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吴国国君寿梦的省亲之旅,为什么间接导致吴越争霸?
2023-01-31 10:05:32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春秋时期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前585年,已经衰落的周王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位客人,来自于东南地区,是东南地区吴国的君主,名叫姬寿梦。在之前几百年的历史上,吴国这个国家,因为地理位置太过偏僻,所以和中原诸侯国很少来往。而且,吴国的国君,也从来都没有来朝见过周天子。

  即便是当年西周时期,周王室鼎盛的时候,吴国都没来过。这倒也不能怨人家吴国的历代先祖,实在是在当时那个年代,交通实在太不发达。想要从东南沿海地区,来河南洛阳这边转一圈,实在是太费劲了。

  而当这位姬寿梦出现之后,周王室这边也是好一顿忙活,查了好多典籍之后,这才终于确定:原来人家真没说谎!吴国那边,往上推二十代人的话,祖宗就是周太王。而周太王,正好是周王室的先祖,周太王有个孙子,就是后来那位大名鼎鼎的周文王。

  虽然到了这一代,吴国和周王室之间,已经是相差二十代人的亲戚了。但不管怎么说,远方有个亲戚,回来认祖归宗,总归是一件好事。

  而且,当时周王室早就已经彻底衰落了。此时已经是春秋中期,天下已经先后经历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位霸主。就在几年之前,楚庄王刚刚去世。所以在这个时代,大家基本上都是心向霸主,没谁会去在乎周天子。

  而这个从远方回来,认祖归宗的吴国亲戚,倒是让周王室难得硬气了一把。从周王室的角度来看,原来在远方,我们还有这么强大的一个分支,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周王室气数未尽,还有复兴的希望呢?

  所以,对于这位远道而来的远房亲戚,周王室给予了最高规格的重视。不但给予了吴国特殊的礼遇,而且还给吴国顺道介绍了不少亲戚,让吴王寿梦顺道拜访了其他一些中原诸侯国。

  这大概就相当于一个远房亲戚,回到自家祖籍所在地之后,先是去了落魄家主那边拜访了一下,然后又在家主的带领之下,拜访了其他一些亲戚。这些亲戚当中,有的同样混的很落魄,有的则是混的还算可以。但是大体上来说,双方早就已经是隔了几百年的亲戚。所谓的那点血缘关系,其实聊胜于无。

  在这场热闹的认祖归宗活动之后,这位吴王寿梦心满意足的返回了吴国。而对于周天子这边来说,这场认祖归宗的戏码,其实什么都没改变。等到这位吴王寿梦离开之后,周王室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也没谁真的会因为周天子多了一门远房亲戚,就多去重视一下周王室。

  时间长了之后,绝大多数的人,渐渐都淡忘了这件事,就仿佛这件事从来都没发生过一样。

  然而当时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的是,这场认祖归宗的好戏,后来从春秋时代历史大背景的角度,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国的这次认祖归宗,虽然没有让周王室再次复兴,但是却把战火彻底带去了东南。自从吴王寿梦这次省亲活动之后,吴国开始飞速崛起。而与之同时崛起的,则是还有紧邻吴国的越国。

  春秋后期,搅动整个天下的吴越争霸战争,如果究其源头的话,其实就是源自于吴王寿梦的这场省亲之旅。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当时吴王寿梦,没有回周王室省亲的话,说不定后来根本就不会有所谓的吴越争霸了。

  那么,吴王寿梦的这场省亲之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呢?为什么寿梦只是去拜访了一下周王室,就把战火彻底引向了东南呢?

