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钱皇后和明英宗夫妻情深,为何连死后合葬都要百官哭谏才得以成功?
2023-01-31 14:17:20

  根据历史记载,在1468年农历七月初三,在北京紫禁城的文华门,上百名文武官员跪在地上大哭,声音几乎传遍整个紫禁城,那么钱皇后和明英宗夫妻情深,为何连死后合葬都要百官哭谏才得以成功?

  在这些哭谏的大臣中,明朝勋贵阶层的带头人是魏国公徐俌,文官领头人是礼部尚书姚夔,言官群体的代表是魏元。

  经过长达6小时的“君臣斗法”,明宪宗朱见深答应百官请求,慈懿皇太后葬入裕陵,与明英宗合葬。

  慈懿皇太后,是明英宗原配皇后钱氏,为什么帝后合葬的基本礼仪都要百官哭谏?钱皇后究竟做了什么,能让这么多官员为她鸣不平?

  钱氏家族是明成祖朱棣靖难的功臣,曾祖父钱整追随燕王朱棣起兵,获得世袭官职,父亲钱贵承袭父辈职位,跟随朱棣、朱瞻基出兵北伐,因战功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

  1441年农历正月十七,太皇太后张氏,即明英宗朱祁镇的祖母,命令礼部在全国范围内海选适龄女子,要求选拔出一位集“容貌、性情、谦和、有礼”的皇后。

  消息传出,立即引起明朝街头巷尾的热议,经过礼部一年的层层选拔,在太皇太后张氏的终极面试中,钱氏最终成为张太后钦定人选,将与明英宗朱祁镇完婚,并确定为皇后。

  1442年农历五月初三,张太后派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杨士奇,带着厚礼到钱府“纳采问名”。四天后,成国公朱勇、礼部尚书杨溥、吏部尚书郭剌再次受命来到钱府“纳吉纳徽告期”。

  半个月后,张辅、杨士奇等人带着仪仗和皇后册宝,到钱府迎接,16岁的钱氏戴上九龙四凤冠,在文武百官、内外命妇的叩头跪拜下,彩舆从大明门中门进入紫禁城,随后经过承天门、午门、奉天门,钱氏正式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

  张太后以极为隆重的仪式迎娶钱氏,大明门是皇城的南门,被明朝皇帝视为国门,钱氏也是明朝第一个从大明门中门娶进宫的皇后。

  这是张太后为孙子朱祁镇做的最后一件大事,短短几个月后,张太后就去世了,精挑细选、隆重迎娶的钱氏,没有让她失望。

  朱祁镇迎娶钱皇后是祖母指婚,事实证明,两人感情非常好。明英宗考虑到钱氏娘家官职爵位太低,打算赐予家族爵位。

  钱皇后婉言拒绝了明英宗朱祁镇,她表示不想让娘家无功受封赏,这样恐怕会损坏英宗“明君”的形象声誉。明英宗起初以为钱皇后只是“礼貌性”谦让,便讲述宣宗时期已有先例,多次提出要赏赐岳丈的想法,都被钱皇后坚决拒绝,从此之后,明英宗对钱皇后更是敬重。

  古代人极为重视延绵子嗣,帝王之家更是如此,钱皇后深知这个道理,从来不阻止英宗宠幸其他妃嫔。然而,钱皇后结婚3年,仍然没有怀孕生子。

  反观其他妃嫔,接连传出喜讯,其中有位周氏女子最厉害,在1445年生下女儿重庆公主,又在1447年生下明英宗的庶长子朱见深,被封为周贵妃。就在这三年时间里,英宗已经先后有3个皇子降生,但都不是钱皇后所生。

  即便如此,明英宗朱祁镇也没打算册立朱见深为太子,更没有废黜钱皇后的想法。一方面是英宗对钱皇后感情深厚,相信钱皇后可以生育属于他们的孩子,另一方面不愿走父亲宣宗的老路,当年明宣宗就是册立朱祁镇为太子,废掉原配胡皇后,将孙贵妃晋升为皇后,遭到大臣强烈反对。

