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成语“言犹在耳”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2022-12-12 11:33:26

  【成语】: 言犹在耳

  【拼音】: yán yóu zài ěr

  【解释】: 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成语故事】:

  公元前620年,晋国君襄公去世,决定将在秦国的晋公子雍迎接回国,准备继承国君位。但是晋襄公夫人穆赢不同意,她每天着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哭闹,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弃嫡子不立而到外边求国君,将太子置于何地?出朝后,她拉着太子到卿大夫赵宣子(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家,向赵叩头说:先君在日捧着这孩子嘱托于您,说:'此子成才,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若不成才,我就唯您是怨。'现在国君虽死,言犹在耳,而您都把这些忘了,不管了,想怎么着?赵宣子和诸大夫都怕穆赢,又怕她威逼,就改立了灵公为国君,发兵抵抗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并打败了秦军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