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历史上有几位太上皇?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太上皇?
2023-04-13 10:51:42

  太上皇,也称太上皇帝,主要是给予历史上那些退位、禅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称号。虽然太上皇都是在位皇帝的父亲,但纵观历史上的那些太上皇,他们坐上这个位置的原因却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嬴异人:秦始皇嬴政追尊。也称嬴子楚(另作嬴楚),乃战国末期秦昭襄王嬴稷之孙、秦孝文王嬴柱之子,早年曾在赵国为质,于邯郸娶赵姬生下嬴政。其父秦孝文王去世后,嬴异人即秦王之位,但在位仅三年便去世,王位传于其子嬴政。秦王嬴政在位期间,攻灭六国、一统天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取“皇帝”尊号,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同时,则将父亲嬴异人追尊为太上皇,嬴异人便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2、刘煓:汉高祖刘邦尊称。也称刘太公,早年一直居住在丰邑,依靠务农为生。秦末天下大乱,刘邦于丰沛起兵反秦,刘邦获封汉王后,曾派人迎接刘太公,但却被项羽派兵所阻。“彭城之战”后,刘煓与吕雉被楚军擒获,落入项羽手中沦为人质,直到两年之后,刘邦与项羽“鸿沟议和”,这才被释放。刘邦攻灭项羽,建立西汉称帝之后,仍然每五天前往拜见刘太公一次,并始终执人子之礼,后管家告诉刘太公,“天无二日,太公虽贵为皇帝之父,实为人臣,不能让皇帝对他拜见”。于是,此后刘邦再来,刘太公便拿着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刘邦得知原委后,遂尊刘太公为太上皇,刘煓便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在世时被尊为太上皇者。

  3、司马衷:“八王之乱”中被迫禅位。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子,晋武帝驾崩之后,司马衷继承皇位,是为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皇后贾南风干涉朝政,先是联合宗室诛杀了权臣杨骏,又杀死太宰司马亮,紧接着又谋害太子司马遹,结果引发“八王之乱”。太子被杀后,赵王司马伦又废杀贾南风,自领相国掌握朝中大权,在击败前来讨伐自己的淮南王司马允之后,司马伦于永宁元年(301年)自立为帝,司马衷被奉为太上皇。不过,司马衷的太上皇只做了几个月,司马伦便被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等击败,司马衷重新复位。

  4、吕光:为免诸子夺嫡晚年禅位。吕光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凉的开国之君。吕光于前秦时期通过“举贤良”入仕,后屡立战功,为前秦天王苻坚所器重。“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迅速崩溃,吕光于是率兵攻灭凉州刺史梁熙,进而一统凉州,并在苻坚去世之后,于龙飞元年(396年)自称天王,国号“大凉”,史称后凉。虽然吕光称帝之时,便将儿子嫡子吕绍立为了太子,但太子的地位其实并不稳固,于是当吕光在龙飞四年(399年)十二月身患重病之时,便提前禅位给了太子吕绍,自己则号称太上皇帝。可惜的是,吕绍的皇位还是未能坐稳,吕光去世后不久,其另外两个儿子吕篡和吕弘便发动了叛乱,吕绍被迫自尽,吕篡即天王位。

  5、拓跋弘:不满冯太后摄政禅位。拓跋弘是南北朝时期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其父驾崩之后,年仅十一岁的拓跋弘即位,其母冯太后摄政掌权,然而随着拓跋弘逐渐长大,母子矛盾却越来越尖锐,可是拓跋弘根本无法对抗冯太后,于是开始不理朝政,转而研究黄老之学和佛学。最终在皇兴五年(471年)八月,拓跋弘禅位于四岁的太子拓跋宏,不满十八岁的拓跋弘则做了太上皇。

  6、高湛:受太史官怂恿禅位。高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弟弟,在和常山王高演废掉了齐废帝高殷后,高演即位为帝,而高演在位仅两年,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高湛。高湛在位不到四年,清河四年(565年)三月,因有彗星出现,太史官表示这是除旧布新之象,当有新皇帝出现,高湛于是禅位于太子高玮,群公上武成帝高湛尊号为太上皇帝,仍旧掌握军国大事。

