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古代战役,发生时间是在1453年5月29日星期二,此战是典型的要塞攻防战,也是世界历史上一次令人震撼的战役。最终结果,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灭亡。
简介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奥斯曼帝国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领导之下对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作的一次征服,发生于1453年5月29日。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也在当天战死。这一事件代表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亦代表奥斯曼成功统治地中海东部及巴尔干半岛。君士坦丁堡之名之后仍一直使用。1930年,土耳其共和国官方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东罗马帝国的处境
在东罗马帝国存在的约1000年期间,君士坦丁堡曾被多次围城,但只有两次被攻陷,一次是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另一次是数十年后希腊人收复该城。十字军本来没有征服东罗马帝国的打算,希腊人亦在1261年收复君士坦丁堡。随后的两个世纪间,日益衰落的东罗马面临新的威胁,被奥斯曼帝国侵占越来越多的土地。1453年的东罗马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及周边地区,以及伯罗奔尼撒的一部分(以米斯特拉斯的要塞为中心),另有第四次十字军之役建立的特拉比松帝国,那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位于黑海南岸。
准备工作
穆罕默德的曾祖父巴耶塞特一世以前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位于亚洲的一隅修建了一个要塞,名为安纳托利亚堡垒。穆罕默德这时在君士坦丁堡城墙外修建第二个城堡,以增强土耳其人对海峡的控制,这个城堡更可以阻止黑海沿岸热那亚殖民地的援兵到达君士坦丁堡。这城堡名为如梅利堡垒,又称为Boğazkesen,这名字在土耳其语有双重含意:“海峡封锁者”或“割喉者”,反映了它的位置在战略上颇重要,它的希腊语名字Laimokopia也有此双重含意。与此同时,君士坦丁十一世试图用厚礼讨好穆罕默德,但君士坦丁十一世却又下令关闭君士坦丁堡内的小清真寺,加上希腊穆斯林受到压力改信基督教,让穆罕默德找到开战借口。
君士坦丁堡及其城墙的地图
君士坦丁向西欧求援,却得不到所期望的回应。自从1054年东西方基督教会大决裂后,西方的罗马天主教会曾尝试跟东方再次复合,1274年的第二次里昂会议便试图达成这目标。拜占庭的帕里奥洛格斯王朝有一些皇帝在此后也得到拉丁教会的接待。约翰八世曾与教宗尤金四世商讨复合。1439年召开的巴塞尔会议促成了《合一诏书》在佛罗伦斯发表。此后反对复合的势力在君士坦丁堡展开了庞大的宣传攻势,令当地人民意见分歧。意大利人对拜占庭经济的压制及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之役也令拜占庭人对意大利人没有好感,增加了复合的困难。最终复合失败,教宗尼古拉五世及罗马天主教会极为不快。
即使教宗尼古拉五世愿意帮助东罗马,但他对欧洲各国王公的影响力并没有君士坦丁所想的大,而且当时各国也未必有能力伸出援手。英国与法国因百年战争而元气大伤,西班牙正在与南方的穆斯林作战,日耳曼各邦也在激烈混战中,而波兰与匈牙利则在1444年瓦尔纳战役中败阵。虽然意大利北方城邦的一些部队到达君士坦丁堡,但这些支援根本无法抗衡奥斯曼大军。
君士坦丁堡守军仅得7000人,当中有2000人是外国雇佣兵。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长14英哩,相信是当时世上最坚固的城墙。而奥斯曼的兵力超过10万人,包括土耳其新军2万人,穆罕默德亦建造舰队以便从海上围城。
当时大炮面世还不算久,奥斯曼人雇用了一位叫俄本(又译作乌尔班)的匈牙利工程师,他是制造大炮的专才。俄本建造了一种巨型大炮,长逾8米,直径约75厘米,可将544公斤的炮弹射到1英哩远的地方。拜占庭人也有大炮,但它们细小得多,而且开炮时产生的后座力更会损坏自己的城墙。俄本的大炮也有缺点,一是命中率极差,即使目标大如君士坦丁堡也未必命中,二是每次上弹需要3小时,三是炮弹极缺乏;而大炮在6星期后便因本身的后座力而倒塌。
在君士坦丁堡被围城前,穆罕默德二世曾向君士坦丁十一世提议,如果他放弃君士坦丁堡,便可获准统治米斯特拉斯;君士坦丁拒绝了,宁可战死也要坚守该城。
对君士坦丁堡的围城及最后一击
穆罕默德计划进攻狄奥多西城墙,那是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城墙及壕沟,保护君士坦丁堡唯一没有被水面包围的西面部分。他的军队在1453年4月2日在城外扎营。多个星期以来,穆罕默德以巨型大炮攻击城墙,但仍未能轰出缺口。由于巨型大炮装填弹药极需时,守军能够在每次炮轰后修补大部分的破坏。与此同时,穆罕默德的舰队被罗马人放置的横江铁索阻拦,无法进入金角湾。为了绕过铁索,穆罕默德在金角湾北岸的加拉塔建造了一条陆上船槽,以涂上油脂的圆木建成,超过70艘船只被成功拖过船槽,进入金角湾,这是军事史上的惊人创举。这样阻止了热那亚的船只运送补给品,并使东罗马守军被迫分散极为有限的防守力量,守军的士气也受到严重打击,但是城墙仍有待攻破。
土耳其军曾向城墙发动多次正面攻击,但都被击退兼损失惨重。土军其后挖掘隧道,试图穿过城墙,很多挖掘者是塞尔维亚人,由扎加诺斯帕夏指挥。东罗马的工程师约翰尼斯·格兰特(日耳曼人,一说为苏格兰人)挖了一些隧道对付土军,让守军进入隧道把敌人消灭。土军隧道被灌水或是被使用希腊火摧毁。最终东罗马守军活捉了一位土军重要工程师,他在酷刑之下供出所有土军隧道的位置,那些隧道随即被破坏。
