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帕夫洛维奇·基里连科,冷战时期苏联政治家,外文名俄语叫做Андр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ириле́нко,生卒时间1906年9月8日(儒略历8月26日)-1990年5月12日。
早年生涯与事业
1906年9月8日,基里连科生于俄罗斯帝国沃罗涅日省阿列克谢耶夫卡(今属别尔哥罗德州)一条村庄,出身工人阶级 。他年轻时曾当过 电气技师 ( 英语 : electrician ) 和锁匠 。他在1920年从当地一家学校毕业,5年后又从阿列克谢耶夫卡职业训练学校毕业。1920年代中末叶,他开始为沃罗涅日州一家煤矿企业工作。他自1929年起加入苏联共青团,并积极参与共青团会务;两年后,他加入了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他在1936年从雷宾斯克航空工艺学院毕业后,便开始为 扎波罗热发动机厂 ( 英语 : Motor Sich ) 担任设计工程师。自1938年起,基里连科积极参与党务。他在1938年当选扎波罗热州伏罗希洛夫区委第二书记;他又于翌年(1939年)当选同区区委第一书记。当年稍后,他获委任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扎波罗热州州委第二书记。在此期间,基里连科借助自己的职能,为冶金、电机工程等各种工业的拓展立下殊功 。
“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基里连科直接参与把工业设施迁移到安全区的工作。他自1941年至1943年出任苏军南方方面军第十八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在任期间,他曾为整顿军中纪律和改善对部队的作战物资支援而出力。基里连科在1943年调到莫斯科工作;在此期间,先进飞机的产量急速提升。1944年,战事临近尾声,而基里连科则出任扎波罗热州州委第二书记。他在1950年接替未来的苏联领袖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出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至1955年,他又调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出任州委第一书记,直至1962年卸任为止 。其后,苏联领袖尼基塔·赫鲁晓夫任命基里连科主管经济计划工作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各大城市人事选拔的工作。后来基里连科升任苏共中央俄罗斯联邦局副主席,仍为赫鲁晓夫下属。勃列日涅夫从基里连科的职位得利,并利用他来赢得其他人的支持,以完成罢黜赫鲁晓夫的图谋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崛起
赫鲁晓夫被废黜后,“集体领导”体制随即形成,当中勃列日涅夫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阿列克谢·柯西金是政府首脑,阿纳斯塔斯·迈克尔扬(1965年被尼古拉·波德戈尔内取代)是国家元首。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米哈伊尔·苏斯洛夫和基里连科也隶属于集体领导体制 。基里连科在1965年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当中具有投票权的委员 。苏共中央俄罗斯联邦局在在1966年废除,其后基里连科便成为勃列日涅夫的主将。苏联官员 瓦季姆·梅德韦杰夫 ( 俄语 : Медведев, Вадим Андреевич ) 说过,基里连科主要关心的事是维持、巩固勃列日涅夫在苏共当中的地位。效忠于勃列日涅夫的人同时效忠于基里连科 。
勃列日涅夫另一位老门生康斯坦丁·契尔年科在1976年就任苏共中央书记,成为在苏共中央里面制衡基里连科权力的人 。契尔年科跻身苏联领导层之前,基里连科详细监督党政机关新人事安排和经济工作。契尔年科出任苏共中央书记后,基里连科只负责监管经济工作。1970年代中末叶,基里连科的健康开始转差,记忆力已有所衰退 。虽然如此,他仍然是苏共高层之一,并在苏斯洛夫缺席的时候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 。第一世界的代表把基里连科看作苏共中央第二书记,因为他主管党内组织工作,职责和以前苏共中央第二书记的职责相关。然而,他没有当过第二书记,而苏斯洛夫当过 。基里连科在大部分任期内和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和 费奥多尔·库拉科夫 ( 英语 : Fyodor Kulakov ) 一样,同时兼任书记处书记和政治局委员 。
至1976年,基里连科的地位已经壮大到一个地步,此时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等要员已经开始担心基里连科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安插的党羽。他的监督职责令很多和他共事的人认为他威胁到组织党务工作部(苏共中央负责监督民用经济和军事工业体系的部门)的地位。至当年年末,他的领导地位骤然减弱;这不但没有巩固集体领导体系,反而把这个体系削弱了 。
后期事业及辞职
