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许敬宗是谁?他为何会被评为奸臣?
2023-03-13 15:05:00

  许敬宗出身高阳许氏,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许敬宗,字延祖,生于公元592年。许敬宗出生的时候,正是隋文帝在位期间。当时许家的情况还不错,许敬宗的老爹许善心,当时正担任隋朝的虞部侍郎。类比现在的话,大概相当于是自然资源部下边某个司的司长。

  在说许敬宗的故事之前,我们先稍微介绍一下许家的家世,要不然我们很难理解后面许敬宗的那些经历和选择。许家是典型的耕读传家的文化世家,祖籍为河北徐水。西晋末年的时候,在那场衣冠南渡的过程当中,许家的先祖也从河北逃到了南方,而后世代在南方政权做官。此后的两百多年里,许家一直在南方做官,所以就渐渐成了所谓的江南士族

  后来,到了许敬宗他爹许善心这一代,依然在南陈做官。许善心应该算是典型的良吏,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但自己一直努力学习,读遍了许家的万卷藏书。做官之后,在南陈朝堂上亦是刚正不阿,持身周正。后来隋朝南下灭陈的时候,连南陈皇帝都躲到了井里,狼狈不堪,最后投降了隋朝。满朝文武唯有许善心,在隋军入城之后,依然心系故国,穿着丧服在皇宫外嚎啕大哭,为南陈政权送行。

  再之后,隋文帝杨坚知道这件事后,对许善心更是大加赞赏。杨坚虽然出身关陇集团,但对在江南士族当中,堪称领袖的许善心,也是早有耳闻。所以后来,杨坚也没难为许善心,而是直接封许善心做了隋朝的官。而许善心到了隋朝这边之后,依然刚正不阿,官声极佳。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敬宗出生了。

  许敬宗出生的时候,他爹许善心的位置已经不低了,而且深受隋文帝的赏识。但同时,许家当时的处境,也有一些小问题。一方面,南陈灭亡之后,江南士族普遍遭到打压,日子过得一般。另一方面,许善心本人是个好人,不屑于做贪污受贿之类的事情。所以,许家当时声誉不错,家里藏书万卷,却唯独有点穷。

  当然,这对于当时的许善心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像许善心这样的人,接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往往乐于清贫,甘于奉献。在老爹的教育下,少年时代的许敬宗,接受的其实也是同样的教育,而且勤奋好学。等到许敬宗成年之后,恰逢杨广即位,开始推行了科举制。在父亲的鼓励下,许敬宗没有选择凭借祖荫入仕,而是去参加了科举。

  在科举考试当中,多年勤学苦读的许敬宗,果然不负众望,一举考中了秀才。这里多说一句,隋朝的秀才,和后世的秀才不太一样,含金量比后世的秀才高很多。隋朝那会儿考中秀才,是可以直接入仕做官的,而且官位还不低。

  通过科举考试后,许敬宗也算是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仕途。此后,许敬宗先是被任命为淮阳书佐,而后又被调到了谒者台工作。虽然官位一直不算太高,但确实是在努力进步。

  如果历史能够顺利发展下去的话,若干年之后,许敬宗大概也会成为一个和他爹差不多的人。声望很好,但家里很穷,同时又乐得清贫。至少,不可能被扔到奸臣传里面。

  但是,在大业十四年这一年,一个突发事件,彻底改变了许敬宗的命运。

  这件事,就是江都兵变。

  江都兵变这件事,说起来比较长。反正大致就是杨广登基之后,经过十多年的乱搞之后,终于把隋朝搞得国力大损,各地农民军纷纷开始起兵造反。后来,杨广见到北方实在是太乱,所以就带着十多万隋朝精锐,前往江都避难,打算靠着隋朝在南方的残存统治,偏安江南。但问题是,和他一起来的那十多万隋朝精锐不这么想,这些底层士兵的家人,都在关中。所以,两年之后,当这些士兵听说,杨广打算永远不回关中之后,就开始内乱了。就在这个时候,禁军统领司马德戡,和奸臣宇文化及联手,利用这股风潮,直接弑杀了杨广。

  随着杨广被杀,隋朝也就算是彻底亡了。

  杨广被杀的时候,当时许家父子作为文官,也身在江都。后来,随着宇文化及全面掌权,许善心作为清官,自然不愿臣服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当时也没惯着他,直接下令,将许善心给处死了。

  这一年,许敬宗27岁,亲眼目睹了自己父亲被杀。

  许善心死后,许敬宗靠着下跪磕头,在宇文化及这个杀父仇人面前,苦苦哀求,这才侥幸活了下来!

