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
在春秋时代初期,曾经有这样一个男人。
他是一国之君,但是却跑到周王室去做官。兢兢业业给周王室打工,最后却引来周王室的猜疑。后来没办法,他只能回国领兵,和周王室干了一仗。本来只是想着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感,结果却把周王室给打的一败涂地。
然后,大家看到他把周王室打败了之后,所有国家都开始轻视周王室。于是在这之后,所有诸侯国都开始纷纷独立,相互争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男人,其实是历史上那场春秋乱战的真正开启之人。
这个男人,就是郑桓公,后世史学家笔下的‘春秋小霸’。和后来著名的春秋五霸相比,郑桓公却没能名列其中,但是他却开启了这个争霸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春秋历史的影响,比后面那几位公认的春秋霸主,只高不低。
那么,这位春秋小霸郑庄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当时他会和周王室开战?郑庄公既然成为了春秋小霸,那为何后来郑国却没能崛起,反倒沦为一个小国呢?
这事,我们还得从郑国的历史开始说起。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郑国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太强大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的人,智商似乎不是很高,要不然也不会留下‘郑人买履’这样的典故。
但实际上,郑国不够强大,这其实是春秋后期之后的事情了。而在春秋初期的时候,郑国其实是一等一的大国。
郑国出现于西周末期,第一位郑国国君,是那位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的亲叔叔。而郑庄公,就是他的孙子,同时也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
据说是当年在周幽王在位期间,这位亲叔叔贡献很大。再加上当时周王室已经有衰落的迹象,周幽王急需找几个和自己亲近的大国,支持自己,所以才提出要册封一个郑国。
据说册封郑国的时候,周王室先是自己拿出一部分土地,然后让其他几个相邻的诸侯国,也拿出几座城,最后大家一起拼凑出了一个郑国。
不管郑国开国的时候,到底是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因。反正总之,郑国开国之后不久,历史上就发生了那场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事件。因为周幽王的执政失误,导致西周首都镐京被攻破,周幽王也被杀了。
在这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当中,郑国的初代国君,也就是周幽王他叔叔,其实还是很够意思的,直接陪着周幽王死在了镐京。这倒也不奇怪,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郑国这位初代国君,除了是郑国的国君之外,还是周王室内部的高官。之前周王室之所以要册封他,很大一个原因,其实也是想借着册封他的机会,从其他诸侯国手里面收取地盘。
所以,犬戎攻破镐京之后,这位郑国初代国君,直接殉国了。此后,他的儿子,也就是郑庄公他爹即位,这就是整个的第二位国君郑武公。
郑武公即位之后,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带着郑国的军队,去解救已经沦陷的镐京。后来,在郑国和其他国家的联手之下,犬戎被击退,但是西周首都镐京也被付之一炬。所以接下来,大家拥立了周幽王的儿子即位,这就是周平王。
因为当时镐京已经被毁了,重建成本太大,再加上犬戎又不断袭击镐京,所以后来大家决定,干脆直接让周王室搬个家,从今天的西安地区,搬到洛阳那边好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
当时周平王即位之后,之所以要东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洛阳地区离郑国很近。当时周平王想得其实挺好,觉得郑国这边是实在亲戚。以后离得近一点,还能互相帮衬一下。周王室这边,也能借着郑国的力量,再度崛起。
但没想到的是,这位郑国的二代国君郑武公,和他爹比起来,可就有些不厚道了。平王东迁之后,郑武公因为之前有勤王和拥立的功劳,又从周王室手里获得了不少土地。然后,郑武公又利用在周王室担任高官的机会,不断挖周王室的墙角,还趁机吞并其他国家的领土。
