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仁宣之治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朱瞻基为明朝留下隐患?
2023-04-10 11:09:20

  朱瞻基,即明宣宗,号长春真,他是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瞻基埋的雷可不少,比如土木堡之变,就跟他脱不了关系。

  在大明朝,有一个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而仁宣之治一直被认为是自元末天下纷争以来,唯一一个真的让天下百姓有所恢复的盛世,因为明太祖的洪武年间、明成祖的永乐年间都仍然有不小的外战,有战争必定有消耗,既然消耗肯定就是疲民。

  然而仁宣时期,大明朝廷真的开始避免了外战,转为恢复国内生产。

  换而言之,仁宣之治这个盛世,就是以“休战”换来的。

  而对外停战,对内恢复经济、休养生息,这本身是没有错的,汉代的“文景之治”就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下诞生的,可明宣宗朱瞻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对北部边境的“收缩”太过迅速了,留下了蒙古开始变得强大的隐患。

  宣德缩边,蒙古再度崛起。

  土木堡之变,表面是明英宗朱祁镇带着大明精锐北上“送死”,但实际上,这场悲剧有两层更深的因素在其中:

  一、蒙古瓦剌部的实力强大,以少对多的局面下,还迅速对大明精锐进行了围歼。

  二、明朝精锐的反应能力迟钝,显然与永乐时期的战斗力相去甚远。

  简而言之,就是在明英宗北伐的正统十四年,明军变弱了,蒙古军变强了,而强弱的颠倒,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扭转的,更不是明英宗听从王振的谗言就导致大明军队变弱的,更早的因素,要追溯到明英宗的父亲:明宣宗身上。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并且派遣徐达北伐元朝的都城“大都”,同年灭掉了元朝。

  这看似振奋人心的华夏复兴,本质上却是元朝势力“主动退出”中原,因为是主动退出,所以绝大部分实力仍然保存,于是在洪武年间,北元政权就成了朱元璋的心腹大患,朱元璋多次下令北伐蒙古,最终也没有太大的成效,只能转为“羁縻”政策。

  到了明成祖时期,北方的蒙古大致分裂为了两个部分:西部蒙古“瓦剌”、东部蒙古“鞑靼”。

  其中东部蒙古是黄金家族的直系传承,也叫蒙古本部,因此在明成祖时期,鞑靼的太师阿鲁台便试图一统蒙古,这不是幻想,而是几乎要成功了,只不过朱棣又怎么可能再眼睁睁看着一个“成吉思汗”崛起,加上蒙古人的反复无常,永乐北伐便开启了。

  朱棣的五次北伐,将蒙古的有生力量打得破碎,这是朱棣用大明的国力换来的,这一份功绩就不亚于汉武帝北伐,但也同样衍生了汉武帝北伐后出现的问题,那就是国力空虚。

  明仁宗尚未登基时,就以太子身份监国,当家才知道柴米贵,他曾多次劝谏明成祖放弃北伐,因为国家实在没钱了,百姓的赋税也越来越重,可明成祖坚持要一役竟全功,最终驾崩在归来的路上。

  所以明仁宗登基后,开始了明确的“收缩政策”,他不是不怕蒙古做大,但他更怕大明基本盘崩溃,强如汉武帝都要下罪己诏,王朝的大多数轮回,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明仁宗在位时间很短,真正贯彻他的“缩边”政策的人,乃是明宣宗。

  虽然在宣德三年时,明宣宗朱瞻基还亲征数百骑兵击溃扰边的蒙古侵略者,但明宣宗的边境思路很清晰,他选择放弃不分昼夜的备战政策,开始转为“巡逻制度”,所谓巡逻,就是将常驻军撤走,转为定期的巡逻制度。

  这一个改变,确实缓和了大明内部的经济压力,一来减少了青壮年劳动力在战场上的伤亡,二来减少了大量的军事支出,但这种恢复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朱棣时期所实际掌控的大多数地区,如“开平卫”、“兴和所”这些卫所,就拱手让给了蒙古人,特别是“奴儿干都司”大部分管辖地区的失控,给了蒙古人恢复的基本盘。

