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石敬瑭“儿皇帝”之称与燕云十六州的割让
2024-03-25 10:35:08

  石敬瑭后晋的开国皇帝,他的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阶段。他被后世称为“儿皇帝”,这一称呼源于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不惜以臣子之身份侍奉强邻契丹的行为。那么,石敬瑭为何会被称儿皇帝?他又为何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呢?

  石敬瑭原是后唐的将领,后因政变篡位成为后晋的皇帝。在他即位之初,国内局势不稳,外有强敌环伺,尤其是北方的契丹对他的威胁最大。为了保住皇位,石敬瑭在936年向契丹求援,请求契丹帮助他平定内乱。作为交换,他承诺向契丹称臣,并以岁贡和割地为条件。这种自贬为儿的做法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因此石敬瑭被后人讥讽为“儿皇帝”。

  至于燕云十六州的割让,这是石敬瑭为了获得契丹支持而付出的代价之一。燕云十六州位于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带,地理位置重要,是中原王朝的北部屏障。石敬瑭将这些地区割让给契丹后,契丹的势力得以进一步南扩,而中原王朝的防御线则大幅后退,这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石敬瑭的这种做法在当时虽然为他赢得了短暂的安稳,但长远来看,却削弱了中原王朝的国力,加剧了民族矛盾,也为中国历史上的“百年国耻”埋下了伏笔。他的“儿皇帝”之称和燕云十六州的割让,成为了他个人以及后晋王朝永远无法洗刷的污点。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