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德国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地理位置在德国的东北部,城市中心坐标为52°31′,东经13°2′,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
简介
柏林(Berlin),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人口约363.4万(2018年9月30日)。
柏林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城市中心坐标为52°31′,东经13°2′。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9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为两个区域,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德国首都的地位,并驻有147个外国大使馆。
柏林与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建交关系,如洛杉矶、巴黎、伦敦和马德里等。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七名。
2023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柏林举行。
历史
勃兰登堡选帝侯及普鲁士公国
柏林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市。这里最初是易北河东北的一片沼泽地,有西斯拉夫人部落的两个聚落点,名字分别是柏林和科恩。直到12世纪,日耳曼人驱逐定居在这里的斯拉夫人后,才在施普雷河畔建立两个村镇,并且沿用其斯拉夫名字。柏林在1237年建成,位于施普雷河东岸,是商人的聚居区,科恩位于施普雷河西岸,是渔村。
1307年,柏林和科恩合成为一市,名字定为柏林,在阿斯卡家族的统治下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14世纪,柏林加入波罗的海和北欧的重要商业同盟——汉萨同盟。但是此时的柏林只是神圣罗马帝国边疆的一个荒蛮城镇。
1411年,来自德国西南地区的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出任边境总督,平定该地区的战乱,并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从1415年起,柏林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的首府。1640年到1688年,腓特烈·威廉(大选帝侯)大幅强化中央集权,建立绝对君主制政体。1688年其子腓特烈一世继位后,开创柏林在文化和艺术上的繁荣,他兴建夏洛滕堡宫、军械库、教堂和波茨坦离宫,为柏林赢得“施普雷河畔的雅典”的美誉。
普鲁士王国时期
1701年,选帝侯腓特烈一世加冕为普鲁士国王,柏林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从18世纪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和腓特烈大帝开始,柏林在中世纪的老城区西部修建大量的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建筑,组成被称为“腓特烈城”的新城区。其西部边界是三座广场及城门:巴黎广场和勃兰登堡门;莱比锡广场和波茨坦门;美盟广场和哈勒门。
柏林在七年战争中曾被奥地利和俄国军队占领,1806年被法国军队占领。虽然城市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拿破仑下令将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女神马车拆下来运回法国,直到1814年才归还。
从19世纪初开始,柏林再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建筑师朗汉斯和申克尔修建众多新古典主义纪念建筑,如国家剧院、远古博物馆、国立美术馆、勃兰登堡门、菩提树下大街,以及博物馆岛的众多博物馆建筑:老博物馆、新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帕加蒙博物馆、腓特烈皇帝博物馆。柏林再次获得“施普雷河畔的雅典”的雅号。
另一方面,普鲁士皇家园林总监林奈对柏林的城市绿化作出出色的规划,建设以蒂尔加滕公园为中心的大规模城市绿化带,修建由菩提树下大街和夏洛滕堡大街组成的柏林“东西轴线”,连接起柏林东部政府区与西部商业和园林区。
1810年,柏林洪堡大学成立。从1837年起,普鲁士开始工业化进程,在柏林建立起西门子等工厂。1848年革命时,柏林也发生起义。
德意志帝国时期
1862年,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1871年,柏林成为德意志帝国的首都。1894年,建筑师瓦洛特建造国会大厦。
到20世纪初,柏林已经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上达到伦敦、纽约和巴黎的水准,成为又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期间柏林建造大量的道路、桥梁、地铁和车站建筑,兴建豪华的办公大楼和商业区、住宅区,在1900年,柏林人口已经达到270万。
