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莫斯科战争,17世纪早期波兰立陶宛联邦对俄罗斯沙皇国之战争,原因是因为沙皇瓦西里四世推翻和谋杀了波兰支持的伪德米特里一世,发生时间是在1605年至1618年间。
斯摩棱斯克围攻战(1609–1611)
1609年9月,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指挥12,000军队、10,000余名哥萨克以及30门火炮包围了斯摩棱斯克要塞。自从这座坚固的城堡被莫斯科大公国从立陶宛夺走后,历经多次加固,最近一次是16世纪。城墙总长度为6.5公里,13~19米高,厚达5~6米,城墙上安装有约170门大炮,下方挖有专门反爆破的地沟,5,000余守军负责防御。
西吉斯蒙德三世缺乏足够数量的步兵和大炮用以强攻,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均告失败。波军想要趁夜色掩护用工兵爆破的方式摧毁城墙,但因为机警的俄国守军和壕沟,几次爆破后都没能让步兵有效跟进,进攻宣告失败。但到1610年7月,僵局迎来了转机,因为就在7月4日,联邦军队在克卢申诺村(Klushino)成功阻击并重创了前来增援的俄国军队。
克卢申诺战役后,斯摩棱斯克的失守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西吉斯蒙德三世又增派了更多火炮发起了多次进攻,波军摧毁了外墙,但在内墙又遭遇到俄军的奋勇抵抗,双方均损失惨重,但波军还是被击退了。西吉斯蒙德三世放弃了进攻,开始围困孤城。次年,守城军民因为饥饿和传染病大量死去,还能战斗的守军只剩200人。1611年7月2日,波军准备充分后发起总攻,终于攻下了这座坚固的要塞。
在基本消灭了国内大部分叛军和伪迪米特里二世的军队后,最高统帅米哈伊尔·斯科平·舒伊斯基(Mikhail Skopin-Shuisky)于3月进入莫斯科,在那里他收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和爱戴,市民和贵族非常感激他所做的贡献,一些人甚至声泪俱下的拜服他“使莫斯科国得以清净。”然而熟悉历史套路的读者都应该敏锐的感觉到,像这种救国救民的英雄式人物很容易被国内的宵小之辈暗算,他也无法避免这样的命运。
其实都是老一套,舒伊斯基军事指挥能力非常出色,年纪轻轻就立下了如此大功,其在莫斯科政坛已经无人可以匹敌。况且瓦西里四世沙皇没有子嗣,与他同族的舒伊斯基就是下任沙皇的不二人选。4月23日,他被邀请前去参加大贵族新生儿的洗礼仪式,在宴会上,瓦四里四世之弟迪米德里的妻子给他送去了一碗食物......俄国最高统帅于众目睽睽之下倒在了桌子上,几日后不治身亡,年仅24岁。
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就这么死于同胞之手,舒伊斯基的遇害间接导致了3个月之后克卢申诺战役中俄国的惨败。而在这场战役中担任联邦军队指挥官的则是同时代另一位伟大的将领——斯坦尼斯瓦夫·茹凯夫斯基。
斯坦尼斯瓦夫·茹凯夫斯基于1547年出生于图林卡村(Turynka),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男孩,他没兴趣接受当时普遍的高等教育,也不想出国留学,只喜欢自己宅在家里学习研究历史和古代文献。19岁那年他凭借贵族身份成功跻身于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Sigismund II Augustus)国王的宫廷内,服务于杨·扎莫伊斯基(Jan Zamoyski)。
有据可查关于他最早的军事行动是在斯特凡·巴托雷(Stephen Báthory)国王统治时参与平定格但斯克叛乱的战事,在翼骑兵第一次大放异彩的卢别绍夫战役(Battle of Lubieszów)战役中,他就担任了一部分翼骑兵的指挥官。随后他跟随巴托雷国王参加利沃尼亚战争,转战多地,在那里他初次锻炼了军事能力。之后在1588年的联邦王位继承战争中,他站在了西吉斯蒙德三世(Sigismund III Vasa)一边,后者即位后,为表彰他的支持和对其军事能力的肯定,41岁的茹凯夫斯基被授予了领地王冠盖特曼(Field Crown Hetmans)头衔,并被国王命令把守东南边境防御鞑靼人的入侵。
