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78年,楚国大夫屈原,失魂落魄地来到了汨罗江畔,望着滔滔江水,沉默不语。
这一年,屈原已经62岁了。
三十多年以前,出身贵族的屈原,年纪轻轻便踏入仕途,后来因为才学过人,深得楚王器重,所以很快就成了楚国高层官员。当时的屈原,满怀报国之心,认为自己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楚国。
但是结果,屈原奋斗了几十年之后,非但没有改变楚国,反倒是把自己给折进去了,后来还被彻底贬官流放。而屈原被贬官流放之后,老国王被骗到了秦国,而后被囚禁至死。新国王又不想着替老国王报仇,反倒继续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导致楚国进一步衰落。
就在不久之前,秦国再次进攻,刚刚打下了楚国的首都。连首都都被秦国占领,此时的楚国,到底衰落到什么程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几十年前,年轻的屈原曾经踌躇满志,认为自己一定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但如今,宦海沉浮几十年之后,屈原发现,自己什么都没能改变,唯一被改变的,只有他自己而已。
望着眼前的滔滔江水,屈原唯有沉默。正所谓‘哀大莫过于心思’,当一个人坚持一生的理想,彻底破灭之后,这对一个人的打击,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屈原不是一个怕失败的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此时的他,根本想不出任何办法,能够改变现状。
能够看到问题,却想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最残酷的。
见到屈原出现在汨罗江畔,附近打渔的一个渔夫,很快就来到了屈原身边。屈原做官的时候,官声极好,所以渔夫也很佩服屈原的为人,愿意和屈原多聊聊天。而接下来,两人就有了一番流传千古的对话。
渔夫问:您不是楚国的高官吗?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呢?
屈原回答:世间都是污浊的,只有我是干净的;世间人都喝多了,只有我是醒着的;所以我就被那帮人赶到这里来了。
渔夫又问:既然大家都这样,那你为啥不合群一点,像大家一样呢?
屈原回答:我宁可跳江,埋骨鱼腹,也不愿意和他们一样脏。
这样一番对话之后,渔夫知道,自己恐怕很难理解屈原的苦,也很难为屈原排解心中的寂寞。他能做的,只是陪屈原走过人生最后一段路而已。而屈原也知道,渔夫虽然是好人,但他同样无法理解自己的痛苦。
或许,整个世界,早就没有能理解自己痛苦的人了吧?
就这样,在江边徘徊了数日之后,屈原越想越觉得郁闷。所有的问题,他都找不到任何解决的方法。他抗争过,努力过,但最后却什么都改变不了,什么都做不了。
或许……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至少,他还可以选择干干净净地去死。
于是,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身投汨罗江而死。既然我无法改变这个混浊的世界,那就让纯净的江水,带走干净的我吧!
这就是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的这次投江,对于后世显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后世为了纪念屈原,将屈原投江的这一天,设定为端午节,所以今天的我们,才有了端午节的三天假期。
而除了端午节这三天假期之外,屈原这次投江,对战国时期的历史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甚至后世有史学家戏称,自从屈原坠江,原本还有半个希望的楚国,就彻底没希望了。
那么,屈原的这次投江,对楚国历史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为什么当时屈原会走投无路,被多次贬黜呢?当时的楚国朝廷,是否真的那么黑暗?而当时的屈原,除了跳江这条路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呢?
