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高平陵之变前,曹爽需要做些什么才能阻止司马懿?
2023-04-10 10:07:34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着曹魏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芳前往高平陵扫墓的时候发动兵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时司马懿手上只有三千死士,而曹爽身为曹魏大将军,掌管曹魏所有军事力量且有大司农桓范的帮助加上护身符皇帝曹爽,只要稍微强硬一点,司马懿的政变就会失败。

  司马懿夺权

  结果曹爽胆小如鼠,听信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安心的回去当个富家翁,当时政治斗争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居然还心存幻想,交出兵权后司马懿违背誓言,诛杀曹氏七千余人,曹魏大权彻底被司马氏掌握最终被篡位,可以说曹爽手上一手王炸偏偏不动脑子直接出了一手烂牌。

  曹爽与司马懿的共同辅政

  在曹魏初期,司马懿本来没啥权力,因为曹操当年告诫过曹丕说司马懿有野心,不能重用,但曹丕却没有理会,反而很重用司马懿,只是对他略有防范,在临死前安排辅政大臣的时候还将司马懿列入四大辅臣之一。

  这四位辅政大臣就是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前三位都有兵权唯独司马懿没有,曹丕的想法就是让曹叡用司马懿但只能放在身边用他,不能让他掌兵。

  但世事难料,曹真、曹休、陈群等辅政大臣要么病逝要么年老退出权力中心,唯独司马懿高寿,居然活了下来,而且从台后走到台前,在对抗蜀汉的进攻中渐渐的掌握了兵权,在平定公孙渊战事中也让司马懿声望达到了高峰。

  如果曹叡寿命长一点,也没司马懿什么事,但偏偏曹叡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才三十多岁就病重了,这时候他就不得不考虑接下了辅政的事情了。

  曹叡过于短命

  曹叡的打算是以自己的叔父曹宇为大将军,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是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根本没有司马懿什么事。

  曹宇对于曹叡的任命表示“推辞不受”,一方面是个人性格问题,一方面就是曹魏没有近支宗室参政先例,曹丕因为曹植等宗室的问题,对于宗室打压过猛,辅政大臣看似位高权重但实则凶险,一旦权力过高加上自己近支宗室参政很可能被清算,因此拒绝担任辅政大臣。

  况且曹叡也并不放心曹宇,至于曹爽、夏侯献、曹肇这些远支宗室一直都是曹魏立国时期最为倚重的力量,既有亲缘关系又可以保证忠心可以放心培养,而且不会离帝系太近,是绝佳的人选。

  不过此时掌管朝廷机要的除了曹氏宗亲之外还有孙资、刘放等人,他们都是曹操时期的大臣,长期掌管机要,话语权非同一般,而且夏侯献对他们长期掌权表示不满,知道这些话后孙刘二人为了免除后患,他们趁着曹叡病重的时候进谗说既然曹宇不肯当大将军不如令曹爽担任,同时还有司马懿也可以辅政。

  当时曹叡病重到精神恍惚了,于是就听从孙资、刘放的建议,打算任用曹爽和司马懿辅政,并将司马懿召回,并免掉同属曹氏宗室的曹宇、夏侯献和曹肇等人的官职。

  曹魏疆域

  曹叡这样安排一来曹爽是宗室和皇室的代表,让他掌握大将军,位列司马懿之上,其次司马懿是士族门阀的代表,在曹魏有很高的威望,两人合作辅佐曹芳,那么曹魏江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况且在曹叡眼里司马懿还能活几年,到时候掌权的还是曹氏的。

  至于曹爽,自幼和曹叡交好,曹爽父亲曹真和曹丕关系也很铁,况且曹爽年轻的时候以谨慎持重闻名,早些年担任的官职都是曹魏的亲信部门,如果篡位其他近亲宗室也会阻扰,所以曹爽是曹叡心中辅政的不二人选。

  曹爽的辅政

  但人算不如天算,曹爽的执政和革新力度都是第一流的,但机变能力、胆气勇气以及个人品行方面确是最差的,更没想到司马懿居然活这么久,都快挂墙上了居然还雄起了一把。

  曹爽执政后,开始了改革,首先就是启用大量的政坛新秀,诸如贾充,裴秀,王沈,钟会等人,目的就是逐渐替换掉曹魏早期的老门阀以及整顿门阀士族把控的九品中正制,削弱州中正的权力,打击司马氏的势力。

  当然这次得罪了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很多门阀士族,不过这些启用的人都非常有才干,司马懿上台后他们一度受到牵连被罢免,但随后被司马师重用,可见他们能力的确得到认可。其次还有撤郡和简化服饰排场等一些重要的改革,这些改革足以看出曹爽的确是有能力的。