在卫戍东南边境期间,他参与指挥了许多场针对哥萨克和鞑靼人的战役,军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随后在波瑞战争期间他也亲自率军指挥并攻下了数个瑞典堡垒,在战争即将结束时茹凯夫斯基患病,将指挥权交给了同僚名将杨·卡罗尔·切德卡维奇(Jan Karol Chodkiewicz)。1609年,他参加了联邦干涉俄国内战,并于克卢申诺战役以少胜多大败俄军,成功占领莫斯科,并把沙皇瓦西里四世(Vasili IV of Russia)解送至华沙囚禁。
回国后,他开始撰写回忆录《莫斯科战争的开始与过程》( Początekiprogres wojny moskiewskiej),即使西吉斯蒙德三世的许多政策和做法普遍被大贵族反对,但他却没有表达任何不满和批评。之后他又回到了东南边境对付哥萨克人和鞑靼人的入侵,他曾在1616年的瑟姆议会上提出要组建一支更大规模的军队来应对外敌,但这个提案被驳回了。两年后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伟大王冠盖特曼”(Great Crown Hetmans)头衔,他是凭借实打实的战功和威望取得的这项成就。
在波土战争(Polish–Ottoman War 1620–21)期间,满头白发的他仍然挂帅出征,于赛科拉战役中指挥面对三倍于几的奥斯曼军,然而己方摩尔维亚军临阵叛变,联邦军队惨败,73岁高龄的茹凯夫斯基战死。然而在次年,61岁的老将切德卡维奇率领45,000联邦军队大败有150,000之众的奥斯曼军于史诗般的科丁战役(Battle of Khotyn)中,用四万具异教徒的尸体为茹凯夫斯基报仇血恨。
茹凯夫斯基被隆重安葬于今乌克兰若夫克瓦市(Zhovkva)的圣劳伦斯教堂(St. Lawrence's Church)内,并作为联邦最著名军事指挥官之一和民族英雄为后人敬仰。
成为伟大王冠盖特曼意味着就是联邦的二号人物,即便是国王也需要敬你三分。除了对政治的影响外,盖特曼还可以直接派遣使者前往邻国,以获取最新的外交情报。理论上伟大盖特曼无权命令王家卫队或直属军队,但通常后者都很自愿的听从前者的调遣。每一位盖特曼在任职时都会得到一把礼仪性的圆杖,被称为“布拉瓦”(bulawa),这炳圆杖被视作最高军事权力的象征,当然特殊情况下也能用她砸碎敌人的脑袋,效果拔群。
克卢申诺战役(1610.7.4)
为了应对联邦的入侵,瓦西里四世与瑞典人结盟,并命令自己的亲弟弟德米特里·舒伊斯基(Dmitry Ivanovich Shuisky)率俄军主力与5,000瑞典雇佣兵汇合,目标是将被围困的斯摩棱斯克城解救出来,舒伊斯基将大军分兵前进。很快,一支8,000人的先遣队就与一支12,000人的联邦军队撞个正着,这支军队的目的正是拦截南下支援的俄军,其指挥官正是茹凯夫斯基。
1610年6月24日,茹凯夫斯基包围了这支先遣队驻扎的坚固碉堡,这座碉堡建在山谷口上,易守难攻。同时他也得知后面俄军主力即将抵达。于是他做出了围点打援的战术规划,即留下一小部分军队保持围困,还要做出随时准备进攻的态势,同时彻底切断被围困俄军与其主力任何任何交流的可能。他的计划成功了,被围困的俄军对外界情况一无所知,还以为茹凯夫斯基的主力依然在包围他们,于是直到战斗结束他们都没有对友军实施援助。
茹凯夫斯基统领最精锐的约6,650名士兵,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翼骑兵。而对手舒伊斯基则拥有至少35,000俄军,包含来自弗莱芒、法、德、西、英、瑞的万国牌雇佣兵。
(到现在为止一共出现了三位舒伊斯基——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舒伊斯基就是现在的沙皇瓦西里四世;米哈伊尔·斯科平·舒伊斯基是英年早逝的俄军名将;克卢申诺战场上的则是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舒伊斯基,他的沙皇的亲弟弟。不要搞混他们~)
茹凯夫斯基率军主动出击,在7月4日黎明发现了以克卢申诺存为防御中心的俄国军队,即便俄军已经严阵以待而且挖掘了不少土工防御设施,他还是下令主动发起进攻。俄军知道对手的骑兵颇为骁勇,便制作了许多栅栏障碍,只留下几个狭窄的通道。他们认为这样的话可以一定程度抵御波军的骑兵攻势,事实证明......
