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蜀亡之后,陈寿是对姜维如何评价的呢?
2023-03-10 11:35:52

  蜀亡之后,陈寿是对姜维如何评价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蜀国当时民生凋敝,己陷入了困境,内部对如何破困各执一词,再也没有一个能力和威望都强大的人整合。长于兵事的姜维,治理能力不显著,他的避祸更像是变相拥兵自重,相当于蜀国的防长说"你们吵个没完,我自己上",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冒险。

  这样,蜀廷高层很难信任,一旦完成对他手中兵权的稀释剥夺后,各派会将矛头指向他,至此蜀廷可能会借头一用,夷族杀身在所难免,但也是出于他自己的选择。

  蒋琬费祎等人在时,他们治理的蜀汉虽然没有诸葛亮在时那么富强,但也还算安稳。姜维军事能力还可以,但政治能力是真不行。"民有菜色"也是姜维时期发生的事,当然,刘禅自己内政能力不行,他也得背锅。

  陈寿是谯周的徒弟,算是一个鸽派,在这个前提下,他觉得姜维不顾实际,穷兵黩武,这也是陈寿不把他和蒋费列为一传的原因。而且,《三国志》成书于晋朝,姜维的胜利就是司马家的失败,晋朝方面将他视为死敌。

  但惜字如金的陈寿偏偏引用了段"郤正说"夸他,并提出"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这恰恰与他的评曰"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相反。

  这很令人深思。另外,至少延熙年间,季汉高层,也就是刘禅本人对北伐是支持的。主要表现为:在姜维频繁北伐期间多次大赦缓和矛盾补充兵力,在段谷大败后复职大将军等,以及那位"上承主旨"的陈祗坚决支持北伐也算是迹象之一。

  段谷大败后,也就是景耀年间。刘禅开始宠信宦官,懈怠朝政。也开始做追谥故人,给诸葛亮立庙等好像在刻意给季汉收尾一般的工作。个人推测,刘禅已经自暴自弃,觉得大势已去,这时的他,对待姜维的北伐开始持反对态度,尤其在侯和一战失败后。

  因此反战派日渐被提拔,这也是姜维避祸的原因。刘禅信任他不会谋反,所以没有动他的兵权,反而同意他带着主力在沓中种田。而朝中各派,虽然早已将矛头指向他,但即使是他的政敌诸葛瞻董厥等人,也只是想大将军换成阎宇,把姜维贬为益州刺史,丝毫没有想杀姜维的意思。蜀汉没有"借汝人头一用,以安人心"的先例,但汉中失守,姜维确实要负主要责任。

  所以,如果这一战蜀汉没有灭亡,姜维可能会被夺兵权,因为季汉朝廷绝对不可能再让他带着主力玩这样的冒险招数了。但他应该不会被杀更不会被夷三族,因为姜维没想过谋反,季汉代也自始至终都没有怀疑过他的忠诚。

  三国志姜维传里有一段"郤正说",可以看出姜维人品没有问题。而且最后的"幽而复明",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对蜀汉不忠啊。要是姜维立马去支援汉中,武都还要不要了。

  整体防线垮塌去责怪一个将领而不是国君,所以成都就应该按兵不动,就靠汉中和姜维4万人干到底么。这次蜀汉灭亡明明就是投降派占主导,守关将士军心涣散,后方后备军能力低下,阳安关这么重要关卡管理不善居然还有叛将。以刘禅为首的投降派早就想放弃汉中了还有人没看出来么。

  刘禅他们就是想着汉中不丢最好,丢了也行,只要成都方面的嫡系部队没啥损失,守住四川盆地多好,还能方便直接管理呢,谁成想让邓艾搅了"好局"。

  所以这口大锅怎么就让领兵3万防守武都阴平线的姜维全背了?再多说句,指望什么错守诸围更是可笑至极,丞相那个时代兵可堪用,这么守是守得住的,蜀汉末期这兵员素质,关卡不立即投降就不错了。

  所以说,守城靠的是将士还是险要?将士不经常拉练战斗,又怎么能保持战斗力?认为姜维改变汉中守策和屯田沓中都是一种激进的战略,有意吸引魏军来攻汉中,最大限度杀伤魏军有生力量。否则持续的防守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温水煮青蛙。只是他没有算到阳安关的失守这么快。不过还有是有希望,没有邓艾的江油突进,迎接钟会的就只有失败了。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