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史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简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在哪
2021-12-13 17:18:03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一般指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又译作隐士庐博物馆,地点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河边,建造时间是在1754—1762年,设计者拉斯特雷利。

image.png

  建筑

  这座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的三层建筑规模宏大,装饰豪华。从不同的角度看,冬宫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这是因为它正面的各种结构在整体对称的同时又具自的韵律,而且,它外表的雕像装饰丰富多样。别具匠心的门廊设计、豪华的科林斯柱式、复杂的飞檐曲线、造型各异的雕塑与花瓶、绚丽多样的色彩使冬宫具有俄罗斯巴洛克建筑所特有的豪华风格。

image.png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全景

  组成

  西欧艺术部

  博物馆设立最早和最大的一个分部。其中又分成六个展区——13—18世纪彩色画、19-20世纪彩色画、线条画、版画、实用艺术、金属制品和宝石。西欧艺术部共有76名工作人员,其中有6名博士和24名副博士。西欧艺术部储藏着近60万件展品。西欧艺术品的日常展览要占据埃尔米塔日博物馆120个展厅。

  古希腊艺术部

  为最古老的分部之一,它分为两个展区:古希腊与古罗马、古黑海北岸地区。这个分部共有22名工作人员,其中5人为副博士。古希腊艺术部的展览厅有20个。约有14万件展品。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中有关古希腊的文物超过10.6万件,它们反映了古希腊、古意大利和古罗马、古希腊在黑海北岸殖民地的文化与艺术。其中最古老的文物属于公元前3000年,最晚的属于公元4世纪。

  1931年,在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古希腊艺术部的基础上设立了东欧和西伯利亚考古部。这个部有30名工作人员,其中有4名博士、11名副博士。该部储藏库中有近50万件藏品。设有33个展厅。

  俄罗斯文化史部

  博物馆中最年轻的一个分部。它始设于1941年4月,最终建成于伟大卫国战争之后。俄罗斯文化史部有34名工作人员,其中2人为博士,13人为副博士。文化史部有50余个展厅,30多万件展品。这些丰富的展品反映了俄罗斯千余年的历史。圣像和手工艺品再现了古罗斯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彼得大帝时期的文物则把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呈现在我们眼前。18世纪的著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实用艺术品大师们的作品让我们领略了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时代的光辉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的辉煌。

  缅希科夫宫收藏着18世纪头30年俄罗斯文化的珍宝,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宫殿内饰,在这里,真正的18世纪的装饰得到了保存。这里有59名工作人员,其中2人为副博士。亚历山大·达尼洛维奇·缅希科大是圣彼得堡首位市长,作为它的官邸,缅希科夫宫1710年始建于瓦西里岛。这是圣彼得堡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建筑之一,集住宅与行政功能于一身。

  缅希科夫宫的外表很独特,从1710-1727年,历经长期的逐步建设,才最终落成。参与建设与装修的是西欧建筑师和设计师:乔瓦尼·马里奥·丰塔纳、约翰·戈特弗里德·谢德尔、特列吉尼、拉斯特雷利、格奥尔格·约翰·马塔尔诺维、勒布隆。俄罗斯工匠——泥水匠、粉刷工、木匠、家具工、切削工、砌面工、画匠——把这些设计师的理念变成了现实。

  设立于1920年的东方民族文化艺术部有四个展区:古代东方、拜占庭与中东、中亚与高加索、远东。这个分部有42名工作人员,其中6人为博士,21人为副博士。共设有78个展厅。展品近18万件。

  古钱币部

  这是博物馆最古老的分部之一。它最早的一批收藏品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64年购买的钱币与奖章。这个分部有24名工作人员,其中有2名博士,5名副博士。这里有超过111.5万件展品,分为两个展区:古希腊及东方钱币、欧洲及美洲古钱币。这些展品在古钱币陈列馆和博物馆的其他展厅均有展出。按照收藏品的数量计算,古钱币部的藏晶占博物馆全部收藏品的三分之一。埃尔米塔日的古钱币部是俄罗斯久负盛名的最大的古代钱币收藏机构之一。主要的藏品是硬币:古希腊的(近12万枚)、东方的(超过22万枚)、俄罗斯的(近30万枚)和西方的(近36万枚)。此外古钱币部还收藏有纪念章(近7.5万枚)、各类勋章、奖章(近5万枚)和各式各样的印章。

  军械库

  独立的一个部门。十九世纪的头十年里,尼古拉白夫洛维奇公爵(后来的尼古拉一世)为这个部门奠定了开端。这个部门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1人为副博士。军械库收藏有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近1.6万件军械样品。主要的展品陈列于骑士展厅。这里有1.5万余件俄罗斯、西欧和东方武器样品,展示了从中世纪早期至20世纪初武器制造艺术发展的一幅全景图。从展品的数量与广泛性来说,这是俄罗斯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出色的武器展览馆之一。建筑文物历史与修复部成立于1975年,1992年获得科学研究部的地位。这个分部有三个展区:建筑修复、科学研究与建筑考古。这里有24名工作人员,其中1人为博士,4人为副博士。

  科学图书馆

  自建馆之日起就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图书馆收藏着彼得三世的妻子、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藏书。现在埃尔米塔日图书馆收藏着70万册艺术、历史与历史学、建筑学与文化类图书,涵盖欧洲与东方各种语言。藏有珍稀图书与手稿近1万册。

  科学技术鉴定部

  成立于1936年,当时是世界上最早的X光照射室。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成为一个独立的实验室,1997年成为独立的部门。该部是俄罗斯最大的文化艺术品鉴定中心之一,它的工作是开展材料与技术研究,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对博物馆的收藏品实施技术鉴定与确认。

