长官对下属太过严格,但当他真正走上战场的时候,就开始感谢长官对他们的严格训练了。他们参与的第一场战役是1861年9月在西弗吉尼亚州进行的卡尼菲克斯渡口战役(Battle of Carnifex Ferry)。战役结束后,麦金莱获任为旅军需处职员。11月,步兵团在费耶特维尔(Fayetteville)建立了冬季营地。麦金莱在整个冬季里,都在代替一名患病的代理中士履行职责。次年4月,他获晋升为中士。步兵团在海斯的指挥下(斯卡蒙已经是旅的长官),在春季继续前进,只进行了几场小型的战斗。
同年9月,也就是1862年9月,麦金莱所属的步兵团被派去东部参加第二次奔牛战役(Second Battle of Bull Run)支援约翰·波普(John Pope)将军的弗吉尼亚军团。步兵团在穿过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以至于未能及时赶到战场,不过,他们加入了波托马克军团,急速北上,阻止罗伯特·E·李的北弗吉尼亚军团入侵马里兰州。第23步兵团是第一个在9月14日的南山战役遇敌的步兵团。联邦军以两千多人伤亡为代价,击退了联盟军,继续前进到马里兰州夏普斯堡(Sharpsburg),在那里与李将军的军团开展了又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安蒂特姆战役)是内战中最血腥的战役之一。第23步兵团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麦金莱作为步兵团成员,也要在战役中冒着枪林弹雨,把补给运到前线,供士兵使用。步兵团承受了不小的伤亡,但是波托马克军团还是取得了胜利,迫使联盟军撤到弗吉尼亚州。战役结束后,步兵团脱离了波托马克军团,乘火车回到了西弗吉尼亚州。
后期经历
1865年的麦金莱,那时战争刚刚结束
入冬后,步兵团在查尔斯顿附近筑营休整。麦金莱和一些中士脱离了步兵团,回到俄亥俄州征募新兵。他与其他人到达俄亥俄州后,因为此前在安蒂特姆战役中表现突出,获州长大卫·托德(David Tod)晋升为少尉。麦金莱回到步兵团后,在次年7月之前都很少参与战斗。7月19日,巴芬顿岛战役(Battle of Buffington Island)爆发,第23步兵团与其他联邦军部队一起,在战役中击败了入侵俄亥俄州,进行突袭活动的联盟军骑兵。1864年初,军方改组了西弗吉尼亚州的军队指挥架构,步兵团因此编入了乔治·克鲁克(George Crook)的西弗吉尼亚军团(Army of West Virginia)。军团继续进攻,开入弗吉尼亚州西南部,摧毁当地的盐矿、铅矿,阻止敌军使用这些资源。5月9日,联邦军又与联盟军开展了克洛伊德山战役(Battle of Cloyd's Mountain)。战役中,步兵团的成员向壕沟中的叛军发起了冲锋,迫使叛军逃离战场。麦金莱后来说,这里的战斗“和其他地方的战斗一样令人绝望”。战役过后,联邦军继续摧毁联盟军的补给来源,还多次击败了敌军小部队。
麦金莱的步兵团离开冬季营地,到雪伦多亚河谷继续作战。克鲁克的军团被编入了大卫·亨特(Daivd Hunter)少将的雪伦多亚军团。他们很快就再次遇到了联盟军,并与之交战。6月11日,他们夺取了弗吉尼亚州列克星敦。此后,他们继续南下林奇堡,还在行军过程中,不断毁坏沿路的铁路。亨特认为林奇堡的驻军兵力强大,所以命令步兵团回到西弗吉尼亚州。就在他们作出另一个行动之前,朱巴尔·厄尔利(Jubal Early)带领叛军突袭了马里兰,迫使他们北上支援。叛军在7月24日的克恩斯镇战役(Battle of Kernstown)中的表现,令麦金莱等人感到震惊。叛军在战役中猛烈射击步兵团和其他联邦军部队,联邦军因此遭到了失败。退入马里兰州之后,军方再次改组了军团的架构:亨特被解除职务,接替他的是菲利普·谢里登少将,而麦金莱则获上级晋升为少校,成为克鲁克将军的参谋。8月,厄尔利退入了河谷之中,而谢里登则带兵紧随其后。联邦军在贝里维尔战役(Battle of Berryville)中,击退了进攻的联盟军。麦金莱胯下的战马也在战役中被流弹击中。然后,他们又在Opequon Creek,击破了敌军的阵线,并继续追逐他们,将他们赶入南方。9月22日,他们在费舍山战役(Battle of Fisher's Hill)中取得了胜利。在10月19日的细得溪战役(Battle of Cedar Creek)中,联邦军再次取得了胜利。麦金莱在战役中,与谢里登将军等人一起鼓舞士兵,扭转了初期的败局。
