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同为刘备的托孤重臣,为何诸葛亮要排除掉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
2023-08-29 17:35:17

在三国时期,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君主,他的托孤重臣主要有两位,分别是诸葛亮李严。然而,在刘备逝世后不久,李严就被诸葛亮排除了。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排除掉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两人的官职和地位来分析。诸葛亮是丞相,掌握着蜀汉的行政大权,而李严则是中郎将,主要负责军事。在刘备的托孤中,虽然两人都被委以重任,但是诸葛亮在政权方面的地位更为重要。因此,在托孤过程中,诸葛亮对李严的地位和权力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制和威胁的。

其次,从两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法上来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诸葛亮主张“亲民”,注重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而李严则更注重军事实力的发展。在托孤的过程中,两人的治国策略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也是导致李严被排除的原因之一。

此外,史书记载中也有一些关于两人之间矛盾的描述。例如,在《三国志》中,就有记载说诸葛亮曾因李严办事不力而将其罢官。此外,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说,李严曾向诸葛亮要求担任蜀汉的宰相,但被诸葛亮拒绝。这些历史事件都表明了两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历史事件的背景来分析。例如,在蜀汉第四次北伐中,李严因为失误而未能完成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导致蜀汉军队被迫撤退。这个事件发生后,李严被降职为城门校尉,而这个职位与其托孤重臣的身份显然不符。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诸葛亮将李严排除,是为了避免其在军中形成自己的势力,影响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战略决策。

总之,诸葛亮排除掉李严这位托孤大臣,主要是因为两人之间的政治理念、治国方法和官职地位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此外,一些历史事件和背景也影响了这个决策。在蜀汉的政治舞台上,两人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始终存在,而最终诸葛亮通过排除掉李严,稳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北魏风云中的铁血太后:冯太后的成就与轶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魏冯太后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与果敢的改革精神,成为南北朝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政治家之一。她的一生,既是个人奋斗的传奇,也是北魏王朝从游牧政权向封建化国家转型的缩影。从罪臣之女到两度临朝称制的无冕女皇,冯太后以铁血手腕推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