  这事,其实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想要说清楚这事,我们还得从吴越两国的历史,以及春秋中期的历史大背景开始说起。

  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的传统印象当中,吴越两国在春秋初期和中期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戏份,连一个小配角都算不上。但是到了春秋后期的时候,这俩国家仿佛一下子就崛起了,然后迅速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成了历史舞台的主角。

  这其实还真不是大家的错觉,而是历史确实如此。

  吴越两国,其实非常漫长。尤其是越国,据史书记载,越国最开始出现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给大禹看坟。

  据说当年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曾经巡游四方,后来走到会稽山一带之后,觉得这块地方是个风水宝地,所以就决定自己死后葬在这里。再后来,大禹去世之后,他的后代建立了夏朝。大概到了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在位的时候,少康觉得大禹孤零零的葬在东南,也不是个事,所以就把自己的儿子无余,封到了会稽山周围,建立了一个国家,专门给大禹看坟。

  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后世已经说不准了。曾经有历史学家考证后认为,这事其实是古代越国为了融入中原文化,给自己编出来的一个故事。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古代越国确实有可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最开始只是一个部落,并不是什么大禹的后人。

  不管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越国的出现,确实是极早极早。早在夏商时期,越国很可能就已经出现了。

  至于吴国,吴国的出现,同样也是十分传奇。

  吴国的出现,最早得追溯到商朝末年。据史书记载,商朝后期的时候,西方的周政权开始崛起。当时周政权这边在位的,是周文王的爷爷,周太王,后世也称其为古公亶父。

  这位周太王在位时期,周国开始迅速崛起,逐渐成了西方的头号强国。不过,到了周太王在位后期的时候,周太王却开始为继承人的问题感到苦恼。因为周太王一共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周太王最看好的,却是自己三儿子家的那个小孙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在周太王看来,自己的三个儿子,虽然都很优秀,但是和自己这个孙子相比,都差了不少。如果为了周国的未来发展,周太王觉得自己应该传位给孙子才对。但是当时的周国,执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所谓的礼法,周太王只能传位给自己的大儿子。而大儿子未来去世之后,也只能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不可能传位给老三的儿子。

  后来,周太王的儿子们,知道了周太王的苦恼之后,就主动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老大和老二,直接离开了周国,远走他乡,远赴东南地区生活。这样一来,老大和老二都不在了,周太王自然就可以直接传位给老三,然后再由老三传位给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了。

  周国这边,因为老大和老二的离开,后来王位顺利传到了周文王以及周武王的手里。而到了周武王的时代之后,周武王终于指挥大军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等到西周开国之后,周王室这边,自然要寻找一下当年出走的老大和老二,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

  结果,当时周王室去东南地区找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当年老大老二远赴东南之后,不光活的很好,而且还在当地建立了国家。据说是当地人觉得,这哥俩自愿出走的行为,实在是很爷们,所以纷纷前来归附于他们。渐渐地,后来哥俩麾下的人口越来越多,所以就建立了国家。

  既然老大老二的后人,此时混的还不错,那周王室这边,自然也就放心了。此后,周王室这边,正式给老大的后人册封,把吴国这块地方封给了老大的后人。至于老二的后人,后来则是被封到了山西那边,建立了一个叫‘虞国’的国家。

  吴国,就是这么来的。

  和越国相比,吴国的来历,后世罕见的很少有争议。因为吴国的系谱确实非常明确,从当年那位出走的太伯,一直到春秋时期回来认祖归宗的寿梦,这期间虽然隔了十八代人,但是每一代人是谁,都写的清清楚楚。

  所以,吴国是当年周太王的后人所建,大致出现于西周初期,这事几乎是没什么争议的。

  吴越两国的出现,显然都是极早极早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西周时期,吴越两国和中原各国的联系,却是少之又少。

  这倒不是吴越两国不想和中原各国联系,实在是当时交通太过不发达。当时中原文明的核心区域,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河南、山西以及陕西一带。现代一个市的区域,在当时往往就是一个诸侯国,而且还是那种比较大的诸侯国。在当时那个时代,出市就等于是出国了。

  在这种条件下,想要让吴国的国君,跨越好几个省去陕西那边转一圈,实在是有点难为人了。

  除此之外,因为当时的文字体系还不是特别发达,文字记载有点费事。所以,就算是当时吴国和中原各国有所交流,只要没能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后世还是无从得知。

