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密特朗,外文名François Mitterrand,法国前总统(1981~1995年在任),1916年10月26日出生~1996年1月8日逝世。
简介
弗朗索瓦·密特朗
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法国前总统(1981~1995年在任)。1945年入选国民议会。此后曾在8个内阁中任职,先后担任过国务部长、内政部长、司法部长等职。1965~1968年担任民主社会联盟主席。1971年继续担任法国社会党主席。
以反对戴高乐主义著称,1965年和1974年参加总统竞选,均告失败。1981年在以患癌症之身击败时任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成为法国第一个社会党人总统。任内实行不成功的经济改革,失败后被迫和右翼总理雅克·希拉克实现共治,后来利用外交手腕连任总统,拉拢德国,平稳处理了苏联解体带来的欧洲震荡,加速欧共体的统一。在任期间参与对台军售,导致中法关系降低至冰点。卸任不到一年病逝。
生平
密特朗年轻时的军装照
密特朗出生于法国西部夏朗德省雅尔纳克市的一个铁路职员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密特朗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特别是法语、拉丁语和哲学。其父约瑟夫·密特朗是巴黎至奥尔良铁路公司的职员。密特朗的童年是在家乡和外祖父家度过的。他聪明好学,颇得外祖父疼爱。他每天潜心读书,除了文学,对史地极感兴趣,他曾这样说:“史地是我童年最亲密、最好的朋友,玫瑰色的法国地图和绿色的德国地图常常使我爱不释手。”
1934年曾参与极右运动,当时属于一个反犹太人的团体;之后到巴黎,于1937年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1939年9月,由于法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于是从军。其后由于负伤被德军捕获,但他于1941年12月逃回法国1942年被迫在维希法国政权下从事工作。
1943年8月16日,由于他在战前参与国家主义运动,并积极参与维希法国政权,故获得勋章。同年十二月,参加自由法国,从事地下活动。
1944年,巴黎光复后,他参与戴高乐的临时政府。
1946年,在涅夫勒省当选国民议会议员,其后他反对戴高乐,加入第四共和的左翼政府,期间曾出任退伍军人部长、海外领地部长、国务部长、内政部长、司法部长,直至1958年戴高乐再度上台为止。
总统之路
1965年,被选为左派的统一候选人参与总统选举,虽然与戴高乐争夺失败,但在第二轮决选投票中他得到近45%的选票,由此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反对派领袖。
1971年,被选为社会党第一书记。
1974年,戴高乐的继任人、总统庞毕度在任期间因为卡勒氏病(Kahler's disease)逝世。他再次代表左派参与总统选举,在第二轮投票中得到49.2%的选票,以些微差距败给季斯卡。
1981年,再次参选,与竞选连任的季斯卡对决,得到51.8%的选票胜出,成为第五共和第四位总统,也是首位民选的左翼总统。
总统生涯
密特朗主政期间,扩大有薪假期、削减法定工作时间、废除大学入学试,废止死刑等以及把部分私人企业国有化、扩大社会保障费等社会主义的政策被实行。
密特朗主政期间,扩大有薪假期、削减法定工作时间、废除大学入学试,废止死刑等以及把部分私人企业国有化、扩大社会保障费等社会主义的政策被实行。
1982年,由于失业者不断增加,故削减公共支出、转回自由主义的政策。
由于一连串的经济问题,故使社会党在1986年的国会选举中大败,任命右派政治家希拉克为法国总理,产生保守派内阁,亦出现第一次正式的“双首长制”。
1988年的总统选举,他在第二轮投票中以54%的得票率,击败希拉克成功连任,接下来的国会选举社会党亦胜利,故再次由社会党人出任总理。
1993年国会大选,右派取得压倒性胜利,他再次任命右派推举的人为总理。第二次“双首长制”成立。
1995年5月17日,任期届满卸任,把权力移交予希拉克。
去世
1996年1月8日,因前列腺癌死去。近年有资料指出,他本人于1981年当选总统时已经患上癌症,在任期后半时使其难于行使其总统职权。
慈善事业
巴黎德鲁欧拍卖行1月29日晚热闹非凡,法国已故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遗孀举行拍卖会,吸引了约300人参加。社会党人密特朗于1981年至1995年出任法国总统,1996年1月8日因癌症病逝。这次拍卖会上共有拍卖品368件,包括密特朗的衣物等生活用品,所得款项将用于慈善事业。
遗物拍卖
拍卖会上,一双黑丝绒面的鞋子非常惹眼,这双鞋由一名英国鞋匠制作,上面绣有象征社会党的玫瑰图案。密特朗生前最喜欢的一顶棕黄色浅顶软呢帽在拍卖会前估价为120欧元(约177美元),最终在喊价100次的竞拍大战中以7800欧元(1.15万美元)价格售出。
来自巴黎的竞拍者雅克·里巴对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他(密特朗)创造了法国历史,作为一个普通人,能系上总统的领带让我感觉很好。”大约有50条密特朗的领带参加拍卖,里巴决定购买一条。参加拍卖的物品还包括一些世界各国领导人送给密特朗的礼物,其中有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赠送的一个鳄鱼皮包和前美国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所赠礼品。
时尚总统
密特朗着装品位颇高,他生前所穿服装一般出自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师之手,他们大多来自香奈尔、伊夫·圣罗兰、迪奥、吉尔·桑达和爱马仕等多家知名服装生产商。从这次拍卖的服装来看,密特朗本人对Cifonelli的毛料西装情有独钟。
拍卖会上还有密特朗拥有的多顶品牌帽子,包括巴拿马草帽、俄罗斯风情的毛皮帽、圆顶硬礼帽等。法国高档鞋制造商韦斯顿公司生产的13双软皮鞋也参加了竞拍。很多竞拍者因密特朗无可挑剔的着装品位慕名而来,想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在拍卖会上购得名牌真品。一名中年男士指着一套密特朗喜欢的Cifonelli套装说:“品质真好,这些一流设计的服饰以后也不会过时。”“这是十年来最划算的买卖,”洛朗·福尔热说。他在拍卖会上买走了几件套装。
筹措资金
密特朗遗孀达尼埃尔·密特朗现年83岁,她组织这次拍卖会的主要目的是为自己负责的一家慈善机构筹款。这家慈善机构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干净的饮用水。在拍卖会之前,法国政府削减了对这一慈善机构的补贴。拍卖会组织者贝内迪克特·布隆多-瓦泰尔说:“密特朗夫人决定拍卖总统的部分遗物来为基金会筹资,但她也留下了一些,比如她在密特朗就职典礼上穿的礼服。”拍卖会的竞拍环节进行得十分激烈,竞拍者积极喊价,使得拍卖会最终筹集钱款总额约15万欧元(22万美元),比之前预计翻了一番还多。
吴文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在词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详情
谢安,字安石,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自小聪明好学,详情