细得溪战役过后,麦金莱所部停留在当地渡过大选日。麦金莱把第一张(总统选举)选票,投给了当时的共和党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次日,部队北上克恩斯镇(Kernstown),筑营过冬。1865年2月,克鲁克在叛军突袭的时候被俘。这件事为联邦军的组织带来了混乱:麦金莱在十五天之内,被调派到四个不同的将军(乔治·克鲁克、约翰·D·史蒂文森、塞缪尔·S·卡莱尔和温菲尔德·S·汉考克)身边担任参谋。他最后被重新派到卡莱尔那里,担任卡莱尔唯一的副官。几天后,李将军向尤利西斯·S·格兰特投降,战争结束。麦金莱在当地加入了共济会分会,然后和卡莱尔一起到华盛顿加入汉考克的第一老兵军。就在战争结束之前,他获军方晋升为名誉少校,这是他的最高军衔。1865年7月,军方解散了整个老兵军,麦金莱与卡莱尔都被解除了职务。卡莱尔与汉考克希望麦金莱能留在军中继续发展,但是麦金莱拒绝了邀请,在次月回到了俄亥俄州。
从事法律工作
艾达·萨克斯顿·麦金莱
1865年,战争结束后,麦金莱决定在发展法律事业,到波兰的检察长办公室修读法律。次年,他入读位于纽约州的阿尔巴尼法律学院(Albany Law School)。造一年后,麦金莱回到俄亥俄州,并在1867年3月取得了律师资格。同年,他搬到斯塔克县坎顿,开设了一间小型的律师楼。在那里,麦金莱很快与乔治·W·贝尔登(George W. Belden)建立了合作关系。贝尔登是一名富有经验的律师,曾经担任法官。律师楼的生意很好,麦金莱很快就在坎顿的干道旁边买了一栋楼。他把这栋楼出租,供他人居住。这栋楼的租金虽然不高,但是稳定。1867年,他在军中结识的好友海斯获共和党提名为州长候选人。麦金莱因此在斯塔克县以他的名义发表了一篇演说,这是他第一次涉足政治。共和党与民主党在斯塔克县势均力敌,但海斯最终还是赢得了全州的支持,成为州长。1869年,麦金莱出选县检察长(Prosecuting Attorney)。这个职位一向由民主党人担任,但是麦金莱出人意料地胜出,当选为检察长。1871年,他的检察长任期结束,新一届选举开始。麦金莱有意连任,但是民主党提名了当地的著名律师,威廉·A·林奇(William A. Lynch)为候选人,争取了不少选民支持,最终以143票之差击败了他。
随着事业的发展,麦金莱逐渐为当地的上流人士所熟悉。他向当地的望族成员艾达·萨克斯顿示爱。两人在1871年1月25日结婚,婚礼在刚刚建成的长老宗教堂举行。艾达在婚后就跟随丈夫改宗循道宗。夫妇的第一名女儿,凯瑟琳(Katherine),于1871年圣诞节出生。人的第二名女儿,艾达,在1873年出生,但是在同年就逝世。 麦金莱夫人因此在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患上了疾病,而且病情越来越差。两年后,凯瑟琳也因为伤寒病逝了。艾达终生都没有走出悲伤。夫妇再也没有其他子女。艾达在这段时间开始患上癫痫,也从此很想丈夫留在自己身边。尽管如此,麦金莱仍然尽了自己的责任,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一直都能满足妻子在药物与情感方面的需要。
艾达坚持要求麦金莱继续发展自己的法律与政治事业。他参与了俄亥俄州共和党大会,海斯在会上获提名为共和党州长候选人,这是他第三次争取连任,不过,这一次他遭到了失败。麦金莱在选举中,也有为海斯助选。次年,他接到了一单佣金颇高的案件:为一群与工贼发生冲突的矿工辩护,他们被控暴动。他的对手是曾在选举中击败他的林奇,与林奇的合作伙伴威廉·R·戴,而煤矿的所有人则是克利夫兰商人马克·汉纳。麦金莱接这一案件,是以公共福利为目的(Pro bono)。最终,除了一人之外,所有人都成功脱罪。单案件令他得到了劳工的支持,而劳工则是斯塔克县选民的重要成员。而且,麦金莱还因此结识了马克·汉纳,汉纳是他日后最坚定的支持者。
劳工的支持,令他取得共和党提名,角逐俄亥俄州第17国会选区(Ohio's 17th congressional district)代表议席变得容易。参与县共和党大会的代表认为他能吸引蓝领选民,所以在1876年8月提名他为共和党(俄亥俄州第17国会选区)议员候选人。同时间,海斯获共和党提名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金莱既有为自己拉票,也有为海斯拉票。两人都取得了成功。不过,麦金莱是以3,000票之差击败民主党对手列维·L·兰伯恩(Levi L. Lamborn)的,而海斯则是以一(选举人)票击败民主党对手塞缪尔·J·蒂尔登(Samuel J. Tilden)的。麦金莱胜出选举也有代价,他当议员的薪酬只有他当律师时的一半。