  再加上当时东南沿海地区,语言文字和中原地区都有很大差异,彼此之间交流都很麻烦。这样一来,双方的联系自然就更少了。

  所以,在整个西周以及春秋初期,吴越两国基本上都很少和中原地区联系,有点与世隔绝的意思。

  不过,到了春秋中期的时候,情况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到了春秋中期,吴越两国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目前我们还不好说,因为相关的考古资料比较少。但是中原这边,确实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原这边,到了春秋时代之后,因为周王室自身力量的衰落,导致各大诸侯国开始迅速崛起,然后开始进行争霸战争。最开始的时候,齐国首先崛起,在那位齐桓公的带领下,迅速称霸,成为了最强大的霸主国。

  然而,等到齐桓公去世之后,齐国因为继承权的问题,开始迅速内乱,导致国家迅速衰落,不得不让出霸主的宝座。而齐国衰落之后,山西地区的晋国,以及南方的楚国,又开始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了新的巨头。

  晋楚两个大国崛起之后,中原地区的那些小国,就开始被迫站队。而在这些小国完成站队工作之后,中原地区就成了晋楚两大军事同盟。接下来,整个春秋中期,八成以上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晋楚争霸来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晋国首先崛起,在那位晋文公在位的时期,首先称霸。而楚国这边,后来到了楚庄王时期,又扳回了一局,反过去压制了晋国。

  总之,在长达几十年的历史上,晋楚两大集团,把整个中原搅得天翻地覆。几乎所有国家,包括齐国和秦国这样的顶级强国,都不得不选边站队。而常年的争霸战争,也导致各国苦不堪言。小国被迫站队,根本没有置身事外的选择权。大国则是同样要进行争霸,一旦放松,就很容易被对方碾压。

  在这种状态下,双方连续打了几十年的时间,自然都感到非常疲惫。而且最关键的是,双方都看不到彻底击败对方的可能。

  因为晋楚两大集团,实力都太强了。

  晋国和楚国,都是那种有着超大国土,超大战略纵深的国家。在春秋时期,想要压制这种大国,或许还可以,但是想要灭国和吞并对方,那就太难了。这一点,和后来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确实不太一样。

  战国时期,因为生产力提升,大国之间已经可以做到相互兼并。但是在春秋时期,晋楚两国想要吞并对方,那就太困难了。而且,其他小国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其中一方倒下,这就又增添了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所以,当时的晋楚双方,都非常头疼。对于这场争霸战争,他们既不能停下了,同时也不能彻底消灭对方。如此一来,这场战争就成了一个无底洞,很有可能会把双方都给拖死。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吴国的国君寿梦,来周王室这边寻根问祖了。而周王室的出现,则是让很多中原国家,尤其是让晋国的高层眼前一亮。

  原来在远方,还有吴国这样一个国家啊!

  晋国高层此时最苦恼的,其实就是和楚国的对耗。当时楚庄王已经去世,楚庄王去世之后,楚国内部围绕着继承权的问题,同样开始内乱。这让之前被压制的晋国,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如果这场仗继续打下去,晋楚双方就必须在正面,耗光对方的国力,然后才有可能彻底消灭对方。、

  但是吴国的出现,却给了晋国另外一个选择。

  为什么我们不扶持吴国,让楚国侧面再出现一个强大的敌人呢?一旦吴国崛起,楚国侧面就会多一个大敌。到那个时候,楚国就必须同时分兵两路,同时对抗晋国和吴国。这样一来,疲于奔命的楚国,迟早会被消耗一空。而晋国这边,则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来消耗楚国。

  等到楚国被耗得差不多了之后,晋国自然就可以一击致命,彻底击败甚至是吞并楚国了。

  至于吴国,以吴国的地理位置来说,吴国东边是大海,南边是更为荒凉的越国,基本没有扩张的价值,北方则是齐国和中原诸国,扩张难度太大。这也就意味着,就算吴国彻底崛起,吴国也很难做骑墙派。吴国崛起之后,只要吴国想继续扩张,就必须和楚国站到对立面。

