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庆喜(1838-1913年),生于天保八年9月29日(1837年10月28日),卒于大正二年(1913年)11月22日。
人物介绍
在将军德川家定的继嗣问题上,被所谓一桥派拥立,与井伊直弼等南纪派推举的德川家茂相争而失败。德川庆喜面对日渐衰落,原希望在继承后借助法国协助进行西化,重提公武合体以改革幕政。文久二年(1862年)幕政改革后,担任将军后见职,推行维持幕权、公武合体的政策。庆应二年(1866年)第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死后,德川庆喜任将军。在法国公使罗什的建议和援助下,吸取欧式制度进行幕政改革,设想建立一个以德川氏为中心的统一权力结构。庆应二年(1866年)底,一直支持公武合体,反对倒幕的孝明天皇暴毙,更使德川庆喜维护幕府政权合法性的美梦幻灭。庆应三年(1867年)6月,土佐藩主张幕府大政奉还,并发动倒幕运动,德川幕府战事失利,德川庆喜于庆应三年(1867年)10月14日大政奉还,将奉还大政予天皇。
退任将军后,德川庆喜热衷于摄影、狩猎、民谣歌曲研究等趣味中。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被册封公爵。大正二年(1913年)因肺炎而逝世,享年七十七岁,是德川幕府中寿命最长的将军。
德川庆喜
人物生平
藩邸岁月
天保八年(1837年)9月29日,德川庆喜出生于江户小石川的水户藩邸。因在男孩中排行老七,故起名为七郎。其父德川齐昭诸事异风,认为华丽轻挑的江户风土不利于养成质朴豪侠的男子气骨,故此在七郎还不到一岁时就将其送回藩地水户抚养。后来又请会泽正志斋和青山延光做七郎的老师。会泽正志斋是被视为尊王攘夷论经典著作之——《新论》一书的作者,青山延光则是藩校“弘道馆”的主任教授、史局“彰考馆”的总裁。两人将水户的学问与藩风向七郎进行了彻底的灌输。德川齐昭还认为大名的子弟应比普通武士更加刚武强健,所以督教极严。
诸子之中,德川齐昭最为赏识七郎。当时大名子弟中除嫡长子被立为世子外,庶子一般多以养子身分人继他藩。七郎五岁那一年,“御三家”中势力最大的纪州藩因嗣子缺位前来请求养子。当谋士藤田东湖向德川齐昭征询入选意见时,德川齐昭表示性情柔和的五郎较为合适,七郎要作为世子的侯补留在本藩。当时长子鹤千代早已被立为世子,老谋深算的德川齐昭以侯补的名义留下七郎,似乎不仅仅只是着眼于此,当另有所寄。
入继一桥
弘化四年(1847年)8月1日,幕府老中(幕阁首班)阿部正弘向水户藩传达了第十二代将军德川家庆的“台命”:着令七郎以养子的身分人嗣一桥德川家,继承一桥藩的事业。一桥家与田安德川家、清水德川家合称“御三卿”,是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分封他的三个儿子而成的亲藩。从血缘关系来看,“御三卿”远比“御三家”更近,故在将军嗣子递补的顺序中处于更为优先的位置。而一桥家则为“御三卿”之首。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第十二代将军德川家庆均出自一桥家。德川家庆的次男庆昌又曾人继一桥家为养子,更加深了一桥家与幕府将军家的渊源关系。对七郎来说,入嗣一桥家无异于登龙门,使将来继承将军之位的机会陡增。
德川家庆之所以选定七郎入继一桥家,是有其深谋远虑的。德川家庆虽育有二十九个子女,但多早年夭折,长大成人的只有德川家定。而德川家定也体弱多病,恐难为长久之计。七郎聪明英俊,德川家庆对此早有所闻。而且德川家庆的夫人来自皇族有栖川氏,与七郎的生母同出一门,两人为姊妹关系。一旦将来德川家定有事,七郎即可人而代之,是为德川家庆的伏笔所在。
对七郎出继一桥家之事,江户幕府有人颇多微词。除与其他诸家相比血脉较远外,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自水户二代德川光国以来,水户家即被视为尊王思想的渊数,七郎之父德川齐昭更是傲岸矫激。但将军德川家庆对七郎情有所钟,不为所动。