魏玛共和国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给柏林带来严重的破坏,但是在1919年柏林爆发工人起义和内战。1920年发生卡普暴动。同年4月27日,柏林同其周围的8个城镇、59个村庄合并为“大柏林”,柏林的人口一夜之间增长一倍,达到400万。在深受20年代经济危机之苦的同时,柏林也进入新思潮、新艺术层出不穷的时期,这段时期被称为柏林的“黄金的艺术年代”。
纳粹德国时期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同年2月27日发生国会纵火案。1936年在柏林举办第16届奥运会,纳粹德国将其作为展示自己的橱窗。1938年的水晶之夜事件中,柏林发生打砸抢犹太人财产的事件。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幻想在战后将柏林建设为其欧洲帝国的首都,更名为“日耳曼尼亚”。他的御用建筑师斯佩尔为此设计庞大的沙盘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盟军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进攻,柏林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43年11月22日,英国皇家空军派出764架轰炸机,展开大规模轰炸柏林的柏林大轰炸,炸毁东起蒂尔加滕和夏洛滕堡、西至斯潘道和西门子施塔特的整片区域。从1943年11月到1944年2月,“柏林战役”一共对柏林发起13次大规模空袭,其中9次的轰炸规模在500架以上,摧毁柏林四分之一的市区,四郊和市区内的150多座电气、军火、通讯设备和轴承工厂,炸死1万多人,并使150万人无家可归。市区90%的建筑被摧毁,树木全部被砍光,水电系统也遭到破坏。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调集22,000门大炮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的10个集团军,开始对柏林的总攻。5月1日苏联红军的旗帜插上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5月8日德国投降。
冷战时期
柏林墙
随着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不仅仅德国,而柏林也按照战前柏林的行政区界线被分成两个部分——由苏联控制的东柏林(范围包括战前23区中的12个区),以及由美国、英国与法国控制的西柏林。柏林变成苏美冷战的聚集点。
1948年为了反对盟国在德国西部实行的货币改革,以及迫使盟军退出柏林,苏联对柏林展开长达半年的封锁。盟国通过柏林空运挫败苏联的企图。
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工人展开抗议生活水平下降而举行抗议,抗议不久即被苏联军队镇压下去。1958年11月10日,赫鲁晓夫宣称四大国对柏林的占领已经过时,要求美英法从西柏林撤军,并称6个月之内西柏林应当成为苏军可以自由进出的“自由城市”。
由于大量东德居民通过不设防的柏林分界线涌入西柏林和西德,1961年8月13日,东德建起柏林墙。10月25日,美军坦克开到腓特烈大街南部的查理检查哨,试图进入东柏林,与90米开外的苏军坦克对峙16个小时。此后柏林成为东西方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
柏林新国会与总理府。
由于存在种种历史问题和制度上的缺陷,1989年,东欧国家民众掀起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政权的总抗议。1989年11月9日深夜,东德被迫宣布开放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柏林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柏林墙被拆除。
1991年,德国议会投票决定在2000年之前将首都从波恩迁回柏林。此后柏林展开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在国会大厦北面修建新的国会和总理府。以前是柏林墙脚下布满地雷的警戒地带的波茨坦广场重新成为柏林的商业中心。德国已经恢复其在欧洲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地位。
地理
柏林市处于德国东北部的低地平原上。平均海拔在70米以下。地层属于沙质,施普雷河和大量湖泊、运河点缀其间,为柏林提供丰富的地下水,同时也使柏林地区森林茂盛。
气候
按照周淑贞气候分类法,柏林属于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按照柯本气候分类法,柏林是温带/湿润气候)。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湿气团使其冬季气候比较温暖。夏季则凉爽宜人,全年雨量分配较平均,冬季降水稍多。
柏林达雷姆(位于施特格利茨-策伦多夫区)的年平均温度是9.7°C(49.5°F),而年平均降水量为571毫米(22.5英寸)。
政治
行政区划
柏林12区及各自的分区
柏林原来分为23个区。2001年1月,柏林实施行政改革,把23个区合并为12个区。每一个区再细分成为分区,代表着传统的都市化地方。在行政改革以后,地方政府之间的重组仍然不断。现时,整个柏林的12区合共有96个地方政府,而每个地方政府亦再由数个街道组成。州议会有141个议席。现时由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组成大联合政府。
其十二个区的名称分别为:
米特(Mitte)
腓特烈斯海因-克罗伊茨贝格(Friedrichshain-Kreuzberg)