如此一来,郑国固然是越来越强大。但是被郑国推出来做挡箭牌的周王室,可就里外不是人了。要知道,郑国吞并其他国家的土地,那可都是打着周王室的旗号。所以郑国的这种做法,是很影响团结的。
原本周王室的打算,是希望能够借助郑国的军事力量,威慑其他国家,让其他诸侯国再次臣服,以此来弥补之前西周灭亡损失的那部分军事力量。没想到这样一来,周王室反倒是被这个郑武公给当枪使了。
如此,郑武公在位二十七年,先后灭了郐国和东虢国,让郑国地盘扩大了近一倍。但是这样一来,郑国在周王室的眼皮子底下搞扩张,和周王室的关系自然也就越来越坏。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郑武公去世之后,郑庄公即位了。
郑庄公即位之前,郑国的历史背景,基本上就是如此。这些历史背景,几乎决定了郑庄公登基之后,大部分的人生轨迹。而他剩下的小部分人生轨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郑庄公他妈决定的。
对于郑庄公来说,他虽然是嫡长子,但是他的登基之路,却并不顺利。
这种不顺利,主要来自于他妈。
据史书记载,郑庄公他妈生他的时候难产,所以后来一直就不喜欢郑庄公。反倒是郑庄公的弟弟,出生的时候是顺产,他妈比较喜欢。
出生的时候怎么出来,这事理论上来说,郑庄公他也决定不了啊!但就是因为这样一件事,后来两兄弟逐渐长大之后,他妈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心。不但在衣食住行方面,明显表现的对小儿子更好一些,对大儿子不屑一顾。甚至于他妈还提出,让他爸换一下继承人,把继承人换成他弟弟。
同样都是亲兄弟,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郑庄公他妈这种明显不公平的做法,也让后世很多历史学家产生了怀疑。有些人猜测,或许郑庄公根本就不是他这位嫡母所生的,只是被放到名下寄养而已。不管真相如何,总之,在郑庄公小的时候,他妈对他很不好就是了。
所以,年少的郑庄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做出了什么?为什么我会被这样对待呢?
这种特殊的少年遭遇,缺少母爱的生长环境,让郑庄公养成了一种特殊的素养。他谨小慎微,凡事三思而后行,同时又非常记仇。说好听点,这叫优秀的政治天赋,为他以后做一个成功的国君打下了基础。说不好听的,这……其实叫缺爱。
就这样,熬了十四年之后,随着他爹驾鹤西去,十四年之后,年少的郑庄公,正式继承了国家。
虽然继承了国家,但是他母亲给他带来的影响,依然没有停止。
照理来说,大儿子都已经上位了,做母亲的就该收手了。可是郑庄公他妈不一样,非得继续瞎掺和。首先,郑庄公他妈要求,把郑国内部的大城京邑,封给他弟弟。然后他弟弟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大肆加固城墙,整军备战,一副随时要打仗的架势。至于要打谁,这可就说不好了。
接下来,人家又直接下令,要求郑国北部和西部的地方官员,完全听从自己的调遣,不再听从郑庄公的安排。等到郑国的北部和西部,都归他管之后,他又开始明目张胆地置办武器,组建军队……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老二要造反了。
偏偏郑庄公示弱不见,什么都不做。
当然,什么都不做,这是史书上的说法。我们有理由相信,郑庄公在明面上,确实是什么都没做。因为当时在他身边,还有他的那位生母,郑国的那位太后。只要他稍有异动,他母亲就能全部得知,然后告诉他弟弟。所以,他必须保持表面上的平静。所有的事情,都得绕过他母亲的耳目,悄悄地进行。
既然能瞒过一国太后,那么瞒过史官,自然也不稀奇了。
如此,等到郑庄公即位二十二年之后,这时候的老二,终于正式造反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准备之后,此时的老二,已经三十多岁了,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再加上那位偏心眼的郑国太后,一直在偏帮她这个小儿子,不断给他输送各种情报。甚至于老二起兵之后,她还打算主动给老二开城门。
偏心到这个份上,也真的是没谁了。
但问题是,随着老二打到京城,接下来的事情,却很诡异了。
得知老二造反之后,郑庄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瞬间封锁了京城,然后迅速派人,去进攻老二的封地京邑。更诡异的是,接下来,当郑庄公的军队打到京邑之后,被老二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的京邑,竟然直接反水了!满城百姓,竟然都支持郑庄公,而不支持老二。