君士坦丁拒绝了穆罕默德开出的撤围条件,那是要东罗马缴付一笔天文数字的赔款,即使穆罕默德本人也知道对方根本不可能做到。穆罕默德随即计划强攻城墙以消耗守军实力。
5月22日晚上出现月蚀,对守军来说是不祥之兆。5月29日早上土军再次进攻,第一波攻势由训练及装备皆不足的辅助部队执行,失败是意料中事,只不过是用他们去削弱守军力量。第二波攻势主要由安那托利亚人执行,集中攻击西北部的布雷契耐城墙其中一段,先前的炮火已经对它造成部分破坏。该段城墙在11世纪时建造,较其它城墙脆弱得多,1204年十字军就是从该段城墙攻入城内。土军虽然曾经取得突破,但很快便被守军击退。第三波攻势由穆罕默德的精锐新军执行,守军最初还能坚持一阵子,但后来负责防守其中一段城墙的热那亚将领乔瓦尼·朱斯蒂尼亚尼在作战中受了重伤,离开了城墙,令守军开始出现恐慌。在连续3波猛攻后,土耳其军趁该段城墙守备出现漏洞之际,登上城墙并打开城门,土耳其军主力随即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土军发现贝拉克奈城墙的科克波塔门并没有锁上(土军没有使用贿赂或其它诡计,只是守军大意,尤其是炮轰遗下的瓦砾把那城门闭塞了),便从那儿冲入城内。
君士坦丁十一世带领守军进行最后的保卫战,脱下紫色皇袍,一马当先冲入土军阵中,与其部下在巷战中战死。
事件过后
君士坦丁十一世:东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
不同历史学家对城破之后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分歧:
美国历史学家莫提默尔·钱伯斯等认为“穆罕默德曾答应他的军队可以按照古代军事习俗,在破城后抢掠三日。他又恐吓君士坦丁十一世,如果抵抗,城中平民将不能幸免。土耳其人在初次炸开城墙及攻占陆地城墙的塔楼时,确实屠杀了很多平民,不过很快便恢复秩序。在初步攻势后,奥斯曼军沿城中主要街道以扇形散开,经过一些大广场,到达圣使徒教堂。穆罕默德特意保存此地,让他的新任大主教可以在那里管理基督徒。穆罕默德派了一支先遣部队保护当地的重要建筑物,例如圣使徒教堂,因为他不想接收一个完全被毁的城市。奥斯曼军在奥古斯顿广场会合,前面就是圣索非亚大教堂,当时教堂内聚集大批平民,他们把青铜大门闩上,希望在这最后时刻能有神的保护。破门后,士兵按照在奴隶市场可以卖得的价格把人群分隔,少数老人及一些婴孩被当场杀害。士兵们为了争夺富有的元老院议员、美貌少年或少女而打斗起来。传说当时有两位神父在弥撒中向人群讲话,土耳其人进入时,神父便走进教堂的墙中消失。按照传说,那两位神父会在基督徒夺回君士坦丁堡之日再次出现。”
英国城市史学家菲利普·曼梭认为“有数千平民被杀,30,000左右的平民被掠为奴隶或被驱逐”,但并无“强奸”等记载。
然而英国历史学家大卫·尼科尔则认为“土耳其人对待君士坦丁堡的平民的态度,比1204年十字军东侵时拉丁十字军对待其祖先的方式好得多,只有约4,000平民在围城中死亡。”虽然穆罕默德二世跟随当时各方军队的习惯,准许部下在城中强奸和抢掠,但他看到城中重要建筑遭到破坏后改变主意,在24小时后便制止那些作为。不幸地,城中已有大批居民遭受强奸、洗劫或沦为奴隶。城破之时估计约有5万人在城内居住,当穆罕默德下令停止抢掠时,大约有一半居民仍然自由。能有那么多的居民避过奴役厄运,有赖于当时君士坦丁堡的地形。与很久以前的全盛时期相比,君士坦丁堡在经历腺鼠疫,特别是两个世纪前的第四次十字军之役所致的灾难后,多年来人口已经大减。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是由四世纪时建成的狄奥多西城墙包围着的一系列建有围墙的村庄,村庄之间被大片田野所分隔。当奥斯曼军攻破城防后,这些小镇有很多显要居民向穆罕默德的将领表示归顺。按照伊斯兰传统,这属于自愿归顺,所以这些村庄,特别是靠着陆地城墙的那些,其居民及教堂获准免受奥斯曼军侵扰,更有穆罕默德的精锐“耶尼切里”保护他们。在穆罕默德停止掠城后,这些居民曾经出钱赎回一些沦为奴隶的居民,他们也在多种族的奥斯曼伊斯坦布尔组成一个被奥斯曼人称为“米利特”的自治社区。
在局势平静后,穆罕默德以列队仪式进城,期间当地居民向他献花以示恭贺。君士坦丁堡在第四次十字军之役被攻陷后便开始残破失修,穆罕默德对该城的最初印象亦是如此。
在穆罕默德眼中,他是罗马皇帝的继承者,自封“Kayzer-i Rum”,意思是罗马凯撒,不过他也被昵称“征服者”。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圣索非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在穆罕默德的恩准下,希腊东正教会仍然保存完好,真纳迪乌斯二世获任命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
普遍意见认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令很多希腊人从该城逃到西欧,并把希腊—罗马传统的知识及文书带到当地,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这种说法在某程度上是对的,不过很早以前希腊学者已开始流入西方,尤其是意大利北部城邦早在十一及十二世纪时已欢迎学者。佛罗伦斯执政官萨卢塔蒂在1396年开始这种文化交流,邀请一位拜占庭学者到佛罗伦斯大学讲学。意大利人对拉丁文古典及熟谙希腊语的向往,为文艺复兴增添动力。那些留在君士坦丁堡的希腊人大多数居于法纳尔及加拉达区,他们被称为“法那尔人”,当中出了很多能干的顾问为奥斯曼苏丹效力,不过很多希腊人视他们为叛徒。
君士坦丁的兄弟汤马斯及德米特里在摩里亚(伯罗奔尼撒)的米斯特拉斯要塞管治当地,但他们之间却常有冲突,亦知道穆罕默德终有一日会入侵他们的土地,米斯特拉斯终于在1460年失守。在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很久以前,德米特里曾与汤马斯、君士坦丁及其他兄弟约翰和狄奥多尔争夺帝位。在奥斯曼人入侵摩里亚时,汤马斯逃到罗马,德米特里则认为自己还可以当一位傀儡君主,可是他估错了,被囚禁在当地直至去世。在罗马,汤马斯获教宗及其他西欧统治者视为流亡的拜占庭皇帝,并得到他们提供一些金钱资助,到1503年才终止。1461年穆罕默德征服了自主的拜占庭国家特拉布宗。