  7、高玮:推卸亡国责任禅位。高玮在位期间,荒淫无道,任用奸佞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宠幸冯小怜,杀害博陵王高济、琅琊王高俨、兰陵王高长恭、丞相斛律光等人,导致北齐国势日衰,面对北周的进攻节节败退。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正月初一,眼看就要亡国,高玮为推卸亡国责任,匆忙传位于儿子高恒,自己则为太上皇帝。不久,高玮、高恒被北周军队俘获,北齐灭亡。

  8、宇文赟:为安心享乐禅位。宇文赟是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其父去世之后,即位成为北周第四任皇帝。然而,即位之后的宇文赟,便开始沉湎酒色,甚至在后宫出现了五位皇后并立的局面,同时大肆装饰宫殿、滥施刑罚。大成元年(579年),为了安心享乐,宇文赟干脆将皇位传给了长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然而,纵欲过度的宇文赟,也并未享受到几天好日子,便于大象二年(580年)五月一命呜呼了,年仅二十二岁。

  9、杨广:李渊拥立杨侑后遥尊。作为隋朝的第二任皇帝,杨广在位后期,隋朝统治开始崩溃,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而杨广却在这种情况下从洛阳跑到了江都,反而让年仅十一岁的杨侑坐镇都城大兴。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于晋阳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隋都大兴,拥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杨广的太上皇也仅仅做了八个月,次年三月,杨广死于“江都兵变”。

  10、李渊:“玄武门之变”后被迫禅位。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虽然建立了大唐,却没能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在位期间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矛盾极为尖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渊则被迫让出军政大权,并于数日后立李世民为太子。同年八月九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

  11、武则天:“神龙政变”后被迫禅位。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从唐高宗李治在位时便开始参与朝政,并先后废掉了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最终于载初元年(690年)九月即位称帝。武则天在位晚期,极为宠幸张易之、张宗昌兄弟,然而“二张”的所作所为,却惹怒了李唐宗室和武周宗室,神龙元年(705年)正月,“神龙政变”爆发,“二张”及其党羽被杀,武则天被迫下诏由太子李显代理国政。同年正月二十四日,武则天禅位于太子李显,李显则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

  12、李旦:未免姑侄残杀而禅位。李旦是唐中宗李显的弟弟,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驾崩(另说被韦皇后、安乐公主毒杀),韦皇后准备趁机效仿武则天称帝,李隆基则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氏及其党羽,并拥立李旦为帝,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因先后参与“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而权力大涨,继而与太子李隆基矛盾日益激化,李旦为免姑侄两人互相残杀,于先天元年(712年)八月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己则退为太上皇,但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以及重大刑案的裁决权。不过,太平公主并不甘心失败,又密谋颠覆李隆基,次年七月,李隆基抢先发动“先天政变”,太平公主势力被瓦解,太平公主被赐死,李旦得知政变后,正式归政于李隆基。

  13、李敬:唐玄宗李隆基追尊。李敬是老子李耳之父,天宝二年(743年)三月,唐玄宗为祭祀玄元庙(老子之庙),下诏:追尊李敬为“大唐先天太上皇帝”,追尊其妻寿氏为先天太后。

  14、李隆基:李亨自立为帝遥尊。“安史之乱”中,叛军攻克洛阳后,于天宝十五年(756年)又克潼关,在长安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皇子、皇妃、公主和亲信宦官等人逃往蜀地,却在马嵬驿遭遇兵变,杨贵妃、杨国忠身死,后唐玄宗继续入蜀,太子李亨则北上灵武,并于同年七月十二日在灵武自立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15、安禄山:儿子弑父篡权后尊称。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后,于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安庆绪虽然是安禄山的次子,却因喜欢骑射而不得安禄山偏爱,因此当大臣严庄遭到安禄山鞭打,一怒之下打算干掉安禄山之时,安庆绪便与其成为了同谋,两人连同阉人李猪儿杀死安禄山后,便在其床下挖了个洞穴草草埋了。之后,严庄对外宣称,安禄山已经传位于安庆绪,安庆绪则尊称安禄山为太上皇(实际上安禄山已死)。

