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揭秘

春秋战国时期,文臣武将为什么可以频繁跳槽?
2022-11-11 14:40:33

  众所周知古人极其讲究忠君爱国,稍有异心就会被打为乱臣贼子。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文臣武将为什么可以在国与国之间频繁跳槽,这难道不是叛国行为吗?

  事实上,当时的古人和后来的古人在人生价值观上有很大的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忠君爱国观念并不强,他们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和舍生取义的精神。比如豫让为了给主公智伯报仇,不惜舍家弃业,自残身体,后来复仇行动虽然没完全成功,但也为后世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

  荆轲为了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在明知刺杀秦王九死一生的情况下,还是毅然前往秦国。更难得的是,秦国叛将樊於期还主动献上自己的首级,只为了让荆轲能近距离接触到秦王。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这便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价值观。所以当时的士大夫们都热衷于养士。即招揽门客养在家中。平时这些门客都白吃白喝,可真到关键时刻,他们往往也会为自己的主公拼上性命。

  反之,如果彼此间没什么情义可言,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在一个频道。那光想通过上下级关系让手下卖命在当时是可笑且不现实的事情。《孟子·离娄下》中就有一段很经典的言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不把我当回事,你的事关我屁事。

  在当时大环境的影响下,文臣武将们频繁跳槽成了常态,包括各国的国君在内,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而且一般情况下,人才选择另谋高就都是因为在原来的国家得不到重用,原来的国君自然也不会在意自己看不上的人去其他国家谋职了。

  后来的统治者意识到让人才自由流动不利于自己的统治,所以才一边推广夹带私货的儒家思想,一边强调忠君爱国精神,让人们无条件接受皇权至上的观念。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在看到上文中提到的《孟子·离娄下》中的那段话时很生气,所以下令将其删掉,还剥夺了孟子亚圣的地位。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忠君爱国是臣子们的本分,我可以杀你们,你们不可以不忠于我。

  大家觉得,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于国于民更有利,还是后来这种无条件“忠君爱国”的价值观于国于民更有利呢?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