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孔子作为圣人,有没有说过脏话?
2023-02-09 14:15:01

  总所周知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那么作为圣人,孔子有没有说过脏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礼法,用实际行动倡导仁义礼智信,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先驱,也会被学生逼得说“脏话”。

  孔子有位学生,名叫宰予。宰予是头脑非常灵活且领悟能力极高的人,相伴而生的是宰予经常向孔子提出刁钻的疑难问题。

  有一次,宰予来向孔子请教,这次是关于“守孝三年”的问题。宰予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守孝三年时间太久了,如果三年时间里都没有学习践行礼乐,那必然是要崩坏的。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

  众所周知,孔子也曾经是走仕途的人,但是他发现当时的礼乐制度已经在消亡崩塌,所以经过多次碰壁之后,孔子开始转向私人讲学的教育事业。

  在孔子一直所倡导的礼制中,父母死后应该要守丧三年才算是表达自己的孝心,这是礼制中的孝道。按照宰予的说法,孔子倡导的“守孝三年”与理想的礼制相互矛盾了。

  孔子问宰予的看法,宰予表示守丧一年就够了,因为旧的谷子吃完了,新的谷子也已经收获了,打火用的燧木轮也已经用了一轮了,因此一年时间就足以表示孝道。

  旧榖既没,新榖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论语

  孔子听完宰予的话,对他说“守丧还没有满三年,你就白米饭、穿锦缎衣服,你安心吗”,没想到宰予直接回答说“安心”。

  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论语

  孔子对于宰予的回答非常生气,他认为宰予的想法是不仁的体现。孔子继续对宰予进行教育,他说小孩子在出生后三年时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守孝三年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孝道,同样以三年之期回报父母的爱,岂不是正常的孝道。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

  其实宰予的想法也并没有错,只是与孔子所倡导的礼制有所偏差,就好像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总是与老师对着干,惹得老师非常不高兴一样,宰予与孔子对着干的情形可并不只是这一个,甚至有挖坑的嫌疑。

  有一天,宰予向孔子请教。宰予说如果正在走路时突然发现路边井里面有一个讲仁义的人,如果跳下去救人,自己也跟着就死了,如果不下去救人,那就是不仁之人,到底该怎么做呢?

  看似是宰予向孔子请教问题,实际上颇有给老师孔子挖坑的嫌疑,孔子不亏是大思想家,一下就看出宰予的问题所在。

  孔子回答宰予说,你这个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不对的,不是考虑是否跳下去的问题,而是考虑如何正确施救的问题,君子应该到井边去想办法救人,但不能因此陷入井中。

  孔子回答完宰予的问题,他顺便又对宰予说,君子可以被人欺骗,但是不能自己被迷惑。

  就是宰予这样一个令大教育家孔子头疼的学生,孔子对他说出一句“骂人”的千古名言,具体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有一天,这位平常调皮捣蛋的宰予同学竟然白天睡大觉,孔子很失望地评价宰予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意思是,已经腐烂的木头怎么可能再被雕琢呢,用粪土做的墙面怎么还会再被涂抹呢,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怪的呢。

  紧接着,孔子又展现了大教育家的智慧,他继续说道,以前我听了别人所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言行也会如此,但是直到我看到宰予这个人之后,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仅要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这就是所谓的“听其言观其行”。

  看完这段话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孔子对宰予的真实态度是“激将法”,现在的老师也经常使用这一招。

  孔子评价调皮学生宰予用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成为现在老师的口头禅,经常在生气的时候对着调皮学生说出这句话,孔子也想不到自己当年教育学生的一句话,在几千年后成为万千老师的口头禅。

  孔子用“朽木不可雕也”教育宰予,现在老师用此句教育调皮学生,其中相似的是都蕴含着博大的爱。

  孔子在教育的事业上持续发热,想要将自己关于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全部传递给弟子们,将全部的爱倾撒给弟子,而孔子最擅长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对于像宰予这样的学生,孔子认为用激将法是最好的方法,这才有了这句“朽木不可雕也”。

  今天的教师同样如此,老师是神圣的职业,在学校里不仅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还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哲理,像父母关爱孩子一般爱护着学生,引导着学生的成长,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父母,对于哪种教育方式更适合学生,老师心中也有判断,有时一次激将法比苦苦劝说要有效。

  其实孔子不仅对学生非常严厉,对自己的朋友也是如此。孔子有位好友叫原壤,在等孔子过程中因为放松就以岔开双腿的坐姿等待孔子,没有时刻注意的行为是否符合礼节。

  当孔子到来时看到原壤的表现,丝毫不留情面地批评原壤,你小时候就不讲究孝悌和仁义道德,没想到长大后仍然没有长者风范,如果年纪再大点就会成为祸害。

  孔子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非常讲究礼制,越是身份高贵的人越是讲究礼法,孔子出于提醒好友不要失了礼法和身份。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的博爱胸怀人所共知,不管是对于好友还是弟子,都满怀关爱之情,只是方法各不相同,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体现。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