弘化四年(1847年)10月5日,七郎入江户城谒见将军德川家庆。12月1日,易服行礼,得赐家庆的“庆”字,更名为一桥庆喜,授从三品、左近卫中将,称刑部卿,成为一桥家的当主。这一年庆喜十一岁。事情的进展正如同德川齐昭所期待的那样。
继嗣之争
嘉永六年(1853年)6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佩里率四艘军舰闯人江户湾(今东京湾),以武力胁迫日本通商开国。给长期实行锁国政策的日本带来极大的冲击。国中攘夷呼声骤起,反对德川幕府妥协让步的外交路线。这两股势力的论战与摩擦,构成幕末政治风云的核心。值此天下骚然之际,德川家庆病死,其子德川家定继任为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年已三十,虽两度娶妻,但未有子嗣。从其虚弱的身体状况来看,将来也不可能生育后代。于是,次代将军的人选问题就浮上议事日程。当时,“御三家”和“御三卿”中,较为合适的侯补者有两个:一个是纪州藩主德川庆福,另一个就是一桥庆喜。庆福是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之孙、现将军家定的堂兄弟,从血缘上来看,德川庆福占有优势。若在承平之年,立庆福为将军后嗣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在局势动荡的幕末,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庆福)显然难以承担时局赋予的重任;而以英明俊敏著称的庆喜已年逾十七,正是可以从此大显身手的时候。
德川庆喜幕阁老中阿部正弘、萨摩(今鹿儿岛)藩主岛津齐彬、越前(今福井)藩主松平春岳、宇和岛(今爱媛)藩主伊达宗城等人从大局出发,认为当此多事之秋,应重才能、轻血统,主张迎立一桥庆喜,是为“一桥派”。但将军德川家定的生母本寿院对此极力反对,认为这是水户齐昭妄图劫夺政权的阴谋,声言若立庆喜为嗣,将以自杀相抗。与其相呼应,以水野忠央为首的纪州藩势力也掀起拥立庆福的运动,是为“南纪派”。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为了达到立庆喜为嗣的目的,岛津齐彬不惜将养女笃姬(天璋院)嫁给将军家定,以期借此影响其取舍。但在此问题,本寿院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安政四年(1857年)夏,庆喜的有力支持者、开明的幕府老中阿部正弘病死,幕府的政策日趋保守。安政五年(1858年)4月,彦根(今滋贺)藩主井伊直弼出任老中。井伊同本寿院联手,于6月25日宣布立纪州庆福为将军后嗣。“一桥派”彻底失败。
就在双方围绕人嗣问题进行激烈斗争时,世事也在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安政元年(1854年),马修·佩里率舰队第二次来航,强迫日本缔结了《神奈川条约》。随后,俄、英、荷等国也相继对日本提出不平等要求。在列强的威胁下,日本一步步被迫走向开国。安政六年(1859年)6月,井伊直弼在未获得天皇救许的情况下同美国总领事哈里斯签署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按照水户学的理论,天皇为国家之主,幕府将军只不过是受天皇委托、代行政治职能的。闻知井伊擅自签约,一桥庆喜拍案而起,面责井伊。二十二岁的庆喜在政治舞台上迈出了积极的第一步。老奸巨猾的井伊直弼当时不与庆喜当面交锋,其后却骤兴大狱,严厉惩罚反对派。一桥庆喜等人受到禁闭处分,不少同时提出异议的藩士或被砍头、或遭流放。这样,继嗣拥立与尊王攘夷交织在一起,形势朝着对庆喜不利的方向发展。安政六年(1859年)7月,将军德川家定死去。立嗣斗争中的胜者、十二岁的庆福改名为德川家茂,继任为第十四代征夷大将军。这时的一桥庆喜似乎已与将军之位无缘了。
改革幕政
