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红楼梦中袭人有几个死党?她们分别是谁?
2023-03-02 11:28:2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袭人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位,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袭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被卖给了贾府。由于她做事勤勤恳恳的,贾母将她提拔为一等大丫头。后来被贾母派去伺候湘云,湘云回史家后,贾母见袭人伺候谁,心里就只有谁,所以又把袭人派给宝玉,希望袭人好好伺候宝玉。

  宝玉原来房里应该有4个名字中带“人”字的姑娘,例如“可人”、“媚人”,袭人应该是第四位。袭人虽然是贾母派来的,但是她属于新人,在宝玉房里没有根基,没有知心的人和可靠的死党。

  为了成为宝玉房里的第一位管事大丫头,袭人应该做了许多工作,从没有一个同党,到宝玉房里的丫头都被袭人拿下了,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不仅袭人坐稳了第一大丫头的位置,而且抢走了宝玉奶娘李嬷嬷的位置,代替李嬷嬷掌管贾宝玉的财政大权。

  袭人的第一个死党就是麝月,第二个死党是秋纹。

  麝月是袭人提拔起来的丫头。麝月和袭人一起长大,袭人到宝玉身边工作后,可人死了,袭人就建议将麝月补了可人的空缺。

  媚人是走了,还是死了不清楚。媚人出去后,袭人又将秋纹补了进来。

  宝玉在抄检大观园后对袭人说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宝玉又笑道:“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

  宝玉的话和李嬷嬷的话遥相对应。当初李嬷嬷骂袭人自大,不理睬她。宝玉解释说袭人病了,还让李嬷嬷问其他丫头。李嬷嬷一针见血地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李嬷嬷说得没错,就连怡红院的小丫头都被袭人拿下了。小丫头佳蕙说:“袭人哪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谁还敢比他呢?别说他素日殷勤小心,便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

  可见袭人拿下了怡红院里所有人。

  麝月虽然口才好,平时却沉默寡言。宝玉评价麝月,“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只要袭人需要,麝月就替袭人出马教训那些媳妇、婆子。

  秋纹负责替袭人看管不安分的小丫头,如果谁敢和宝二爷接触,试图出头冒泡,秋纹就赶紧打压下去。小红给宝玉倒一回茶,秋纹就毫不留情地痛骂小红,把小红那点“痴心的向上攀高”妄想打得粉碎,“心内早灰了一半”。正因为有秋纹替袭人监督小丫头向上爬,袭人才有能力对付上面这些丫头。

  宝玉也知道袭人有嫉妒心,因此想和有一面之缘的小红接触,也碍于袭人,没敢接触。书中原文:“谁知宝玉昨日见了红玉,也就留了心,若要直点名唤他来使用,一则怕袭人等寒心……”。袭人虽然贤惠,却并非不是拈酸吃醋之人。袭人也经常和宝玉使点小性子,让宝玉哄她,答应她条件。

  袭人是一个很会用人的领导,她自己唱红脸,唱白脸的活计都交给秋纹、麝月和晴雯一干人。

  由于麝月和秋纹都是袭人提拔的,如果没有袭人,她们可能向小红一样,连和宝二爷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正因为有了袭人的提拔,她们才成为大丫头,不仅工资涨了,和宝玉也有了不一样的关系。

  她们二人和袭人一样都和宝玉有了偷偷摸摸的事情。袭人对于她们二人和宝玉有染,采取默认的态度,她们三人心照不宣,争取互相提挈,一起成为宝玉的通房丫头。三人联合,结为死党。

  袭人的第三个死党是薛宝钗。

  薛宝钗一进贾府,第一个拉拢的对象就是袭人。她和袭人唠嗑,套问她的家乡年纪等语。

  在对待宝玉的问题上,薛宝钗和袭人达成一致,那就是不能让贾宝玉和妹妹们走得太近了,尤其是不能让宝玉和黛玉走得太近。

  后来,宝钗还经常以打络子等名义让袭人去蘅芜苑密谈。

  宝钗将湘云给她的绛云石戒指送给袭人。袭人投桃报李,以打络子的名义请莺儿来怡红院和宝玉单独见面,莺儿成功地将自己家姑娘的几样好处推荐给宝玉。宝钗来了之后,和莺儿一起将宝玉的玉用黑色和黄色的金线络上了。

  盛夏时节,宝玉穿着了一条纱被,正趴在床上睡觉。“袭人坐在身旁”,给宝玉绣肚兜。

  宝钗来了,袭人知趣地躲了出去,留下宝钗和宝玉独处。宝钗一屁股坐在袭人的位置上,也就是坐在宝玉的旁边。宝钗一边给宝玉绣鸳鸯戏水的肚兜,一边用白犀麈给宝玉赶小虫子。

  袭人和宝钗达成默契,一个支持宝钗当宝二奶奶,一个允诺给袭人姨娘的身份。

  仿佛,薛宝钗和袭人的联盟是各取所需,如同铁桶一般坚不可摧。

  然而,麝月一句话,却让宝钗下定决心,日后必须除掉花袭人。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武将末路:探究于禁之死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的生死离别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其中,曹魏的名将于禁的命运尤为引人深思。据史料记载,于禁最终是因为被曹丕羞辱,郁闷而死。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古代君臣关系的复杂性,也揭示了人性中的脆弱和尊严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