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

圣巴托罗缪之夜历史-圣巴托罗缪之夜历史百科
2021-09-28 16:23:01

  圣巴托罗缪之夜一般指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巴黎史上最血腥的一夜,法国天主教暴徒对国内新教徒胡格诺派的恐怖暴行,该事件成为法国宗教战争的转折点。

image.png

  圣巴托罗缪之夜(法语: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英语:S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又称圣巴托洛缪惨案。胡格诺战争期间,1572年8月24日,法国巴黎天主教势力屠杀新教胡格诺派人物的惨案。因惨案发生于‘圣巴托罗缪节’,故名。

  1572年8月24日前夜,胡格诺派的重要人物聚集巴黎,庆祝领袖波旁家族亨利的婚礼。亨利·吉斯(吉斯公爵之子)以巴黎各教堂钟声为号,巴黎数万名天主教市民伙同警察与士兵对城内的胡格诺教徒进行血腥的大屠杀, 他们根据事先画在胡格诺教徒居所门前的白十字记号闯进屋去, 把多数还浓睡未醒的胡格诺教徒尽行杀戮、然后剥光死者的衣服, 将尸体抛进塞纳河中.这一夜, 包括科利尼上将在内的3000人成了牺牲品。由于24日正值圣巴托罗缪节,因此这一血腥的夜晚在历史上被称为“圣巴托罗缪之夜”。 查理九世的妹夫亨利及孔德亲王因刚改宗天主教而幸免於难。继巴黎大屠杀之后, 另外许多法国城镇也发生了屠杀胡格诺教徒的事件。由此又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即胡格诺战争。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妲己:从真实人物到狐狸精的转变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后世文化中代表妖媚女性的典型符号。然而,历史上的妲己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妖媚惑主?她又是如何被丑化成狐狸精的呢?  第一段:历史上的妲己  根据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