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韩合并条约原文-日韩合并条约内容
2021-11-19 15:51:06

  日韩合并条约(又称韩国并合相关条约、庚戌国耻,)指的是1910年8月22日,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帝国代表寺内正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背景

  在1905年第二次日韩协约之后,韩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09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合并韩国的方针,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韩国刺客安重根暗杀之后,主张立刻合并韩国的一派成为日本对朝鲜政策的主流。虽然韩国出现如李容九、宋秉畯等人为首的“一进会”主张 日韩合邦 。但是日本的目的是并吞韩国而非“ 日韩合邦 ”,不久统监府下了集会演说的禁止令,于1910年8月22日吞并朝鲜。

image.png

  日韩并合时李完用的全权委任状

  内容

  大韩帝国皇帝将朝鲜半岛全部的统治权让予日本;

  日本接受大韩帝国的要求将韩国并入日本;

  日本保障保护旧大韩帝国皇帝与皇族的尊严与权益及经济开销;

  日本可以对于对有勋功的朝鲜人赐爵赐勋;

  日本必须保护朝鲜人的生命与财产并增进其福祉;

  日本可以将对新制度认同、又具相当能力的朝鲜人用为帝国官吏。

  影响

  由于日韩合并条约的实行,大韩帝国告此灭亡,日本的韩国统监府改制为朝鲜总督府,成为统治朝鲜半岛的机关;朝鲜总督府之后开始进行长达三十五年的殖民统治。韩国社会视之为国耻,称作“庚戌国耻”( 경술국치 / 庚戌國恥 ),将条约缔结之日称为“国耻日”( 국치일 ) 。而赞成、协调签定日韩合并条约的八位韩国内阁大臣也被韩国人称为庚戌国贼。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夏恽之名的正确读音与历史回响:解码东汉宦官的姓名密码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夏恽"作为十常侍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姓名读音常因"恽"字的生僻性引发争议。结合《新华字典》《百度汉语》等权威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考证,可明确其标准读音为xià yùn(夏·运),这一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