想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先从楚国的历史开始说起。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活跃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的历史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当年武王伐纣的时候,楚国的先祖还只是一个南方的小部落。但就是因为在这场商周交替的历史潮流当中,楚国的先祖站队正确,选择了帮助周王室,所以成了胜利者。
因为站队正确,周朝开国之后,还给了楚国一个子爵的爵位。在周朝的五级爵位制当中,子爵虽然不是什么太大的爵位,但这却意味着,楚国自此之后,可以从一个部落变成一个诸侯国了。
正是靠着这个诸侯国的身份,此后在西周时期,楚国开始在南方不断崛起。尤其是到了西周中期,随着周王室自身达到巅峰期,周王室开始向南方扩张,讨伐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国和部落。在这个过程当中,楚国跟着周王室的步伐,占了不少便宜。
等到西周后期的时候,这时候楚国在南方已经是排得上号的大国了。到了这个时候,楚国自身力量比较强大。再加上楚国地处南方,距离周王室比较远,周王室想管也管不着。所以到了西周后期的时候,楚国已经开始逐渐独立,就连周王室也管不了楚国了。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随着一场‘烽火戏诸侯’事件的发生,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到了春秋时代之后,随着周王室进一步衰落,原本就不太听话的楚国,自然更加放飞自我了。所以,在东周初期的时候,楚国在南方几乎就是跑马圈地。反正南方也没什么强大的诸侯国,而且很多地方更是完全没有人。这种状态下的楚国,想要扩张起来,自然要远比那些中原诸侯国更加容易了。
就这样,经过春秋初期的扩张之后,此时的楚国,已经成了南方的第一大国。而且,就算放眼整个中原,也是一流的强国。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国家,比如齐国晋国之外,很少有国家能够抗衡楚国。
所以,接下来的时代,就是几个强国开始争霸的历史了。
春秋中后期的历史,基本上是这样的:首先,秦晋齐楚宋郑等几个一流强国,率先脱颖而出,甩开了其他国家,逐渐开始争霸。接下来,齐国首先在齐桓公的时代称霸,成为了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
不过,齐桓公死后,齐国很快开始内乱,国力瞬间暴跌。所以接下来,其他几个一流强国,开始争抢霸主国的宝座。在这个过程当中,晋国和楚国逐渐脱颖而出,秦国被晋国堵在了西方,齐国则是被晋国压制。宋国和郑国之类的国家,则是先后被楚国击败,沦为二流国家。
到了春秋中期之后,晋国和楚国开始了近百年的相互对峙。在这期间,晋国长时间占据上风,楚国则是长时间被压制。所以到了春秋后期的时候,晋国为了彻底击败楚国,就在楚国旁边扶持了一个吴国。而楚国为了牵制吴国,则是在吴国旁边扶持了一个越国。
因为楚国出手比较晚,吴国率先壮大了起来。此后,楚国在吴国和晋国的夹击之下,一度被吴国打到了楚国王都。后来虽然在秦国和越国的帮助下,顺利复国。但这一战,也让楚国损失惨重。同时,晋国内部又开始出现士大夫家族掌权的问题。所以到了春秋末期,基本就是以吴越两国作为主角的争霸史了。
在吴越两国争霸期间,楚国则是在养伤。之前差点被吴国打到灭国的那场战争,虽然让楚国国力大损,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楚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恰恰是这场战争,让楚国内部重新洗牌,不至于再出现晋国那种士大夫掌权的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同为春秋老牌强国,齐国后来被田家取而代之,晋国被三家瓜分,楚国却能一直延续不断的原因。
另外,这场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让楚国国君重新抓稳大权。在这之后,重新复兴的楚国,因为很多旧贵族在之前的战争当中消失,所以出现了很多势力空白。因为这个原因,楚国接下来开始实行一种很特殊的制度。
这种制度,叫做封君制度。
所谓封君制度,就是指国王把一块领土,封给国内有功的大臣,或者自己的子孙后代。但同时,封出去的这块土地,不可世袭。一旦大臣或者国王的子孙去世,这块地盘还是要被收归国有。另外,对于封出去的这块土地,被封的大臣或者王子王孙,只有收税的权力,而没有执政的权力。
这种制度,无疑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家分晋’这种事情,在楚国再次上演。在春秋末期的时候,这套制度相对来说,要更先进一些。所以楚国才能凭借制度的优越性,重新恢复过来,甚至到了战国初期的时候,进一步吞并越国,成了南方的超级大国。
但这种封君制度,同时也为后来的楚国,埋下了一个大雷。
就这样,随着楚国不断恢复,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而到了战国时期,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则是开始改变所有诸侯国的命运。
这项技术,叫做冶铁。
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冶铁技术都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技术。而且不管是在哪个文明,冶铁技术的成熟,都会给社会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因为铁器锻造技术一旦成熟之后,生产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幅增加,这会导致社会开始出现方方面面的新问题。