  16、李诵:因中风在宦官迫使下禅位。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的第十位皇帝。早在唐德宗在位期间,李诵便于贞元二十年(804年)九月,突然身患中风,失去了语言功能,虽然唐德宗遍访名医为其诊治,但始终未能痊愈。已到暮年的唐德宗因忧心儿子病情,最终于次年正月驾崩,遗诏传位太子李诵。李诵即位之后,便开始重用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积极推动朝政改革,宦官俱文珍等人因权力遭受威胁,遂于同年七月以唐顺宗名义下诏,由太子主持国政,又于次月拥立太子李纯即位,唐顺宗则退位称太上皇,史称“永贞内禅”。

  17、李晔:宦官拥立太子被迫退位。唐昭宗李晔是唐朝的第十九位皇帝,在位前期励精图治,虽然一定程度瓦解了周边藩镇,但也导致中央禁军折损大半,直接导致李晔后期受制于朱温、李茂贞等人。光化三年(900年)九月,由于宦官与官僚之间矛盾爆发,宰相崔胤与唐昭宗图谋诛杀宦官,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人垂死挣扎,于同年十一月率禁军攻破宫门,将唐昭宗囚禁,在拿到传国玺后,随即拥立太子李裕入宫即位,以唐昭宗为太上皇。

  18、卓某:儿子称帝被尊为太上皇。卓岩明本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僧人,极受百姓尊敬。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三月,闽国发生内乱,李仁达杀死王延正之子王继昌后,因担心民心不服,于是拥立卓岩明为帝。卓岩明则派人将父亲接来,尊其为太上皇。

  19、赵佶:金军兵临城下禅位。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北宋统治江河日下,北宋内部民变四起,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国攻灭辽国之后,兵分两路南下攻宋,直逼宋都开封,赵佶在兵临城下之际,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赵佶则被尊为教主道君皇帝,五日后再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

  20、赵构:厌倦政事禅位。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北宋灭亡后,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建立南宋。在位早期,迫于民心启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后又重用主和派黄潜善、汪伯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等。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在位三十六年的宋高宗,以“倦勤”想要多休息为由,禅位于养子赵昚,自称太上皇帝。

  21、赵昚:倦于政事禅位。宋孝宗赵昚乃南宋第二位皇帝,即位之后,再度启用张浚等主战派,为岳飞平冤昭雪,意图重新恢复河山,于是发动了“隆兴北伐”,但却遭遇失败,只得与金国议和。北伐失败后,赵昚转而治理内政,使得南宋一片升平景象。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赵构驾崩,赵昚表示要服丧三年,于是让太子赵惇参与政事。两年后,即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赵昚正式禅位于赵惇,赵昚自称太上皇,闲居慈福宫,群臣为其上尊号为寿皇圣帝。

  22、李遵顼:在蒙古威逼下退位。夏神宗李遵顼是西夏第八位皇帝,乃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位状元皇帝。在位期间,依附于蒙古帝国,屡次与金国交战,在不断战败的情况下,反而持续发动战争,结果导致民怨四起,国力直线下降。1223年12月,蒙古着手准备攻灭西夏,于是迫使李遵顼退位,再加上国内反对声音极高,李遵顼不得不禅位于太子李德旺,自称太上皇。

  23、朱祁镇:“土木之变”后被遥尊。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之子,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复位后为第八位)。在位早期一定程度延续了“仁宣之治”,在位中期宠信宦官王振。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率军南线犯边,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遭遇“土木堡之变”,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危急存亡时刻,兵部侍郎于谦等人议立新君,经孙太后同意后,拥立朱祁钰即位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24、爱新觉罗·弘历:为避免在位时间超过康熙而禅位。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第四位),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雍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国家繁荣稳定,进一步巩固了对西藏的统治,但在位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闭关锁国则加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在位长达六十年的乾隆皇帝,为了避免在位时间超过爷爷康熙帝,遂举行归政大典,自称太上皇帝,禅位于太子爱新觉罗·永琰,但仍居住在养心殿训政,直到四年后去世。

  以上便是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太上皇,虽然皆为太上皇,但从经历不难看出,他们坐上这个位置的原因可以说是各不相同。而除了以上提到的二十四位,还有西辽帝耶律直鲁古,只是由于不知道算不算中国的皇帝,故未将其列入。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