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宋名臣包拯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未办过任何奇案
2023-03-24 14:03:15

  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都把包拯塑造的像一个大侦探一样,但其实真实的北宋名臣包拯并没有办过什么奇案、怪案。并且包拯在来到京城进入仕途之后,对于官场其实并不是特别的适应,因此曾经七求外任,出京四年。

  说句实话,对于我们现代的人来讲,如果一个人不适应职场,不适应官场,有可能就会选择洒脱地裸辞。

  但在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读过书、中过举的人,包拯肯定不可能完全放下自己的抱负。

  因此,公元1056年,包拯还曾在江宁当了四个月的府尹,很快就奉调入京,也正是在同一年,时年五十八岁的包拯,终于成为了开封府尹。

  如果大家受戏剧的影响,一定都会觉得包拯在后世的鼎鼎大名,肯定就是从开封府名扬天下的。

  但在真正的历史上,包拯其实只在开封府尹的位置上待了一年多,既没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也没有公孙策,没有被皇帝封为“御猫”的南侠展昭,更没有狗头铡、虎头铡和龙头铡。

  上述这些出神入化的人物包括铡刀,实际上都出自清代石玉昆编写的小说《三侠五义》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包拯究竟都干出过什么大事呢?

  包公上任开封府尹

  包拯到了开封府,当上开封府尹之后,他就开始做事了……

  当时,老百姓告状都得通过门牌司才能上交案件,因此时常都会被门牌司的小吏们讹诈。

  于是,包拯马上下令:改革诉讼制度,将门牌司裁撤。

  几个月之后,京城惠民河涨水,把整个南半城都给淹了,包拯经过调查发现,致使河道不通的原因,竟是因为达官贵人们在河两岸占地修豪宅、建别墅,而且还有不少人将河道堵住,用来修筑自己家门口的水上公园。

  因此,包拯马上下令:把花园、水榭等一切违章建筑,全部拆除。

  有道是:人患一治,水患自然消除!

  当时,包拯的这一举动绝对是石破天惊、威名大震,京师的老百姓们也非常地高兴,大家都在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大人就像阎王爷一样,再有钱有势的人也打不通他的关节!)

  当然了,在包拯主持开封府府政的一年多时间内,他肯定也查办过一些案子,主要是为老百姓办事,采取过一些维护首都治安的措施……

  大家都知道,包拯是个不苟言笑、过于严肃的人,因此老百姓也时常会说:包大人笑比黄河清!(谁要想看包公笑,比看黄河水变清还要难!)

  包公七弹王逵

  如果大家仔细研读《宋史》就可以发现:包公最出名的绝对不是他的断案,而是弹劾高官,以及不断地向皇帝上谏书进谏。

  包拯在开封府那么能干,在地方上也一样能干,因此就逐渐地被朝廷和皇帝赏识,还把他调到了中央,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

  虽说,监察御史的官职没有多少实权,但包拯却由此可以参与朝政了,也算是为他自己找到了一个更适合他发声的平台。

  毕竟,嫉恶如仇的他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

  历史上著名的“七弹王逵”就是包拯弹劾官员,弄掉“中老虎”的一桩典型案件……

  庆历年间,时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的王逵横征暴敛,他违法向辖区老百姓征调几十年的劳役,而且还把这些劳役全部折合成现钱,命令百姓们赶紧缴纳。

  那么,王逵的官到底有多大呢?

  “路”是介于中央朝廷与各州之间的一个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

  宋朝老百姓,尤其是在王逵统治下的老百姓,在沉重的赋税重压之下,很多人都倾家荡产,而含冤屈死和流离失所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通过使用种种违法手段,王逵搜刮民财达三十万缗,然后又以超额完成税收的名目上交朝廷,以求引起朝廷对自己的重视,为自己日后升官晋爵不断地创造条件。

  由此,一些正直的官员就开始向朝廷告发王逵的这些违法行为,宋仁宗(赵祯)得知后就下令:将王逵降为池州知州。

  可是,王逵毕竟在朝廷内外混迹多年,里面不免也有人会护着他。

  于是,王逵在知州任上还没待多久,就又被提拔成了江西转运使,可到了江西做官之后,王逵却依旧横征暴敛、鱼肉百姓。

  因此,包拯第一次上书弹劾王逵,要求朝廷处分他,而当时朝廷下达的处理决定为:王逵一案交由江西提刑司办理。

  得知如此结果,包拯第二次上书弹劾王逵。

  在弹劾书中,包拯说道:江西提刑司与江西转运使司,属于同一个地区的两个关联官署,你将转运使王逵交由提刑司处理,肯定有徇私之弊。

  对于包拯这次的上书,朝廷没有给予回应,而此时新被任命为江西提刑司、提点刑狱官的人还没有到任,因此就由江西转运使王逵监管江西提刑司的事务。

  换言之,负责审王逵的官署被王逵管!

  于是,王逵就利用职权开始进行残酷报复……

  当时,王逵怀疑是前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的卞咸到京城揭发了自己,于是就制造冤狱,把卞咸给逮捕了。而且,由卞咸案被牵连抓起来的老百姓就有数百人之多。

  由此,使得京城和江西地方上的百姓、官员们对此都是义愤填膺。

  经过调查了解,获取实情之后,包拯第三次上述弹劾王逵,要求朝廷追究他的违法行为,在包拯的再三要求下,朝廷就将王逵降职为徐州知州。

  可是,毕竟王逵和当时的执政大臣不少人都有旧交,因此没过多久,他又被提拔成了淮南转运使。

  得知这个任命,包拯气愤异常,连续四次上书弹劾王逵,表示王逵此人残暴成性,绝对不能再给他升官,任他肆意残害自己管辖区内的老百姓。

  与此同时,包拯还对执政大臣也提出了批评,说他们不顾舆论,顽固地使用、任用和重用王逵这种酷吏,简直是滥权枉法。

  正是因为包拯前后七次上书,言辞激烈地要求朝廷惩处王逵,因此当时无论京城还是地方,到处都舆论汹涌,朝野深为震动。

  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朝廷也只好罢免了王逵的转运使职务。而后,仁宗皇帝也下诏:对王逵进行依法惩治。

  有关包拯弹劾王逵的事迹,到了清朝的时候,就被石玉昆在自己的《三侠五义》中再次创作,于是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包公戏《陈州放粮》。

  由此可见,包拯不畏强权的刚毅性格,在历史上确实是有真凭实据的!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