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揭秘:中国古代宫廷最神秘最震惊的三大投毒案
2024-11-03 14:29:05

在中国古代宫廷中,投毒作为一种隐秘而狠毒的谋杀手段,曾多次改写历史的走向。本文将揭秘三大最神秘、最震惊的投毒案,它们分别是:汉平帝刘衎被毒杀案、晋惠帝司马衷食饼中毒案以及清光绪帝载湉砒霜中毒案。

一、汉平帝刘衎被毒杀案

汉平帝刘衎,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帝,9岁即位,是汉元帝刘奭的庶孙。由于年幼,朝政大权旁落至王莽手中。王莽为了独揽大权,不仅将皇帝舅舅家卫姓一族灭门,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衎,成为皇后。然而,当刘衎得知母亲娘家受害的实情后,面露不悦,引起了王莽的警觉。王莽担心日后生事,决定毒杀刘衎。

据《资治通鉴》记载,元始五年(公元5年)十二月,王莽利用给皇帝献酒的机会,在酒中下了毒药。刘衎饮后中毒,不久“崩于未央宫”。投毒一事在《汉书》中虽无记载,但史家对王莽投毒的动机和时间选择仍有争议。无论真相如何,这场投毒案无疑为日后王莽篡位埋下了伏笔。

二、晋惠帝司马衷食饼中毒案

晋惠帝司马衷,是西晋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弱智皇帝”。他15岁时,娶勋臣贾充的长女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南风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却对司马衷的长子司马遹心生嫉妒,并设计毒杀了他。

据《晋书·惠贾皇后传》记载,贾南风让太医令程据用巴豆制成毒药“巴豆杏子丸”,派手下孙虑去毒杀司马遹。然而,司马遹早有预防,每天亲自煮饭,避免了被投毒的命运。但孙虑最终趁其上厕所之际,用重药杵将其敲杀。贾南风的行为激起了朝野共愤,最终她在“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司马伦逼喝金屑酒而死。

而司马衷在历经多次宫廷政变后,最终于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因食饼中毒而死。史书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仅四个字“食饼中毒”,最大的嫌疑人是东海王司马越,但因证据不足,无法确定。

三、清光绪帝载湉砒霜中毒案

清光绪帝载湉,是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4岁即位。他在位期间,试图通过“戊戌变法”重振满清江山,但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变法失败后被幽禁于中南海。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载湉“崩于瀛台涵元殿”,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在中南海仪鸾殿中去世。38岁的皇帝和74岁的太后在24小时内相继死去,引起了广泛猜测。

为了弄清真相,清史纂修工程特列出专项课题,研究“清光绪帝死因”。据已公开的研究资料,在对载湉的头发、衣物、遗骨进行毒性检测后发现,其体内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含量明显异常。这一现代结论终于弄清了载湉的死因之谜,但投毒的具体细节和动机仍无法确定。

有说法是,慈禧听说载湉因她卧病不起而高兴,大为动怒,才让人在载湉服用的药物中掺放了砒霜。另一种说法是,太监担心载湉复辟对自己不利,遂借慈禧之名将其毒死。曾在宫中生活过两年的德龄公主,在其所著《瀛台泣血记》一书中,将凶手直接定为大太监李莲英。

这三大投毒案,不仅揭示了古代宫廷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也反映了毒药作为政治暗杀手段的隐蔽与狠毒。历史在这些转折的瞬间背后,被轻易地拨弄,而毒药,无疑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诸葛亮锦囊妙计的实质:争权夺地与残杀生灵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闻名于世。然而,在他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他的许多锦囊妙计背后隐藏着残酷的战争现实:争权夺地和残杀生灵。本文将通过真实资料,探讨诸葛亮这些策略的实质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