崛起政坛
宣传保护主义
众议员麦金莱
1877年10月,麦金莱第一次进入国会。那时,国会在总统海斯的要求之下,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因为共和党人在国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麦金莱没有获得重要的委员会职务,不过他还是在无关紧要的职位上,认真地开展了工作。麦金莱与总统的关系,没有为他带来多大益处,因为很多国会山的政治家都厌恶这位总统。麦金莱在货币问题上,与总统产生了分歧,不过这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友谊。1873年硬币法案(Coinage Act of 1873)通过后,美国就一直在维持金本位制度。白银价格显著下跌后,不少人都希望白银与黄金一样,(再度)成为法定货币。这个做法会造成通货膨胀,不过支持这个做法的人宣称,增加货币供给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大,值得因此造成通货膨胀。反对者则警告民众,“自由铸银”不会带来经济利益,反而会为处于国际贸易之中的美国带来不利。1878年,麦金莱投票支持布兰德-阿里森法案(Bland-Allison Act)。法案赋予了政府权力,大量购买白银并将之转换为金钱。法案在两院得到了大量议员支持-虽然海斯否决了法案,但是两院还是推翻了他的否决,法案最终成功通过。不过,麦金莱这样做,等于是与众议院共和党领袖、俄亥俄州同胞以及他的朋友,詹姆斯·加菲尔德对立。
麦金莱在第一个议员任期内,鼓吹提高关税,坚定地支持保护主义。提高关税,主要目的不是提高政府收入,而是使得美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与外国商品相比,有价格优势。曾为麦金莱立传的玛格丽特·利奇(Margaret Leech)指出,麦金莱所居住的城市,坎顿,之所以能够成为繁荣的农具制造中心,就是因为关税高企,这有可能影响了麦金莱的政治观点。麦金莱在国会中提出提高关税的法案,支持提高关税的法案,反对降低关税或者是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提高关税。1880年,加菲尔德当选总统,筹款委员会出现职位空缺。麦金莱获选为委员,填补空缺,这使得他在短短时间(两个议员任期)内,就加入了众议院最有权势的委员会。
麦金莱在政坛的地位越来越高。1880年,他担任了共和党全国委员会(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俄亥俄州代表,不过为期不长。1884年,麦金莱又获选为共和党全国大会(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代表,担任决议委员会主席,因为出色的处事手法,赢得了喝彩。到了1886年,他已经与参议员约翰·舍曼、州长约瑟夫·B·福雷克(Joseph B. Foraker)一起,成为俄亥俄州共和党领袖。舍曼是共和党元老之一,在19世纪80年,三次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不过三次都遭到了失败。而福雷克,则是在这十年里逐渐崛起的。马克·汉纳涉足政治后,对两人都给予了支持。不过这些关系在1888年共和党大会上,都因故被打断了。会上,麦金莱、福雷克、汉纳三人都支持舍曼参选总统。不过,福雷克中途转态,支持他认为有可能在选举中胜出的缅因州参议员詹姆斯·G·布莱恩。布莱茵拒绝了提名后,福雷克又再转态,再度支持舍曼。但共和党最终选出了印第安纳州参议员本杰明·哈里森为总统候选人,而哈里森最终当选为总统。汉纳因为福雷克背信弃义,决定不再支持福雷克,转而支持麦金莱。这个事件使得,俄亥俄州共和党人分裂为两个派别,一派支持麦金莱、舍曼与汉纳,一派支持福雷克。汉纳开始钦敬麦金莱,并与麦金莱成为好友,为他作出建议。1888年后,汉纳投入了很多时间,促进麦金莱的事业发展。不过,他仍有处理商务,支持其他共和党政治家。
1889年,共和党在国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在此情况下,麦金莱决定出选众议院议长。他遭到了失败,这个职位最终落到了缅因州参议员托马斯·B·里德(Thomas B. Reed)手上。对他而言,可喜的是,里德任命他为筹款委员会主席。1890年,麦金莱关税(McKinley Tariff)法案,在俄亥俄州居民的支持下通过。虽然特殊利益者,通过影响力,在参议院修改了法案,但是法案规定对多种外国商品征收关税的条文,仍然没有改变。
