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中日通商章程简介-中日通商章程英文
2021-11-18 17:44:01

  《中日通商章程》,全称《中日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为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日本明治四年)9月13日签订的条约,与《中日修好条规》同日签定。中方代表为直隶总督李鸿章,日方代表为大藏卿伊达宗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日本明治五年),日本提议修改此条约。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日本明治六年),清朝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使节在天津进行换约。

image.png

  《中日通商章程》共33款,作为中日平等贸易的法理依据。其中第一款规定中国对日本开放此前已经对西方列强开放的15个沿海沿江口岸,日本对中国开放此前已经对西方列强开放的8个沿海口岸,从而废止了德川幕府时期的锁国政策,打开了中日贸易全面发展的大门。

  自1871年《中日通商章程》签署以后,两国间的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两国间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五倍。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夏恽之名的正确读音与历史回响:解码东汉宦官的姓名密码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夏恽"作为十常侍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姓名读音常因"恽"字的生僻性引发争议。结合《新华字典》《百度汉语》等权威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考证,可明确其标准读音为xià yùn(夏·运),这一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