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红楼梦中宝钗当着宝玉的面解扣子拿金锁,是因为什么?
2023-01-30 14:39:23

  红楼梦中宝钗当着宝玉的面解扣子拿金锁,是因为什么?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贾宝玉去探病薛宝钗,被主动提出要看看他的通灵宝玉。由此引出“比通灵金莺微露意”,通灵宝玉和金锁上的文字是“一对”的说法。关于薛宝钗的金锁是真是假上文有过论述,本文说一下薛宝钗在贾宝玉面前解开扣子拿金锁这件事是否正常。

  (第八回)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薛宝钗看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丫头莺儿也好奇凑过来看。看过后就说通灵宝玉上的字和薛宝钗项上璎珞是一对。记住薛宝钗的金锁是缨络,虽说有俗称项圈,但璎珞更显贵气。[甲戌双行夹批:按,璎珞者,颈饰也!想近俗即呼为项圈者是矣。]

  贾宝玉一听说薛宝钗的金锁上也有字,当然也吵着要看,薛宝钗被逼不过,只能“解了排扣,从里边大红袄上”拉出了镶嵌珠宝的黄金璎珞给贾宝玉。

  看似没什么不妥,薛宝钗只是解开外衣,里边还穿着大红袄。其实已经犯了大忌讳。古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也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说。像薛宝钗已经十三岁多,还当着十一岁多的贾宝玉的面解衣服扣子,露出里边穿的红袄是非常无礼行为。

  贾家按说是不讲就“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贾宝玉、贾环贾兰超过七岁还在大观园或众人房中乱窜。尤其贾宝玉天天和姐妹们厮混一处。但基本的礼仪还要讲,比方涉及到衣服或者身体,仍旧非常注意。

  第二十一回,贾宝玉大早上来看林黛玉史湘云。二人起床,贾宝玉立即回避。

  黛玉道:“你先出去,让我们起来。”宝玉听了,转身出至外边。

  虽说当时二女穿着睡衣,薛宝钗却是居家常服,但女孩子当着男孩子的面解扣子,在古代绝对不被允许。贾宝玉对此也特别注意。比方他看薛宝钗的半截手臂很羡慕,也只是宝钗露出来他看看。香菱情解石榴裙,他马上转过身去……香菱都知道的礼,薛宝钗不知道,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薛宝钗当着宝玉面解开外衣扣子露出大红袄于理不合。却符合当时社会对商人的认知。商人重利轻义,家教往往不如真正世家那么严谨。虽说薛家表现得不差,终究不如人意。

  薛宝钗敢当贾宝玉面解外衣露出红袄,是薛家家教不细致的疏漏。薛宝钗以为她里边穿着袄,不过解开一件外衣没关系。仍旧于理不合。

  古代衡量一个人的出身,不光看父母身份,家族富贵,还要讲究门第,门风,教养等一系列因素。

  贾家军功出身,家教并不严谨。《红楼梦》中家教最好的不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而是李纨的李家。看李纨平时一举一动,穿衣打扮。包括贾兰从来不出席大观园聚会,稻香村从来没有肆意的玩闹都复合她寡妇的身份。尤其李纨丢了一个帕子,第二天一早就让丫头碧月跑怡红院寻找,这份一丝不苟的教养,是薛宝钗甚至父母早亡的林黛玉都没有的,更别提王家女儿了。

  曹雪芹有意写薛宝钗的一点疏忽,暗示金玉良姻不被认同的原因。薛家已经破产,官方势力要依靠王家和贾家,生意凋敝没有起色……这样的人家钱再多也是社会底层。士农工商,商人一直被瞧不起。贾家功勋门第,联姻对象光有钱是不行的。

  李家仕宦之家,道德传家,才是贾家最想要也是最满意的儿媳妇。就算贾宝玉娶不到嫂子这样清贵门第的女儿,起码也要像林黛玉那样的书香门第,怎么可能自毁前程娶商人的女儿,被人笑话看不起。

  贾母之所以反对,贾政评价蘅芜苑“无味”,其实都有这个原因。

  从薛宝钗的小疏忽,再结合莺儿有意引导“金玉”是一对,薛姨妈一来就和王夫人说薛宝钗的金要找有玉的婚配。这么赤裸裸的言语,如何不让贾母讨厌?

  (第五十四回贾母说:)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贾母“掰谎记”的这段就是揭穿薛家不知礼家教不严格,不可谓不一针见血。

  薛宝钗解扣子露红袄,现在看根本没所谓,但在当时的礼教规矩,坚决不允许。有人说,那林黛玉和贾宝玉还同床共枕呢。个人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别人错不代表自己也能错,您说是不是?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