遭到失败
民主党人意识到了麦金莱的潜力后,一但控制了俄亥俄州立法机构,就进行杰利蝾螈,重新划分选区,使得他无法连任议员。1878年,麦金莱在民主党重新划分后寻求连任,仍然获得了成功。总统海斯当时就说:“噢,麦金莱多幸运!他被人杰利蝾螈,最后却击败了杰利蝾螈他的人!我们与他一样感到高兴。”1882年,麦金莱遭到了失败。他很快走出了阴影,在1884年的选举中,夺回了自己的席位。
1890年9月Judge杂志封面,麦金莱(左)和议长里德(右)
1890年,民主党人再度杰利蝾螈麦金莱,将共和党占优的斯塔克县与民主党势力强大的、居民都是死硬民主党人的霍尔姆斯县合并,使得两地成为同一个选区。对民主党人而言,他们胜券在握,因为根据以往选举的数据,他们得票数量会大幅超过共和党,而且,共和党也不能在国会议员选举之前,及时取消选区改动,因为州议会选举在国会议员选举结束之后,才会开展。不过,共和党可以将自己的力量,集中在斯塔克县,因为麦金莱关税法案是民主党在全国的竞选运动主题,很多人都关注这个地区的激烈选战。共和党将自己最出色的演说家,包括参议员布莱恩、议长里德、总统哈里森都派往了坎顿。民主党则派出了自己最出色的关税问题专家进行反击。麦金莱不知疲惫地在选区里面,为自己拉票,向40,000个选民解释自己的关税法案
民主党派出了一个强劲的候选人,前副州长约翰·G·华威(John G. Warwick)迎战。他们假扮成小贩,以50分出售25分的锡器,并向前来购买的家庭主妇解释,这是麦金莱关税法案造成的。最后,麦金莱因为比对方少300票而遭遇失败。不过,共和党在道义上取得了胜利,也在俄亥俄州大部分地方都取得了胜利。
担任俄亥俄州州长
在落选之前,就已经有人请求麦金莱出选州长。时任州长是民主党人詹姆斯·E·坎贝尔(James E. Campbell),他在1889年的选举中击败了之前与麦金莱分道扬镳的共和党候选人约瑟夫·B·福雷克,成为州长。他寻求连任的时候(1891年),俄亥俄州的共和党人仍然处于分裂状态。不过,福雷克还是在麦金莱的安排之下,提名了麦金莱为州长候选人。麦金莱在后来的(1891年)州共和党大会上,被与会者以鼓掌选举的方式,正式选为候选人。麦金莱在奈尔斯花了半年时间去宣传自己,批评对手。不过,他的盟友汉纳,在这次选举中没有对他作出很大的帮助,因为他正忙于贿赂支持舍曼的众议员。麦金莱最终以20,000多票胜出选举。舍曼在次年1月,也击败了福雷克,连任参议员。
俄亥俄州州长的权力相对较小,他只能提出法案,不能否决法案。不过,这个州是一个摇摆州,所以,它的州长是全国政治的重要人物。虽然,麦金莱认为商业决定了国家的健康,但是,他仍然没有偏向商人,而是不偏不倚地处理劳资问题。他设立了仲裁委员会,解决这类问题,又在任内提出了新法例,处罚解雇工会成员的雇主。
没有多少人欢迎总统哈里森。在哈里森争取连任的时候,就连他所属的共和党,对他的态度也存在分歧。表面上,共和党没有提出另一名候选人,反对哈里森,暗地里,很多共和党正在等待时机,抛弃哈里森。麦金莱、里德与布莱恩都是潜在的候选人。哈里森担心麦金莱会成为他的对手,所以任命他为明尼阿波利斯共和党大会永久主席,迫使他采取公开、中立的态度。汉纳在大会会堂附近设立了一个竞选中心,不过没有多大作为。麦金莱要求与会者,投票给其他人,不要选他为总统候选人。最终,他在得票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在哈里森与拒绝参选的布莱恩之后。麦金莱此后到处为哈里森拉票,进行宣传。尽管如此,哈里森最终还是在11月的大选中落败,胜出者是前总统克利夫兰。一些共和党,在大选后视麦金莱为下届大选的潜在候选人。
克利夫兰再度上任后不久,美国就出现了经济萧条(1893年恐慌)。麦金莱也因此遇到了困难:扬斯敦商人罗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在很久以前,曾经贷款予麦金莱。麦金莱为了报答他,在担任州长后,就经常贷款予他,方便他进行周转。麦金莱在签字的时候,不会仔细阅读条文,因为他相信沃克,认为他是一个诚实的商人。沃克蒙骗麦金莱签署了一张票据,并对麦金莱说,这只是继续旧贷款的文件。沃克后来在突如其来的经济萧条中破产。麦金莱因此承担了一笔债务。债务总数超过100,000美金,使得绝望的麦金莱,萌生了辞职重操旧业赚钱还债的想法。过,汉纳建立了一个基金,帮助麦金莱偿还债务。麦金莱夫妇都把自己的财产,交给了基金的信托人,不过,信托人最终交还了两人的财产。麦金莱希望汉纳等人能列出曾帮助他渡过难关的人的名单,并保证会向他们还债,但是,遭到了后者的拒绝。不少在萧条中遭受打击的人对麦金莱产生了同情,令他的人气再度上升。他在1893年11月的选举中,轻松地连任州长,是内战后得票率最高的俄亥俄州州长。