  钟表与乐器修复部

  成立于1995年,它的工作是对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所有的钟表与乐器进行研究、修复与维护。

  埃尔米塔日剧院

  俄罗斯和圣彼得堡最古老的剧院之一,根据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命令建于1782—1785年。它坐落在彼得大帝冬宫的旧址上,由设计师夸伦吉按严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建成。不同寻常的观众大厅为仿古希腊风格。在其舞台对面,半圆形的阶梯坐位向后延伸,如同古希腊的露天剧场。墙壁和圆柱上镶嵌著彩色的人造大理石。壁龛里安放着太阳神阿波罗和九个缪斯的雕像,它们上面是雕刻有著名音乐家和诗人肖像的浅浮雕。

  1785年11月16日,埃尔米塔日剧院的第一个演出季正式揭幕。首演剧目是喜剧《磨坊主、巫师、骗子与媒人》(索科洛夫斯基谱曲、阿布列西莫夫作词)。剧院每周演出二到三次。

  历史

  冬宫的修建工程直到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死后才完成。从1762年开始,直至1917年12月罗曼诺夫王朝被革命推翻,冬宫一直是俄罗斯沙皇的正式宫殿。冬宫及其居住者与俄罗斯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密切相关。俄罗斯沙皇及其家庭成员就是在这里度过自己显赫而神秘的一生。现存宫殿内部摆放着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收藏品,这些内殿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富有历史价值。

  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冬宫收藏从柏林商人戈茨科夫斯基手中获得的225幅绘画作品,以及来自欧洲和北亚地区的艺术珍品,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建立。

  1917年12月30日,苏联政府教育人民委员卢那察尔斯基宣布冬宫和埃尔米塔日为国立博物馆。

  1919年,首批展览——彼得格勒保存下来的绘画作品展和古埃及祈祷祭祀用品展览在这里举行。

  1920年11月,撤运至莫斯科的艺术珍品回迁工作结束。

  1921年1月2日,绘画展厅向公众开放,第二年其他展厅也相继开放。博物馆的人口为阿特拉斯门廊。人们组织了首批参观。在革命后的第一个五年,进馆参观免费。

  1940—1943年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冬宫受到很大破坏,但馆藏的艺术珍品得到了列宁格勒(当时圣彼得堡被称为列宁格勒)人民的妥善而及时的保护。1945年二战结束,苏维埃政府开始重修冬宫。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政府通过了对整个剧院建筑进行全面大修的决定。在修复和重建过程中,新设置了同声传译系统(5种语言),增加了电影放映设施,安装了舞台和大厅电脑照明控制系统。1991年1月7日,修葺一新的埃尔米塔日剧院再次向观众打开了大门。冬宫——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最大的建筑,遵照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之意,由1754年至1762年建成的沙皇宫邸。设计师为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人物拉斯特雷利。

  1991年12月18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发布命令,把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列入俄罗斯联邦特别珍贵民族遗产目录。

  根据俄联邦政府1992年7月9日的决定,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为联邦财产,不得实施私有化。

  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1996年6月12日的命令,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受俄罗斯联邦总统保护。

  1998年1月1日,经统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当日的展品有1893292件。如果参观每件展品的时间仅为30秒,参观完所有展品也需要7年时间。

  1999年,为建立装饰艺术博物馆,原外交部和财政部(总参谋部)的建筑转交给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2004年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预算约为10亿卢布。其中7.74亿卢布来自国家拨款,其余资金为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自己的收入。

  2005年在喀山也开设了展览中心。2004年,博物馆的专家出版了包括展品目录、专著、学术论文集在内的近100部科研著作。在俄罗斯和独联体不同地区,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组织了15支考古队开展考察活动。

  图集

image.png

  旧石器时代:马尔塔维纳斯(约前20,000年)

image.png

  古埃及:陶工首领碑(前18世纪)

image.png

  古代近东:乌拉尔图神像(前7–5世纪)

image.png

  古希腊:红彩陶器(前5世纪)

image.png

  古代草原:巴泽雷克骑马人(前3世纪)

image.png

  希腊化:冈萨加浮雕(前3世纪)

image.png

  古罗马:维鲁斯半身像(160–170年)

image.png

  印度:佛像(2–3世纪)

image.png

  哥特式:安茹传说故事集(1330年)

image.png

  文艺复兴早期:列奥纳多·达·芬奇《哺乳圣母》(约1490年)

image.png

  文艺复兴盛期:提齐安诺·维伽略《忏悔的抹大拉玛利亚》(1565年)

image.png

  风格主义:格雷考《圣彼得与圣保禄》(1592年)

image.png

  意大利巴洛克:卡拉瓦乔《诗琴演奏师》(1596年)

image.png

  西班牙巴洛克:委拉斯开兹《午餐》(1617年)

image.png

  荷兰巴洛克:伦勃朗《达那厄》(1636年)

image.png

  古典主义:尼古拉·普桑《坦克雷德与埃米尼娅》(1649)

image.png

  英国:托马斯·庚斯博罗《蓝衣女子》(约1770年)

image.png

  洛可可: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偷来之吻》(约1780年)

image.png

  新古典主义:安东尼奥·卡诺瓦《因邱比特的吻而复活的普塞克》(约1800–1803年)

image.png

  浪漫主义:弗朗西斯科·戈雅《安东尼娅·萨拉特像》(1810年)

image.png

  波斯:法特赫-阿里沙·卡扎尔像(1813–1814年)

image.png

  印象派:克洛德·莫奈《花园中的女子》(1867年)

image.png

  Vital Jean de Gronckel《两个孩子的像》(1849年)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