  这,就是“宣德缩边”。

  缩边无可厚非,但朱瞻基的退后政策没有过渡,以至于造成蒙古瓦剌迅速崛起,瓦剌崛起的重要人物“脱欢”,就是明宣宗眼睁睁放过的,而脱欢看出了明宣宗的“缩边思路”,因此在表面做出了十分恭顺大明的样子,在私底下派遣使臣住在大明疆域内,时刻观察着大明的一举一动。

  另一方面,脱欢和他的儿子、后来策划土木堡之变的也先时常派出大量使者进入明朝“觐见”皇帝,而觐见本身是有“报酬”的,大明王朝为了彰显自己的“宗主地位”,会给予丰厚的赏赐给使臣们带回蒙古。

  其实大明朝廷又何曾不知道蒙古人是以“使者”的名义来占朝廷的便宜,但为了这种和平的局面,只能放任之,而后来造成土木堡之变的明英宗北伐,正是因为蒙古使者贪得无厌,欺骗朝廷造成了明英宗的愤怒,所以在土木堡之变这件事上,明英宗和明宣宗的责任可以对半分。

  瓦剌在变强,大明因为缩边从而放弃了北部的防守、练兵,这就是大明和蒙古实力此消彼长的根本原因,要不然大明的精锐又怎么可能仅仅是因为蒙古人的包围而全灭,如果按照明成祖时期的军队实力,即便是蒙古人占据多数,都不可能如此顺利且迅速全歼大明军队。

  因此土木堡之变的背后,不应该只看朱祁镇的指挥失误,更要考虑大明军队迅速溃败的根本原因。

  除了北部的收缩,朱瞻基的缩边还体现在了南方的“安南”方面。

  永乐时期,朝廷花费了大力气拿下了安南,建立了“交趾布政使司”,可到了明宣宗时期,安南只是稍微反抗,明宣宗却无心管理安南,竟让安南真的独立了,于是交趾布政使司也废除,大明正式失去了对安南的掌控权。

  明宣宗的南北收缩战略,是大明灭亡的隐患。

  加重司礼监权柄,埋下宦官误国的隐患。

  大明自立国起,皇帝朱元璋便对大臣表现出了一种天生的敌对性,而废除丞相就是最好的体现,而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又开始重用“太监”来辅助内政,但朱元璋心里也明白,大臣不安好心,太监更是诡计多端,因此朱元璋在位时期,太监在政治上始终没有太大的权力。

  真正提高太监的权力,甚至让太监参政的,就是朱棣、朱瞻基这对爷孙。

  朱棣是造反起家,因此对宦官也有与众不同的信任,在朱棣时期,朱棣放开了对太监的限制、监管,开始让太监读书,在太监的内部形成了类似于“科举”的培养制度,而到了朱瞻基登基后,他正式设立“内书堂”,让太监也像朝廷的文人一样,学习并且投身政治。

  为了完善大明的政治制度,朱瞻基一改朱元璋近乎“工作狂”的独揽六部政策,彻底设立内阁,建立“票拟”制度,让内阁阁臣行使等同于丞相的权力。

  可朱瞻基也不是彻底放权,他还让司礼监的太监参与进议政的工作中,而司礼监位高权重的“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就是明宣宗催生出来的。

  所谓秉笔和掌印,就是负责将内阁阁臣的“上书”审核并且盖印通过,说白了,在明宣宗的设置中,内阁和司礼监就完全分工了丞相和部分皇帝的工作,这让太监的地位变得很高,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有了“内相”之称。

  而太监的权柄变大,这就是大明的祸根,土木堡之变,就是太监王振诱导朱祁镇发动的,这是第一大祸,此后的宦官专权、蒙蔽皇帝之事不绝如缕,比如明武宗就是被太监刘瑾“带废”的,至于后来的魏忠贤和朝臣党争就不用说了,大明的衰落,始终伴随着宦官的崛起。