井伊直弼的残酷弹压,激怒了水户藩的武士。他们于安政七年(1860年)3月3日在江户樱田门外设伏、刺杀了井伊直弼,史称樱田门外之变。此后,控制幕府大政的老中安藤信正试图弥合与京都朝廷的分歧,致力于公(朝廷)武(幕府)合体运动,策划将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宫下嫁将军德川家茂。但这一政治婚姻受到尊王攘夷论者的非难。文久二年(1862年)1月,安藤信正遇刺受伤,被迫辞职。是年4月,一桥庆喜的禁闭处分被解除,与人会面和书信往来的自由得以恢复。但已领略政海风险的一桥庆喜并没有轻举妄动,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
这时,其父德川齐昭业已离世,人们逐渐把政治视线集中到了攘夷大本营——水户出身的一桥庆喜身上,将之视为救世之主,认为只有他才能驱除夷敌,挽大厦于将倾。对于尚无任何政治成就的一桥庆喜的这种过大评价与期待,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寄托了乱世之中人们的一种幻想。世间的这种舆论似乎也影响到了京都朝廷。文久二年(1862年)7月,天皇的敕使大原重德来到江户,传达了天皇的“睿虑”:任命一桥庆喜为将军后见职(将军辅佐)、松平春岳为政事总裁职,主持幕府事务。尽管这一人事安排的背后能看到萨摩藩岛津久光(岛津齐彬之弟)的强力身影,但朝廷置喙幕府人事是前所未闻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德川幕府权威的坠失。
一桥庆喜上任后同松平春岳联手,在横井小楠的策划下进行改革,以图刷新幕政。主要内容有:1、缓和参勤交替制。废除大名必须在江户、封地逐年轮住的参觐交代,改为每三年到江户朝觐一次,且每次只有三个月。2、改革军制。参照法国军制重编步、骑、炮兵,并从荷兰采购军舰,振兴军备;同时派遣人材留学海外,研习近代军事思想。3、设置京都守护职。当时的京都聚集了一批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下级武士、浪人,他们以“天诛”为名滥行杀戮,使京都陷于无秩序状态。一桥庆喜新任会津(今福岛)藩主松平容保为京都守护职,率精兵一千赴京,控制住局势;并藉此牵制朝廷的动向。4、改革学制,设置“藩书调所”(今东京大学前身),培养外交和西学人材。以上措施强化了一桥庆喜在德川幕府中的权力基础。
被迫攘夷
此时的京都,尊王攘夷的呼声甚嚣尘上。文久二年(1862年)10月,朝廷的攘夷督促敕使三条实美来到江户城中,要求德川幕府立即行动起来,力行攘夷。曾持攘夷论的会泽正志斋则上《时务策》,力劝一桥庆喜认清时局、实行开国政策。一桥庆喜本身对照相机、洋式马鞍等舶来品极为喜好,堪称“洋癖家”,是隐然的开国论者。故此对朝廷的攘夷命令不以为然,甚至打算到京都去说服朝廷。但被政事总裁职松平春岳所制止。孝明天皇与西南雄藩均铁心攘夷,民众舆论更是一边倒,若于此时贸然以开国论相撷抗,只能落下恶名,难以收场。所以松平春岳主张先向朝廷表明攘夷的立场,然后再徐谋他策。这样,德川幕府承诺朝廷实行攘夷,并约定征夷大将军近期赴京,共商大计。
日本对外攘夷之殴打外国人文久三年(1863年)1月,将军后见职一桥庆喜先期入京。攘夷派浪人将人头放在一桥庆喜住宿的东愿寺门前,进行威逼与恐吓。3月,将军德川家茂上洛,又有浪人将京西等持院内室町幕府足利尊氏、足利义诠、足利义满三代将军木像的头部砍下,摆在三条大桥,予以恫吓。力主攘夷的长州藩(今山口)与朝廷内的三条实美等相串联,策划利用4月11日天皇行幸石清水八蟠宫的机会,举行向将军授以“节刀”的仪式。“节刀”之礼本来自中国,奈良时代将军出征之际,总是由天皇下赐”节刀”,以示承命征伐。平安时代末期已被废除。这时重开此举,旨在向德川幕府施压:若承受“节刀”而不攘夷,则天下人可以违救之罪而攻之。一桥庆喜看破此棋,劝说将军德川家茂伪称生病,回避此行。被迫以代理身份随伴天皇的一桥庆喜,则趁夜间在八蟠宫山麓休息之机借口腹痛遁走,终使授与“节刀”的计谋化为泡影。
但朝廷步步进逼,要求德川幕府定下明确的攘夷日期,否则不放将军回江户。文久三年(1863年)4月20日,陷于穷地的一桥庆喜只得以将军德川家茂的名义将实行攘夷的日期定在同年5月10日。4月22日,朝廷将此日期通知在京诸位大名。既然明知攘夷不可而又不得不为之,庆喜只得虚晃一枪。但以区区二十天的时间做攘夷诸种准备,未免近于荒唐。5月8日方得以回到江户的庆喜于次日召集幕阁会议,宣布将从第二天开始实行攘夷。除强调日方决不首启战事外,其他具体措施概未涉及。5月14日,一桥庆喜向朝廷提出辞去将军后见职。此事出乎朝廷意料,当今之世能够统率群藩、抗御外夷的,除去庆喜之外别无他人,遂连发特使予以挽留;本来不喜欢庆喜的幕府阁老们也苦苦相劝,一桥庆喜只好同意。5月10日,长州藩炮击通过马关(今下关)海峡的美国商船和法、荷军舰,拉开了攘夷战争的帷幕。