主战场是一片较为宽阔的农田,栅栏和村庄横亘其中。在茹凯夫斯基的命令下,联邦最精锐的翼骑兵从那几个狭窄的过道发起猛烈冲锋。然而俄军步兵有栅栏保护,翼骑兵部队无法造成有效伤害,几次冲锋,只打的人困马乏,虽然己方损失轻微,然而俄军也没有什么损失。舒伊斯基观察到波军翼骑兵的疲惫,下令己方手枪骑兵(Reiter)部队发起反击,试图使用“半回旋战术”(Caracole)战术彻底击垮翼骑兵。
筋疲力竭的翼骑兵发觉手枪骑兵朝自己冲来,没有选择撤退,而是立刻发起反冲锋。双方很快搅在一起打成了混战。在混战中,手枪骑兵掏出手枪正准备射击,然而对面的翼骑兵也掏出了手枪......事实证明,舒伊斯基实在小看了翼骑兵,他们的肉搏能力丝毫不亚于恐怖的墙式冲锋。手枪骑兵反击不成,反被数量更少且更疲惫的翼骑兵打的一败涂地,手枪骑兵的败退引起了俄军左翼的混乱,翼骑兵和波军步兵趁势掩杀过去,俄军左翼顷刻崩溃,主力被迫撤至村子后方。
正所谓敌退我进,茹凯夫斯基立刻命令全军推进,波军左翼开始进攻俄军右翼并将其成功压制。而负责重新组织防守俄军左翼的雇佣兵在波军步兵火力和骑兵的进攻苦撑数小时,然后撤退至单独的雇佣兵营地中固守。在重压之下,瑞典人竟然当场反水加入了波军一方......俄军中军在翼骑兵的反复冲锋下濒临溃散。
波军完全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他们包围了雇佣兵和俄军,但此时波军也已经筋疲力竭,如果在全战里,那体力值就是红色的了。茹凯夫斯基与被切割开的雇佣兵展开谈判,后者表示挣钱要紧,犯不着把命都搭上,他们保证绝不再与波军为敌,然后获准离开了。
与舒伊斯基的谈判也很顺利,他表示不想再打了,而波军急需修整和休息,也无法继续战斗,茹凯夫斯基便允许舒伊斯基率军撤退。当然,俄军营地里的大量金银珠宝和军事辎重就别想带走了,克卢申诺战役宣告结束。此战持续了五个小时,茹凯夫斯基率领不到七千人的军队向三万五千处于防御工事后的俄军发起主动进攻,歼敌5,000,缴获马匹,珠宝,辎重无算,自身损失为......400人,其中包括100位翼骑兵。
瓦西里四世的下台
克卢申诺战役的同日下午,舒兹科伊堡的俄军向茹凯夫斯基投降。7日,消息传至莫斯科,举朝哗然。沙皇瓦西里四世召集了在首都十二家波耶的家主,劝说他们出兵共同抵抗波兰人。会议上的瓦西里四世全然没有了当年刚刚就任沙皇的意气风发,他饱受痛风和抑郁症的折磨,尊贵的全俄沙皇座立不安,时而叹气,意欲展露权威,又自知理亏,最后演变成哀求。而波耶们的回答就是两个字:“不行。”
墙倒众人推。
首先发难的是姆斯季斯拉夫斯基,他翻出舒伊斯基当年联合戈东诺夫迫害他们父子的旧账。前喀山总督伊凡·沃罗登斯基怒斥他大敌当前只想内斗,前者愤而退席。菲奥多尔·戈利岑劝说大家要一致对外,话还没说完,亲波兰派的安德烈·特鲁别茨柯依表示反对,他支持联邦王子瓦迪斯瓦夫入主俄国。会议后,几位最有权势的波耶联合署名寄信给茹凯夫斯基,希望他不要在俄国多作杀戮,他们愿意协助联邦王室入主俄国,只要能维持秩序,他们愿意承认一位波兰沙皇。茹凯夫斯基一路收到大量投降书信,率军谨慎的向莫斯科前进。
