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小说红楼梦为何是一部悲剧?体现在哪些地方?
2023-03-21 14:35:32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王国维认为世间有三种悲剧:一是作祟的坏人,二是惨淡的运命,三是红楼梦这种最高等级的悲哀,听戏猜谜,写诗作画,扑蝶观荷,死亡悄然而至。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的红楼梦中,到底有多少人去世,依次细数:

  最先是雨村嫡妻,她无声无息地忽染病去世,成全了娇杏的偶然一顾。雨村不仁不义,既受葫芦庙的收留之恩,又蒙甄士隐的银衣资助之惠,反而一边急急打发了门子,一边任由香菱自生自灭。最后犯了婪索的案件,褫籍为民。嫡妻不必跟着他宦海沉浮,幸不幸,谁知晓。

  转而提到宁荣两府,去世的有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宁国府正统血脉只剩一贾敬贾珍贾蓉,修道的修道,高乐的高乐,胡言乱为无人管束。

  荣国府贾政的长子贾珠,不到二十岁一病死了,他比贾宝玉更懂仕途经济,更符贾政王夫人的心意,宝玉挨打,王夫人曾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顶门壮户的贾兰骑射念书,风光中举,是高鹗笔下贾家家道中兴的一抹微光,然违和曹公的草蛇灰线。

  林如海三岁之子去岁夭折,夫人贾敏上月亡故,才有了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的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此上皆是寥寥数笔的背景,所费笔墨有限,为主要情节和人物的出场铺垫烘托。

  第一个浓墨重彩描述死因的是冯渊,一个小乡宦之子,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十八九岁的冯渊酷爱男风,绝风流人品,家里颇过得,竟因前生冤孽,看上有命无运的英莲,谁知英莲又被卖与薛家,薛蟠喝令手下人将冯渊打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花了钱送了命,岂不可叹。由冯渊牵扯出护官符,牵扯出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进京,牵扯出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

  从十二回到十六回,接连是贾瑞之死,秦可卿之死,瑞珠触柱而亡,张金哥自缢,守备之子投河而死,被秦钟智能气的老病发作的秦业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钟暝然而逝。

  贾瑞的爷爷贾代儒是贾代善的庶弟,中年丧子,守着贾瑞做了家塾的司塾,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学中有龙阳之兴的青年子弟,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遇见凤姐,大大咧咧地拿眼睛不住的觑看,禽兽似的蠢物。也许在他看来倒也稀松平常之事,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他们偷鸡戏狗做得初一,自己做不得十五?他死的凄惨,一现放纵的贾府南柯一梦的末路行景。

  贾瑞的俭素,可卿的奢华,时隔不久,贾代儒不知作何感想。秦可卿葬礼的奢靡对比元春省亲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两府都倾尽而出。花一千二百两银子只图灵幡经榜上的体面,延请的禅僧道士就有几百位,还有两班小戏并耍百戏的,宁国府街上白漫漫人来人往官去官来,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修国公、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等王孙公子浩浩荡荡,百般热闹。

  贾瑞不堪的死揭开了两府的内囊,竟无一像样的须眉男子,秦可卿可疑的死是脂粉英雄的挽歌,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一双丹凤眼的王熙凤,凤字拆开来是凡鸟,尘寰消长,在劫难逃。

  前有瑞珠殉主而死,后有鸳鸯悬梁而去。都有不可言说的苦楚,逃不过贾珍、贾赦老爷们的手掌心。

  贾珍贾蓉素有聚麀之诮,一是秦可卿一是尤二姐。张金哥和守备之子为一纸婚约而死,尤二姐也有一纸婚约,却威逼着夫家退亲,落了个声名狼藉,纵最后收敛水性,终究品节有亏被上面嫌弃,下人也作践起来,被庸医打掉胎儿,吞金自逝。

  嫌贫爱富也是一种趋利避害,人之本性,尤二姐浪子回头,只可惜无人给她机会。贾琏很快和贾赦的小姨娘烈火干柴,梦中尤三姐说你依我将此剑斩了那妒妇,她叹道今日之报系当然,何必又去杀人作孽?三姐儿长叹而去。

  尤三姐比二姐意坚,虽然也一样心痴。她使酒骂座,撩拨得贾珍贾琏丑态百出。整日打了银的又要金的,吃了肥鹅又宰肥鸭,衣裳不如意,撕一条骂一句,贾珍贾琏知难而退。

  她看上柳湘莲,不料柳湘莲出尔反尔,尤三姐知道他已怀疑自己的清白,便横剑自刎以死明志。又有谁知道一座座贞节牌坊是斑斑血泪堆积而成的噬人绞索。

  那秦业不过一工部营缮郎,书中写道夫人早亡,抱养的儿子死了,五旬之上得了的秦钟在学里闲争气,气得另一抱养的女儿秦可卿病上加病,自己也羞愧而死。水月庵的智能和秦钟之间是否有情,也有可疑。智能儿有求于秦钟救其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少不得依了他。后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被秦业逐出不知去处,秦钟因父亲去世情人远走,一病不起。

  大观园已告竣,贾元春游幸之后,贾府迎来了短暂的三春,死亡的气息悄悄隐退在雕梁画柱之后,桃李芳菲之间,直到金钏儿的投井自尽露出狰狞。

  金钏儿也是死于情面。被主人家撵出去,含羞忍辱怎好生见人。金钏儿原本言谈有些轻浮,取笑宝玉吃不吃自己嘴上的胭脂,调笑东小院儿的贾环和彩云。

  宁荣两府容得下主子们无耻言行和举止,贾母笑道,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哪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是人都打这么过的。容不下一个只是言语有些不受听的下人。贾政道:“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王夫人的一嘴巴子,也是打在贾政脸上。