开国争端
这一时期的京都堪称阴谋之都。各种势力分化组合、折冲樽俎。攘夷过激派长州藩的举动,逐渐引发了萨摩诸藩的不安。萨摩藩岛津齐彬死后,由其异母弟岛津久光以藩主岛津忠义父亲的身份主持藩政。文久三年(1863年)8月,自江户回藩途中的岛津久光一行于横滨附近的生麦村与骑马郊游的英国人发生冲突,由此引发了萨英战争。此战虽使萨摩藩在攘夷浪潮中声名鹊起,但岛津久光也意识到以现有的国力,攘夷是不可能的。以此战为契机,萨摩藩转而实行对英国接近的方针,主张开国。
德川庆喜为同以长州藩为首的尊攘势力相对抗,萨摩藩与在京拥有重兵的会津藩(当时会津藩主松平容保担任京都守护职)联手,会同中川宫亲王,以“清君侧”为名于文久三年(1863年)8月18日发动政变,扫除了京都内的长州藩势力。朝廷激进派三条实美等七公卿被迫流亡长州。“八月十八日政变”后,新形成的“参豫会议”担当起议论国政的角色。这是一个由幕府与雄藩组成的联合机构,构成人员有将军后见职一桥庆喜、萨摩藩主之父岛津久光、越前藩主松平春岳、土佐(今高知)藩主山内丰信、宇和岛藩主伊达宗城、京都守护职、会津藩主松平容保。诸藩主在此前的将军继嗣问题上多属旧“一桥派”,同庆喜极有渊源。但此时的庆喜已非昔日的庆喜,以其幕府代言人的身份,所处立场也就颇为微妙。
围绕着开国还是锁国的问题,“参豫会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岛津久光等人主张开国,属多数派。庆喜日益倾向于“锁国论”。后来庆喜在其晚年的谈话集《昔梦会笔记》中谈及此事时说:“此前曾屈服于长州藩的攘夷压力,这次若再视萨摩藩的马首是瞻,未免显得幕府也太无主见了。”如何维持幕府的威望,成为这一时期庆喜的行动指针。
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文久四年(1864年)2月16日的“参豫会议”中,一桥庆喜终于撕破脸皮,对岛津久光、松平春岳、伊达宗城三人破口大骂。事已至此,“参豫会议”也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幕府与萨摩藩的对立表面化。3月,庆喜辞去将军后见职的职务,就任新设的“禁里守卫总督”和“摄海防御指挥使”意图是要把朝廷所在的京都紧紧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6月5日,京都守护职所属的“新选组”突袭旅馆池田屋,将在此聚会的二十余名长州藩攘夷派武士尽数捕杀。原本对庆喜只在口头上表示攘夷心存不满的攘夷派愤然宣布将庆喜列为“天诛”的目标。十天之后,庆喜的亲信平冈圆四郎被人暗杀,成了第一个牺牲品。这时,攘夷与否已蜕化为一种旗号,对权力的争夺才是问题的中心所在。
征讨长州
八月十八日政变中落北的长州藩本来就心怀怨气,闻知池田屋事件的急报后更是怒不可遏,遂挥兵入京,与幕府在御所蛤御门一带展开激战。史称“禁门之变”。初次参加实战的一桥庆喜大出风头,指挥会津等藩的军队击败长州兵。并借胜利余威,求得朝廷救令,欲远征长州藩。这时正值为报复去年长州藩攻击美国等国船只事件,英、法、美、荷四国舰队炮击马关,史称四国舰队炮击下关事件。长州藩处于内外受敌的苦境,只得弹压藩内尊攘派,逼率队犯京的三名家老自杀谢罪,对幕府采取恭顺的态度。四国舰队的猛烈炮火令长州醒悟到今日之天下“已非复攘夷”、而应趋向于开国。以高杉晋作、木户孝允为首的革新派取得藩政的主导权后,认识到树立统一的国家权力才是实现开国自强的前提条件,藩论由尊王攘夷转为勤王倒幕。
一桥庆喜为巩固自己和德川幕府的统治地位,于1866年6月再次宣布征讨长州藩。但此时的德川幕府已日益弱体化,持开国论的萨摩藩不仅拒绝德川幕府的出兵要求,反而暗中支持长州藩。后在土佐藩出身的坂本龙马等人的斡旋下,萨摩藩与长州藩秘密结成萨长同盟,确定共同倒幕的立场。第二次长州合战并未像德川庆喜所期待的那样顺利展开,德川幕府方面军队屡屡失利。7月20日,二十一岁的将军德川家茂病死于征长指挥部所在的大阪城。以此为由,德川庆喜下令中止了征讨长州藩战争。