所以,双方交手之后,没过几个回合,郑庄公就控制住了局面,彻底击溃了老二。而老二战败之后,知道自己在郑国是再也待不下去了。只能逃往国外,企图通过外国力量的支持,反过来再回郑国夺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父母的,真不能太偏心眼。正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偏心眼,其实并不是对孩子的爱,反倒是害了孩子。
等到郑庄公赶走了老二之后,也忘了他那位偏心眼的老娘。郑庄公直接下令,把他老娘囚禁了起来,还声称是‘不到黄泉不相见’。当然,一年多之后,郑庄公还是见了他老娘,让他老娘最后安享晚年了。只不过,原本手握大权的这位郑国太后,以后再想要实权,肯定是没有了。
对于郑庄公来说,打到他老弟,软禁他老娘,彻底控制郑国,这事基本就等同于他的新手村任务。当然,这个新手村任务有点难就是了。史书上对于这件事的记载,可能只有寥寥几行字。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郑庄公却花了整整二十二年的时间!
从十四岁登基,到接下来花二十二年的时间统一全国,郑庄公花了三十六年的时间,终于通关了新手村。而接下来,郑庄公就开始率领整个郑国,开始向外发展了。
之前的二十多年里,郑国因为国内的这段纠纷,一直没怎么参与外边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期间其他国家就闲着了。
在这期间,山西地区的晋国,彻底崛起,吞并了周围的一大堆小国,成了山西地区的头号霸主。但是再之后,晋国因为内部争权的问题,宗室内部开始内战,暂停了对外扩张。陕甘地区的秦国,开始彻底崛起,常年和这一代的霸主,西戎部落开战,逐渐成了陕甘地区的新兴强国。
山东的齐国,之前在西周末年的时候,曾经内乱过好长时间。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换上了齐庄公在位。这个齐庄公,就是后来那位齐国霸主齐桓公他爷爷。齐庄公在位期间,彻底结束了齐国的内乱,开始带领齐国不断发展。而且,这位齐庄公属于那种超长待机型的国君,一共在位六十多年,所以他在位期间,齐国的国力也开始迅速增长,逐渐成了山东地区的霸主。
至于南边的楚国,因为距离周王室的统治核心比较远,受到的控制程度比较小。所以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跑马圈地,在南边看谁不服就灭谁,国土面积也在迅速暴增。
总之,在这二十多年里,当郑庄公在打新手村任务的时候,其他几个新兴的大国,都在快速崛起。而郑国作为一个老牌大国,一个之前被周王室亲手扶持起来的大国,此时其实已经落后的多少。如果说,郑国刚出现的时候,国力要比这几个新兴大国略胜一筹。那么到了这个时候,郑国已经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被反超了。
除了这几个新兴大国之外,周王室那边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那位东迁首都的周平王,也是个超长待机的国君。只不过,他的超长待机,并没有给周王室带来复兴,最多也就是只能让周王室不内乱而已。
这倒也不能怨他,自从当年烽火戏诸侯那一战之后,镐京被攻破。周王室的直属军事力量,在那一战当中,损失惨重。与此同时,随着周平王东迁,周王室在陕西这边的地盘,基本上也全都丢了。更要命的是,后来有些诸侯不服周平王,直接拥立了周平王的一个叔叔做天子。所以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周王室罕见的同时拥有两位天子。
所以,这二十年的内斗,对周王室来说,也是不小的消耗。直到二十年之后,差不多就是郑庄公即位之后不久,晋国出手,帮周平王解决了他的那个叔叔,周王室这才结束了两王并立的局面。
但这一连串的打击下来,到了周平王解决了他叔叔之后,周平王忽然发现,他早已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控制。当时周王室能实际控制的地盘,东不过荥阳,西不过潼关,南不过汝水,北到沁水南岸,只有方圆六百里大小。
这个实控范围,甚至还不如郑国。
此时的周平王,估计也感觉很无力。当时几个强大的诸侯国,都在忙着搞扩张,根本没谁愿意来帮他。或者说,那些诸侯其实乐于见到周王室衰落。周平王之前东迁洛邑,原本就是指望着离晋国和郑国这两个姬家的诸侯国,能够帮帮忙。但此时晋国那边忙着自己搞扩张,郑国当时在位的郑庄公,正在攻略新手村任务。如此一来,最后的指望,自然也没了。