  许善心的死,开始让许敬宗产生了疑问:为何自己的父亲,清廉一生,却落得这样一个结局?一生甘守清贫,却只换得朝堂上的排挤和打压,最后还被宇文化及一刀砍了脑袋。为何宇文化及这样的二世祖,却能身居高位,掌握权力?自己为何要向这样的人磕头,才能勉强保住性命?

  难道,这就是当清官的结局吗?

  在提出这个问题后,许敬宗当时并没有想出答案。因为在这之后,时局开始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许敬宗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找到答案,而是如何让自己活下去!

  江都兵变之后,宇文化及全面掌权。此后,宇文化及为了稳定人心,打出了返回关中的旗号。但如此一来,宇文化及就势必要和瓦岗军战斗。因为宇文化及只要想返回关中,就必须要经过瓦岗军的地盘。可惜的是,宇文化及这个人,本事实在是差了点。双方一场大战之后,宇文化及麾下的十多万精锐,被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直接击溃。就连宇文化及本人,后来也不得不向北逃亡,最后被窦建德所杀。

  江都大军溃败后,作为底层官员,许敬宗自然没机会和宇文化及一起逃跑。所以,在这场大战之后,许敬宗就被瓦岗军俘虏。被抓了俘虏之后,许家多年积攒下来的声誉,倒是救了他一命。瓦岗军的领袖李密,早就听说过许敬宗的名字,所以直接释放了他,让他担任自己的记室。

  在担任记室期间,许敬宗结识了一个比他大12岁的老大哥,俩人同时担任记室。

  这位老大哥,名叫魏征。

  然而,就在许敬宗刚刚安稳下来,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份新工作的时候,情况再次发生了剧变。在瓦岗军和宇文化及大战结束后,洛阳的王世充,趁机率兵来袭。瓦岗军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自然不是王世充的对手。所以,不久之后,瓦岗军就被正面击溃了。此后,瓦岗军领袖李密,逃往关中,本想依靠李渊的力量,东山再起。但后来却被李渊所杀,瓦岗军也就彻底算是烟消云散了。

  对于当时的许敬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耗。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新工作,结果刚刚工作几个月后,忽然发现公司破产了,连公司老板都跑到其他公司去上班了。这个时候的许敬宗,估计是相当郁闷的。

  但郁闷归郁闷,此时许敬宗首先需要考虑的,还是如何找下一份工作的问题。

  这个问题,倒也没有难住许敬宗太久。因为不久之后,瓦岗军这家破产公司,就直接被关中地区的大老板李渊给收购了。作为瓦岗军的文官,许敬宗自然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唐朝这家公司,开始了自己的新工作。

  到了唐朝这边之后,许敬宗的日子,总算是稍微好过一些了。在许敬宗降唐之后,先是被封为涟州別驾。而后不久,一封征召令便发到了他手里。签发这封征召令的,正是当时唐朝的军队统帅李世民。

  原来,李世民也早就听说过许家的名声,知道许敬宗确实很有才能。而当时李世民又恰好需要建立自己的公司分部,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所以,得知许敬宗降唐之后,李世民很快就把许敬宗征召到了自己手底下。

  就这样,许敬宗开始在李世民手底下做事了。

  不过,到了李世民麾下之后,许敬宗很快就发现,自己在李世民麾下的文官当中,根本排不上号!当时李世民的麾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比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那都是真正有大才的猛人!不管可以谋划行军打仗,还可以帮李世民治理内政,就连策划阴谋这种事情,他们也很在行。反观许敬宗,虽然许家也是家学渊博,但许敬宗自小学到的都是书本上的那些东西。对于行军打仗、治国理政之类的东西,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

  如果说,许敬宗是个学霸的话,那么当时李世民麾下的其他人,就无疑是真正的学神了!