潘科(Pankow)
夏洛滕堡-威尔默斯多夫(Charlottenburg-Wilmersdorf)
斯潘道(Spandau)
施特格利茨-策伦多夫(Steglitz-Zehlendorf)
滕珀尔霍夫-舍嫩贝格(Tempelhof-Schöneberg)
新克尔恩(Neukölln)
特列普托-科本尼克
麻昌-海勒斯多夫
莱尼根多夫
柏林12区都有各自的区议会,有五位评议员及一位区长。区议会成员由区大会经选举产生。不过,柏林市的区并不是独立的都市,因为区政府的权力有限,而且隶属于柏林的参议员。各区的区长合组成为区长议会,并由柏林市的市长领导,向柏林参议员提供意见。
分区并没有各自的政府。
经济
柏林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大多是东德时期遗留下来的落后企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加工、食品、日用消费品生产。德国政府对东柏林的企业采取政府拨款、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西柏林是一个消费城市,长期依赖来自西德的大规模投资。统一后的柏林立足于发展为商业、金融和服务业为主,辅以手工制造业和食品等轻工业的城市。
文化
柏林爱乐音乐厅
柏林拥有众多的歌剧院、剧院和乐团。同时还有大量的电影院、夜总会和舞厅。
德意志歌剧院
国家歌剧院
轻歌剧院
柏林剧团
柏林剧场
柏林爱乐乐团
弗里德里希
体育
柏林体育运动队列表:
柏林赫塔足球俱乐部(德甲足球联赛)
柏林联盟足球俱乐部(德甲足球联赛)
柏林曾经在1936年成功举办过奥运,2006年成功举办世界杯足球赛。
交通
柏林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柏林地铁(U-Bahn)共有9条线,170个车站;柏林快铁(S-Bahn)则有15条线,166个车站;而柏林也拥有世界上历史最久的有轨电车系统之一,名称为“柏林街车”,拥有398个车站。全市有铁路连接,并有铁路通往阿姆斯特丹、布拉格、什切青、波兹南、华沙、施特拉尔松德、吕贝克、汉堡、科隆、波恩、慕尼黑和马格德堡。
柏林有3个商用机场——泰格尔国际机场(TXL)、坦佩霍夫国际机场(THF)以及舍奈费尔德国际机场(SXF)。在2007年,三个机场共接待超过2,000万旅客,航班可到达世界上的173个目的地。坦佩尔霍夫机场近年仅处理国内短程航班,已在2008年关闭。同时舍奈费尔德机场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并更名为勃兰登堡国际机(BER),计划至2018年,柏林大部分的商用航班都会转移至该机场,而届时泰格尔机场也将永久关闭。
景观建筑
巴黎广场和勃兰登堡门
柏林的历史为这个城市留下一系列不拘一格的建筑。它在二十世纪的德国历史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塑造了它现在的外观。每一个以柏林为首都的政权,包括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东德以及现在已统一的德国,都进行雄心勃勃的建筑计划,而各自为这个城市的建筑增添自已独有的风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柏林曾被炸弹袭击所摧毁,很多在西柏林与东柏林战后遗留下来的建筑亦分别于1950年代及1960年代因为兴建新住宅或商业区和主要道路的市政建筑计划而拆除。柏林的东部有很多预制建筑。它们是东方集团致力于创造按居民数目而有特定比例的商店、幼稚园和学校的完整住宅社区所留下的印记。
勃兰登堡门兴建于1788年至1791年,是柏林和德国的标志和结束分裂的象征。它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作为蓝本,并在门顶上复制四马战车上的胜利女神维多利亚雕塑。在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之前,这里一直是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
国会大厦建于1884年-1894年,1933年2月27日在此发生国会纵火案,又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后来在1950年代修复。这座建筑在1990年代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再度改建,在会议区上方设置玻璃穹顶,让市民自由进入,并可饱览城市。从1999年开始它是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每年有200万人步行通过其玻璃穹顶。现在国会大厦是德国第二大旅游目的地,仅次于科隆大教堂,远超过新天鹅堡。
广场
御林广场是一个新古典主义广场,其名称可追溯到拿破仑占领时期,周围是两座面貌相似的大教堂:有观景平台的法国大教堂和德国大教堂。法国大教堂在17世纪是法国区的中心。柏林音乐厅坐落在两座大教堂之间,也是柏林交响乐团的驻地。
波茨坦广场是柏林市中心的一个交通枢纽,从这里放射出几条大道。于1741年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创建。1923年从附近的Vox-Haus开始德国广播历史。直到1940年,波茨坦广场是欧洲最繁忙的广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大轰炸之后,成为一片废墟。1961年以后又被柏林墙分割,整个地区长期没有重建,直到1995年以后从零开始。经过重建后的波茨坦广场,成为集中大量的商店和餐馆的地区。