麦金莱在1894年的国会议员中期选举中,为共和党摇旗呐喊,为党友争取了不少选票。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阿萨·布什内尔(Asa S. Bushnell,福雷克的支持者)与福雷克在他的安排之下,分别当上了(接替他)州长与参议员。作为回报,布什内尔与福雷克会支持麦金莱出选总统。平息了局部范围的纷争后,他将目光投向全国范围。
参选总统
取得党内提名
马克·汉纳,麦金莱的好友兼顾问
麦金莱何时开始认真考虑,参加总统选举,今人并不清楚。正如历史学家菲利普(Phillips)所言:“他没有在任何一份文件、任何一篇日记、任何一封写给马克·汉纳(或者任何人)的机密信件中,表达了自己的秘密愿望,或者是遮遮掩掩的计谋。”马克·汉纳参与了麦金莱竞选总统的前期准备工作。传记作家威廉·T·霍纳(William T. Horner)写道:“可以非常确定的是,两人自1888年以后,逐步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段关系,帮助了麦金莱入主白宫。”舍曼没有参加这届选举,所以汉纳可以全心全意支持麦金莱。
麦金莱在汉纳的支持下,不知不觉地在选举前取得了众多支持。当议长里德与参议员威廉·B·阿里森(William B. Allison)派出自己的代理,到各地争取共和党内支持的时候,他们发现,汉纳的代理早就抢先一步,完成了相同的任务。历史学家斯坦利·琼斯(Stanley Jones)在他的研究中写道:
汉纳代表麦金莱会见了一些政治老板(Political boss),如纽约州参议员托马斯·普拉特(Thomas Platt)与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马修·奎伊(Matthew Quay)。这些愿意支持麦金莱,条件是麦金莱当选总统后,要任命他们为官员,提供适当的保护。不过,麦金莱不想通过这种手段取得提名。汉纳接受了他的决定。两人的早期宣传工作,很多都聚集于南部。麦金莱在汉纳位于乔治亚州南部的度假屋里面,会见了不少这个地区的共和党政治家。他要453½张代表票才能取得提名,在投给他的代表票当中,有将近一半的代表票,来自南部与边境州份(Border states)。普拉特在回忆录中写到:“[汉纳]在我们当中的一些人醒觉之前,就得到了南部的坚定支持。”
政治老板遭到他拒绝后,企图阻止他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取得多数代表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极力支持地方的爱子(Favorite son),如马修·奎伊,李维·P·莫顿(Levi P. Morton)与谢尔比·卡洛姆(Shelby Cullom)。代表众多的伊利诺伊州成为了激烈战场,这一地区的麦金莱支持者(如芝加哥商人查尔斯·G·道斯)希望这个地区能选出支持麦金莱的代表。事实证明,卡洛姆就算拥有了地方政治机器的支持,也不能阻挡麦金莱取得提名。在四月末召开的州大会上,大部分来自伊利诺伊州的代表,都把代表票投给了麦金莱。时人认为,前总统哈里森有可能角逐共和党提名。在哈里森表明了自己拒绝参选的立场后,麦金莱的人马迅速取得了印第安纳州的控制权,其速度之快,令哈里森在暗地里感到尴尬。怀俄明州参议员弗朗西斯·沃伦写道:“政客极力阻挡他,但如果大家能投票的话,那么,全国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共和党选民都会投给他。”
1896年6月16日,共和党全国大会在圣路易斯召开。麦金莱已经掌握了充足的代表票。他本人没有到圣路易斯参加大会,相反,他留在坎顿,通过电报掌握事态发展,也通过线路,听了福雷克提名他为共和党候选人的演说。当唱票的人,宣布麦金莱当选为候选人的时候,麦金莱拥抱了妻子与母亲,而他的朋友则跑出他的家,等待庆祝的人群,来到他家。上千人在晚上聆听了他的前廊演说。大会又选出了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加勒特·霍巴特(Garret Hobart)为副总统,他能获得提名,应该归功于汉纳。霍巴特是一个赋予律师、商人、前州议员,鲜为人知,“如果他在加强支持方面,没有作为,那么,他也不会减弱支持。”