  有一帮学神做同事,许敬宗这个学霸,自然也就不再突出,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文员工作。不过好在,许敬宗算是比较早投靠李世民的,再加上许家多年积攒的声望,倒也能在李世民麾下,占据一席之地。

  此后的两年里,许敬宗跟着李世民,一路征战,先后打垮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猛人,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基础。在这个过程当中,许敬宗并没有做出什么突出贡献,也没提出什么奇谋妙计,因为这本就不是他擅长的。

  等到李世民打垮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后,返回京城被封为天策上将。这个时候,李渊开始意识到,李世民军功过大,会威胁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所以开始有意限制李世民的兵权。李世民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返回长安之后,李世民以自己要学习文化为名,找了十八位大儒,组建了一个叫文学馆的机构。这个文学馆,名义上是教李世民文化,实际上却是在帮李世民准备未来的唐朝斗争。这十八位大儒,后来大多数都当过唐朝的宰相。

  当李世民组建文学馆的时候,许敬宗倒是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不过,在十八学士当中,许敬宗显然算是敬陪末座的。对此,许敬宗其实倒也不太伤心,毕竟这十八人当中,论声望他比不上孔颖达、陆德明这种当世大儒,论能力他比不上房玄龄和杜如晦。就是他爹来了,能在这里面排第几都不好说。所以,只要能进文学馆,许敬宗就已经很满足了。至少,这意味着自己已经成了李世民手下的心腹文官。

  不过,文学馆成立后不久,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就起兵造反了。后来为了镇压刘黑闼,李渊也不得不再次派李世民领兵征战。这次战争结束后,李世民彻底做大,到了连李渊都难以控制的地步。此后,李世民正式对太子之位发起冲刺,和李建成的矛盾也越来越大。终于在几年之后,随着一场玄武门事变的发生,李世民彻底干掉了李建成,逼迫李渊禅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在这个过程当中,许敬宗依然没做出太多贡献。

  不是他不想,而是因为他真的不会。

  不管是朝堂斗争,还是阴谋策划玄武门事变。这种事情,对许敬宗而言,都十分陌生。就算许敬宗想要出力,也根本使不上力气。而且,他是文官,也没能力跑到玄武门那边,亲自跟着李世民一起砍人。所以,玄武门事变后,许敬宗的很多同事,都得到了加官进爵。唯有许敬宗,官职只是稍稍提升了一点点,这还是李世民觉得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

  不过,就算没什么贡献,许敬宗好歹也是之前的十八学士之一。靠着这份资历,以后在朝堂上站住脚,肯定是不成问题的。此后几年里,许敬宗先是担任著作郎,负责记录唐朝历史,后来又被封为中书舍人。

  自从李世民登基之后,接下来的十年里,许敬宗其实还算过得不错。记录历史这份工作,也正好适合他。唯一有些不足的是,不管是著作郎还是中书舍人,都不是什么有实权的位置,俸禄也不算高。许敬宗的很多同事,或许不太在乎这个,因为他们都是关陇士族,祖上留下了很多土地,人家不差这点俸禄。但许敬宗就不一样了,他是个外来户,没有任何家底,只能靠工资过日子。这样一来,日子自然就过得紧巴巴的。

  但好在,能干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危险,许敬宗倒也知足了。

  然而十年之后,到了贞观十年,许敬宗却再次迎来了自己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李世民的正妻,长孙皇后,因病去世了。皇后去世,按照当时的制度,文武百官是要去服丧的。然而就在服丧期间,许敬宗却犯了一个小错。当时大家都在参加皇后娘娘的葬礼,但在许敬宗旁边不远处,有个叫欧阳询的同事,长得特别丑。这个欧阳询,就是在中国书法界鼎鼎大名的那个欧阳询。字虽然写得好,但人确实长得丑。

  当时许敬宗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看到欧阳询之后,直接就笑了出来。

  这下,问题大了。

  照理来说,笑一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但问题是,在皇后的葬礼上笑,那可就是大不敬了。事后,果然有御史弹劾许敬宗,李世民顿时大怒,直接将许敬宗贬为洪州都督司马。此后不久,等到李世民消气之后,想到许敬宗确实一直跟着自己,而且写史书的工作也离不开他,所以后来很快又把许敬宗叫了回来,继续负责写史书。

  这事,对于大名鼎鼎的贞观之治来说,几乎就不算是什么事。要不是因为主角是许敬宗的缘故,都不配被载入史册。但对许敬宗而言,这却是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许敬宗已经45岁了,依然还是个写史书的小官。而且照目前来看,以后许敬宗也没有升迁的希望了。眼下只是笑了一下,就被贬官罚俸。当年的十八学士当中,数他混得最惨,最为落魄。

  毛病到底出在哪了呢?