柏林文化广场,周围有油画馆、新国家美术馆和柏林爱乐厅。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是犹太人大屠杀的纪念物,位于其北侧。
亚历山大广场在施普雷河两道岔流环绕的博物馆岛以东,有众多商店和餐馆,近旁是368米高的柏林电视塔,为德国最高建筑物、欧盟第二高建筑物,兴建于1969年,在柏林市中心区的大部分地方都能看到它,也可以从它204米高的观景台俯瞰整个城市。
哈克市场一带是时尚文化的集中地,有无数的服装店,夜总会,酒吧,和画廊。这里有哈克庭院,一组建筑物周围有几个庭院,1996年前后重建。
在中心区以西,建于1785年的美景宫曾经是腓特烈二世的兄弟奥古斯特·费迪南亲王的夏季住所,现在是德国总统的正式驻地。
教堂
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新教的大教堂,座落在博物馆岛,在柏林城市宫遗址的对面,毗邻卢斯特花园,其大型墓穴内藏有数位早期普鲁士王室成员的遗体。如同其他许多建筑一样,它也在二战中受损严重。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损严重,战后保留了教堂钟楼的残骸。
街道
菩提树下大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林荫大道,从西端的勃兰登堡门向东延伸到施普雷河中间的博物馆岛和柏林大教堂,曾经是柏林的首屈一指的景观长廊,许多古典建筑排列两旁,包括建于1743年的洛可可风格的德意志国家歌剧院,建于1774年至1780年的国家图书馆,1695年至1706年由Andreas Schlüter设计的巴洛克式的前军火库,建于1747年至1773年的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是天主教柏林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在威廉·冯·洪堡的普鲁士改革进程中,于1809年成立,拥有27名诺贝尔奖得主的柏林洪堡大学的一部分也位于此处。腓特烈大街在“咆哮的二十年代”曾经是柏林的传奇街道。它结合20世纪的传统和今日柏林的现代建筑风格。
六月十七大街连接勃兰登堡门和Ernst-Reuter广场,为柏林的东西中轴线。采用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1953年6月17日的东柏林起义。在这条大街的中段有巨星交通环岛,中间矗立着胜利纪念柱,该柱是为了纪念普鲁士的胜利,1938至1939年从国会大厦前迁往此处。这个地点每年用作爱的大游行的中心舞台。
选帝侯路堤(Kurfürstendamm)是柏林最著名的商业街,长3.5千米,沿街种植着四行悬铃木。
欧洲中心(Europa-Center)楼顶上立着奔驰汽车的标志,在60年代和纪念教堂一起,是西柏林的地标,现在是一座大型的购物中心。
大蒂尔加滕公园(Großer Tiergarten)总面积2.1平方千米,是德国第三大、柏林第二大市内公园。公园中央的胜利纪念柱(Siegessäule)是1864年为庆祝普鲁士在普丹战争中的胜利而兴建。之后普鲁士又赢得了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胜利,为1873年9月2日落成的雕像赋予了新的含义。
选帝侯路堤是柏林的一条热门的购物长街,拥有众多的酒店,商店和餐馆,特别是一些最奢华的店铺。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位于其东端的布赖特沙伊德广场,这座教堂兴建于1891年至1895年,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残存的钟楼被特意保留下来,另外在旁边由埃贡·艾尔曼在1959年至1961年设计建造一座八边形的新教堂和六边形的钟楼。选帝侯路堤向东延伸的陶恩沁恩大街上有卡迪威百货大楼,它号称是欧洲大陆最大的百货公司,以及建于1963年到1965年的欧洲中心。22层高的大厦内拥有许多商店,餐馆,办公室和观景台。陶恩沁恩大街和选帝侯路堤这一带被称为“新西部”,向东北方向延伸大约三千米长,就是柏林最大的公园,蒂尔加滕公园。
奥拉宁堡大街在1933年以前是犹太区的中心,这里的新犹太会堂兴建于1866年,二战大轰炸中严重受损,1995年修复后再度开放,今天是研究和保护犹太文化的中心。在其北面有该市最古老的犹太公墓:柏林米特区犹太公墓。更为著名的白湖犹太公墓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墓地。
楼宇
舍恩贝格区政府位于滕佩尔霍夫-舍恩贝格区,约翰·肯尼迪就是在此发表其著名的“Ich bin ein Berliner”(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说。
红色市政厅,这是一座独特的红砖建筑,前面是描绘神话场景的Neptunbrunnen喷泉;还有哥特式的圣母教堂。市政厅门前的一男一女两尊雕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成为许多碎片。柏林东部的中心是普伦茨贝格旧区和购物街Schönhauser Allee以及栗子大街。从2006年到2008年12月,共和国宫被彻底拆除,目前这里正在重建柏林城市宫,建成后“洪堡论坛”将进驻这里。
东边画廊是一个露天的艺术展览,直接画在残存的一部分柏林墙上。它是在历史上这座城市被分割的现存最大的证物,最近已被修复。
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位于夏洛滕堡区,是为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建。柏林广播发射塔高150米,位于夏洛滕堡区的柏林展览中心,建于1924年到1926年之间,为第三届柏林国际无线电展览会而建,很快就成柏林的一个地标。它有一个55米高的餐厅和一个126米高的观景台。夏洛滕堡宫始建于1695年,是巴洛克霍亨索伦王朝的代表,有重要的绘画收藏。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烧毁大半,现已重建,是柏林现存最大的历史性的宫殿。