参加全国大选
在共和党大会召开前,麦金莱一直都没有表面自己在货币问题上的立场。在白银问题上,立场温和,倾向于与外国协商,建立金银复本位制度。在大会召开前最后几天,他在听取了政治家与商人的意见后,决定支持金本位制度,不过,也接受国际协商建立的金银复本位制度。他的决定使得一些西部代表,在科罗拉多州参议员亨利·M·泰勒(Henry M. Teller)的带领之下,步出了会场。然而,与民主党相比,共和党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不是很大,而且,麦金莱也向自由铸银支持者作出了以后让步的承诺。
经济持续萧条,越来越多人支持自由铸银。民主党内部因为这个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时任民主党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是金本位制度的坚定支持者,但是,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乡村地区的民主党,支持自由铸银。后者在1896年民主党全国大会中取得了胜利,选出威廉·詹宁斯·布莱恩担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布莱恩的黄金十字架演说(Cross of Gold speech)打动了与会代表。布莱恩在金融问题上的激进立场令不少金融家感到担忧,他们认为,他的通货膨胀政策,会使得迫使铁路公司破产,毁灭国家经济。汉纳运用自己的策略与他们取得联络,最终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后者投入了3,500,000美元、超过2亿本小册子,来支持共和党的金融、经济政策。
布莱恩有一定的优势:他的宣传经费接近500,000美元,而且,他还拥有优秀的口才、年轻的能量。他决定乘坐火车,在全国进行一次规模史无前例的政治巡游。汉纳建议麦金莱采取相同的行动,不过后者以对手的口才更佳为由,拒绝了这一建议。麦金莱说:“如果我走出去与布莱恩对抗,那么,我就好像一个在草坪上荡秋千的人,走去与专业运动员比赛。我说话的时候,要经过思考。“麦金莱没有四出宣传,反而留在家中,欢迎人们前来见他。历史学家R·哈尔·威廉斯(R. Hal Williams)写道:“这是一个绝妙的策略。麦金莱的前廊竞选运动成为了美国政治史上的传奇。”
除了星期日外,麦金莱每天都会在前廊接见来自各地的代表团。铁路公司出资补贴旅费不足的人。亲自由铸银派的克利夫兰报纸Plain Dealer讽刺地说,去坎顿“比留在家中更加便宜。”代表团到达坎顿后,会从火车站步行前往位于市场北街(North Market Street)的麦金莱家。走到他家后,他们会围住他家的前廊,并偷偷地把栏杆削成纪念品带走。他们当中的代表会对麦金莱发言,而麦金莱则会以最合适他们的竞选演说回应他们。麦金莱在发表演说前会仔细编写讲稿,不会即席发言,就连代表团的代表,发言也要经过麦金莱本人,或者他的代表审阅。麦金莱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他人的即席评论,会在他身上出现反弹。
大部分民主党报纸都不支持布莱恩,只有纽约新闻报独立特行,仍然支持他。新闻报的所有人是靠银矿起家的威廉·伦道夫·赫斯特。这份对共和党带有偏见的报纸,聘请荷马·达文波特(Homer Davenport),将汉纳绘画成一个恶毒的财阀,无情地践踏劳工。而达文波特笔下的麦金莱,则是一个孩童,大商企轻轻松松就操控了他。 达文波特为两人所塑造的形象,在今日仍然有一定影响力。
民主党也有宣称自己的小册子,不过数量不及共和党的多。历史学家琼斯分析了选民对这场宣传战的反应:
选战的主要战场位于中西部。南部和西部大部分州份都支持布莱恩,所以民主党在这些至关重要的州份投入了大量资源。缅因、佛蒙特两州在9月提早投票后,东北部被人视为是普遍支持麦金莱的地区。公众对自由铸银的热情冷却后,麦金莱开始宣传他的关税政策。到了9月末,共和党已经停止印刷有关白银问题的小册子,改为集中宣传关税政策。1896年11月3日,全国大部分选民投下了选票。麦金莱在整个东北部和中西部取得了胜利,他在普选中取得了51%的选票,也获得了充足的选举人票。布莱恩失败的原因是,太过注重白银问题,而忽视了市区工人的问题。城市选民都支持麦金莱,而普遍支持布莱恩的南部,只有一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00人,那就是科罗拉多州的丹佛。