  明英宗朱祁镇心怀希望等待钱皇后怀孕的喜讯,没想到首先到的是蒙古瓦剌叛乱的消息。

  1449年,明英宗被太监王振害惨了。王振仗势欺人送给蒙古瓦剌出兵的借口,随后又怂恿鼓吹英宗御驾亲征,中途封锁不利消息,假传圣旨混乱指挥军队,竟然将英宗安排在没有城防和水源的山岗扎营过夜,导致蒙古瓦剌轻松围困明军,英宗被俘虏、百官被杀死,史称“土木堡之变”。

  钱皇后在后宫中一直期待着前线战报,没想到等来的是明英宗被俘虏的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最初,朝臣们决定用金银钱帛赎回英宗皇帝,钱皇后知道后,立即将所有的财物全部拿出来,期盼瓦剌首领可以放英宗回来。

  没想到,蒙古瓦剌看到明朝的举动,认为明英宗的压榨价值很大,胃口陡然增大。经过朝臣的商议,决定结束“国无长君”的局面,这样也可以避免瓦剌继续索要钱财,最终,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推上皇位,是为明代宗,而英宗朱祁镇被遥尊为太上皇。

  明代宗登基初期,蒙古瓦剌大军围攻北平,在于谦、石亨等人的严密防守下,瓦剌无奈撤退,此时明代宗的声望空前高涨,人们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尚在敌营的明英宗,只是钱皇后不会忘记丈夫。

  明代宗朱祁钰登基之后,将生母封为皇太后,此时钱氏的地位非常尴尬,被封为慈懿皇太后,居住的坤宁宫要给“新人”让位,只能搬到仁寿宫居住。

  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冷清寂寥的宫殿中,总会听到女人磕头哭泣的声音,正是23岁的钱皇后。在她出嫁后不久,父亲就病重去世了,在土木堡之变中,兄长钱钦、弟弟钱钟也战死沙场,此时的钱皇后孤苦无依。

  在绝望中,钱皇后选择最无助的方式,每天跪地祈祷上苍,她想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能做什么,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

  钱皇后每天跪地祷告,如果累了就卧地休息,潮湿寒冷的环境、粗陋不堪的饮食,导致钱皇后一条腿坏掉,再也没治好,另外由于长时间哭泣,一只眼睛也瞎了,她认为这是赎回英宗应受的惩罚。

  《明史》记载,“英宗北狩,倾中宫赀佐迎驾。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

  1450年8月,瓦剌首领感觉明英宗已经丧失“胁迫”作用,干脆将他送回京城,背后暗藏祸心,试图引起明朝皇室内部的权力争夺。

  在于谦的建议下,明代宗朱祁钰将大哥安排在紫禁城南边的“南宫”。英宗历经艰难回到故土,没想到是这样的待遇,让他更没想到的是,风姿绰约的妻子钱氏,已经变成“又瘸又瞎”的残疾女人。

  明英宗朱祁镇对“残疾妻子”没有任何嫌弃,反而对钱氏更加体贴、视若珍宝,两人在南宫中相依为命。同时,明英宗的妃嫔也被安排在南宫,其中周贵妃也在。

  站在历史功绩的角度来讲,明代宗比英宗强很多,明朝仍然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态势。

  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时间越长,对皇权的依恋程度也越深,想让自己子孙继承皇位,想办法将侄子的太子之位废掉,同时将英宗限制在南宫中不能自由行动。

  精明又势利的太监洞察到明代宗的心思,给明英宗提供的条件越来越差,缺衣少食,钱皇后强撑着病体制作绣品,以此换些钱补贴生活。

  就这样,钱皇后陪伴着英宗度过8年如履薄冰的岁月,直到一件大事发生。

  1457年,明代宗的病情急转直下,眼看就要驾崩归西。就在这时,以石亨、徐有贞为首的武将集团打开南宫大门,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复辟,重新登上皇位。

  30岁的朱祁镇再次登基,成为明朝历史上第8任皇帝,由于钱皇后已经永久丧失生育能力,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封朱见深为太子。此外,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在南宫陪伴朱祁镇这段时间,又生下一位皇子,取名朱见泽。

  自从摆脱南宫的凄苦生活,儿子朱见深被封为太子,周贵妃也晋级为皇贵妃,她意气风发,试图仰仗“母凭子贵”登上皇后宝座,尝尝贵为皇后娘娘的尊贵滋味。

  只要上层有这样的想法,总有善于钻营的人出现。有位叫蒋冕的太监在孙太后身边说“钱皇后既没有子嗣,现在又是残废,不适合当皇后,应该让周皇贵妃做皇后,这样才不丢了大明朝的脸面”

