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

神圣罗马帝国是德国吗-神圣罗马帝国起点
2021-11-06 13:26:05

  神圣罗马帝国,欧洲历史上的君主制国家,1512年后的全称叫做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存在时间962年-1806年。

  简介

  神圣罗马帝国(拉丁语:Sacrum Romanum Imperium),1512年以后称为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拉丁语: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它是一个存在于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其版图以东法兰克王国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还拥有中法兰克王国的部分版图。

  962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后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

  早期的帝国皇帝拥有实际的权力。但由于1254~1273年大空位时期的混乱,帝国此后逐渐成为由数百个更小的”亲王国、帝国自由城市、主教国、骑士领”等帝国诸侯所组成的徒有国家之名的松散联盟。

  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在帝国中后期,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王朝通过皇室联姻和金钱贿赂,长期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皇位长达400年之久,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也成为帝国的实际上的首都。

  1806年,在拿破仑的勒令下,弗朗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神圣罗马帝国疆域

  帝国分治

  293年,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采行四帝共治制,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半,此后帝国分分合合。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位儿子,从此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拉文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但东、西罗马帝国彼此并非敌对关系,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此后几十年间,罗马城多次被西哥特王国的亚拉里克一世和汪达尔人攻占和血洗,西罗马帝国的实力和威严一落千丈。

  476年,末任罗马皇帝遭奥多亚塞废黜,后者向东罗马帝国发出诏书,宣布西罗马帝国不会再有皇帝。而东罗马帝国却得以保留,即后来史称的“拜占庭帝国”。

  查理曼帝国

  西罗马帝国虽然于476年瓦解,其皇帝被西哥特人废黜。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的统治一直持续到486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击败当地罗马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王国达到鼎盛,征服国土范围到今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北意大利、波希米亚、奥地利西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角的领土。

  800年圣诞节,查理曼在罗马参加弥撒时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整个法兰克王国也被称为法兰克帝国,又名查理曼帝国。西罗马帝国就此以皇位转移至法兰克帝国的形式复辟。

  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分崩离析。843年,路易一世的三个儿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分全国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长孙洛泰尔一世(795年—855年)承袭法兰克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称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为西法兰克王国。

  870年,东法兰克国王日耳曼人路易和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签订墨尔森条约,瓜分了中法兰克王国。

  历史沿革

  奥托王朝

  大约在900年,东法兰克王国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分别以四大日耳曼部落为母体的四大公国,它们是:萨克森(萨克森人)、法兰克尼亚(老法兰克人)、士瓦本(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亚(巴伐利亚人)。

  911年,东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最后一位国王孩童路易去世,但王国贵族没有选择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家族成员作为下一任国王,而是选举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为新一任国王。康拉德临终之时,指定宿敌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为继任者。936年,亨利指定的继承人奥托一世于936年被选为东法兰克国王。他平定了一系列由其长兄和一些公爵发动的叛乱。在那之后,成功地掌握了公爵的任免权,并常常任命主教来管理行政事务。

  951年,奥托一世帮助一位意大利的寡妇王后阿德莱德击败了她的敌人,并迎娶后者控制了意大利地区。

  955年,奥托一世在对阵马札尔人的列希菲德战役中赢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962年,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此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开端。

  1024年,奥托王朝的皇帝亨利二世去世后无嗣,王朝终结。

  法兰克尼亚王朝

  1024年,来自法兰克尼亚的康拉德二世当选为东法兰克国王,并于1027年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

  王朝统治期间,皇帝同罗马教皇发生叙任权斗争。中世纪早期至中期,日耳曼贵族普遍缺乏文化教养,因此无法提供高效的行政管理,因此历代君王常常雇佣谙熟古罗马法制的天主教主教管理行政事务,也因此,君王经常决定进入教会任职的人选。在克吕尼改革初期,罗马教廷愈发认为此种行为是一种不妥当的越权。教宗额我略七世决心反对此类行为,于是引发与皇帝亨利四世的主教叙任权之争,后者反对教宗的干涉并劝说主教把教宗罢黜。教宗反击,也对亨利四世处以破门律,开除教籍,宣布废黜国王并解除亨利的忠诚宣誓。得知亨利四世被绝罚,为了争取更大权力的帝国诸侯们便选出另一位皇帝:施瓦本的鲁道夫。亨利四世发现自己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只好强迫自己于1077年进行著名的卡诺莎之行,并以背负耻辱的代价使自己恢复教籍。在恢复教藉后,亨利四世成功击败对立国王,更一度将教皇逼上绝路,但最后又遭遇更多的起义、再度被开除教籍,甚至是他自己儿子发动的叛乱等劫难。