瓦西里四世统治的尾声是俄国大动乱时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间,本就不被承认的莫斯科政府被彻底孤立,叛乱、自相残杀、刺杀、谋杀、集体私刑,公报私仇,火并戕害的惨剧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自戈东诺夫王朝开始,郁积在被统治阶级的愤怒、不满和怨恨,种种社会矛盾因为战败而爆发出来。
随后,以七位权势最大的波耶为主共同组建的“七波耶政府”(Seven Boyars)成立,他们强迫沙皇瓦西里四世退位,并强制将他剃度为僧并送给了和平进入莫斯科的茹凯夫斯基。他随即将舒伊斯基解送至华沙囚禁,在1611年10月29日的瑟姆议会上,舒伊斯基向西吉斯蒙德三世下跪以示效忠。一年后,他病逝于华沙附近的戈斯蒂宁城堡。1635年的波利亚诺夫卡条约之后,瓦西里的遗体终于返回莫斯科并在天使长大教堂安眠。
占领莫斯科与西吉斯蒙德三世的决定
七波耶政府举行会议,商议新沙皇的人选。共有三位候选人,分别是德高望重的瓦西里·戈利岑公爵、菲拉列特主教的幼子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以及波兰-立陶宛联邦王国的王储,15岁的瓦迪斯瓦夫公爵。我们都知道是瓦迪斯瓦夫获胜了,为什么七波耶政府会选一个波兰人当沙皇?原因有至少三点:
当时人们已经对波雅尔出身的沙皇失去了信心;有众多俄国带路党支持波兰人;以姆斯季斯拉夫斯基为主的众多大贵族只希望尽快推选一位沙皇稳定乱局,值此乱世,他们也不是很在意具体谁当沙皇了。
1610年9月21日,达成协议后,波立联邦将领亚历山大·根谢夫斯基率领约7,500军队入驻莫斯科城。七波耶政府则很隆重的派出了1200多人的外交队伍前往华沙商讨赢立新沙皇的事宜,其中不乏戈利岑公爵这样的重量人物。
在这个历史关口,联邦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策,他拒绝让自己儿子就任俄国沙皇,尤其拒绝让他信仰东正教和解除对斯摩棱斯克的围攻。就在俄国使团错愕之际,他还不顾外交礼节下令将俄国使团拘禁起来,足足拘了九年。他的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俄国的命运。
那么为什么西吉斯蒙德三世废了那么大力气入侵俄国,眼见胜利果实到手又主动将其丢弃?这似乎非常不合逻辑。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首先瓦迪斯瓦夫才15岁,即便在军队的保护下去了莫斯科,保不齐就在某天莫名死掉,从俄国当时的情况看,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而且他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自然反对自己儿子信仰东正教。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他发动侵俄战争的真正目的——将自己推上沙皇之位,建立波·立·俄联邦王国!