  其实在明朝以前,被宦官误国的事情并不是没有,东汉的绝大部分时期,就是被太监“绑架”,而强如大唐,后来也避免不了太监骑到皇帝的头上,所以前人的教训是深刻的,朱元璋对宦官的忌惮也来自于历史,所以朱元璋宁愿自己累点、都不给太监过重的权柄,但朱瞻基为了解放皇权的空间,还是加强了太监的权力。

  王振也是朱瞻基安排给朱祁镇的伴读太监,朱瞻基对太监天然的好感,让他赌上了国运,之所以朱祁镇后来那么听从王振的话,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因为王振乃是朱瞻基给他安排的发小,这里面颇有几分“父命难为”的意味。

  如果说光是利用宦官制衡权力,这个做法无可厚非,但若过分给予宦官本不该属于他们的权力,那么这就是在埋雷,后来的嘉靖、万历懒政,就是因为朱瞻基设立的这套“政治机制”给了他们懒政的机会,所以很多悲剧的源头,就在朱瞻基身上。

  以厚禄“圈养”宗室,人养废了,钱也花了。

  朱元璋立国的时候,就提出了他新定义的“家天下”概念,那就是以天下之民供养他的朱家子孙,他将儿子们分封到各地担任藩王,这些子孙有守卫大明的职责,也同样有享受百姓供养的特权,说白了,这就是明代的分封制。

  可分封制的弊端在朱元璋驾崩后就立即提现出来了,朱棣本就是藩王,还是坐镇北京的强藩,而朱允炆深知藩王的危害,于是开始削藩,这引起了朱棣的反抗,最终发动靖难之役。

  在朱棣造反成功后,朱棣没有忘掉削藩的重任,于是开始对藩王们施加“枷锁”,但不管朱棣怎么削藩,藩王们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实力,虽然不足以和朝廷对抗,却又能够自立自足,这是理性的削藩。

  可等到朱瞻基登基后,他先解决了自己的二叔朱高煦,对于藩王有着天然的仇视,于是他决定进行“圈养政策”,将藩王们的自主权力分割到最小,与此同时又给予他们足够的财富奢侈生活,在朱瞻基的心里,这是最好的方法。

  但朱瞻基没想到的是,这些被圈养的藩王们因为无法主张任何政治意见,最终变成了只会吸大明血的“吉祥物”,到了明朝末年,朝廷要给宗室的“生活费”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了,整个大明的宗室也高达数十万人,而他们却没有什么能力,对国家也做不了什么贡献,后来一个个都被大清的骑兵追着屠杀。

  严格来说,削藩无可厚非,但操之过急不行,矫枉过正也不可取,朱瞻基没犯朱允炆的错误,却也走了自己“独特”的弯路,他的藩王政策对于大明的基本盘而言才是最致命的,而历朝历代对宗室的“补贴”也没有像大明一样夸张的,朱元璋和朱瞻基的“组合政策”,加剧了大明的慢性死亡。

  其实站在客观的政治角度来说,朱瞻基是一位干实事的皇帝,他最起码没有懒政,也善于去处理政治,但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在于凡事都心急,没有一个“演变”、“过渡”的耐心。

  譬如缩边政策,他将大明防线的迅速调整,只会让人以为大明实力变弱了,原本臣服于大明的藩国便会蠢蠢欲动,这一种做法是不明智的,他更应该有耐心地慢慢收缩,或者不收缩,只是进行人事上的调整。

  所以缔造了“仁宣之治”的朱瞻基应该值得夸赞,对于他的弊端也需要正视,毕竟大明后来的毁灭,探究其种种根源,似乎都跟朱瞻基离不开关系,朱瞻基创造了好的环境,却没有留下好的后手,更没有留下好的继承者,最终让大明的未来变得一塌糊涂。

  而且朱瞻基在位的时间太短了,他个人是三十多岁便驾崩了,或许他的很多政策都是建立在自己的“长寿”之下,他想着缓慢去调整,谁曾想他竟如此短寿,以至于很多行为草草结束,留下了不好看的结尾。

  只不过寿命短暂,也不是朱瞻基所能控制的,这也许是他所埋下最无奈的“雷”了吧。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