和柯西金一样的是,由于基里连科支持经济改革,以振兴苏联停滞不前的经济,他在苏联领导层当中的领导地位不甚稳定 。基里连科和勃列日涅夫在1977年愈趋疏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有认为是和苏联日趋严峻的经济困难有关。有说两人为着资源分配和如何革新苏联疲弱的经济状况而争吵。不过,最普遍的说法指出这个情况的成因是基里连科在集体领导体制当中的地位变弱 。
基里连科率领苏联代表团出席1977年12月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人运)的党代会。安人运在这次对苏联意义重大的党代会中正式采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里连科把社会主义在安哥拉和越南的发展相互比较 。基里连科和柯西金总理一样,都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一事的有力反对者。基里连科抨击阿富汗的党政领袖背叛他们,又宣称苏联“给了他们一切”。他也不喜欢阿富汗领袖试图藉着列宁的往例来证明自己残酷的统治是正当的 。
1977年,第一世界观察家曾认为基里连科有可能接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一副主席一职。然而,观察家倾向于把这个职位看得太重要,因此他们的预测完全失准。出任第一副主席的是76岁的瓦西里·库兹涅佐夫 。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晚期逐渐接管基里连科的职责,最后更取代了基里连科在苏联领导层的地位 。1979年,基里连科管理国防工业的非正式职责被转让给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的门生 帕维尔·菲诺格诺夫 ( 俄语 : Финогенов, Павел Васильевич ) 。1982年,西方人把基里连科视为接替勃列日涅夫、出任党政领袖的重要人选,不过勃列日涅夫死后,基里连科却被新任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免去政治局委员的职务,逐出执政团队 。罹患 动脉硬化症 ( 英语 : arteriosclerosis ) 的基里连科健康不断转差,既未能积极参政,亦未能抵御安德罗波夫的攻讦 。勃列日涅夫举殡之后,基里连科的精神状态变得很差,当时的他已经记不起几位具有领导地位的政治局委员的名字。晚年的他不能正常写信;当安德罗波夫在1982年要求他撰写辞职信的时候,他不能完成这个要求 。除去基里连科的决定是在安德罗波夫得势之前下达的,所以即使勃列日涅夫迟一点死,基里连科还是要被迫辞职 。之所以会有这个决定,是因为基里连科的儿子试图投奔英国 。
晚年生涯、逝世及荣誉
按史学家R·贾德森·米切尔(R. Judson Mitchell)所言,如果将基里连科和其他苏联失势政治人物的遭遇比较,基里连科下台时受到的对待“较为宽大”。勃列日涅夫死后,先后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葬礼;当时基里连科虽然已经不是苏联领导层的要员,但是仍然获准站在勃列日涅夫一家的旁边。1983年,基里连科最后一次公开露面,而他也在同年荣休。米切尔相信,安德罗波夫之所以会让基里连科荣休,是要令基里连科的党羽(即是基里连科在位期间引荐而出任高位的官员)支持自己 。他在莫斯科度过余生,并于1990年5月12日逝世,安葬于 特洛耶库罗夫斯科耶公墓 ( 英语 : Troyekurovskoye Cemetery ) 。生前的他曾两度获颁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头衔,也获颁6枚列宁勋章和1枚十月革命勋章 。
个人生活
基里连科已婚,妻子名为伊利沙伯·伊凡诺夫娜·基里连科(Елизавета Ивановна Кириленко,1912年11月20日-1994年1月23日) 。已知两人育有一子一女:他们的女儿瓦莲京娜·安德烈耶夫娜·基里连科(Валенти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Кириленко)是一位语言学家,与 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 ( 英语 : S.P. Korolev Rocket and Space Corporation Energia ) 原总设计师 尤里·帕夫洛维奇·谢苗诺夫 ( 俄语 : Семёнов, Юрий Павлович ) 结婚 ;而他们的儿子则是阿纳托利·安德烈耶维奇·基里连科(Анатолий Андреевич Кириленко) 。
参考资料
Brown, Archie.The Rise & Fall of Communism. Bodley Head. 2009. ISBN 978-0-224-07879-5.
Castells, Manuel.End of Millennium: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3 . John Wiley & Sons. 2010. ISBN 978-1-4051-9688-8.
Hough, Jerry F.Democratization and revolution in the USSR, 1985-1991.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7. ISBN 978-0-8157-3748-3.
