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爽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改变高平陵政变的结果?
2022-12-14 10:09:46

  曹爽为什么没有改变政变的结果?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一,出身名门

  曹爽是名将曹真之子,曹操的堂侄孙,曹丕的堂侄,家世显赫。他身为皇亲但谨慎持重,因此很得太子曹睿喜爱,二人关系很好。曹睿即位为帝,封曹爽为散骑侍郎、后来晋升他为城门校尉、武卫将军,很得曹睿信任。

  二,托孤重臣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重,封曹爽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命他与司马懿辅佐曹芳。曹芳即位,封曹爽为侍中、武安侯。

  曹爽起先因为司马懿是元老重臣,与其父曹真是故交,对司马懿十分敬重,以对待父亲的礼节来对待司马懿。后来何晏、丁谧等劝曹爽:大权不能交给外人,司马懿胸怀大志,不可不防。

  曹爽上书称赞司马懿德高望重,功劳很大,应该升任太傅。曹芳于是封司马懿为太傅。司马懿见曹爽对自己猜忌,明升暗降,给自己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于是称病不出。

  三,独揽大权

  曹爽任命弟曹羲为中领军、弟曹训为武卫将军、弟曹彦为散骑常侍,亲信何晏、丁谧、邓飏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排斥司马懿,独揽朝政。

  何晏等人巧取豪夺、侵吞公产,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曹爽沉迷酒色,饮食、车马与皇帝无异,将曹睿的宫人收入自己的府中,伺候自己。曹羲十分忧虑,多次劝告曹爽,但曹爽不听,反而训斥他。

  邓飏为使曹爽名震天下,劝他伐蜀。司马懿听闻,劝曹爽不要伐蜀,曹爽不听。正始五年(244年),曹爽出兵伐蜀,结果惨败,使得曹爽的威望大受打击。

  四,高平陵之变

  正始九年(248年),曹爽派亲信李胜任荆州刺史,前往司马懿府刺探虚实。司马懿在李胜面前装作重病,骗过李胜。李胜向曹爽报告:司马懿病重,命不久矣。曹爽于是对司马懿放松戒备。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与兄弟,跟随曹芳出城祭拜曹睿。司马懿趁机发难,控制洛阳,上书太后称:曹爽专权乱政,图谋不轨,应予罢黜。

  五,胸无大志

  曹爽听闻司马懿控制洛阳,惊慌失措。大司农桓范逃出洛阳,投靠曹爽。司马懿听闻十分担忧,蒋济说道:“桓范虽足智多谋,但曹爽胸无大志,必不听从。”

  桓范劝曹爽:前往许昌,以天子之命讨伐司马懿。曹爽犹豫不决。桓范又劝曹羲:“现在天子在手,号令天下讨伐司马懿,没有人不敢听从。如若束手待毙,投降司马懿,必定死无葬身之地。”曹羲不听。

  司马懿派蒋济等出城,劝说曹爽投降。蒋济劝曹爽: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只夺权,不害命。曹爽回答:“情愿做个富家翁。”桓范听闻,大怒说:“名将曹真怎么生了你们几头猪,我们都要被灭族了。”

  六,全家被杀

  曹爽回城,司马懿罢免他的官职,让他回家反省,派兵将曹爽家团团围困。司马懿又捉拿曹爽亲信,严刑拷打,逼迫他们承认谋反。司马懿与众臣商议:曹爽身为宗室,却与亲信图谋造反,最大恶极,应予灭族。于是捉拿曹爽、曹羲、曹训、何晏、李胜等人全部灭族。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