  当然曹爽也没忘记一步一步的明显排挤和削夺司马懿的权力,表面上将其晋升为太傅,实际上就做冷板凳,夺取他的兵权,这让混迹官场多年的司马懿无法忍受,以退为进,借口生病辞官归家。

  对于这番说辞,曹爽还是不放心的,派人去看司马懿,想要看司马懿真的是否病重,没想到司马懿装出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让曹爽放松了戒备,以此同时,司马懿暗中联合司马师、司马昭,以及太尉蒋济等人,在暗中准备发动政变。

  司马懿装病

  当然曹爽因为个人品行问题,多次有僭越之疑,且正始改制没有拉拢一些老臣以及得罪不少门阀士族,他们利益受损,自然被司马懿拉拢过来,这就有后来的高平陵政变,但此时曹爽的赢面很大,可以说只要果断和狠一点,基本就没司马懿什么事了。

  影响后世的高平陵政变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初六,曹魏少帝曹芳由大将军曹爽和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一起陪同前往去高平陵拜谒父亲魏明帝曹叡的陵寝,期间大司农桓范就曾劝过曹爽三兄弟不要一起出城,防止有人钻空子,但曹爽压根没将桓范的话当回事,依旧和两个兄弟同出同入。

  而曹爽三兄弟陪同曹芳出城后,装病两年的司马懿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立马带兵前往郭太后索要罢免曹爽的诏书,司马师则控制宫廷正门司马门,随后司马懿出门前往高平陵,暗中发动政变,既然博弈开始,不如看看双方手上的牌面吧。

  控制洛阳

  曹爽的牌

  1、曹爽是大将军,先帝曹叡托孤大臣,对内掌握朝政,对外可以仗钺专征,可调动曹魏全国军事力量;

  2、大司农桓范的鼎力支持,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解决曹爽后勤问题;

  3、身边有曹魏正统皇帝曹芳,正牌继位的皇帝,曹芳的权威性可比前面汉献帝和日后的曹髦高多了,也是曹爽的护身符,只要司马懿敢动武,那么提前弑君的罪名直接压得司马懿抬不起头;

  4、外出拜谒曹爽身边也有数千的兵力,可以一战;

  5、军事的支持,曹魏两大军事重镇就是淮南和雍凉,在淮南司马懿一点影响力都没有,要不然也没有日后的淮南三叛,至于雍凉,虽然是司马懿的基本盘,但是曹氏也在雍凉经营了几代人,而且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夏侯霸为征蜀护军、毕轨(曹爽党羽)为司隶校尉,加上司马懿被夺兵权,影响力早不如之前;

  6、司马懿已经都七十了,而且对外宣称有病在身,搞不好哪天就突然挂了,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能力还未显现出来,支持他们的门阀也处于观望状态,至于曹爽,此时正值壮年。

  司马懿的牌

  1、一个没有实权的太傅地位;

  2、核心力量三千死士,因为偷偷豢养的,其装备和战斗力是无法和曹魏军队相比的,且这点人控制洛阳都够呛,更别说分兵追击曹爽了,甚至都让桓范跑了;

  3、郭太后的诏书,但曹丕早在立国之初就规定后宫不能干政,因此郭太后的诏书和废纸一样;

  4、支持司马懿的老臣,包括蒋济、陈泰等人,虽然名望较高,但没有实权,反对曹爽单纯是为了自己家族利益。

  5、司马师控制了一部分禁军,但禁军并不是铁板一块,但曹爽的兄弟手上也有指挥权。

  高平陵之变

  可以说曹爽手上一堆王炸,只要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说太傅司马懿私藏兵甲,豢养死士谋反,已经占据了洛阳,诏征西将军夏侯玄屯长安,镇南将军毋丘俭屯许昌,征蜀护军夏侯霸和冠军将军文钦讨伐司马懿即可。

  此时司马懿手上只有三千死士加上根基不稳的禁军,只要坚持一下,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司马懿围困不了多久,而且当时曹爽的智囊桓范就劝他带着曹芳前往许昌,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这点司马懿都看得出来,甚至司马懿都担心曹爽听从他的计谋。

  但曹爽的机变能力、胆气勇气真的是稀烂,都你死我活了,居然听信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司马懿提出只要交出兵权,就可以保他们的富贵,曹爽想了一夜居然都没想通,认为司马懿要的真的只是兵权,没想到司马懿要的是曹家的天下,在交出兵权几天后被屠灭三族。

  所以说曹魏的灭亡根本原因就是曹爽的愚蠢,但凡多看他干爷爷曹操当年的事情也不会犯这种傻缺事,可以说司马懿起事最大的依靠就是曹爽的胆略“如豚犬尔”,拿了一手王炸却直接扔了不玩,唉......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