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探索安史之乱的战略地理迷局,安史之乱是如何被困死的?
2022-12-07 11:50:03

  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人,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来征战,惹人关注的从来都是奇谋猛将,殊不知任何一场战争从决定开战就一定是始于地理,所有的战略战术都将围绕地理这个人力难以征服的因素展开。大唐盛世后长安历史地位快速陨落,因为一场不期而遇的叛乱,扯出了长安盛世下的致命缺陷,让长安此后从帝国核心变为了普通的郡县,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场“安史之乱”的战略地理迷局。

  名将与名帅的共性是战术能力,最直接的区别,我认为是战略眼光的高低。从这一点来看,安禄山当得上名将,但却不算名帅。

  藩镇,千年武将之殇

  提到“安史之乱”,绕不开藩镇,一句话来说解释藩镇就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集一镇军、财、人三权于一体。倒有点像东汉末年的州牧制度。

  可以说藩镇吹响了唐朝灭亡的哀歌,但其更大的影响则是后世吸取唐朝教训定下了“以文制武”的总方略,在文人的手段下,华夏武将被打断了脊梁。

  安禄山起兵,一场天胡开局的豪赌

  在藩镇背景下,安禄山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在手,二十万精锐边军在侧,其地盘在幽州一带(现北京、辽宁、山西大同),支持造反的牌已经摸齐了。

  口蜜腹剑的权相李林甫在任之时,其超高政治手腕尚能安抚高安禄。街井混混杨国忠上台后,想削藩,而且要削就削最大的藩。面对这种情况,安禄山亮牌了。

  这手牌就两个字“天胡!”。因为他三十四天就攻克了洛阳,神都洛阳,大唐漕运枢纽被切断了。这一切取决于安禄山作为名将,在局部战场的战术策划能力与执行力。起兵之时安禄山就有明确的目标。

  一、从大同出兵攻击太原,解决幽州侧翼的威胁

  二、兵贵神速过黄河南下,切断唐朝漕运枢纽,断朝廷补给

  三、分兵攻克洛阳、长安,占据中枢,君临天下

  明确的目标和优秀的执行力让造反进展顺利。安禄山起兵的报信使才入长安,洛阳就已经易主了,叛乱席卷了帝国的中原和北部,大唐漕运被断!

  安禄山叛军进军图

  洛阳失守!对朝廷意味着什么?关中经过数百年战乱和水土流失,早已不是秦汉的“龙兴之地”,供养人口百万的煌煌长安靠的是帝国东南来输血,而这条血管自两淮出发经运河至洛阳,再经黄河到长安。洛阳失守意味着长安的生命线被切断,只能被迫调整为从两淮到襄阳经汉水到汉中,再走陆路翻越秦岭到达长安。运输成本和损耗成倍的递增,这压垮了本就陷于财政困境的唐政府。

  春风得意失前蹄——天下牢笼落

  攻下洛阳后,安禄山开始兵分三路,一路沿大道进攻长安,一路南下攻击襄阳(断朝廷新的补给线),一路釜底抽薪直取两淮财税重地。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三路同时受阻,进攻长安被哥舒翰堵在潼关,南下襄阳的部队被鲁炅堵在南阳,往两淮的东南军被张巡堵在睢阳(河南商丘),同时最早从大同出发的军队也没有攻下太原。

  此时安禄山的地盘包含幽州、河北全境,河南、山东局部。可以算是尽取了中原膏腴之地,但是却被天地牢笼困住了。山西、关中两处绵延的高地如同一个反向的“L”狠狠压在安禄山的“七寸”之上。

  关中+山西组成的反“L”形地利

  安禄山被困在了中原一片平原之上,北方的所有军事制高点,除燕山外,他一个都没有占据,在一片平原上蔓延的地盘遭受着唐将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回纥唐将)从山西高地上的频繁打击,一旦安禄山聚集兵力而来,唐军就撤入太行山内,来去如风。

  安禄山第一个重大失误就是过度重视中原富裕之地,没有去占领可稳固地盘的形胜之地,遭唐军借地势关门打狗了,此时太行山、潼关、南阳、睢阳就像四张关闭的门,安禄山部队正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河南平原上劫掠乱窜,而这四张门唯一没有地利的睢阳,成为重点突破口,在这里可以想象张巡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无法想象什么信念让并非坚城的睢阳守了足足十个月。

  “作死”的唐廷,遇上被惊喜砸晕的“安禄山”

  本来巨网之下,唐廷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困死安禄山,从而快速平定叛乱。但是唐廷偏偏选择了最“作”的方式,为挽回盛唐颜面,不顾四门守将默契的“关门打狗”战略,强逼潼关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大哭一场被迫出战,大败!

