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成语“四面楚歌”的来源与含义
2024-04-10 10:49:10

  “四面楚歌”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它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在困境中,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状态。那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呢?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下,楚军主帅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汉军围困。在这个关键时刻,汉军采取了心理战术,他们在夜晚让士兵们唱起了楚国的歌曲。楚军听到这些熟悉的歌曲,误以为四周都是敌军,士气大挫。最终,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这个故事传为历史佳话,也使得“四面楚歌”成为了一个象征困境和绝境的成语。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强大压力和困难时,感到无助和孤独的心境。

  总的来说,“四面楚歌”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也揭示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挣扎。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司马朗之死:盐与瘟疫交织的历史谜团

  在三国历史中,司马朗作为司马懿的长兄,其死因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多放点盐就死了这一说法,更是引发了诸多猜测与讨论。本文将结合真实资料,深入剖析司马朗之死的真正原因,以及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司马朗生平与死因背景  司马朗,字伯达,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