Laird, Robert Frederick; Hoffmann, Erik P.Soviet 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ing world.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9. ISBN 978-0-202-24166-1.
Law, David A.Russian Civilization. Ardent Media. 1975. ISBN 978-0-8422-0529-0.
Light, Margot;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Troubled friendships: Moscow's Third World ventures. British Academic Press. 1993. ISBN 978-1-85043-649-2.
Mitchell, R. Judson.Getting To the Top in the USSR: Cyclical Patterns in the Leadership Succession Process. Hoover Press. 1990. ISBN 978-0-8179-8921-7.
Roeder, Philip G.Red sunset: the failure of Soviet polit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978-0-691-01942-0.
Sandle, Mark; Bacon, Edwin.Brezhnev Reconsidered.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ISBN 978-0-333-79463-0.
Staff writer.Soviet Leadership Expected to Choose a President. The Hour (Google News Archive). 1983-06-13.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Westad, Odd A.The global Cold War: third world interventions and the making of our ti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521-85364-4.
Гам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Моисеева, Любовь.Брежнев выучил наизусть «12 стульев», а Суслов слушает «Битлз».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 2003-10-23 [ 2014-07-10 ] (俄文) .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Кащеев, Сергей.Кириленко, Андрей Павлович. warheroes.ru. [ 2010-10-20 ] (俄文) .
Спесивцева, А.Наши земляки. Всем сердцем любил он край тихой сосны. Белгородские известия. 2006-09-15 [ 2014-07-10 ] (俄文) .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详情
在东汉开国的风云岁月中,冯异与邓禹皆为赫赫有名的将领,他们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忠诚的品格,为刘秀详情
季历作为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幼子,其家族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奠定了西周王朝的根基。季历的三个儿子——姬昌详情
马皇后,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以其贤德仁厚、勤俭持家、辅佐帝王的高尚品格,成为后世公详情
公孙度是东汉末年辽东地区的割据军阀,其家族在辽东统治长达五十年,成为三国时期北方不可忽视的地方势详情
在汉唐史籍的斑驳字迹中,"剧孟"与"孟尝君"常因姓氏相近详情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将星璀璨,庞涓作为魏国名将活跃于历史舞台。关于他是否称得上名将,需结合其军事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徐晃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详情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庞德以其勇猛无畏和忠贞不渝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详情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详情
在三国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吾彦与吾粲这两位人物留下了各自的足迹。他们姓氏相同,且同为吴郡人详情
朱亮祖,这位明朝开国将领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他既有赫赫战功,又因贪婪与跋扈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详情
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南子宛如一颗耀眼却又充满争议的星辰,她的故事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详情
马克斯·韦伯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社会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理论体系庞大且复杂详情
在元曲的璀璨星河中,马致远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留下了诸多不朽之作。其中,《天净沙·秋详情
骑士制度作为中世纪西欧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制度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日耳曼部落的军事传统与法兰克王国的详情
在古印度的历史长河中,孔雀王朝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基本实现详情
在汉朝初年的权力漩涡中,刘如意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其人生轨迹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悲剧。他因母亲详情
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的田野下,一尊重达832.84千克的青铜巨鼎于1939年重见天日。这尊被后世详情
佘太君作为杨门女将的核心人物,其寿命在民间传说中被不断神化,甚至衍生出活到一百几十岁的夸张表述。详情
伯嚭(?—前473年),春秋后期吴国太宰,因贪赃擅权、谗害忠良被史书冠以佞臣之名。关于其生卒年与详情
在《三国志》中,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成为后世解读其人格与政治生涯的重要依据。作为魏晋时期的史学家,陈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拔2600余米的山峰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战役,实则是三国时期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广为人知,但&qu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展现了春秋时期诸多重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东汉末年的局势动荡,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征服之战中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逍遥津之战,至今仍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不仅决定了战国格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被后人铭记并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之一。这场战役不仅改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自于一位名叫亨丽埃塔·拉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力不仅深远地渗透到了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泉。这首诞生于贬谪途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超凡脱俗的才情、孤傲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而在《诗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晚留凤州》以其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小说中,丘处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与故事。这部作品不仅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成语?它背后蕴含的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诠释!那么,这个成语究竟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景象。这一成语不仅用法广详情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