  哥舒夜带刀,晚节不保的名将

  对安禄山来说,这就叫“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四门已经出现破口了,安禄山军自这个口子蜂拥而入,杀入长安。

  但是在长安,志得意满的安禄山依然没有吸取之前地理之困的教训,犯下了一个更大的错误,本来侥幸破了潼关,从“关门打狗”的困局中走出来了,安禄山应该乘机全取关中四塞,再联合大同的军队围剿山西,尽取中原形胜之地与膏腴之地,则大事或许可成。

  但被惊喜“砸晕”的安禄山此时陷入了战术的空白期(有些史料记载此时安禄山身体状况不好),除了继续围攻睢阳,企图染指江淮外,并没有其他行动,他进入关中自始至终只是占据长安城,关中的各战略要地依旧在中央政府手中,安禄山大批部队在长安却无所事事,只能祸害良民。

  在这里显示出了安禄山无帅才的特点,干的是造反大事,想的却只是尽占粮税之地的土匪思维,从一开始对大同的出兵安禄山就颇为敷衍,他始终觉得攻下长安天下就应该望风而降,可能他永远无法理解盛世大唐刻在每一个臣民心中的信念。

  “布衣神相”李沁的传奇战略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人应该知道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他的原型就是李沁。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以布衣之身辅佐当时已经登基的唐肃宗。

  在这里李沁展现了他无以伦比的才华,他看出了占据长安的安禄山的战略空白,从而断言安禄山必亡。在此时李沁考虑的不是剿灭安禄山的方法,而是如何快速剿灭,避免唐朝国本动摇,对此结合天下地理,李沁提出了一个无比大胆的大迂回计划。

  计划的核心竟然是“暂缓收复两京”为前提,以两京为饵钓住安禄山,再执行三步

  一、李光弼出太原骚扰河北,牵制安禄山屯于河北的主力

  二、郭子仪自从冯翊(现陕西省大荔)渡黄河进攻河东(现山西省永济),兵临潼关而不攻破,留出潼关道给叛军一个长安到洛阳的通道,再由唐肃宗、郭子仪、李光弼分别在长安以西,潼关、河北三处骚扰,让安禄山部四处救火消耗士气、辎重。

  三、由建宁王李倓,从关中北部出发经塞外绕过河套,抵达幽州以北,从而进入燕京直取安禄山老巢(横跨整个现在的内蒙古,走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路线)

  执行此计,快则一年,慢则两年,安禄山必被困死累死于中原,片甲不得返回河北,然而初登至尊的唐肃宗急于通过收复两京来立威,只采取了李沁的前两步,最后的结果是唐军顺利收复两京,但是安禄山主力却并未遭受大的损失,反而一起杀回了河北,在河北大败唐军主力。

  幸而在这个过程中安禄山内部彻底瓦解,安庆绪弑父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代之,史朝义又弑父史思明,在这样的乱局中,安史乱军又坚持了数年,安史之乱共持续了八年之久,才在唐军及引入的回纥军的镇压下彻底覆灭。

  但安史乱结束时大唐国本已经彻底动摇了,回纥部请神容易送神难,大唐内部节度使已经有了三十六位之多,国土支离磨碎,盛唐彻底成为过去,只余中间几次短暂的中兴。

  山西——中国北方的定海神针

  回首整个安史之乱,北方有一个地方自始至终都在唐廷手中,那就是山西,如果说唐朝立国是山西作为重要军事地理要地第一次隆重的站上天下这个舞台,那么安史之乱则是山西的又一出“大戏”。安史之乱幽州出兵,河北出粮就能对抗天下,如果再同时拥有山西呢?

  自此“山西+河北”的地理组合模式取代传统的“关中+益州”模式开始站上历史舞台,凭借山西地利加河北富饶可对天下形成强有力的影响力。山西和河北的关系就像“守江必守淮”一样,两者成为缺一不可的地理单元。

  而山西也成为中国北方的定海神针,山西不失,北方就永远不会彻底沦陷,这成为此后中国的一条铁律,直到抗日战争进入热兵器和机械化的时代,山西仍然是中国北方抗日核心根据地,山西一日不丢,华北就不会彻底沦陷。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