茹凯夫斯基听闻消息后愤怒不已,他强烈反对国王这一出尔反尔的举动。作为在一线作战且多次接触俄国人的将领,他深知这一过分举动必定会引起俄国人进一步的反波兰情绪和更加团结一致对抗外敌,几年的努力有可能会化作乌有,真到局势崩盘的时候,别说你还想当沙皇,怕是已经吃到嘴里的东西都要吐出来。西吉斯蒙德三世念他战功卓著不予追究,但还是下令将茹凯夫斯基从俄国前线调回国内卫戍边疆了。
此时莫斯科的局势异常敏感和紧张,新任的莫斯科总督和前线总指挥切德凯维奇明显感到气氛不对。刚来的时候周围的俄国人都对自己毕恭毕敬的,国王拒绝让王子就任沙皇后,周围许多人开始窃窃私语,现在态度已经非常冷淡了,他敏锐的意识到要出事,便加紧命令部队加固城防,以备不测。
半年之后,1611年3月,一支浩浩荡荡的义勇军便包围了莫斯科城。
莫斯科围城战(1612.9.1~11.7)
自西吉斯蒙德三世拒绝接受莫斯科七波耶政府的投降条件后,莫斯科当局和切德凯维奇陷入到进退两难的窘境中。七波耶政府的合法性跌入谷底,驻扎在莫斯科的切德凯维奇更是被视作可恶的入侵者。在紧张至极又无人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走的气氛中,在一片黑暗混沌中,有一个人发出了第一声呐喊,他就是格尔摩根牧首。他以东正教会之于俄罗斯民族的文化感召和归属感,号召俄国人民团结一致,俄国不会承认波兰沙皇,也不承认瑞典沙皇(彼时瑞典向俄国反戈一击),将所有侵略者赶出祖国!他随即被波兰人逮捕,但这更加激起了俄国人的愤怒。
1611年1月,梁赞公普罗科比·梁普诺夫和他的兄弟宣布起兵,3月,下诺夫哥罗德市的一位普通商人库兹马·米宁·扎哈耶夫·苏珂尔奇(Kuzma Minich Zakhariev-Sukhoruky),我们简称他为库扎马·米宁。他是第一支农民义勇军的主要组织者,在留里克王朝支脉,贵族迪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波扎尔斯基(Dmitry Mikhaylovich Pozharsky )的统帅下向莫斯科进军。一起响应的还有这二位是日后成功赶走波兰侵略者的俄罗斯民族英雄,他们的雕像现在还屹立在莫斯科红场上。
1611年3月17日,义勇军先头部队进入莫斯科。因为城内波兰军队只有寥寥几千人,再加上城内百姓早已不再支持他们。切德卡维奇只能烧毁了外城的一些建筑然后退守几处相对坚固的据点,其中包括克里姆林宫。两天后的3月19日正值俄国传统节日复活节,莫斯科民众按照节日惯例手捧十字架和圣像在莫斯科红场上游行。切德卡维奇担心有义勇军混入其中准备发起进攻,所以突然冲出对手无寸铁的群众发起攻击。
7,000位无辜的莫斯科平民倒在了红场前波兰人的屠刀下。如果说之前还有俄国人对波兰人抱有支持的话,复活节大屠杀后,波兰人在俄国彻底变成了众矢之的。屠杀过后,波兰军队为打击义勇军,在城中放了一把大火,义勇军被迫撤出城外。但很快,普梁诺夫就率领数万义勇军主力抵达,并开始包围莫斯科。但随后的几次进攻均被守城的波兰军击退。
在围城期间,义勇军成立了临时政府,还起草了临时约法《誓约》。但誓约里面一些关于哥萨克盗匪的内容激怒了同行的哥萨克军队,义勇军爆发内讧,1611年7月,哥萨克人杀死了义勇军领导人,第一次义勇军就这么分崩离析。
但这就好像陈胜吴广起义一样,有领头羊带头示范,紧接着就会产生第二股浪潮,而且更为浩大。应该说,现在的局势对俄国人是很有利的,瑞典人在攻下诺夫哥罗德后就裹足不前,没有对莫斯科产生军事压力。而西吉斯蒙德三世只派出了少量骑兵部队作为援军前往莫斯科,这支部队一路遭到俄国人和哥萨克人的截击。反观俄国,精于鼓励士气和组织才能的库兹马·米宁在下诺夫哥罗德筹集到市民三分之一财富的捐款,然后迅速集结起一支更加强大和富有纪律性的第二支义勇军,其指挥官正是迪米特里·波扎尔斯基。
第二支义勇军有坚定善战的领导者,高涨的士气和爱国情怀,严密有序的组织,还有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他们在1612年3月来到雅罗斯拉夫建立了全俄罗斯临时政府,许多城市对他们报以支持和捐款,8月,第二支义勇军兵围莫斯科。9月1日,闷闷不乐的切德凯维奇率领数量不多的波兰援军抵达莫斯科郊外。
