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铁肩担道义的忠烈谏臣——杨继盛
2025-09-30 15:44:12

杨继盛(1516年6月16日-1555年11月13日),字仲芳,号椒山,直隶保定府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是明朝中期著名的谏臣。他以刚正不阿的品格和舍生取义的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事迹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一、寒门子弟的崛起之路

杨继盛出生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时母亲早逝,继母对他极为苛刻,甚至让他放牛。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对知识的渴望。一次,他经过里塾,看到里面的儿童读书,心中充满羡慕,便请求哥哥让他跟随塾师学习。哥哥以“你还小,学什么”回应,他却反驳道:“年纪小能放牛,就不能学习吗?”最终,父亲同意他学习,但要求他同时牧牛。十三岁时,杨继盛才得以专心从师学习。尽管家庭贫困,他依然刻苦自励,乡试中举后,进入国子监深造,国子祭酒徐阶对他颇为赏识。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三十二岁的杨继盛参加会试,中第三十八名,随后在殿试中二甲第十一名,成为丁未科进士。六月,他担任南京吏部主事,到任后,考功司郎中郑晓对他颇为赏识,常向他传授“居官守身之道与夫古今典故”。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他跟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乐律,亲手制十二律,吹奏时声音均极和美,韩邦奇大喜,将自己所学全部传授给他,杨继盛的名声因此更加显赫。

二、直谏权臣的悲壮历程

杨继盛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因直言敢谏而多次遭遇贬谪。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首领俺答汗数次带兵入侵明朝北部边境,奸臣严嵩的同党、大将军仇鸾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仇鸾之举有“十不可五谬”。然而,他的奏疏并未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采纳,反而被仇鸾诬陷,下诏狱,后贬为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

在狄道期间,杨继盛并未消沉,他开办学校,选了一百多名孩子上学,其妻张贞变卖珠宝首饰作为学校的经费。一年后,俺答依然扰边,马市全遭破坏,明世宗知杨继盛有先见之明,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再度起用他,调为山东诸城县令,后改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

当时严嵩当权,杨继盛憎恶严嵩超过仇鸾。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决心弹劾严嵩,斋戒三日后上《请诛贼臣疏》,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奏疏呈入后,朱厚熜发怒,严嵩看见其中有召问二王(裕王朱载垕、景王朱载圳)的话,便暗中向朱厚熜进谗,称杨继盛“心实无他”,但“牵引二王”实为不敬。朱厚熜更加愤怒,将杨继盛下诏狱,诘问为什么要牵引二王。杨继盛辩解说:“不是二王谁不慑怕严嵩呢?”他在诏狱被廷杖一百,有人送他蚺蛇胆以止痛,他拒绝道:“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

三、狱中三年:坚贞不屈的铁骨

在狱中,杨继盛备受酷刑折磨。他的两腿肿粗,相摩若一,不能前后;肿硬若木,不能屈伸。他只能手扶两人,用力努挣,足不覆地而行入狱。提牢刘槚将他转至条件更差的民监,幸得狱内外诸多人相助,才得以渡过难关。

在狱中,杨继盛的创伤发作,于半夜苏醒过来。他摔碎瓷碗,用手拿碎片割腐肉。肉被割尽,筋挂膜,他又用手截去。为他持灯的狱卒颤抖欲坠,杨继盛却意气自如。在朝审时,观看杨继盛的人堵塞了道路,都非常叹息,甚至为他哭泣。

朱厚熜将杨继盛关入诏狱后,让刑部定罪。刑部侍郎王学益为严嵩党羽,他受严嵩的嘱咐,想以诈传亲王令旨的罪名将杨继盛绞死,郎中史朝宾坚持不同意。严嵩愤怒,将他贬出朝廷。刑部尚书何鳌最终妥协,像严嵩所指的那样定案,但世宗还不想杀杨继盛。严嵩本想将杨继盛杀死,但杨继盛在陆炳等人的保护下,在监狱之中存活三年之久。

四、西市刑场:浩气永存的忠魂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杨继盛与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杨继盛临刑前,将自书年谱交予其子,并作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下相互涕泣传颂此诗。

杨继盛的妻子张氏伏阙上书,愿以己之身代夫受刑,疏中有:“臣夫自杖后人狱,死而复苏者数次,去臀肉两片,断落腿筋两条,脓血流约五六十碗……年荒家贫,常不能及,止臣纺绩织履供给食,已经三年……若以罪重不赦,愿即将臣斩首都市,以代臣夫之死……”然而,嘉靖帝并未因此动容,杨继盛最终被处死,年仅四十。

杨继盛死后,其妻张氏不久便殉夫自缢。燕京士民敬而悯之,以杨继盛的故宅改为庙以奉祀,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倒台,其子严世蕃被斩首。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于两年后凄惨死去。

五、历史评价与后世影响

杨继盛的忠烈事迹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誉。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朱载坖继位,抚恤直谏诸臣,以杨继盛为首,追赠太常少卿,谥“忠愍”。隆庆二年(1568年),直隶监察御史郝杰在保定百姓的要求下,上奏道:“保定府是杨继盛的故乡,本地官吏和百姓请为杨继盛立祠,以做永久的纪念,请求批准。”朱载坖很快批准,并定名为旌忠祠。

杨继盛的诗文也深受后人尊崇,其《杨忠愍文集》流传至今。好友王世贞为其撰就《行状》,之后又编成《杨忠愍公集》,并以杨继盛为原型创作了传奇《鸣凤记》。清顺治皇帝极力褒扬杨继盛,御制《褒忠录序》《褒忠录论》,清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画像。

杨继盛的一生,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一生。他以刚正不阿的品格和舍生取义的精神,成为了明朝士大夫的典范。他的事迹,不仅激励了后世的仁人志士,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赵飞燕貌美如花,为何汉成帝独宠赵合德?

  在汉成帝的后宫中,赵飞燕与赵合德这对姐妹花堪称绝色双姝。赵飞燕以环肥燕瘦中的燕瘦闻名,史载其玉貌娇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舞姿轻盈如燕,一曲掌中舞令汉成帝初见便倾倒。然而,这位以美貌与才艺征服帝王的美人,却在成为皇后后迅速失宠,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