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马谡没有经验,诸葛亮派他镇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023-04-14 15:55:56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最后马谡战败,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率蜀汉大军首次北伐曹魏时,原本势如破竹,进展顺利,是最接近北伐成功的一次。只因司马懿派名将张郃率十万大军扑向街亭,诸葛亮安排了参军马谡镇守,最终惨败,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首次北伐成了泡影。

  马谡也因为没有守住街亭而被诸葛亮挥泪斩首,让人不胜唏嘘。感慨之余,不禁一问:既然街亭是两军对垒的咽喉之地,为什么诸葛亮还是令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统军镇守?诸葛亮岂不是用人不当?

  其实原因并不是这样简单,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蜀汉军中已显青黄不接的迹象

  原来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蜀汉的军事力量大为削弱,关羽、张飞等虎将黯然离世,赵云、魏延等名将也上了年纪,称得上佼佼者的优秀年轻将领仅有王平、马岱、廖化等。

  此时蜀汉军中已显青黄不接的迹象,若长期这样下去,必然人才凋零,难以"匡复汉室、一统天下"。

  人才的培养便成了蜀汉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尤需在实战中加以磨练。基于这样的考量,诸葛亮有了锻炼年轻将领的想法,意欲在重要岗位上给他们压担子,希望他们早些脱颖而出,更好地接班,完成蜀汉大业。

  参军马谡就这样进入诸葛亮的视野,成了第一考虑的不二人选。诸葛亮期望他看好的马谡在实战中立功,提升军中威望,今后可以担纲大梁。

  二、马谡也不是无能之辈

  客观而言,参军马谡还是很有军事才能的。他在蜀汉征南蛮时,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妙计,深得诸葛亮认可;战长沙时,所献的"围而不攻"策略也得到诸葛亮采纳,由此取得战役的胜利,魏延、黄忠等名将还归顺蜀汉。

  马谡也因为这些业绩得到诸葛亮的器重,认为马谡在军中再历练历练,必成栋梁之才。兼之马谡的哥哥马良不仅是蜀汉军中的优秀将领,与诸葛亮私交也很好。马良临终前就曾拜托诸葛亮倾力培养马谡。

  马谡又自信满满在诸葛亮派谁镇守街亭的军事会议上,主动自荐,还立下军令状,表示完全服从诸葛亮的调遣,一定能牢牢守住街亭,不负丞相期望。

  三、有一套完备的辅助方案垫后

  一向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当然对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守街亭还是很担心。于是,他力排众议令马谡统军镇守街亭时,又制定了一套完备的辅助方案垫后。

  令经验丰富、做事细心的王平当副手,要求马谡在重大军务上须与王平商量一致后方可行动。又令高翔屯兵柳城,魏延屯兵街亭右侧,赵云、邓芝引军箕谷,遥相呼应。

  在诸葛亮看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街亭有这样的布防,马谡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妥妥的守住。毕竟街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纵然曹魏大军来袭,也是很难攻占的。

  在既可以培养有军事理论能力的马谡又不失稳妥的应对之策下,所以,诸葛亮最终将马谡放在了守街亭这一最为关键的岗位上。

  四、诸葛亮倒底轻信了马谡

  哪知?事与愿违,马谡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的确如刘备对马谡的评价,他"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一当上守街亭的主将,马谡就狂妄自大,不仅将自己的承诺放之脑后,还以"将在外"为由,没有遵照诸葛亮的布置,也不听王平的劝阻,一意孤行地选择在街亭山上扎寨,欲效法韩信背水一战的做法,与来势汹汹的张郃绝一死战。

  作战经验丰富的名将张郃怎看不出马谡孤注一掷的用意?转而避重就轻,不正面交锋,通过偷袭阻断了马谡的水源,令屯兵山上的马谡在饮用水无法供给之下不战自乱,最终街亭破防,马谡败逃,落了个不堪的下场。

  诸葛亮倒底还是轻信了马谡,让占尽优势的首次北伐意外落败,不得不退回汉中另作打算。

  所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时,也承担了用人不当的领导责任,向后主刘禅上表自降三等,从一品丞相降为三品右将军。

  综上而言,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还是欠妥,太急迫了。不是还有魏延、赵云等老将可堪大用嘛,再不济,就是王平为主将,让马谡为副也好。不过,从中可以得到警醒: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作为全军统帅,在关键时刻选用主将还是综合考量为好!正所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一旦主帅做不到从容,就可能用人失察,导致用人不当,这代价显然太沉重了!

  是为鉴。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