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自刎其实是项羽最好的归宿,为什么这么说?
2023-02-22 10:10:54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他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诗赞颂项羽: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的眼里心间,项羽不过江东,是对的,大丈夫活在世上,就要做人杰,如果不能做人杰,那就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做鬼雄。

  而比李清照早生了几百年的唐代诗人杜牧,却跟李清照的意见正好相反。

  杜牧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在杜牧的思维里,项羽拔剑刺向自己,是太过草率的行为,大丈夫活在世上,自然是要做人杰的,但也不能因为暂时感受到了耻辱,就了解生命,而是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一个卷土重来再做人杰的机会活下去。

  一个是女词人,一个是大诗人,两人的看法完全相反,到底谁的看法更正确呢?

  从权数的角度来看,争取活着,是一个政治人物的基本素养。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项羽就算过了江东,其结局大抵也和魏豹之流相似。

  关于魏豹,以及和魏豹共享一篇传记的彭越,都得到了太史公司马迁的肯定,太史公认为,他两人在成为阶下囚后,仍旧坚持不自杀,坚持寻找机会活下去,是正确的。

  为什么太史公会认为两人包羞忍耻地活下去,是正确的选择呢?

  经历过腐刑的太史公,对生命的认知,远超一般人,太史公深知,生命没了,翻盘的机会就没了,只有保住生命并持续地努力,再遇机会,才能云蒸龙变,一举回到巅峰。

  而事实上,跟魏豹、彭越同时期的政治人物,也都有这方面的认识。

  为了活下去,刘邦不惜把亲生子女踹下马车,投喂给楚军。

  为了不让对手活下去,汉的首任御史大夫周苛动用私刑,杀死了魏豹,汉的首任皇后吕雉诓骗了彭越,夷了彭越三族。

  项羽当然也懂这个道理,所以垓下一败,项羽从四面楚歌中惊醒,短暂的彷徨和迷茫之后,立即抛下心心爱爱的虞姬,只带八百骑兵,向南突围去了。

  但抵达乌江岸边时,面对滚滚江水和一叶孤舟,项羽明白了,他没有机会了。

  当初率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西,只用了八年时间,就损耗殆尽,前一夜率八百勇士突围,只用了一夜一天时间,就消耗到只剩下二十几个人了。

  这说明,兵败如山倒,他项羽完了,彻底完了。

  就算是侥幸回到江东,江东九郡也只剩两三郡,根本不足以和刘邦所统帅的诸侯联军抗争。

  对于项羽的结局,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看得很清楚。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