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刘墉是如何查办山东国泰贪污案的呢?
2023-02-01 13:40:43

  刘墉的官场生涯,前半生可以说刚正不阿、为国为民,百姓称他为“刘青天”。有一年,刘墉出任湖南巡抚,那时湖南灾情严重,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刘墉到此以后,微服私访,查明灾情的真实情况,查处了几个贪官污吏,令官场的风气为之一新,刘墉同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使得湖南的社会治安得到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人们称他“包公在世”。

  刘墉最为让人称道的是他查办山东国泰贪污一案,国泰是皇妃的伯父,又是和绅的党羽,他利用这些关系在山东作威作福,贪赃枉法,结党私营,朝中的大臣敢怒不敢言。乾隆派和绅、刘墉等人前去查办这个案件,由于国泰是和绅的人,和绅对他多加维护,给刘墉的调查制造了许多麻烦。刘墉化妆成一个商人,暗自去调查,发现国泰果然是“一身腥”,刘墉暗中搜集证据,这时候皇妃,朝中一些大臣纷纷为国泰说情,刘墉排除重重的阻力,向朝廷历数国泰的罪行,最终国泰由于证据确凿,认罪伏法,这个案件当时轰动朝野,刘墉也成了名人。

  经过这个案件后,刘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但调任京官之后,刘墉似乎变成另一个人,奉行那种圆滑世故,明哲保身的为官哲学,头上的“菱角”也似乎磨平了。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刘墉总是和和绅斗智斗勇,打击和绅的嚣张气焰,刘墉和纪晓岚一样,是和绅的死对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两人虽说同朝为官,但是和绅始终是乾隆身边的大红人,乾隆对他的喜爱简直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刘墉和和绅不可同日而语,刘墉也不愿得罪和绅,那时候的刘墉不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人,他开始变得圆滑世故,不愿再得罪什么人了。据历史记载,乾隆曾经问刘墉一个叫戴世仪的人怎样,刘墉模棱两可说道:“还可以吧。”事实上,乾隆对这个人心知肚明,对于刘墉这种马虎应事的态度很不满意,这简直就是一种敷衍的态度。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