  孙太后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这个消息被明英宗听到,怒贬太监蒋冕,钱皇后在英宗心中的位置,超过周贵妃的想象。

  经过这件事后,明英宗越来越担心钱皇后,于是将皇次子朱见潾寄养在钱皇后名下。

  1462年,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去世,钱皇后在后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她也发挥更大作用帮助英宗做一位明君。

  明宣宗当年无罪废黜胡皇后,朝臣们一直都非常同情贤明的胡皇后,当时人们都畏惧太后的权势,葬礼仪式都没有按照应有的礼仪级别,于是钱皇后向明英宗建议恢复胡氏的皇后身份,追封谥号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

  《明史》记载,“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钱皇后为英宗言: “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因劝复其位号。”

  次年,即1463年,16岁的朱见潾正式居住王府,由于朱见潾是钱皇后名下的皇子,明英宗命令文武百官都去王府祝贺,这样的规格是明朝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钱皇后再次创下一个记录。

  明英宗此举让满朝文武大臣感到疑惑,以如此前所未有的规格抬高德王朱见潾,是不是准备将朱见潾扶上太子之位。事实上,明英宗就是这样想的,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没有时间实施了。

  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在文华殿召见首辅大臣李贤,告诉他想要撤换太子人选的想法,李贤听后大惊,跪在地上请英宗三思。随后,明英宗问“是不是一定要传位给太子?”李贤叩头回答“这是江山社稷的幸事”。

  《明史》记载,“贤顿首伏地曰: “此大事,愿陛下三思。”帝曰: “然则必传位太子乎?”贤又顿首曰: “宗社幸甚。”帝起,立召太子至。”

  最终,明英宗放弃更换太子的想法,确定太子朱见深为皇位继承人,同时将太子召至病榻边,情深意切地交代“身后事”。

  明英宗临终交代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皇后的位份已经确定,不能更改,二是划出一块土地给德王朱见潾作封地,三是妃嫔们不用殉葬,四是钱皇后死后要与自己一起合葬。

  从明英宗的临终遗言可以发现,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钱皇后,遗言的内容全部涉及到钱皇后,足见英宗对钱皇后的担心。

  1464年农历正月十七,明英宗朱祁镇驾崩,明宪宗朱见深登基称帝。按照惯例,皇帝登基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尊礼皇太后,正常情况下,嫡母钱皇后优先于生母周贵妃。

  然而,周皇贵妃以皇帝亲娘的身份明言“残废的钱皇后无子,没有资格做太后,按照明宣宗的规矩,就应该废掉她的皇后之位。”

  李贤曾在关键时刻维护朱见深,但是在册立太后这件事上,李贤等文官集团都支持钱皇后,明宪宗通过说服生母,最终将钱皇后封为慈懿皇太后,生母周贵妃封为皇太后。

  皇太后周氏对此心存怨言,只能隐忍不发。后来,在营建明英宗陵墓的时候,李贤直接提出地宫营造3间墓室的想法,目的就是害怕周皇太后阻挠慈懿皇太后与英宗合葬,结果事情真如预想的那样。

  1468年,在明英宗去世后四年后,慈懿皇太后也去世。明宪宗偏向母亲周皇太后,决定为慈懿皇太后另选墓地,结果遭到文武百官的反对,就出现文章开头“哭谏”的场景。

  起初,周皇太后得知群臣都维护慈懿皇太后,勃然大怒,一意孤行要为慈懿皇太后另找墓地。由于群臣的哭声极大,导致整个宫城都笼罩在嚎啕声音里,周皇太后让明宪宗驱散众位大臣,结果群臣抗命不从。

  在外“哭谏”的大臣们说,如果不得到合葬慈懿皇太后的旨意,绝不敢退下。当时正值7月,天气炎热,“哭谏”的大臣即便高温中暑晕倒,也不离开,这份执着精神最终让周皇太后屈服了。

  经过一番“较量”,维护慈懿皇太后的大臣获得胜利,钱皇后尊号为“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如愿葬在裕陵地宫,实现明英宗的遗愿,这对饱经沧桑的夫妻终于实现“死后同眠”的愿望。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