比如,在种地这方面,以往的时代,大家基本上都是用青铜器或者木器来耕地,生产效率很低。而且相对来说,开荒的难度也更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战国之前的普通平民,宁可租种贵族的土地,也不愿意自己去开荒。因为开荒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铁器开始普及之后,情况瞬间就不同了。随着铁制农具普及,大家开荒的难度迅速变低。如此一来,大家就可以开垦新的土地,而不用租种贵族的土地。这样就导致原有的井田制,彻底崩溃了。
再比如,在打仗方面,青铜的硬度远不如铁器。所以,使用铁制武器的军队,战斗力要远胜过使用青铜武器的军队。而且,铁制武器的出现,也让战争的规模和形态,逐渐开始变化。
所以,随着冶铁技术逐渐成熟,春秋战国交替的这个时代,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大变革时代。除了出了一大堆的思想家之外,各国的旧有政治制度,也无法满足生产力的进步。这样一来,各国对旧有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和变法,自然也就势在必行了。
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战国初期,从晋国之中孕育而出的魏国和韩国,首先开始变法。这两个国家,都是新出现的国家,历史包袱比较轻。所以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基本没多大阻力。反倒是那些老牌国家,国内各种利益关系根深蒂固,想要进行改革,阻力极大。
随着韩国和魏国先后变法,这两个国家开始迅速强大起来。尤其是魏国,经过变法之后,魏国瞬间成了列国之中最强的一个。当时的魏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虽然只是当年晋国的一部分。但整体国力,却比当年最巅峰的晋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的魏国,到底强到什么程度了呢?举个例子,阴晋之战当中,魏国这边由吴起率领的五万新兵,直接正面打垮了秦国五十万主力精锐。以一当十,不但赢了,而且还是一边倒的屠杀。这样的魏国到底有多强,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这样的魏国,各国自然都开始深深羡慕,打算效法。尤其是楚国这样的老牌强国。此时经过上百年的恢复之后,早已经彻底从当年的失败当中恢复了过来。但问题是,尽管楚国恢复了过来,却依然打不过变法之后的魏国,反倒是被魏国打得节节败退。
所以,当时的楚国,整个高层都开始想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强大起来。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楚国的国运。
这个人,就是吴起。
吴起之前本来在魏国效力,魏国变法之后,强大的军队几乎就是吴起一手缔造的。但是后来,吴起因为功劳太大,遭到魏国君臣的嫉恨,所以不得不离开魏国。而吴起离开魏国之后,很快就被楚国招揽,来到楚国工作。
吴起到了楚国之后,很快,当时在位的楚王,便将所有变法工作,都交给了吴起。因为魏国那边的变法情况吴起几乎了如指掌,而且魏国的军队,也是吴起一手缔造的。对于当时的楚国来说,实在是没人比吴起更懂变法了。
而吴起接受任命之后,也不负众望,很快就拿出了一大堆的改革方案。但是,当吴起拿出这套改革方案之后,整个楚国的高层,却瞬间哗然了。
因为吴起的这套改革方案,直接触动了楚国贵族的核心利益。按照吴起的改革方案,所有血缘关系相对较远的贵族,都要被赶到楚国边境去开荒,而且国家也不再掏钱供养他们。
吴起的这个计划,无疑是从根本上触及了楚国贵族的利益。但是因为当时在位的楚王,对吴起几乎堪称是毫无保留的支持。所以,这些旧贵族尽管反对,但也无可奈何,只好老老实实地去边境开荒。也正是因为老国王的支持,吴起的变法才得以顺利实施下去,楚国也得以通过吴起的变法,逐渐强大起来。
就这样,在吴起主持的变法运动下,仅仅只过了七年,楚国便迅速强大起来,并且形成了一套新的社会制度。经过变法之后的楚国,迅速强大起来,直接在正面击败了魏国。这在吴起变法之前,是绝对不敢想象的。
不过,就在吴起变法的关键时刻,楚国的老国王忽然去世了。这位老国王的去世,对楚国的国运来说,可以说几乎就是最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位老国王去世后,新即位的楚王,对吴起又多有忌惮,不愿支持吴起。而那些旧贵族,又想着要报复吴起。
所以最终,在老国王的葬礼上,楚国的旧贵族们,突然暴起,刺杀了吴起。而吴起死后,新即位的楚王,虽然借着吴起被杀这件事,大范围清理了不少国内的旧贵族,让国内势力重新洗牌。而且,这位新楚王也知道吴起变法的好处,将吴起的很多变法成果,继承了下来。
但同时,迫于很多贵族的压力,这位新楚王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妥协。尤其是在封君制度这件事上,他不得不全面妥协。这就为后来的楚国,埋下了一个超级大雷。
除此之外,吴起进行改革的时候,因为改革触动的利益太多,再加上改革时间比较短,所以吴起并没有触碰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恰恰是古代所有改革当中,最核心的问题。任何没有触碰土地问题的改革,都只能算是进行了一半。
所以后世也有很多史学家推测,吴起当时可能也是留了后手,打算先进行容易的改革,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土地改革。但是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改革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那位老楚王忽然去世了,这就导致吴起主持的这场变法,不得不半途而废。
当然,吴起的这场变法,也不是一点成果都没有。除了没有触碰土地问题之外,在其他方面,比如军队或者社会制度等方面,吴起的改革成果基本上都被保留了下来。也正是靠吃吴起改革的这点老本,接下来楚国又强盛了几十年。
但问题是,吴起的变法,本就是一场不彻底的变法。作为食利阶层的楚国贵族,依然占据了大量社会资源不干活,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如此一来,吴起的这份功劳簿,又能被整个楚国吃多久呢?
