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史

苏联五年计划时间-苏联五年内容
2021-12-15 11:44:01

  苏联五年计划,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全国性的经济计划,外文名俄语叫做пятилетка,目标是令苏联的经济迅速发展。自1928年发起至1991年苏联解体共实行了十三个五年计划。

  简介

  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image.png

  斯大林

  背景

  长久以来,俄国相比其他的欧洲邻国,在经济发展上都处于落后形势,包括在工业生产上处于甚低水平;农业的生产方式仍处于落伍、欠缺机械化的小农生产(在二十世纪初期仍使用木犁或石犁),反映俄国在经济上的严重衰弱,加上苏联立国后摇摆不定的经济生产政策,白军和红军的内战、对外贸易的停止,都使苏联的经济更进一步受到破坏。而面对立国初期国际环境针对苏联的孤立、三十年代西邻的德国及东邻的日本极右反共主义兴起,英法的绥靖政策及美国的孤立主义均使苏联对外的忧患意识加强,希望培养足够的经济实力,以应付外部威胁。

  1929年,苏联全国年产汽车不到100辆,可见即使其国内城市内部交通,也只能依靠有轨电车,没有公交汽车的来源。这一年苏联开始建设高尔基汽车厂(GAZ)。斯大林在1931年曾表示: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于50或100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

  可见五年计划的推行背后有强烈的自强意识。

  内容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农业集体化。斯大林认为工业的进步须由农业基础上加以支持。故此斯大林将大量小农庄合并成大型“集体农场”,以推动现代化耕作。

  1929年,集体农场数目有57000个;翌年则增加至8万多个;自1931年开始,集体农场数一直维持至20万个以上。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主要目标由农业转为发展重工业,斯大林为煤、铁、钢等工业生产定下高额生产目标,及下令兴建发电站、矿井及油田,又改进运输设施。

  结果在短短数年间工业产量有大幅度提升,以钢产量为例,1938年的钢产量比一次大战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比英国和法国的产量总和高;同年苏联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占有率仅次于美国、德国及英国,位列第四;工业产量的提升带动能源耗用量比一次大战前增加三倍有余、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十二倍,同样仅次于美国、德国及英国。而乌拉尔及西伯利亚地带则建设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在“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4500个大企业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39%,轻工业增长了100%,农业总产值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负增长,增长了54%;国民收入增长了109%,人民的工资基金增加了1.5倍,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的增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技术上的重新装备。

  1937年,苏联的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占到99.8%。

  第三个五年计划

  面对德国、日本及意大利的扩军及随后国际局势的升温,1938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则集中发展军事工业。斯大林通过发展一些和军工业近似的民用工业,以为即将到来的战争作准备,譬如扩大农用履带拖拉机的生产,以便在战时可于短时间内利用其生产线来生产轻型坦克,又或以扩大飞机生产以准备生产战机。1938年开始,苏联的飞机生产较上年度增加一倍有余,达7500架,翌年开始更保持在10000架以上;1940年,苏联的武器生产额仅次于德国,达五十亿美元,已等同于英美两国武器生产额的总和(当时苏联并未参战,而英德正在开战),1941年更为列强之首。第三个五年计划在1941年因德军入侵而中断。

  整体特征

  斯大林模式的五年计划存在着对经济系统的高度控制,在产业所有权及管理方面,1936年国有制单位占有全国工业产值的百分之九十七,农业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六(集体农庄占有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中央对国有企业占有百分之九十;地方则只占有百分之十,存在着高度集中化。

  另外,在实际生产上,中央的指令也贯彻整个生产过程,企业主管由中央委派、国有企业的财政预算及年度计划由中央审批、国家指令代替市场原则、按政府需要生产及分配资源,譬如以重工业优先,指令性经济计划完全体现其中。

  结果

  显然,五年计划成功令俄国迅速进行工业化,在1940年,钢、煤、石油、电力产量都达至新高(之后才因德军入侵而有所回落),苏联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强工业国;在东部兴建新的工业城市,则有助西伯利亚及乌拉尔山脉地区的开发。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轻工业也得到一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得到改善。

  苏联提前一年完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1932年),工业中生产资料生产年均增长28.5%,消费品生产(第二部类)年均增长速度也达11.7%。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中,苏联工业的消费品生产又比1932年增长100%,年均增长高达14.7%。1935年首先取消了面包和面粉、米的配给制,后来又取消了按定额发放的其它食品的配给制。1936年初,工业品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与1932年相比,苏联1937年通过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情况如下:针织外衣增长2.86倍,针织内衣3.08倍,砂糖1.92倍,动物脂肪1.59倍,糖果点心0.81倍,灌肠和熏制食品3.90倍,靴子1.18倍,长、短裤子0.97倍,自行车3.2倍,留声机10.7倍,手表7.2倍。消费品的销售额有了很大的增长。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