学者认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代表了延续千年的罗马帝国正式终结,也是标志着中世纪结束及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重要事件,因为它代表了欧洲旧有宗教秩序的结束,及大炮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此事件亦导致连接欧亚两洲的主要陆上贸易路线中断,令很多欧洲人开始认真考虑经海路到达亚洲的可行性,最终促成欧洲人发现新大陆。
君士坦丁堡在星期二失陷,直到今天,很多希腊人仍然认为星期二是一周中最不祥的日子。
2020年5月29日,土耳其政府在圣索非亚大教堂前举行隆重仪式,庆祝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567周年,会场上公开在圣索非亚大教堂前朗诵古兰经之举引发希腊政府强烈抗议。
相关影视作品
2012年土耳其电影《征服1453》
2020年Netflix电视剧《帝国崛起:奥斯曼》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姓氏体系中,司马是一个相当常见的姓氏。然而,当我们谈论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司马欣详情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吕布被塑造为英勇无敌的武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吕布并未被列入蜀汉详情
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充满了权力斗争和血腥冲突。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王僚和庆忌的父子关系成为了一详情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他的英勇和忠诚使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他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政治斗争的时代。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有一位关键的人物——他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个故事不仅被视为秦朝灭亡的征兆,也是刘邦推翻秦朝详情
汉成帝刘骜在位共25年。 汉成帝,即刘骜,是西汉的第十二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从公元前33年开始详情
在中国古代汉朝宫廷中,钩弋夫人以其非凡的身份和悲剧性的命运,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末年发生的靖康之难是一段让人痛心的往事。这场灾难不仅标志着北宋的灭亡,也使得详情
薛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一位闻名于唐朝初年的军事将领。 首先,薛仁贵(614年-683年3详情
东周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秦朝。这个朝代不仅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激流中,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承载着父辈的遗志与国家的重任。他在位期间,不仅继承了曹操详情
明朝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之谜。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详情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和著名将领,因其忠诚勇敢、战功卓著而深受后人敬仰。然而,他生前却因政治斗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其一生与死亡都充满了悲剧色彩。崇祯皇帝,原名朱由检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元嘉时期是南朝宋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孕育了三位杰出的文学家——谢灵运、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鞋履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承载着实用性的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详情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这场灾难不仅对详情
在波澜壮阔的欧洲历史长河中,玛丽娅·特蕾莎以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开明的统治理念,成为了18世纪最著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国以其非凡的崛起与戏剧性的灭亡,成为了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详情
画家四祖,这一称谓汇聚了晋唐时期四位杰出的绘画大师,他们分别是**东晋的顾恺之、南朝宋的陆探微、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