对德川庆喜向无好感的德川家茂曾留下遗言,指定”御二卿”中田安德川家的龟之助做他的继承人。但此时的龟之助只有3岁,值此内优外患之际,显然难以承担重任。无奈,幕阁只能谋求有关大名的支持,提出拥立一桥庆喜。一桥庆喜最初坚辞不就。后在提出改革弊政的条件得以满足后,才于1866年12月5日易名为德川庆喜,正式就任幕府第十五代将军。
风雨欲来
德川庆喜继任将军之后,为摆脱困境,在法国公使罗歇尔的指导下,对幕政进行重大改革:1、军事上废除旧制度,征募农民、市民组建新式步兵;聘用法国军事教官团,开办军官学校,着手建立近代常备军。并以虾夷地(今北海道)的矿山作担保,向法国借款六百万美元,以购买军舰、武器。2、政治上改革老中制度,分幕府为国内事务、会计、外国事务、陆军、海军五局,各老中分掌一局,由首席老中统辖全国政务,以期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府机构。3、经济上设立与法国合办的公司,建造铁道,开发矿山,赋课新税。这些改革措施因幕府很快崩溃而未及全面实施,但其中大部分被后来的明治政府所采纳,可见还是部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只是此时的幕府体制早已病入膏盲,回天乏术了。
坂本龙马时局的变化往往出人意料,德川庆喜继任为将军十天之后,孝明天皇突然病死。孝明天皇虽主张攘夷,但不支持倒幕,故此持开国论的倒幕派对他的存在还是有所顾忌的。孝明天皇的死,使得形势非常有利于倒幕派。庆应三年(1867年)1月9日,十五岁的睦仁亲王即位,是为明治天皇。以岩仓具视为首的宫廷倒幕派控制幼帝,四处活动,同以长州藩的木户孝允、萨摩藩的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为首的萨长倒幕派遥相呼应。
为调和幕府与倒幕派之间一触即发的紧张关系,以土佐藩主山内丰信及其亲信后藤象二郎为代表的妥协派,提出了一项与武装倒幕相对立的“大政奉还”的方案。“大政奉还”构想的肇始者实际上是坂本龙马。庆应三年(1867年)6月,坂本曾向后藤提出建立新国家的八条基本方针,即“船中八策”。“大政奉还”就是“船中八策”的第一条。后藤接过这个方案后又揉入自己的想法,主张幕府将军把现有的统治权名义上奉还天皇,而在天皇之下设立一个由将军担任议长的“大名会议”来掌握实权。以“大名会议”为上院,另从各藩选拔有识之士组成下院,用类似欧美的议会形式来运行国政。山内对此颇为欣赏,认为既可促使德川庆喜奉还政权,又可将其从危亡中挽救出来,堪称恩义两全。而在德川庆喜看来,将眼下的幕朝两元政体一元化,自己高居两院首席,控制大权,亦不失为良策。这时,倒幕派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庆应三年(1867年)9月,萨、长两藩签署了共同出兵盟约。后艺州藩(今广岛)也加入进来。10月14日清晨,岩仓具视以天皇的名义向萨、长两藩下达了“珍戮贼臣庆喜”的“讨幕密诏”。
垂死挣扎
德川庆喜觉察到倒幕派的企图,先发制人,于同一天上奏朝廷,请求将政权“奉还”给天皇。翌日,朝廷批准了庆喜的请求。倒幕派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由得捶胸顿足。德川庆喜的“大政奉还”使他们失去了举兵的借口。这时的形势一片混乱,各种臆测纷飞,诸大名多采取观望的态度。幕府老中松平乘漠等开始在京都集结军队,试图以武力继续维持政权。但岩仓具视已识破庆喜大政奉还背后的意图,倒幕决心并未动摇。庆应三年(1867年)11月4日,岩仓具视秘密上奏《王政复古议》意见书,请求朝廷下达讨幕诏书。到11月底,萨摩、长州、艺州三藩的大军陆续集结于京阪地区,摆开了与幕府决战的阵式。12月9日,岩仓具视等晋见明治天皇,奏请实行“王政复古大策”。同时西乡隆盛指挥军队包围御所,发动宫廷政变。当天下午,以天皇的名义召开了由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参加的御前会议,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当夜,又在小御所召开三职会议,责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
