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成语“路不拾遗”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2023-02-28 14:15:39

  成语“路不拾遗”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拼音】: lù bù shí yí

  【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裳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十分着急。这时候,有人劝慰他说:

  “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

  丢衣裳的人半信半疑。他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

  于是他转身回去,果真找到了他丢失的衣裳。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剧孟非孟尝:西汉游侠与战国公子的时空错位

  在汉唐史籍的斑驳字迹中,"剧孟"与"孟尝君"常因姓氏相近、事迹显赫而被后世混淆。然而,这两个活跃于不同时空的历史人物,恰似两颗交相辉映却永不相遇的星辰——前者是西汉洛阳城头振臂一呼的游侠领袖,后者是战国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