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历史百科
韩绛:北宋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角色?
韩绛:北宋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角色?

  韩绛(1012—1088年),字子华,真定灵寿人,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韩亿第三子、太子太保韩缜之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 [详细]

曾布:北宋中期宰相,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发挥重要作用
曾布:北宋中期宰相,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发挥重要作用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太常博士曾易占之子,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安石变法期间曾同时担任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蚕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蚕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豌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豌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稆(lǚ)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稆(lǚ)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白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白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绿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绿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赤小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赤小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成语“债台高筑”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债台高筑”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 债台高筑  【拼音】: zhài tái gāo zhù  【解释】: 形容欠债很多。  【成语故事】:  战国时,摇摇欲坠的周赧王还野心勃勃,但实际却软弱无力。他想联合楚、燕等国攻打 [详细]

成语“曾参杀人”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曾参杀人”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 曾参杀人  【拼音】: zēng shēn shā rén  【解释】: 比喻流言可畏。  【成语故事】:  春秋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做曾参,曾参是个非常用功念书、孝顺父母的人!有 [详细]

成语“凿壁偷光”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
成语“凿壁偷光”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

  【成语】: 凿壁偷光  【拼音】: záo bì tōu guāng  【解释】: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成语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 [详细]

成语“糟糠之妻”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糟糠之妻”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 糟糠之妻  【拼音】: zāo kāng zhī qī  【解释】: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叫宋弘的人。他学 [详细]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 运斤成风  【拼音】: yùn jīn chéng fēng  【解释】: 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见于《庄子·徐 [详细]

为什么安庆绪和史朝义都选择弑父自立呢?
为什么安庆绪和史朝义都选择弑父自立呢?

  安史之乱中确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象:在7年加2个月的叛乱中,叛军出现了四个首领,先是安禄山在范阳矫诏起兵,一年之后,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又过了两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又过了两年,史朝义杀死了史思明; [详细]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何没有立刻灭亡呢?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何没有立刻灭亡呢?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著名的事件,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世转向衰竭的一个转折,也促使了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持续了一百多年,虽然最后是唐朝获胜,但是却对唐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在安 [详细]

杨玉环最后真的死在了马嵬坡吗?
杨玉环最后真的死在了马嵬坡吗?

  《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详细]

开创了盛世的唐玄宗为何晚年非常凄惨?
开创了盛世的唐玄宗为何晚年非常凄惨?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但统治后期慢慢沉迷于享乐,很少过问朝政。国家大事都交于宰相大人李林浦处理。虽有宰相当权把控朝政的话语在朝廷乃至民间传开 [详细]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成为唐朝衰落的起点?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成为唐朝衰落的起点?

  唐朝是一个繁荣的时代。因唐朝皇室姓李,因此这个朝代又被称为是李唐。唐高祖李渊开启唐朝的大门,唐太宗李世民紧接着就是贞观之治,唐高宗继承上一朝的优秀传统,开创了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代女皇出现,让 [详细]

杨国忠的生平如何?他为何会被乱兵所杀?
杨国忠的生平如何?他为何会被乱兵所杀?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代宰相、权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  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 [详细]

李光弼的身世如何?他是如何平定安史之乱的?
李光弼的身世如何?他是如何平定安史之乱的?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 [详细]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