12月10日,松平春岳等来到将军驻跸的二条城,向德川庆喜传达了小御所会议的决定。德川庆喜以城中人心动摇为由,表示不能接收。当天晚上,长州藩的先遣部队开进京都,倒幕派声势大振。德川庆喜遂于13日离开已处于劣势的京都,退往大阪城。在法国的授意下,德川庆喜外交方面也作了安排,向英、法等六国宣布遵守所签订的条约,试图使外国承认幕府政权的正统性。同时还上书朝廷,以自己为“正”、称倒幕派为“奸”,要求天皇“清君侧”。以山内丰信为代表的公武合体派也积极活动,逼岩仓让步。形势似乎又出现了转机。
此前,倒幕派为彻底推翻德川幕府,曾派浪人潜人江户,扰乱秩序,以逼使对方率先挑起战端。聚集于江户萨摩藩邸的浪人们数十人一伙,四处袭击豪家、劫夺钱财、散布谣言。12月25日忍无可忍的德川幕府一方终于放火烧毁了萨摩藩邸。消息传至大阪后,幕府方面军队士气大振,急欲一战。在此形势推动下,德川庆喜于明治元年(1868年)1月1日发布“讨萨表”。3日,以会津、桑名两藩为先锋的幕府方面军队从大阪向京都发动攻击,同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倒幕派军队在京都南郊的鸟羽、伏见城相遇,双方展开激战。经过三天血战,一万五千人的幕府军全线溃败。曾豪言决战到底的德川庆喜闻知败讯后,于6日夜携同亲信数人潜出大阪城,匆匆乘“开阳丸”军舰从海路逃回江户。
平淡余生
是卷土重来、再论高低,还是堰旗息鼓、认输投降,德川庆喜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德川庆喜权衡再三之后,斥退了主战派小栗忠顺、榎本武扬等决一死战的请求,采取了绝对恭顺的方针。委任胜海舟为陆军总裁、大久保忠宽为会计总裁,负责处理遗留问题。明治元年(1868年)2月12日,德川庆喜迁出江户城,避入上野东叡山宽永寺大慈院,待罪自省。接受棘手之任的胜海舟不辱使命,与倒幕派东征军总参谋西乡隆盛谈判,实现了江户的“无血开城”,使江户得以免于战火的浩劫。同时力主实行宽大政策,保全了德川庆喜的性命。德川宗家也得以延续,让田安龟之助改名为德川家达,继承德川宗家,并给以骏府城(今静冈)七十万石作棒禄。至此,持续了二百六十四年的德川幕府退出了历史舞台。
德川庆喜虽然投降,但原德川幕府主战派的反抗并未停止。直到明治二年(1869年)2月,榎本武扬在北海道五棱郭城就擒,战事方告平息。是年9月,庆喜的“谨慎”处分得以解除,开始了在静冈的长达四十四年隐居生活。退任将军后,德川庆喜对政治活动兴趣明显减退,连一些旧家臣因在新政府任职,他为免被人猜疑,除胜海舟、涩泽荣一以外亦尽量避嫌而不见面。反而热衷于投入摄影、狩猎、民谣歌曲研究等趣味的生活之中。他在日本的摄影史享有一定地位。这一时期的庆喜在生活上较为安逸,与侧室育有十男十一女。德川宗家的家督由他的养子德川家达,田安家的龟之助接任。
明治三十年(1897年)他从静冈回到东京居住。翌年他前往皇居(即前江户城)参觐明治天皇,之前他因为从小受水户藩盛行的尊王学说熏陶影响,认为自己是乱臣贼子,故一直都无意面见天皇。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根据明治天皇的旨意,庆喜从德川家达宗家分出,自立一家,跻身华族之列,并被授予公爵称号、勋一等旭日大勋章,他被册封为公爵。大正二年(1913年)因肺炎而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退位后的德川庆喜
轶事典故
德川庆喜与生父齐昭一样都很喜欢吃萨摩藩出产的猪肉,所以被人称为“猪一样“(日语:猪一様)(就是喜好猪肉的一桥大人之意,“样”在日语中是一种尊称,相当于汉语中的“XX大人”)。对西洋文物十分关心,晚年喜好面包及牛乳,对照相机及写真摄影、钓鱼、骑脚踏车、显微镜、手艺(刺绣)颇有兴趣。在将军时代曾向西周学习法语。
拥有驾驶执照,明治时期在静冈市内驾驶汽车时,曾在荞麦屋前起了交通事故的冲突。