  1122年,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成功与教宗和主教们达成《沃尔姆斯宗教协定》。帝国的政治权力被保留,但这次冲突显示所有统治者的权力都有限制,尤其是有关教会的,并取消皇帝此前享有的圣人身份。教宗和诸侯们自此在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期间,“罗马人的国王”取代了”东法兰克国王“,首次成为未加冕的皇帝当选者的称号:这是年值冲龄登基为王的亨利四世对教宗额我略七世的回应,后者企图通过称呼幼王为“德意志国王”或“条顿人的国王”来否定未加冕为皇帝的国王统治的罗马性与普世性,以此确立教廷对帝国的优越性。

  1125年末代君主亨利五世去世后无嗣,王朝终结。

  卡诺莎之行

  霍亨斯陶芬王朝

  1125年亨利五世死亡后,同奥托王朝和法兰克尼亚王朝一样,帝国诸侯们并没有选择前任皇帝的血亲,而是选择了洛泰尔二世,一位影响力颇大的萨克森公爵。

  1138年洛泰尔二世去世,帝国诸侯们故技重施,没有选择洛泰尔偏爱的继承人——他的女婿韦尔夫家族的“骄傲者”亨利,而是选择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三世。

  此事引发了两家族长达一个多世纪,几乎贯穿整个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冲突,以致后来教宗成为反皇帝派的领袖后,反皇帝派仍被称为“归尔甫派”(意大利语的“韦尔夫派”)。冲突期间康拉德三世剥夺了韦尔夫家族的财产,不过在1152年他死后,他的侄子“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继位后与韦尔夫家族握手言和,返还了他的表亲”骄傲者”亨利之子狮子亨利的财产,虽然数量已少于往日。

  腓特烈一世在其统治期间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通过立法试图进一步确立中央集权。此举一方面是要废除众多诸侯的私人封地,另一方面也试图将皇帝的臣子们归于同一个合法的司法和公诉体系之下。

  1155年,腓特烈加冕为皇帝时,他强调帝国的“罗马性”,此举部分是为证明皇权独立于教权的合法性。1157年,腓特烈将帝国称呼加上了”神圣“的前缀。

  1158年,腓特烈在隆卡格里亚召开的帝国大会上,根据东罗马帝国的《民法大全》再次声明皇帝的各项权利。皇权自主教叙任权之争以来一直仅仅被当作是日耳曼封建王权的同义词,不过在隆卡格里亚首次以成文法形式确立为“天赋的普遍权力”,这一广泛的权力范围包括筑路、制定关税、铸币、惩罚性收费和公职人员的任免,而这些权力可以明确地在罗马法律中找到根源。此举意义深远,因为导致了皇帝与诸侯以及教宗的进一步对立,为后来的大空位时代埋下了伏笔。

  腓特烈的政策主要针对意大利,他在北意大利与一些日益富裕和独立的城市发生冲突,尤其是米兰。他也由于支持一位少数派候选人反对教宗亚历山大三世而卷入与罗马教廷的冲突。在1177年腓特烈与教宗握手言和之前,支持一系列对立教宗。他多次在帝国诸侯面前保护韦尔夫家族的狮子亨利,不过亨利对腓特烈政策的支持并不强烈。在意大利战争进入到危机时刻时,亨利拒绝皇帝的军事支援请求。因此当腓特烈回到国内时,他愤怒地对亨利提起诉讼,没收了亨利除不伦瑞克-吕讷堡以外的所有领地,并将其持有的萨克森公爵与巴伐利亚公爵的头衔分别转封给阿斯坎尼的伯恩哈德和维特尔斯巴赫的“红头”奥托。

  1190年,腓特烈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并死于小亚细亚。在他的继承人亨利六世统治期间,王朝统治达到巅峰。亨利通过联姻将诺曼人的西西里王国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俘虏英格兰国王狮心理查,并在1197年去世前试图建立世袭制。在他死后,由于其子施瓦本的腓力虽已加冕为罗马国王但尚未成年,帝国诸侯还是决定另外选择一位成年的罗马国王,于是出现了“红胡子”腓特烈的幼子和狮子亨利的儿子不伦瑞克的奥托两位罗马国王争夺帝位的局面。