斯潘道古堡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文艺复兴城堡,坐落在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汇流处的小岛上,最初是用来保护斯潘道镇(今天柏林的一个区);格利尼克宫位于哈弗尔河上的格利尼克桥附近。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的泰格尔宫同样古典风格,是威廉·冯·洪堡和亚历山大·冯·洪堡兄弟成长的地方。
对于二战期间被毁的城区,在分裂时期的东西柏林分别进行各自的重建工作。在城市东部,现在的卡尔马克思大街是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它从亚历山大广场向东,经过施特劳斯贝格广场,到法兰克福门,那里的两座塔楼受到了御林广场上两座穹顶大教堂的启发,由建筑师Henselmann设计。在柏林建城750年庆祝活动期间,已被摧毁的尼古拉小区按照其历史特征得到重建,其中心的尼古拉教堂是柏林最古老的教堂。
在城市的西部,则是现代建筑的空间。1957年国际化的Interbau住宅区由著名建筑师,如沃尔特·格罗佩斯、勒·柯布西耶和奥斯卡尼迈耶设计,他们的理念是“明日之城”。柏林汉莎小区兴建在战争废墟之上,代之以现代生活区和摩天大楼街区。悬臂式屋顶的国会大厅兴建于1957年,由美国建筑师设计,作为送给柏林的礼物。
柏林西南万湖区的格利尼克狩猎小屋
柏林的一个特色,是在大部分城区仍然使用煤气路灯,总数超过44000盏,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动物园附近是煤气路灯的露天博物馆。
柏林其他著名景点见下:
柏林火车总站
德国总理府
德国科技博物馆
德国国家博物馆
查理检查哨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熊
教育
高等教育方面,柏林有几个比较著名的大学,以学术性质为主:1948年创立的柏林自由大学及建立于柏林大学之上的柏林洪堡大学。理工方面:1770年创立的柏林工业大学。技术方面:1994建立的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Alive Salomon大学及柏林Beuth应用科技大学。艺术院校方面:1696年创立的柏林艺术大学以及 Hanns Eisler音乐学院。商业及法律方面:2009年设立的柏林经济及法律学院。
著名人物
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
约翰·戈特弗里德·沙多
威廉·冯·洪堡
亚历山大·冯·洪堡
库尔特·图霍夫斯基
玛莲娜·迪特里茜
贝尔托·布莱希特
埃里希·米萨姆
沃尔特·格罗佩斯
阿道夫·希特勒
腓特烈·威廉一世
腓特烈二世
在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与和珅被塑造成一对欢喜冤家:纪晓岚以铁齿铜牙拆穿和珅的贪腐,详情
乾隆六十年(1795年),85岁的乾隆将皇位禅让于嘉庆,自己退居太上皇。三年后,乾隆以89岁高龄详情
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后,向蜀汉后主刘禅上表:永昌郡功曹吕凯、府丞王伉,执忠绝域,十有详情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夺取战略要地汉中,同年秋自称汉中王。这一称号的选择,绝非详情
北宋文坛曾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出身官宦世家,与兄长同榜进士却因皇权干预错失状元;他主修史书十七载,详情
在隋唐交替的烽火岁月中,史大奈的名字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这位出身西突厥阿史那氏的特勤,从草原详情
在东晋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谢安以其超凡的智慧、从容的气度与卓越的才能,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他既详情
在中国科举史上,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今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村)走出了一位惊才绝艳的状元—详情
公元前203年,齐国临淄城内,一口沸腾的大鼎被架在街头。齐王田广的怒吼声中,刘邦麾下著名谋士郦食详情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夏恽"作为十常侍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姓名读音常因&q详情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大一统王朝,其官制体系以三公九卿为核心,详情
公元1645年,湖北九宫山的一场伏击战中,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死于地方武装之手。这位曾推翻明王朝、详情
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面对盘踞河西的李轨政权陷入两难:若派大军征讨,需跨越险要地形与吐谷浑、突详情