自吴起去世之后,大约过了二十多年,秦国那边开始进行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一场很彻底的变法,直接触碰到了土地问题,确定了秦国内部的土地私有制。在这之后,秦国开始不断壮大,成为楚国新的敌人。而在吴起被杀四十多年之后,屈原就出生了。
屈原出生之前的楚国,基本上就是如此。而等到屈原出生之后,此时秦国已经彻底崛起,开始逐渐东出。与此同时,当年吴起改革的成果,也被楚国逐渐消耗殆尽了。如此一来,楚国在面对其他诸侯国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任何制度上的优势了。
就以秦国为例,秦楚两国交战的时候,秦国士兵为的是杀敌立功。因为按照秦国的制度,杀敌之后,可以从国家那里获得土地,而且土地是永久性质的。而楚国这边,楚国士兵则往往是迫于贵族的命令,不得不参战。
如此一来,双方士兵作战的动力就截然不同,结果自然也不一样了。此消彼长之下,楚国自然节节败退,再也不是秦国的对手。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屈原逐渐长大,而后逐渐成年,走向仕途。
和普通平民不一样,屈原是真正的贵族之后。屈原的祖上也曾是楚王之子,不过那已经是春秋初期的事情了。因为屈原祖上没有继承王位,所以后来,他们家这一支就逐渐成了楚王的远房亲戚。到了屈原这一代,和当时在位的楚王之间,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而且屈原他们家,后来也家道中落。除了有个贵族头衔之外,基本上和平民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正是这种身份,从根本上决定了屈原的命运。因为是贵族之后,所以屈原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酷爱读书。因为家道中落,所以有机会感受平民的生活,让屈原后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平民阶层的角度去思考。
就这样,等到屈原长大之后,顺利入仕的时候,当时楚国这边正是楚怀王在位期间,而秦国那边则是秦惠王在位后期。当时的楚国,已经把几十年前吴起改革的老本,彻底吃干净了。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楚国彻底吞并了越国,国土面积大幅提升,国力越发雄厚,但国内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反观秦国那边,此时则是越来越强,国内体制焕然一新,秦国从上到下,都有着强烈的对外扩张欲望。此时的秦国,还处于上升期,楚国则是已经到了顶点,即将开始走下坡路了。
对此,当时在位的楚怀王,其实也是心知肚明。他很清楚,想要改变楚国的现状,唯一的机会,就是进行变法。
可问题是,因为吴起之前做过的一些事情,导致楚国贵族后来只要听到‘变法’这两个字,马上就会极为反感。这也是之前几十年当中,楚国一直没有进行变法的原因。不是之前几位楚王不想进行改革,而是国内阻力实在太大,大到连楚王本人,都无法改变的地步。
所以,只有等到几十年之后,等到当年被吴起发配到边疆开荒的那批老人,全都去世了之后,楚国才敢重新提变法的事情。此时的楚国贵族,对变法依然有很强的反对声音,但却不像之前两代人那么坚持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当时在位的楚怀王,才敢重新提变法这件事。而当楚怀王提出要变法之后,很多楚国旧贵族,很快就警惕了起来,生怕当年吴起变法的事情,再次发生在他们身上。所以后来,楚怀王不得不稍稍妥协,决定不再请楚国之外的人,才进行变法,而是要请楚国国内的贵族,来主持变法的相应事宜。
不过,这样一来,如果从楚国贵族内部挑选的话,又该挑谁呢?高层贵族肯定不行,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让他们主持变法,他们不光不会变法,反倒是会利用这个机会,尽可能为自己捞油水,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是那样的话,楚国的变法就彻底完了。
唯一的机会,就是找一个像屈原这样的底层贵族。虽然是贵族,但是因为家道中落,从小过惯了苦日子,自身有变法的动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年纪轻轻的屈原,才会被楚怀王火速提拔上去,负责楚国的变法。据史学家考证,屈原被楚怀王提拔上去的时候,最多也就三十岁左右。
三十岁左右的屈原,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自信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彻底改变整个国家,帮楚国顺利完成变法。
公元前317年,屈原被楚怀王正式任命为左徒,开始负责楚国的变法工作。但此时意气风发的屈原,却怎么也想不到,楚怀王的这个任命,会成为他日后人生悲剧的开始。
当时的屈原,虽然有楚怀王的信任,也有一腔报国的热血。但是想要完成变法这项工作,他却缺少了两项最重要的资本。
首先是变法的经验。屈原和当年的商鞅,虽然都是年纪轻轻就开始主持变法工作。但是商鞅是真正去过魏国,并且在魏国做过一段时间的官,深入了解过魏国的变法结果。所以到了秦国之后,商鞅完全可以照葫芦画瓢,直接把很多成功经验照搬到秦国。
而屈原则是完全不同,屈原从小在楚国长大,没有任何在其他国家做官的经验。所以,屈原所有的变法心得,基本上都是从书上学来的。这就注定屈原的很多经验,会过于坚硬,同时也有些不接地气。
其次,楚国因为之前有过一次变法失败的经验,导致楚国国内的贵族,对于变法的抵触力度,要远大于之前的秦国。这就导致屈原遇到的阻力,甚至要比当年的商鞅更大。
如此一来,屈原想要变法成功,自然就极为困难了。
不过,困难归困难,但屈原还是坚持了下去。而且,从楚国的历史来看,这也已经是楚国最后的变法机会了。当时秦国已经通过商鞅变法,彻底强大了起来。春秋时期的其他小国,已经被彻底兼并殆尽。战国七雄当中,此时赵国也在进行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运动。