  这时的许敬宗,终于再次想起了自己二十年前的那个疑惑!而且这一次,许敬宗想出了一个答案。

  为什么自己一直很努力,一直很清廉,却一直升不上去?十八学士中的其他人,都能做宰相个,为什么自己只能做一个小官?很简单!不光是因为自己才学有限,更是因为自己出身江南士族,不会攀附权贵!

  许敬宗得到的这个答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能说是完全错的。因为在贞观年间,天下士族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分别为关陇士族、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这三大士族集团当中,关陇集团因为建立了政权,最具实权。而山东士族因为之前会闹,再加上之前一直鼎力支持李世民,所以这会儿也不差。唯有江南士族,此时混得最惨!

  江南士族在朝堂上,想升官是很难的。再加上许敬宗不擅长溜须拍马,更不擅长站队,自身才学又相对有限。想升官自然是痴人说梦。

  想通了这些之后,许敬宗终于开始进行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蜕变。

  凭什么做清官就要受穷?凭什么一辈子执着学问,在官场上就一直升不上去?既然这样,那以后直接向钱看不就好了!谁能给我钱,谁能让我升官,我就巴结谁!

  就这样,许敬宗从一个清官,逐渐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奸臣。而他的这个变化,其实也是历史上很多贪官污吏,都会经历的一个变化。

  再次被李世民召回来之后,许敬宗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善于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许敬宗终于干了第一件被后世骂了上千年的事情。

  贞观十七年,许敬宗负责参与《武德实录》、《贞观实录》的撰写工作。这个时候,李世民提出,想要过来看看他写的史书。作为史官,许敬宗本该是坚决拒绝的。因为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皇帝在世的时候,为了保证历史的正确性,是不能看史官们写的东西的。然而为了拍李世民马屁,许敬宗却欣然同意。而李世民在看过之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认为许敬宗对玄武门事变,记载的过于隐晦等等。后来许敬宗也确实按照李世民的吩咐,对史书进行了一些修改。

  这下,许敬宗彻底背上了千古骂名。同时,李世民也背上了改史书的坏名声。

  对于许敬宗当时到底改了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之后,许敬宗确实扭转了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印象,从此官运亨通。两年之后,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让太子李治留在长安监国,许敬宗则负责与高士廉等重臣一起,负责机要文件的处理。这事放在以前,根本就不敢想象!要知道,高士廉可是长孙皇后的亲舅舅,对长孙皇后有养育之恩,更是李世民依仗的心腹重臣。然而如今,许敬宗却能和他一起,共掌机要!

  尝到甜头的许敬宗,开始在奸臣的路上一路狂奔了。此后,许敬宗一边开始学着如何贪污受贿,一边也开始竭尽全力拍李世民的马屁。起草诏书和圣旨的时候,也开始拼命赞扬李世民是如何的英明神武。如此一来,李世民对他自然更加满意,很快加封其为银青光禄大夫。

  不过,就在许敬宗刚刚尝到甜头时,李世民却去世了。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逝于长安城外的翠微宫。此后,太子李治登基,按照李世民的遗愿,对很多老臣都有所恩惠。在这个过程当中,许敬宗也得以被升为礼部尚书。

  但很快,许敬宗就遭报应了。因为之前他贪污的行为过于明显,很快就被御史抓到了把柄,而后对他进行弹劾。此后,李治只能将其贬为郑州刺史。在这之后不久,李治时代也开始需要写历史了,于是李治就又把许敬宗调了回来,继续做他的史官。

  奋斗了好多年,李世民一朝去世,许敬宗又回到了原点。

  这一年,许敬宗已经61岁了。

  但此时的许敬宗,早已不同于往日。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后,许敬宗已经成了一个成熟的奸臣,他已经学会了如何站队和趋炎附势,为自己争取更多好处。