就这样,周平王干掉自己的叔叔之后,又过了二十多年,周平王身体越来越差,知道自己即将命不久矣。更要命的是,周平王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周王室太子,去世得比较早。这导致周平王不得不直接传位给自己的嫡长孙,就像后来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一样。但问题是,这位嫡长孙又年龄太小,周平王又担心他镇不住场子……
所有的这些,千头万绪,堆在一起,确实让人会产生一种无力感。
就在这个时候,周平王忽然听说了一个消息。
郑庄公通关新手村了。
这对于周平王来说,这个消息其实是好坏参半。之前郑庄公他爹在世的时候,就没少挖周王室的墙角。而郑庄公即位之后,因为长时间在攻略新手村任务,也帮不上什么忙。反倒是因为郑庄公继承了他爹的位置,继续做周王室的‘卿士’,一直也没停止挖墙脚的工作。
所谓卿士,大家其实可以理解成后世的丞相。只不过,后世是皇帝让丞相帮忙做事,丞相立功之后,皇帝给丞相一块封地;而当时周王室为了团结更多力量,强化自身,直接挑选那些统领强大诸侯国的国君,前来做他的‘卿士’。
所以,之前周平王本想趁着郑国内乱,趁机除掉郑庄公的卿士之位。但结果,郑庄公也不傻,直接全力对周王室施压。最后,周平王为何不和郑国翻脸,非但没有除掉郑庄公的卿士之位,反倒得把自己的太子送到郑国去学习,做了变相的人质。
堂堂周天子,混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够窝囊的了。
而接下来,随着郑国内乱结束,郑庄公终于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周王室这边。当然,郑庄公没想过匡扶王室,他想要的,是像他爹那样,继续挖周王室的墙角,强大自身。
恰好这个时候,那位被郑庄公赶走的老二,跑到了卫国。卫国为了占领郑国的城池,自然也就借着这个机会,对郑国开战了。而郑庄公这边,此时已经和周王室谈妥了条件。要是不利用一下,可就太可惜了。
所以接下来,郑国直接联合周王室,以及周王室的另一个铁杆支持者虢国,一起进攻卫国。
在春秋初期,这个阵容其实还是挺吓人的。虽说当时秦晋齐楚这几个大国已经崛起,但如果是周郑联手,再加上他们几个附属小弟也出手的话,这个阵容在春秋时代最初的五十年里,足以战胜任何一个新兴大国。
当然,这是在其他新兴大国,不找帮手的情况下。
随着周郑联盟一起进攻卫国,卫国也不甘示弱,直接拉上了宋国、陈国和蔡国。然后郑国又和齐国结盟,和之前有冲突的鲁国重修旧好……
总之,这场原本属于郑庄公和他弟弟的争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越闹越大,逐渐把更多的国家给牵扯了进来。这个过程,要细说起来其实很复杂,因为牵扯到的国家和人物太多。总之,经过这几年的征战之后,郑国虽然没有彻底打垮卫国,但是郑庄公却打出了自己的威名,而且占了不少地盘。
最关键的是,在战争期间,郑庄公还不断去拉拢对手的盟友。经过郑庄公的拉拢之后,原本是他敌人的宋国,和郑国重修旧好。原本帮卫国打仗的陈国,也倒向了郑国,甚至于陈国国君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郑庄公的儿子。
这场涉及了超过十个国家的混战,其实也可以被称之为‘第一次春秋大战’。虽然规模没有后来的很多战争大,但是牵扯的国家、人口以及势力,却非常广泛。当时整个中原核心地区的国家,基本上都卷入其中。而这场混战的结果,就是郑庄公打出自己的威名,隐隐成为了这些国家的大哥。
大哥这个身份,听上去似乎有点虚,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其实非常好用。
除此之外,在这几年当中,还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这几年当中,周平王死了。
作为西周到东周的转折之君,后世看周平王的时候,大多会把他当成一个昏君。毕竟,如果不是昏君,为什么西周传到他手里,就瞬间从天下共主,衰落成一个中等诸侯国的程度呢?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了解过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周平王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弱。
周王室之所以会衰落,罪不在周平王,而是在于他的前辈们,或者说是在于历史潮流。在这股潮流面前,周平王能保住周王室没有被除名,这已经是天大的能耐了。
不管治国能力如何,至少在政治手腕方面,周平王肯定是大师级别的。要不然,之前镐京被攻破之后,他也无法平衡各方势力,为周王室争取到东迁的结果。
