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为何无论是主观意愿还是客观条件,项羽都不能选择定都关中?
2022-12-14 10:54:11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大陆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在起义过程中各地纷纷响应,其中属项羽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刘邦最终攻破咸阳推翻秦王朝。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肯在关中定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元年(前206年),刘邦项羽先后攻入关中,秦朝灭亡。此时已经成为天下共主的项羽便在咸阳大封诸侯,天下再次分裂。而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有人曾建议项羽应该定都于富饶的关中平原,方能成就王霸之业,但被项羽拒绝。这个人离开后愤怒地说项羽是“沐猴而冠”,结果被项羽扔进了油锅。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呢?

  首先,项羽确实是个目光短浅之人,是个不配统治天下的独夫。在项羽心中“衣锦还乡”才是最美好的事情,安抚百姓根本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无天下之志的项羽自然不想定都关中。

  其次,项羽进入关中后犯下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暴行,其中最过分的就是“焚秦宫、屠咸阳”,数百年的天下名城就此毁于一旦。而项羽觉得咸阳这片残砖破瓦已经不配让高贵的自己居住。

  最后,由于坑秦卒、杀子婴、焚秦宫、屠咸阳以及各种屠城灭民、祸害天下的暴行,项羽在关中已经大失人心,不可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就算项羽真的定都咸阳,他的统治也不会稳固

  综合来讲,无论是主观意愿还是客观条件,项羽都不能选择定都关中。而对关中地区的一系列错误决策也是项羽最走输给刘邦的主要原因之一。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