  贾母喜笑不喜哭,有一个再提此事,我不管是谁,拿拐棍子给他一顿。此时鲍二家的吊死了,她给鲍二带来了体面和银子。她不死,嘴甜心苦的王熙凤也不会放过她。恐吓无论正庶还是主子的贾环,窝心脚把肠子踹出来,对偷东西的下人,不给茶饭垫着磁瓦跪在太阳底下,便是铁打的也招了。何况是偷情的妇人。

  这日赵姨娘的兄弟死了。连正经外甥女探春都不放在眼里的舅舅,二十两银子就可以打发了。赵姨娘在奴仆的挑唆下,白闹了一场。园子里的副小姐们都比她有头脸。贾环后来变本加厉的坏,岂不是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磨折?

  贾府是谈笑有鸿儒的大家,主子下面是拖家携口的家生下人或买的穷苦仆从,下九流之一的小戏子芳官让贾宝玉认识了更下等的人。赵姨娘说我家三等的奴才也比你们尊贵。傻想头的藕官为死了的菂官烧纸,被婆子发现,贾宝玉为她圆谎,那婆子是前倨后恭。

  贾宝玉生日的第二天,贾敬殡天了。他一生白衣无功于国,无德于家,念着祖先的功德还追赐五品。后贾政去面圣,圣上以为私带神枪的云南贾化、前任兵部后降府尹的湖州贾化是贾家的先祖贾代化,圣上谈贾色变,可见皇恩祖荫到了第四代第五代逐渐稀薄。

  傻大姐误拾绣春囊,王熙凤搜捡大观园。晴雯因有勾引宝玉的嫌疑被逐出怡红院,病危去世。金钏儿是祸从口出,晴雯是举止不雅。她把宝玉写的字贴在门斗上,抱怨冻得手冰冷,宝玉便伸手携了她的手替她渥着;晴雯穿得伶伶俐俐跑解马似地出去吓唬麝月,回来冷了就钻进宝玉的被窝里。

  看似无心无意之举,到了外人的嘴里还不知说出些什么来。司棋因与表哥的私情被逐出去,她神色无惧倒让王熙凤深以为异。她和表哥发乎情没有止乎礼,小儿女意乱情迷之下有些出格而已。

  但是她的母亲丧言恶语,她心如死灰撞墙而死,表哥眼错不见用小刀子抹死了。晴雯不知情,司棋困于情,贾宝玉平日里把死挂在嘴边时不时被林黛玉呵斥,大正月里什么死啊活啊,可他还是被接二连三的死讯遂致成疾,卧床不起。

  一个小人物李家店当槽儿的张三死了,薛蟠为了头一天的事拿起酒碗打过去,打死了张王氏唯一的儿子。薛蟠的性子经柳湘莲教训后收敛了一点,但还是公子哥的浪荡样儿。几经撕掳,贾府自身难保,被判秋后问斩。

  夏金桂嫉妒成性,辖治薛蟠,陷害香菱,引诱薛蝌,结果阴差阳错,自己害死自己,果真是报应不爽。香菱曾苦苦地忘记过去,门子再三问她,她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周瑞家的问她,都摇头说,“不记得了”,大限将至还是叫了一夜娘去世了。

  圣眷日隆的元春痰疾复发,死在深宫。和女眷每一次见面泪多于笑,经常有太监到贾家借钱,稍有怠慢,谁也看不见高墙之内他们给元春的冷脸。二小姐迎春还不到十七岁就夭亡了,没吃没喝时常挨打受气,动不动被赶到下房去睡。三春去后诸芳尽,人逝愁生。

  享尽福的贾母八十三寿终,她死在女儿贾敏外孙女林黛玉之后。她不是不想促成木石前盟,只是黛玉的身体不大结实,两个小冤家不懂她的心思,动不动闹得人尽皆知。

  兴儿说,宝二爷将来是要娶林姑娘的;薛姨妈说,把林妹妹说给宝玉,四角俱全;王熙凤说,宝玉和林妹妹一嫁一娶,老太太自有体己银子拿出来。谁都看出来了,林黛玉看不出来,魂归离恨天。林黛玉为情生为情死,生而不可与死,非情之至也。没有你是我一生最大的悲剧。

  在贾母跟前承欢的王熙凤笑道:“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死后,没想到先是赵姨娘暴病,整整闹了一夜,痛苦难堪,蓬头赤脚死在炕上。王熙凤东窗事发,独木难支,死时哭哭喊喊,要船要轿。

  凤姐的愁肠是放心不下巧姐,刘姥姥道,“不好死了是亲生的,隔了肚皮子是不中用的。”半夜凤姐咽了气。

  贾政元宵节看着各小姐做的谜语,皆非福寿之语,大有悲戚之状,回至房中翻来覆去甚觉凄惋。他对程日兴提起“家运不好,一连人口死了好些,大老爷和珍大爷又在外头,家计一天难似一天。”

  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些乌发朱唇,时时潜伏死的预感,死让一切消弭于无形,《红楼梦》放弃了大团圆的庸俗结局,书中不管礼佛、修道、还是讲儒,都把死亡渲染成永恒的终极形式,无一不是始于荣华归于死寂。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元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相关简要信息介绍

  元朝自1206年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起,至1368年末帝妥懽帖睦尔退位止,**历经了15位皇帝**。以下是元朝各位皇帝的简要信息:  1. **元太祖铁木真**: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铁木真在位期间奠定了蒙古帝国的基础,并在1206年至1227年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