1630年9月22日,北京城西市刑场,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这位曾以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威震详情
公元254年,曹魏嘉平六年,一场改变曹魏政权走向的政变在洛阳城悄然酝酿。这场被称为嘉平之变的政变详情
公元705年的神龙政变,将80岁的宰相张柬之推上历史风口浪尖。这位由狄仁杰举荐、历经武周与李唐两详情
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北魏孝庄帝元子攸(507—531年)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物。他不仅以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娘子军一词承载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支女性武装力量的象征,更是女性在乱世中详情
在中国书法史上,欧阳父子是两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以卓越的书法成就和深厚的家学渊源,共同书写了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犹如双子星般璀璨,但前者始终占据着兵学圣典的至详情
燕云十六州,这片涵盖今北京、天津北部及河北、山西东部地区的战略要地,自五代十国时期被割让给契丹后详情
陈夷行(?—844年),字周道,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中期宰相,牛李党争中李党的核心人物。他详情
公元222年,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夷陵之战爆发。蜀汉昭烈帝刘备亲率五万大军东征,意图为详情
在华夏文明起源的宏大叙事中,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犹如两枚关键拼图,共同构建起炎黄部落联盟的崛起图景详情
公元前273年,战国中期的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在韩国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的战场上,一场改变战国格局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数十年,魏、蜀、吴三国相互征伐,战火纷飞。而最终打破这一详情
1521年,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屯门海战,是中国与西方殖民者的首次军事对抗。这场战役虽以明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拔2600余米的山峰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战役,实则是三国时期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广为人知,但&qu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展现了春秋时期诸多重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东汉末年的局势动荡,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征服之战中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自于一位名叫亨丽埃塔·拉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力不仅深远地渗透到了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在武侠文化的语境中,实力往往与武功修为、江湖地位、智谋韬略紧密相连,而当我们将虚构角色殷野王与现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泉。这首诞生于贬谪途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超凡脱俗的才情、孤傲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而在《诗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晚留凤州》以其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小说中,丘处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与故事。这部作品不仅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成语?它背后蕴含的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诠释!那么,这个成语究竟详情
在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与和珅被塑造成一对欢喜冤家:纪晓岚以铁齿铜牙拆穿和珅的贪腐,和珅则以权谋手段反制纪晓岚,两人斗智斗勇的情节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然而,真实历史中的这对乾隆朝重臣,既非针锋相对的死对头,也非频繁争吵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