但是,周平王去世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因为他的儿子,去世比较早。导致周平王去世之后,周王室是由他的嫡长孙接手的,这就是周桓王。周桓王比较年轻,所以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就比较年轻气盛。
周桓王登基之后,想问题比较简单:既然那些诸侯国不听话,那就直接派兵去把他们打服不就得了吗?那些大的诸侯国,或者远的诸侯国,暂时打不动,那就先打身边的。只要一个个武力收复,不就得了吗?
周桓王的这个思路,如果放到当代的某些网络爽文里,其实是很好的剧情,而且估计很有卖点。但问题是,现实和理想,是有差别的。如果这么做,真的可行的话,那之前他爷爷周平王为啥不做呢?
周王室这边,随着周桓王登基,态度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郑庄公肯定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因为当时郑庄公还担任着周王室的卿士,很多政务,都要由他来直接负责。
所以,接下来的十年里,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开始越来越紧张。
周桓王觉得,既然郑国就会挖墙脚,那就直接以暴力压服郑国,把郑国打到听话好了。而郑国这边,自然也是早有防备。一边尽量做事滴水不漏,不给周王室找自己麻烦的机会。另一边行动更加迅速,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如此,到了周桓王上位十年之后,这时候的郑国,已经成功召开了会盟,和陈齐鲁蔡等多个国家会盟,并且击败了之前一直作对的卫国和宋国。当时在中原核心区域,郑国已经是头号大国了。
与此同时,周王室这边,周桓王也做了不少事情。在这十年当中,周王室插手了晋国的内政,得到了晋国的支持。同时,为了杜绝郑国再挖墙角的行为,周桓王一方面对郑庄公表现得十分冷淡,另一方面,又提拔了虢国的国君,同样入朝做卿士,分去了郑庄公的一部分权力。
等到周桓王登基十三年之后,这时的郑国,已经俨然成了多个国家的带头大哥,和多个国家举行了会盟。而周桓王这边,也自觉做好了准备,得到了好几个国家的支持,觉得可以武力压服郑国了。
所以在这一年,双方彻底撕破脸了。
首先,这一年夏天,周桓王正式罢免了郑庄公的卿士官职,不允许他再插手周王室的政务。而郑庄公这边,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也当即决定,今后不再朝拜周王室。
郑庄公的这个决定,无疑是触犯了周朝以往推行的礼乐制度。而按照以往西周时代的礼乐制度,当一个诸侯不来朝拜天子的时候,天子就有理由去征讨这个诸侯了。所以在这之后,周桓王直接下令,召集自己的小弟,直接去征讨郑国。
消息传出之后,当时整个天下都震惊了。
要知道,自从进入东周时代之后,周王室就从来没有大规模征讨过其他诸侯国。之前周平王在位的时候,更多是以怀柔的手段,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而如今,周王室不但再次出征,而且还是直接针对郑国这种强国。
显然,这是周王室在有意亮自身的肌肉。
如果周王室能打赢,那就意味着,周王室已经恢复了一定的力量。之前各地的诸侯敢独立,就是因为周王室丧失了绝大部分的军队。如果这一战,周王室能够轻易战胜郑国,那也就意味着,周王室也能轻易击败其他强大的诸侯国。如此一来,至少在中原核心地区,周王室的威严,就能重新树立起来了。
所以,当周桓王宣布,要讨伐郑国之后,所有诸侯国的目光,都投向了这座战场。大家都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将会决定太多的事情了。
周桓王这边,自然也知道这一战的轻重。对周王室来说,这一战可以说是生死存亡的一战。如果能打赢郑国,周王室的威信就能再次树立起来,以后的事情就相对容易了。而如果败了,周王室仅剩的几个小弟,恐怕也要转投其他大哥。而那些大国,以后就更不会听周王室的命令了。
而郑庄公这边,同样也是如此。如果打赢了,以后郑国就可以彻底独立,摆脱周王室的控制。而且那些和郑国结盟的国家,也会真心认郑国做大哥。但如果打不赢的话,说不定这一战之后,周桓王直接就会收回郑国的全部领土,到时候就没有郑国了。
所以,这一战,双方都有不能输的理由。
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历史上著名的‘繻葛之战’,正式开打了。
开战之前,周王室利用自己仅剩下的一点威信,发出召集令,让其他诸侯前来助战。但结果,最后却只有陈国、蔡国、虢国和卫国这四个国家,前来响应。而且这四个国家,之所以愿意来也是各有原因的。要么是和郑国有仇,要么是国君在周王室这边担任卿士,和周王室的利益高度捆绑。