从整个战国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已经是各国最后的变法机会了。因为再之后,随着那些小国彻底被消灭,战国历史就进入了七雄争霸的时代,大家开始玩合纵连横的游戏。到了这个阶段,还没有进行变法的诸侯国,已经无力再进行变法,而是要疲于应对外部的战争。
所以,屈原主持的这场变法,已经是楚国最后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因为旧贵族的反对,再加上屈原本身的能力问题,其实只有半个而已。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就比较清楚了。
屈原开始主持变法工作之后,没过几年,就遭到了旧贵族集团的全力反对。因为屈原的改革,直接触碰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也就是土地所有权的问题。所以,在这之后,很多旧贵族开始联合诋毁屈原,楚怀王也不得不暂时罢黜了屈原的左徒之职,改任三闾大夫。
所谓三闾大夫,也就是掌管祭祀和教育的闲职。当时楚怀王的这个命令,或许也有保护屈原的意思,想要让屈原趁机将改革变法的思想,教给下面的贵族子弟。
但是接下来,没过多久,秦国就开始进攻楚国。而且在这之后,历史就进入了合纵连横的时代。作为南方最重要的大国,楚国注定无法置身事外,必须要加入到这个游戏当中。所以在这之后,楚怀王不得不把屈原叫回来,帮他应对这些合纵连横之类的事情。
这时的屈原,依然不改自己的初衷。再次上任之后,虽然无法继续负责变法工作,但屈原还是一直努力工作。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屈原一直坚持合纵,要联合三晋制衡秦国东出。但因为秦国的破坏,再加上楚国内部的矛盾,导致楚国经常摇摆不定。
就这样,在楚国摇摆不定的过程当中,秦国开始逐渐攻城略地,逐渐向东扩张。而楚国这边,屈原虽然一直在努力,但却被国内的旧贵族嫉恨。这些楚国的旧贵族,生怕屈原得势之后,会再次进行变法,所以就开始想着法的对付屈原,并且在楚怀王耳边诋毁屈原。
就这样,十多年之后,在一大堆旧贵族的诋毁之下,楚怀王不得不再次罢免屈原,并且将屈原流放。对于屈原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挫折。对于楚怀王乃至整个楚国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说到底,还是楚国内部的旧贵族势力,太过强大了。
在楚国的旧贵族当中,很大一部分贵族,其实都支持楚国联合秦国,对抗三晋,也就是所谓的连横。因为在整个春秋时代,楚国一直都和秦国交好,这才得以阻挡晋国。甚至后来楚国差点被打到亡国,也是秦国帮忙才得以复国的。所以对于很多旧贵族来说,和秦国联手,更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利益。但是屈原却坚持反对连横,主张联合三晋制衡秦国东出。
如此一来,那些旧贵族自然就更加嫉恨屈原,更不能让屈原翻身了。
就这样,到了屈原中年时期,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不光决定了屈原的命运,同时也直接深刻影响了战国历史的走向。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国诓骗,前去参加与秦昭襄王的会盟。结果,到了秦国的地盘之后,秦国忽然翻脸,直接扣下了楚怀王,将楚怀王彻底囚禁了起来。
此后,秦国以楚怀王为筹码,要挟楚国交出土地。楚国高层自然不愿意,还直接拥立了楚怀王的儿子登基,这就是楚顷襄王。至于楚怀王,则是在被秦国囚禁了三年之后,最终死在了秦国。
随着楚怀王去世,已经人到中年的屈原,就变得更加失落了。楚怀王在世的时候,屈原或许还有再度被起复的那一天。可是如今,楚怀王的儿子登基,这位新登基的楚顷襄王,之前做公子的时候,就和屈原持相反意见。如今他登基做了楚王,自然更不会用屈原了。
果不其然,楚顷襄王即位之后,屈原别说复职了,就算是之前的三闾大夫,也不能做了。在这之后,屈原更是被流放江南,直接被踢到了楚国最偏远的地方,再也无法过问朝政。
然而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屈原依然没有放弃。他依然在幻想,或许某一天楚顷襄王能够想通,意识到楚国变法的重要性,会重新重用自己。正是保证这样的信念,哪怕屈原晚年一直被流放,但在这期间,屈原依然没有彻底放弃,反倒是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篇。
真正压垮屈原的,是在屈原晚年这十几年当中,秦国的动向。
就在屈原被贬黜之后不久,秦国便开始逐步东出。在这十几年当中,秦国更是拿下了整个义渠,以及巴蜀之地。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地盘方面,楚国也比不上秦国了。此时的楚国,地盘不如秦国大,体制不如秦国先进,人口也不如秦国多。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楚王想明白了,开始支持屈原变法,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公元前278年,秦国更是进一步东扩。这一次,秦国直接拿下了楚国的国都。而中原地区,韩魏两国也早就被秦国打残,再也无力阻挡秦国扩张的步伐。到了这个时候,屈原明白,不管自己再做什么,都已经无力回天,不可能再挽救楚国的灭亡了。
对于一个忠臣来说,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自己明明知道,国家快要亡了,但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
屈原不愿意看到楚国灭亡,但他又无法改变这一切。
所以最终,他只能身投汨罗江,在楚国灭亡之前,先结束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清白,可以随同汨罗江水一样,永远清白下去。