切德凯维奇作为老练的政治家和指挥官,和茹凯夫斯基一样,从一开始就反对西吉斯蒙德三世发起的对俄战争。他对国王的这一决定极其不满,一度搞僵了和后者的关系。但没办法,作为盖特曼,他必须听从国王的命令。雪上加霜的是,瑟姆议会对这场战争更加反感,直接断了对前线军队的粮饷补给。本就人数不多的援军,走到一半就爆发了哗变,不少士兵逃回了波兰本土......
从上帝视角看,切德卡维奇消极乏力的进攻更像是一种应付和抗议。9月1日的战斗互有胜败,双方均损失了数千人。9月3日,他再次发起进攻,双方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狭窄街道上展开肉搏战,打了一会儿他就下令撤退了,双方损失数百人。波扎尔斯基随后率领几百名骑兵夜袭波军,切德凯维奇受到不小损失,很快就撤退了。他的行动仿佛在对国王说:“别说我不服从命令啊,我打了,打不过,尽力了,天气太冷,溜了溜了。”
当然了,切德凯维奇的撤退并不单单是因为波兰军队士气低落以及他本人的消极应对,俄国义勇军的英勇奋战还是给了对手不小的打击,但总体上莫斯科守城战的失败相比军事原因,政治原因要占更多的因素,我会在最后做详细的总结。切德卡维奇率军撤退后,义勇军欢庆胜利。11月7日,克里姆林宫内的最后数千名波兰军队吃光了最后的补给,于12月8日对义勇军投降,莫斯科终于回到了俄国人手里。
同年,西吉斯蒙德三世再次集结军队想要重新占领莫斯科,然而此时不论是两院议会、瑟姆还是施拉赫塔全都强烈反对他的决定。此时波瑞战争刚结束还没几年,利沃尼亚地区打得千疮百孔,又适逢寒冷的冬季,头脑正常的人都不愿再为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白白送死了。然而西吉斯蒙德三世还是集结了约5,000人,在最寒冷的12月份出发了。
他包围了沃洛科拉姆斯克城(Volokolamsk),攻城方士气低落,守城者顽强抵抗。茹凯夫斯基大病初愈又被命令带领一支约1,000人的军队前往莫斯科侦察情况,波扎尔斯基亲率6,000俄军精锐对他发起猛攻,茹凯夫斯基竭力抵抗,不敌,被击败后携残部撤回。西吉斯蒙德三世这才罢休,悻悻而去。
(茹凯夫斯基在对俄战争中的表现无愧他成为联邦史上的顶级名将,亲自指挥大小十几场战役全胜,且大多都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以寡敌众,唯一的败绩就是这里。)(茹凯夫斯基和切德凯维奇在俄国已经竭尽全力。他们两个身为盖特曼,即使很不情愿,但也必须尽到军人的职责。实际上侵俄的军队很早就被瑟姆停止供应补给和军饷了,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他们自掏腰包维持随时哗变的军队。茹凯夫斯基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及战争的艰难,他深知一两场战术胜利改变不了总体的被动局面,侵俄战争必须尽早结束。)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加冕沙皇
国不可一日无君。赶走波兰人后,下一任沙皇的竞选被提上了日程。在1613年的缙绅会议上,几百位来自社会各界的教士、波雅尔、贵族、市民甚至还有农民代表,以及波扎尔斯基和米宁都参与到下一任沙皇的投票中。有至少六人被提名,但最后被选举为沙皇的是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的即位意味着俄国“大动乱时代”的结束,统治俄国长达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那么,年轻的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Mikhail Fyodorovich Romanov)凭什么被推选上沙皇大位呢?一个词概括——因祸得福。
然而,波俄战争还没有结束。1613年,俄军前去围攻被波兰人占领的斯摩棱斯克城,然而经过长达4年的苦熬,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也没能夺回这座城堡。还有一个名叫利索夫斯基(Lisowczycy)的骠骑兵指挥官于1614年在俄国发起了多次袭击和劫掠,他性格残忍嗜血,精明狡猾,也非常有军事天赋。其率领小股骑兵部队在俄国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放纵部下肆意掠夺,强奸,谋杀和开战其他暴行,他是一个疯狂的家伙,甚至还会掠夺祖国波立联邦的土地。但毕竟他军队规模较小,虽然搞了很多破坏,没有对大局产生影响。