就算这四个国家来了,他们带来的军队,同样也不算多。真正作战的主力,其实还是周王室的直属军队。对此,周桓王也很快做出了部署,他把这四个国家的军队,放在了左右两翼,只是承担配合作战任务。而周王室的直属军队,则是被他放在了中军,负责直接打硬仗。
显然,这一战,周桓王也是下了老本的。只要能打赢,周桓王也不在乎会有多少战损。只要能打赢郑国,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郑庄公这边,得知周王室的布置之后,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击策略。最后,郑国集中主力,先打左翼的陈国军队。因为陈国当时内部正在内乱,陈国军队的军心比较松散。只要郑国军队,稍微冲锋一下,很容易让陈国军队溃败。而陈国军队溃败之后,则是会冲乱周王室军队阵型,接下来,仗就好打了。
如此,双方布置完之后,正式开打。等到双方真正开打之后,差距就开始凸显出来了。郑国因为这些年一直在打仗,所以军队的战斗力比较彪悍,大家也知道怎么打。反观周王室这边,虽然是主力尽出,但是多年没有打仗,士兵们的作战能力,都已经严重下滑。
所以,经过短暂的僵持之后,战场上的情况,就如同郑国这边预判的一样:首先,陈国军队开始溃逃;陈国这边溃逃之后,周王室军队的侧翼,就彻底暴露出来;接下来,郑国主力再从侧面突击,直接杀入周王室的军阵,彻底把周王室大军给搅乱。
等到周王室军阵大乱之后,这时候战场上的胜负,已经没有疑问了。到了这个时候,郑国已经是必胜无疑了。
不过,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其实还是出现了一点小意外:郑国这边有个大将,一箭射向周桓王,直接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当时在场的郑庄公,见到这一幕之后,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别看郑国当时敢在战场上,和周王室正面开战。但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但也不敢杀周天子。一旦这一箭射偏了,真的把周桓王给杀了。那接下来,所有诸侯国都会对郑国群起而攻之。就算郑国的那几个小弟,都会对他反目成仇。
那些诸侯,未必是想给周桓王报仇,但他们一定想瓜分郑国的领土,所以谁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所以,周桓王被射中肩膀之后,郑庄公马上下令,宣布停战,任由周军撤退。当晚,郑庄公还派人去周军那边慰问。确定周桓王只是轻伤,并没有性命之忧以后,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就这样,这场繻葛之战,最终以周王室的战败和郑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
这一战的结果,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哪个诸侯国,会去管周王室的命令了。周王室的诏令,离开周王室的直辖地盘之后,基本等同于废纸。而郑国则是瞬间崛起。原本还处于观望的那几个小弟,也彻底臣服于郑国,愿意拜郑国做大哥。
此时的郑国,在中原核心地区,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大哥了。所以,郑庄公才会被后世称之为‘春秋小霸’。不过,他这位小霸,和后来那几位真正的霸主,还是有区别的。真正的霸主,那得是要至少大半个天下的诸侯国,都得管他叫大哥,那才可以。而郑庄公这种,大哥的势力范围仅限于中原核心地区的,其实还差了一点。
不过,即便这样,这一战给郑国带来的好处,也是难以想象的。此战之后,郑庄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大哥身份,直接带着其他小弟,去征讨那些不服从自己的诸侯国了。
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郑庄公先是借着帮齐国出气的机会,和北边的北戎开战,击退了北戎,再次为郑国提高了不少声望。然后,郑国又联合齐国,从鲁国那边抢地盘。
当时郑庄公其实已经意识到,郑国的地盘,位置太过局限,位于中原核心的地理位置,注定郑国很难对外扩张。所以郑国想要彻底做大,唯一的机会,就是不断利用自己的大哥身份,压制周围的小弟。在各种道义礼法方面找理由,殴打他们,然后从他们手里夺取地盘,这样郑国才能不断扩张。
但可惜的是,就在郑国刚刚开始有崛起的迹象之后,郑庄公本人不行了。
公元前701年,就在郑庄公打赢繻葛之战六年之后,郑庄公忽然病倒了。这一年五月,郑庄公病重去世,终年只有五十七岁。
这个年龄,虽然在春秋时代,已经算长寿了。但是显然,如果郑庄公能再多撑十年二十年,郑国的局面,将会截然不同。