纵观屈原这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因为楚国之前的那些历史,导致屈原从接手变法工作的那天开始,就几乎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这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无疑是最残酷的。
或许,屈原一直到投江的时候,也没想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生都在努力,但最后却什么都改变不了。为什么那些楚国贵族,明知道变法的必要性,却依然要阻挠他。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真正能理解屈原的,或许只有那滔滔江水吧……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一直备受争议,他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昏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中,吴起无疑是这一时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严峻刚直著称,甚至连首辅张居正都对他忌惮三分。他就是明朝著名详情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边塞诗风最为盛行的时详情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慈禧每日凌晨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而在这场争斗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引人关注:项羽为何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形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扭曲,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详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总是引人争议,他就是魏忠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关于曹睿身世的一段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策略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司马懿,这个名字在三国时期的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他的成功征服和统一了蒙古诸部,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详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中,入土为安是一种普遍的丧葬观念,意指人死后应被安葬详情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和珅的官员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大臣。和珅的权势之大,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诗人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她们的作品却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东晋时期的女详情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常有的事,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帝王——明朝的建详情
冲绳岛战役,又称冲绳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重要陆地战役。XXXX年X月X日至6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精心策划的一种手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结合便是其中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和社会动荡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不少朝代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出台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卷中,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美貌或权力而被后世铭记。王宝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名字与唐宣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西门吹雪,这个名字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剑术高超、性格孤傲而著称,被誉为剑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丹书铁券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它代表着持有者可以免受一切法律的制裁。而在《水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