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赏析宋·苏轼《蝶恋花·春景》的深邃内涵
2024-01-08 10:36:16

  宋·苏轼,一位才情横溢的文人,他的诗词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人生哲理。其中,《蝶恋花·春景》是其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深受读者喜爱。

  《蝶恋花·春景》原文如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花朵凋谢,青杏初长的画面,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季节的更替。接下来的“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人间的繁华景象。

  然而,苏轼并未满足于仅仅描绘春天的美好,他更进一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在“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中,他借柳絮的飘散,寓言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而在“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中,他则通过墙内外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凉。

  最后一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更是将这种感慨推向高潮。苏轼以多情的人被无情的现实所困扰为主题,深深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疑惑和无奈。

  总的来说,苏轼的《蝶恋花·春景》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深入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首诗词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使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一颗璀璨明珠。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康熙削藩与吴三桂造反:历史天平上的必然与偶然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昆明起兵反清,这场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不仅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更将康熙帝与吴三桂的权力博弈推上历史审判台。表面看,康熙的削藩政策是直接导火索,但若将视野拉长至清初的政治生态与吴三桂的权力野心,会发现这场叛乱实则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