另一个家伙也在同年搞了不少破坏,他就是伊凡·扎鲁茨基,可能大家把他忘了,他就是上一篇结尾,玛琳娜·姆尼什克的丈夫......他率部趁乱占领了阿斯特拉罕,准备在伊朗国王的庇护下独立建国。然而无论是哥萨克还是伊朗国王还是本地居民都不支持他,他带着老婆孩子躲在亚伊克河被逮住,之后被送往莫斯科处决。他死后,俄国国内基本实现了和平。
莫扎伊斯克战役(1618.1-8)
收复莫斯科后,俄军开始反攻,他们收复了大部分沦陷的地区,唯独没有攻下主要目标斯摩棱斯克。而西吉斯蒙德三世还是没有放弃以他儿子瓦迪斯瓦夫的名义征服俄国的梦想,他命令23岁的瓦迪斯瓦夫公爵率军东征,目标依然是莫斯科。于是,这段波俄战争时代最后一场大规模攻势拉开了帷幕。
这场战争的理由是“合法的沙皇”瓦迪斯瓦夫去讨伐“篡位者罗曼诺夫”,与瓦迪斯瓦夫一起出征的还有老将切德卡维奇,包括哥萨克在内近两万人浩浩荡荡的再次踏进俄国的土地。初期他们没有遇到有威胁的抵抗,甚至有不少地区望风而降,然而俄国人的战略是收缩兵力,重点防御关键地带,在莫扎伊斯克(Mozhaysk)地区双方爆发了激烈战斗。
俄军指挥官鲍里斯·列科夫(Boris Lykov)也指挥近2万人投入防御作战,这位老练的将领将几个城镇和修道院做了加固工作,并派兵固守。波军不得不一个个硬啃这些小堡垒,连绵不断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618年夏季,战事陷入僵局。8月,一个叛变的哥萨克告诉了俄军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波军想要围困他们。莫斯科政府得到这份情报后不敢怠慢,命令前线立刻收缩兵力回防首都。
俄国人取得了战略胜利,他们的顽强抵抗成功拖延了波军的进攻锋芒,为莫斯科的防御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段经典台词以后还要在俄国大地上反复,反复上演)。波军已经不可能争取速胜,预期中反抗罗曼诺夫沙皇的叛乱也没有发生,俄国上下一心对抗侵略者。更糟糕的是,因为瑟姆和施拉赫塔不支持这场战争,所以前线军饷又断了......拖欠工资的后果是很糟糕的,许多士兵离开了队伍,波军只剩下约8,000人。
围攻莫斯科(1618)
波军来到了伪迪米特里二世曾驻扎过的图希诺村建立营地,10月2日,扎波罗热哥萨克的援军赶到了。扎波罗热哥萨克盖特曼佩德罗·科纳谢维奇·萨黑达弛尼(Petro Konashevych-Sahaidachny),他以后也会有出场,我们简称他为佩德罗,他带来了约18,000哥萨克助战。而莫斯科城的守军仅有一万人出头。
然而,就在波军准备攻城前夕,叒有人携带重要军事情报叛逃了......两名法国来的工程师偷偷溜到莫斯科城里,把波军准备进攻阿尔巴特门和特维尔门的重要机密大方的告诉了俄军。波军对此毫不知情,10月10日晚上,进攻开始了。这本来是一次突袭,但俄军显然做足了准备等波兰人进攻,波军攻城部队被运抵此处的枪炮火力压制,而哥萨克人看到俄军火力凶猛,愣是不敢参战,只剩波军还在特维尔门前苦战。
阿尔巴特门的情况好一点,即便面对准备充分的俄军,波军还是攻破木门入城了,但疲惫的波军旋即遭到了几百名日耳曼雇佣兵的拦截,随着俄军援军抵达,这部分波军被迫撤出了城市。特维尔门在付出惨重伤亡后也没能攻下,这天的进攻完全失败。战后,双方开始谈判,这时,无论是联邦还是俄国都不想也不能再继续战争了。联邦这边在摩尔达维亚地区又与奥斯曼帝国爆发了武装冲突,实际上摩尔达维亚大贵族战争还没有结束。而俄国经历“大动乱年代”,又是新朝建立国家百废待兴,也不能再打了。在这个情况下,双方代表签署了德乌利诺合约。
德乌利诺合约
1618年12月11日,波立联邦与沙皇俄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德乌利诺合约,虽然波军没能攻下莫斯科,但这次军事行动还是给俄国带来了不少损失。最重要的是,俄国此时守城已是竭尽全力,不具备将波兰人赶出俄国的能力,再加上边境的许多要塞也早被联邦和哥萨克占领,莫斯科政府没有能力讨价还价。条约明文如下:
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瓦萨的长子瓦迪斯瓦夫公爵放弃沙皇宣称;沙皇俄国割让斯摩棱斯克和切尔尼戈夫省等地给波立联邦;双方交换人质;双方保持和平,不再开战。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两位杰出的谋士以他们的睿智和远见卓识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焦点。他们就是东汉末详情
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这四位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被详情
曹冲,这位三国时期的聪明神童,他的早逝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遗憾。在历史的长河中,曹冲虽然生命短暂,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娥以其非凡的身份和传奇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是宋朝的一位皇后,更确切地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详情
朱瞻基,明朝的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寿命并不长,这引起了人们对他死因的广泛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周朝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传递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蒙古帝国的第四位大汗——蒙哥汗,他的继承决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其中,司马家族尤为显赫,诞详情
女子裹脚,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的风俗,其起源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尽管普遍的看法认为女子详情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虽然带来了中央集权和法制的统一,但也伴随着严酷的法律和残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包衣奴才。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已不常见,但它详情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皇位继承往往伴随着血腥与权谋。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便是一个详情
西晋时期,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动乱——八王之乱,彻底揭示了晋室皇权的脆弱和贵族权力的膨胀。这场持详情
在中国千百年的姓氏文化中,房姓虽然不算极为常见,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同样丰富而深厚。今天,就让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姓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族信息。今天,我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建立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然而,秦朝的统治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