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唯才是举”背后有什么典故?唯才是举是谁提出的?
2023-06-08 10:22:38

  唯才是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主张之一,它强调人才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那么,唯才是举的典故是什么呢?

  相传,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孟尝君提出了“以德为先,以才为辅”的治理理念,认为只有用贤才来治理国家才能获得长治久安的效果。后来,孟尝君的儿子孟尝子继承了他的父亲的政治理念,并将其发扬光大。他认为,只有通过选拔和重用有才干的人才能够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他提出了“唯才是举”的政策,要求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打破身份、地位、出身等不合理的限制,让真正有才华的人得到重用和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唯才是举的典故。相传,唐朝时期的李世民在夺取天下之后,大力推行唯才是举的政策。有一次,他召见了一位名叫张九龄的官员,询问他对政策的看法。张九龄回答说:“臣以为唯有才干可以兴邦治国,唯有贤能可以安邦定国。”李世民听后深表赞同,并将张九龄提拔为宰相。从此以后,唯才是举成为了唐朝的重要政治理念之一。

  总之,唯才是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主张之一,它的典故有很多种。无论是孟尝子的“以德为先,以才为辅”,还是李世民的“唯有才干可以兴邦治国,唯有贤能可以安邦定国”,都表达了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信任。这种理念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今天的中国政治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