  而这样的吴国,显然是晋国的天然盟友。

  恰在此时,晋国这边,又有一个大臣主动站了出来,声称自己可以完成这个联系吴国的任务。此人名叫屈巫臣,之前还是楚国那边的大臣,不久之前才刚刚叛逃来了晋国。

  有关这个屈巫臣的故事,其实也很传奇。简单来说,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美人,名叫夏姬。据说这位夏姬好看到了祸国殃民的程度,几乎是人家人爱,谁看到她都会喜欢上她。围绕着这位美女,发生了一系列传奇的故事。

  后来,就是因为这个夏姬,楚国那位楚庄王,还派遣大军进攻陈国,把这个夏姬抢回了楚国。而夏姬被抢回楚国之后,楚庄王好像也看上了这个夏姬,只是碍于一些君臣礼仪,不能把她收入后宫。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叫屈巫臣的楚国大臣,也看上了这个夏姬。后来俩人还直接私定终身,然后找了个机会,一起叛逃去了晋国。而楚庄王知道这件事之后,更是恼羞成怒,直接下令,杀了屈巫臣全家。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毁家之仇,所以屈巫臣到了晋国之后,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向楚国复仇。这个故事虽然很狗血,但当时屈巫臣对楚国的仇恨,确实是真的。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那位吴王寿梦,去了周王室那边认祖归宗。同时,以晋国为首的很多中原国家,也注意到了吴国的存在。在此之前,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大家还真没有注意过吴国的存在。但是吴国的这次认祖归宗,却让吴国彻底出现在大家面前,给了晋国另外一个选择。

  同时,吴国出现之外,屈巫臣也开始在晋国这边,奔走呼应,申请晋国扶持吴国。和晋国这边的很多大臣相比,屈巫臣显然更了解吴国,因为之前他在楚国做过大臣,而吴国和楚国是有接壤区域的。所以楚国那边,对吴国了解的也更多一些。

  当时屈巫臣的努力,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这点不好说。但显然,最终,晋国高层还是决定,扶持吴国,在楚国身侧再扶持起一个敌人。

  所以接下来,出使吴国的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屈巫臣的身上。此后,屈巫臣带着晋国的使团,正式出使吴国。在出使吴国的过程当中,晋国不但把大量的中原文化,以及各种先进的生产经验,都带去了吴国。最重要的是,晋国当时为了尽快扶持吴国的战力,直接派了一支成建制的军队到吴国,让吴国照着学习。

  在这次出使之前,吴国那边,其实连战车都不会用。直到屈巫臣出使之后,吴国才在晋国手把手的帮助之下,学会了战车的作战使用方法。

  这种手把手的扶持方式,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此后,在极短时间内,吴国的国力开始飞速提升,并且成为楚国身边的又一个大患,逐渐牵扯了楚国更多的力量。

  而吴国崛起之后,楚国也逐渐意识到了吴国的威胁。最开始的时候,楚国还想以蛮力直接征服吴国。但是打了两次之后,虽然每次楚国都能大获全胜,但是却都损失惨重。而且,因为晋国的牵制,就算是楚国大获全胜,也灭不了吴国。

  所以,在这之后,楚国为了针对吴国,就又从吴国身边,挑选了一个国家进行扶持。而这个被楚国扶持起来的国家,就是越国。

  等到越国被扶持起来之后,吴越两国在东南地区的冲突,自然也就无法避免。与此同时,到了春秋后期的时候,因为晋楚两国内部问题开始越来越大,逐渐停止了对外战争。中原核心地区的那些国家,也因为晋楚两国的停战,逐渐进入了和平的状态。

  反倒是吴越两国,因为两国都是新崛起的大国,所以就开始相互争霸,并且成了春秋后期争霸战争的主角。

  而这一切,究其根本,恐怕确实都要追溯到当初吴王寿梦的那场回家之旅了。

  如果当时寿梦没有回周王室认祖归宗,吴国可能也不会出现在晋国的眼前。要是那样的话,晋国或许也不会扶持吴国,吴越两国也不会卷入晋楚两国的争霸战争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王寿梦的这场回家之旅,确实是把战火带到了东南,同时开启了春秋后期的吴越争霸战争了。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