  不久之后,许敬宗的机会来了。

  许敬宗的这个机会,就是当时宫内的一些斗争。李治原本有个皇后,姓王,这个皇后品性其实还不错,但是做事太严肃,而且和官员们有勾结,李治很不喜欢她。后来,这位王皇后为了争宠,更是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回宫中。李治原本就和武则天有私情,对此自然大喜。但王皇后怎么都没想到,武则天入宫之后,很快横扫后宫,甚至还威胁到了她的地位。

  两年之后,李治已经生出了废后的念头,想要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但是,想要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前朝留下来的那些老臣们。这些老臣,以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为首,坚决反对李治废后。到了后来,这场立后风波,已经不再是后宫的事情了,更是李治和老臣集团之间的一场战争。

  如果李治不能废后,就意味着大权将会被老臣集团牢牢掌控!这显然是李治不能容忍的。

  而当李治和老臣集团战斗的时候,作为主角的武则天,也在积极发力,开始在朝堂上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就在这个时候,许敬宗敏锐的察觉到了风向,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那个阵营当中。

  对于许敬宗来说,站在老臣集团那边,又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反倒是支持李治废后的话,自己可以得到皇帝的青睐,得到武则天的信任和感激。这笔买卖,许敬宗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于是,许敬宗接下来就负责在朝堂上,和长孙无忌他们吵架。在许敬宗的带头下,很多在朝中不得志的官员,也纷纷都站队到了武则天和李治这头。

  最终,李治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废了那位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这次事件,也成了李治全面掌权的一个标志。自此之后,长孙无忌等老臣,再也无法阻碍他了。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自然不肯放过长孙无忌他们,而且也需要结党,摄取更多的权力。于是,一个以武则天为核心的皇后党,就在朝堂上成型了。许敬宗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这个阵营,充当武则天在朝堂上的助手。

  作为后党的核心成员,许敬宗自然也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收获。为了和老臣们争权,李治也开始火速提拔许敬宗。公元655年,许敬宗再次升任礼部尚书。公元656年,许敬宗担任太子宾客,而后升任为侍中,并监修国史。公元657年,晋封高阳郡公,授中书令。公元658年,许敬宗晋封为郡公……

  随着后党的全面掌权,在武则天的指示下,许敬宗和另一位大奸臣李义府,诬告长孙无忌等一众老臣谋反。最终,长孙无忌和一众老臣,被彻底流放失势。公元659年,长孙无忌被以谋反罪名,流放岭南。此后,长孙无忌又派心腹到岭南,逼迫长孙无忌自尽,彻底逼死了这位凌烟阁第一功臣。

  当长孙无忌倒台之后,作为后党的核心领袖,许敬宗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夙愿,成了唐朝的宰相。公元663年,许敬宗被拜为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公元666年,许敬宗因为年老难以步行,李治特别下旨,让他和名将李绩,可以直接骑马来参与朝会!

  至此,许敬宗已经成了唐朝朝堂上,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但是,此时的许敬宗,虽然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但本质上其实仍然是武则天的提线木偶而已。当然,许敬宗本人也不在乎这件事,此时他所追求的,只是荣华富贵而已。

  公元670年,许敬宗因为年龄实在太大,请求辞官退休。此后,李治下令,允许他退休,但同时任命他为特进,俸禄依旧。唐朝上一次享受这个待遇的,是大唐战神李靖。

  公元672年,许敬宗去世,终年八十一岁。许敬宗死后,李治追赠其为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准许他陪葬昭陵。

  当同时代的老臣们,都已经死绝的时候,许敬宗终于也抵达了位极人臣的终点。只不过,他抵达终点的手段,有些为后世所不齿。

  回顾许敬宗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许敬宗的人生,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历史上绝大多数的贪官污吏,其实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比如宋朝的蔡京、明朝的严嵩,情况其实都差不多。所以,要说许敬宗是一个奸臣,其实也不算冤枉他。

  但是,作为一个奸臣,许敬宗到底做了哪些坏事呢?

  宋朝史官给他的罪名,主要有三个:一是贪污受贿、趋炎附势,这点确实没冤枉他。二是陷害忠良,诬告长孙无忌,这事他确实也干过。三是追随武则天,拥立武则天为皇后,致使武则天掌权,这同样没有冤枉他。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