不少人认为,1896年的总统选举,是一场重新转型的选举(Realigning election),麦金莱希望通过增强中央政府,设立保护性关税和维持金本位制度,建设美国工业。这场选举改变了美国内战后固定的政治格局。共和党从此独霸了几十年,直到1932年,当年,美国展开了另一场重新转型的选举。历史学家菲利普认为,麦金莱是除了阿里森之外,唯一一个能够击败布莱恩的共和党人,因为来自东部的莫顿、里德都会被来自至关重要的中部的布莱恩击败。传记作家则说,布莱恩虽然受到乡村地区的选民欢迎,但是在城市地区,受欢迎程度不如其对手麦金莱,“麦金莱对一个截然不同的、工业化的、城市化的美国来说,相当有吸引力。”
著名的童话故事《绿野仙踪》即是被后世经济学者认为这是在暗讽麦金莱的政策。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详情
在三国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吾彦与吾粲这两位人物留下了各自的足迹。他们姓氏相同,且同为吴郡人详情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刘歆作为西汉末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学术成就与政治经历都备受瞩目。而他的后详情
在三国历史中,司马朗作为司马懿的长兄,其死因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多放点盐就死了这一说法,更是引发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之一,李陵的命运轨迹始终笼罩在忠诚与背叛、英勇与怯懦的争议迷雾中详情
在明末南明政权的动荡岁月里,马士英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宛如一团乱麻,而马士英是否为东林党详情
史天泽(1202年—1275年),字润甫,大兴永清(今河北永清)人,元朝初年名将、政治家,官至中详情
西晋末年,一位出身寒微的将领以雷霆手段平定叛乱,声威震慑中原,时人将其比作韩信、白起。然而,这位详情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岁月中,黄巾起义如燎原之火,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这场由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不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物的名字因历史事件或家族背景而被后人铭记,司马谲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晋惠详情
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的寒冬,宋高宗赵构与宰相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毒杀于大理寺狱中。这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空中,李群玉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以其卓越的诗才闻名遐迩。然而,他不仅在诗歌创作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源头,轩辕黄帝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起源记忆与文化传承。然而,关于他的详情
在南朝波谲云诡的历史舞台上,王僧绰与王僧辩宛如两颗璀璨却又命运多舛的星辰。他们出身世家,却在不同详情