爱好摄影,但技术不佳。虽屡次向写真杂志上投稿,却没有被采用过。与他有共同兴趣生活的友人则是庆喜的异母弟昭武。
亲属成员
安政二年(1855年)12月3日,德川庆喜与一条美贺结婚(维新后改名美贺子)。与美贺之间的长女(琼光院殿池水影现大童女)於安政五年(1858年)7月16日诞生,7月20日时早逝。之后,与美贺之间再也没有生下孩子,明治年间一共诞生了10男11女,皆是与两位侧室之间所生。子女有继承德川庆喜家公爵七男庆久、胜海舟的婿养子十男精、成为伏见宫博恭王妃九女经子。而且庆久的子女有德川庆光与高松宫宣仁亲王妃喜久子。
妻妾
正室:一条美贺(维新后改名美贺子)(今出川公久之女、一条忠香养女、天保6年7月19日~明治27年7月9日)
侧室:新村信(松平政隆之女、新村猛雄养女、明治38年2月8日死去)
妾:芳(新门辰五郎的女儿)
子女
长男:敬事(明治4年6月29日-明治5年5月22日,新村信之子)
长女:镜子(明治20年3月23日嫁给德川达孝为夫人,明治6年6月2日-明治26年9月29日,新村信之女)
三女:铁子(明治23年12月30日嫁给德川达道为夫人,明治8年10月27日-大正10年12月10日,新村信之子)
五男:池田仲博(明治23年2月25日成为池田辉知养子,明治10年8月28日-昭和23年1月1日,新村信之子)
六男:齐(明治11年8月17日-明治11年11月28日,新村信之子)
六女:良子(明治13年8月24日-明治13年9月29日,新村信之子)
九女:经子(明治30年1月9日嫁给伏见宫博恭王为王妃,明治15年9月23日-昭和14年8月18日,新村信之子)
七男:德川庆久(明治17年9月2日-大正11年1月22日,新村信之子)
十一女:英子(明治44年4月29日嫁给德川国顺为夫人,明治20年3月22日-大正13年7月5日,新村信之子)
十男:胜精(明治32年1月20日成为胜海舟婿养子,明治21年8月23日-昭和7年7月10日,新村信之子)
中根幸(中根芳三郎长女、大正4年12月29日去世)
次男:善事(明治4年9月8日-明治5年3月10日,中根幸之子)
三男:琢磨(明治5年10月5日-明治6年7月5日,中根幸之子)
四男:德川厚(明治7年2月21日-昭和5年6月12日,中根幸之子)
次女:金子(明治8年4月3日-明治8年7月22日,中根幸之女)
四女:笔子(明治28年12月26日结婚嫁给蜂须贺正韶为夫人,明治9年7月17日-明治40年11月30日,中根幸之女)
五女:修子(明治11年8月17日-明治11年10月8日,中根幸之女)
七女:浪子(明治28年12月7日嫁给松平齐为夫人,明治13年9月17日-昭和29年1月13日,中根幸之女)
八女:国子(明治34年5月7日嫁给大河内辉耕为夫人,明治15年1月23日-昭和17年9月11日,中根幸之女)
十女:系子(明治39年5月19日嫁给四条隆爱为夫人,明治16年9月18日-昭和28年10月11日,中根幸之女)
死产:男子(明治17年8月22日死产,中根幸之子)
八男:宁(明治18年9月22日-明治19年7月2日,中根幸之子)
九男:德川诚(明治20年10月31日-昭和43年11月11日,中根幸之子)
死产:女子(明治24年6月2日死产,中根幸之女
人物评价
松下幸之助:德川庆喜宽广的胸襟和过人的谋略,值得每一位领导者学习。
稻盛和夫:他(德川庆喜)所实施的体制改革,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极为新颖且彻底的。
中国学者周维宏:德川庆喜主持的庆应改革,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都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从本质上看,它仍是一场封建改革。……德川庆喜的最高理想不过是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这些改革远未达到积极开国、知产兴业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