而郑庄公即位之后,他的儿子虽然顺利即位,但是却因为内斗的问题,没过几年就去世了。而随着郑国内部开始内斗,原本郑国蒸蒸日上的上升趋势,也瞬间戛然而止。此后,其他一流大国,开始彻底崛起,再次把郑国甩到后面。
等到郑国再次恢复稳定的时候,那时已经是齐桓公称霸的时代了。郑国本就地处四战之地,周围都是强敌,而且不远处还有齐桓公这样的巨头虎视眈眈。到了这个时候,郑国再想扩张,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到了春秋中后期,郑国就逐渐变成了小国。而到了战国时期之后,郑国则是最后被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吞并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两位杰出的谋士以他们的睿智和远见卓识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焦点。他们就是东汉末详情
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这四位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被详情
曹冲,这位三国时期的聪明神童,他的早逝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遗憾。在历史的长河中,曹冲虽然生命短暂,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娥以其非凡的身份和传奇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是宋朝的一位皇后,更确切地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详情
朱瞻基,明朝的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寿命并不长,这引起了人们对他死因的广泛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周朝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传递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蒙古帝国的第四位大汗——蒙哥汗,他的继承决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其中,司马家族尤为显赫,诞详情
女子裹脚,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的风俗,其起源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尽管普遍的看法认为女子详情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虽然带来了中央集权和法制的统一,但也伴随着严酷的法律和残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包衣奴才。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已不常见,但它详情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皇位继承往往伴随着血腥与权谋。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便是一个详情
西晋时期,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动乱——八王之乱,彻底揭示了晋室皇权的脆弱和贵族权力的膨胀。这场持详情
在中国千百年的姓氏文化中,房姓虽然不算极为常见,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同样丰富而深厚。今天,就让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姓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族信息。今天,我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建立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然而,秦朝的统治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