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安定思公主宛如一颗隐匿于云雾中的星辰,其是否存在曾引发诸多争议。然而详情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叙事中,烧开水这一日常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健康价值。详情
在南宋文坛的璀璨星河中,林升宛如一颗隐秘的明珠,虽流传作品有限,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详情
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意图重塑官场清廉之风。然而,一场名为郭桓案的贪腐大案,详情
在南朝的历史长河中,陈文赞作为南朝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父亲,虽未亲历帝王之尊,却因儿子的显赫成就详情
在佛教文化中,降龙迦叶尊者以降伏龙王、守护佛法的传奇形象深入人心,而其与妻子妙贤的情感故事,则展详情
在德国哲学史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以其对宗教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重新诠释而著称。他的哲学思想犹如详情
玛丽·博林作为亨利八世宫廷中一位命运跌宕的女性,其子亨利·凯里的人生轨迹同样充满戏剧性。尽管关于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拔2600余米的山峰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战役,实则是三国时期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广为人知,但&qu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展现了春秋时期诸多重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东汉末年的局势动荡,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征服之战中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逍遥津之战,至今仍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不仅决定了战国格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被后人铭记并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之一。这场战役不仅改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自于一位名叫亨丽埃塔·拉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力不仅深远地渗透到了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泉。这首诞生于贬谪途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超凡脱俗的才情、孤傲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而在《诗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晚留凤州》以其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小说中,丘处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与故事。这部作品不仅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成语?它背后蕴含的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诠释!那么,这个成语究竟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景象。这一成语不仅用法广详情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