日本史学者刘天纯:德川庆喜励精图治,致力于复兴幕府的统治。虽然他为挽救其腐败透顶的封建统治耗尽了心机,实行过各种反动的内外政策;但终因其行为是违背了历史潮流,最后以让出江户城,保护个人生命,流放外地的结局,从此结束了他的政治生命。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两位杰出的谋士以他们的睿智和远见卓识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焦点。他们就是东汉末详情
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这四位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被详情
曹冲,这位三国时期的聪明神童,他的早逝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遗憾。在历史的长河中,曹冲虽然生命短暂,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娥以其非凡的身份和传奇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是宋朝的一位皇后,更确切地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详情
朱瞻基,明朝的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寿命并不长,这引起了人们对他死因的广泛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周朝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传递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蒙古帝国的第四位大汗——蒙哥汗,他的继承决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其中,司马家族尤为显赫,诞详情
女子裹脚,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的风俗,其起源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尽管普遍的看法认为女子详情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虽然带来了中央集权和法制的统一,但也伴随着严酷的法律和残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包衣奴才。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已不常见,但它详情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皇位继承往往伴随着血腥与权谋。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便是一个详情
西晋时期,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动乱——八王之乱,彻底揭示了晋室皇权的脆弱和贵族权力的膨胀。这场持详情
在中国千百年的姓氏文化中,房姓虽然不算极为常见,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同样丰富而深厚。今天,就让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姓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族信息。今天,我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建立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然而,秦朝的统治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