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朝廷是什么意思-朝廷简介
2021-10-01 14:17:02

  朝廷,就是古代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相当于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image.png

  朝廷

  释义

  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亦作“外庭”。

  对内廷、禁中而言。也借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

  借指帝王:报效朝廷。

  内朝,指内廷。

  出处

  1、《战国策·齐策》: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2、明 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宪副》:“呜呼!公(袁可立子袁枢)之绩用告成,而朝廷之金瓯不固。

  3、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

  4、《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而今官大了,是翰林院大学士,又带著左春坊,每日就要站在朝廷大堂上暖阁子里议事。」

  5、《三国演义.第二回》:「朝廷加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

  6、《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说什么朝廷指日就要把八股全然废掉,又说什么专考策论。」

  7、《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朝廷幼小,恃我而己,临难苟免,吾不忍也。」

  中国的朝廷

  一般来说,中国的朝廷分为“内廷”(又称作中朝)和宰相为首的“外廷”(外朝)。在汉朝汉武帝之前,内廷在政治生活中起的作用很少,仅仅负责皇家内部事务,以及照料皇帝及其家族的起居,几乎所有的政事都是由外廷负责。但汉武帝为了抑制相权,以用兵为理由,召大将军居内,组成皇帝的私人工作机构。汉武帝后期,以尚书令为首的内廷几乎掌握了所有决策权力,丞相不过奉行文书而已。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治体制的演变中,皇帝的权力扩张,总是压迫宰相的行政权,故内廷也总是不断地取代外廷,成为正式的政府机构,比如汉朝的尚书令到了曹魏之后,已经成为正式的宰相职务。著名的三省制度中,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是过去随侍皇帝左右的内廷官职。宋代主管军事事务的宰相职务枢密使,在唐朝晚期出现,当时也是内廷官职,由宦官充任。

  日本的朝廷

  日本的朝廷就是与武家幕府相对,而以天皇为基础的统治机构,俗曰公家。10世纪后丧失了统治实权,成为形式上存在的虚设机构。但其中的职务仍然存在。直到安土桃山时代以前,武家政权掌权但并不太干涉朝廷的官职任命等事,虽然官职并没有权力,只是空名。到江户时代,日本幕府开始大力干涉朝廷内部事务,强制天皇把许多有力的武士任命为朝廷的官员直到大政奉还为止。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