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李渊为什么不能让太子李建成轻易出去带兵打仗?
2023-01-03 10:37:06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渊为什么派李世民出去带兵打仗而让李建成留守长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李渊正式登基为帝后,身为嫡长子的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太子在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念中被视为“国家之本”,按照礼法传统就是不能轻易进入危险的境地。而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是非常危险的,自然不能让太子李建成轻易出去带兵打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王李世民对于当时唐朝的社稷来说,是一个被丢出去的人。如果秦王李世民在危险的战场上牺牲的话,虽然对于唐朝也是一个重大损失,但不足以动摇整个唐朝的根基,而身为太子的李建成牺牲的话就不是这样了。

  其次,当时唐朝的主力部队和重要将领基本上都来源于太原募兵时期。而秦王李世民全程参与太原募兵活动,是核心成员之一,而当时在老家的李建成则没有参与。单论当时在主力部队中的资历和影响,太子李建成也是略逊于秦王李世民的。

  第三,皇帝与太子的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微妙的政治关系,李渊与李建成也不例外。虽然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但不会允许李建成的权势可以威胁皇权。因此李渊称帝之后,也是有意不让李建城战场上立军功,从而抑制太子权势的发展。

  李渊的基本设想是:太子李建成拥有礼法制度上的地位,但缺乏实际的权势根基;而秦王李世民通过军功拥有实际的权势根基,但没有礼法制度上的地位,这样他这个皇帝兼父亲便可以对这两个儿子分而治之。只是后来的历史进程脱离了李渊的控制。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