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他的统治时期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他的统治下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君主。他们在位期间,通过各种手段,使得国家强大起来。其中,秦始皇和秦昭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他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贡献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军事将领。其中,霍去病和卫青是西汉时期的两位著名将领,他们的关系非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师和司马昭是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都是西晋的开国元勋,也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女性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唐朝太穆皇后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洪流中,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其中,姜维与诸葛亮的友情和信任,尤为感人。他们的相识相详情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李白的光芒熠熠生辉。被后人誉为诗仙的他,以其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自由奔放的详情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详情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聪明、果断,擅长权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详情
嫪毐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因其与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有染而闻名。然而关于嫪毐是否发动了叛乱这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个时期,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脱颖而出,成为了后世传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争霸是一段激动人心的篇章。其中,两位主角——项羽和刘邦,以其各自独特的魅力和才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后宫争斗一直是皇室内部不可避免的现象。然而,在东汉时期,有一位皇后却以其独特的魅力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详情
中国古代的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中,秦长城和明长城是最为人所知详情
圆明园,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规模宏大,景色秀详情
南京,这座位于中国东部的历史名城,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迹而闻名于世。南京从吴到陈历经详情
在德国的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时期。其中,腓特烈一世统治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德国是原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军事将领和智勇双全的政治家。他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种神奇的树种,它的名字叫做帝休树。据说,吃过帝休树的人可以长生不老,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她就是孟母。她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详情
《红楼梦》,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文学巨著,自问世以来便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艺术魅力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直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深受读者喜爱。然而,这详情
在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中,"二十四孝"是一套流传甚广的故事集,旨在弘扬孝道精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一个决定往往能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而《红楼梦》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鲜有如妲己这样的人物,其形象复杂多变,既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有导致商朝灭亡的详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德行的根本。历代以来,无数的故事传颂着孝顺的精神,其中《二十四孝》是详情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她通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女蛇妖,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感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吴文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在词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文英的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但他的词作却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了解这位伟大词人的重要途径。从他的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