  1208年,腓力在一场争吵中被谋杀,韦尔夫家族的奥托赢得了短暂的胜利,直到他也开始宣称西西里的王位。教宗意诺增爵三世惧怕帝国和西西里的威胁,于是支持自己的教子,西西里国王腓特烈二世,那个10年前被排除出帝位继承的亨利六世之子,进军帝国并成功击败了韦尔夫家族的奥托。虽然这位腓特烈在出征帝国之前将西西里王位传给他的儿子亨利,但在他胜利之后,腓特烈并没有履行他保持两个国家分离的诺言,仍旧保留自己对西西里的实际控制权。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1220年西西里国王腓特烈加冕为皇帝。教宗惧怕腓特烈的力量,最终对他施以绝罚。另一方面,腓特烈曾承诺发动十字军东征,但却一再推迟。他虽被开除教籍,还是在1228年领导了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结束于一系列谈判并使耶路撒冷王国短暂复国。腓特烈凭借此次东征的胜利与西西里的优秀反击恢复了自己的教藉,但仍然无法阻止帝国皇帝与教宗的冲突日益加剧,其结果就是,腓特烈所信赖的长子亨利在教宗的支持下于1234年发动了对父皇的叛乱,而1247年腓特烈死后,帝国诸侯又在教宗的支持下选出了一位对立国王威廉。

  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二世的统治期是帝国中央集权瓦解的开始。当他专注于将西西里建立成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时,他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帝国的东法兰克地区,这使得当地诸侯获得了广泛的特权:在1220年的《神圣诸侯契约》中,腓特烈下放很多权力给主教,如制定关税、铸币和设防。在1232年的《世俗诸候法案》中又将大部分上述特权分给了世俗地区。虽然事先这些特权很多都已经存在。1232年的《世俗诸候法案》中更首次将东法兰克地区的诸侯们称为”Domini Terræ“,即他们领地的主人,这也是政治术语一次非凡的进步。

  另外,为了拉拢波希米亚公爵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一世这个重要诸侯和作为支持腓特烈成为皇帝的回报,腓特烈在1212年颁布西西里金玺诏书,将波西米亚公爵晋升为王爵。从此,波希米亚国王除了参与帝国会议之外的所有义务皆被豁免。

  腓特烈希望通过这类广泛的特权授予来拉拢帝国诸侯们,以使在他专注于意大利事务期间,诸侯们能帮他维持好阿尔卑斯山以北的秩序。事实上这类政策至少在腓特烈在位期间有一定成效:1234年的亨利叛乱之际,在红胡子时期一直给皇帝添堵的帝国诸侯们这次都坚定地站在皇帝一方,而使叛乱在半年内便被平定。

  1250年,腓特烈二世死亡。同1197年所发生的事一样,腓特烈二世之子康拉德四世和另一位由帝国诸侯拥立的罗马国王荷兰的威廉围绕着帝位再次产生斗争。1254年,康拉德四世死后帝国进入大空位时期。

  王朝统治期间,一个重大变化是帝国诸侯们成功且和平地推动着向东方土地定居的进程,此前这里不是由西斯拉夫人定居就是无人居住,于是这些土地逐渐的日耳曼化。凭借定居地的东扩,也由于本地斯拉夫统治者与日耳曼人的通婚,帝国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最终到达了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同时,条顿骑士团在1226年被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邀请到普鲁士来促使普鲁士人的基督教化,然而条顿骑士团和他的继承者普鲁士王国从来就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尽管后来普鲁士国王以勃兰登堡藩侯的身份参与帝国政治。

  另一个变化是新式城市体系”帝国自由城市“的建立。这一体系的形成一部分是由于人口剧增,同时也是为将经济发展重心放在重点地区,在以前城市只形成于古罗马的地基或主教辖区。包括弗莱堡在内的一些城市建立于12世纪,一定程度上成为很多后世城市的经济发展模板,如慕尼黑。

  大空位时期

  1254年,康拉德四世死后大空位时期开始。1257年,荷兰的威廉死后,归尔甫派(反霍亨施陶芬派)支持的康沃尔的理查和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十世展开了皇位争夺,后者因拥有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脉而被吉伯林派(霍亨斯陶芬派)承认,但是从未踏上过帝国的土地。1273年康沃尔的理查死后,大空位时期以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被一致承认而结束,他是一位未成年的前霍亨斯陶芬家族旁系成员。

  在大空位时期,没有一位皇帝能得到普遍的认可,而诸侯们就此得以巩固他们的基础,甚至变为更加独立的统治者。各诸侯国、骑士领和自由城市之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由于缺乏强大的帝国王室领地作为税收来源和王权扩张的基础,皇帝逐渐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丧失管辖权,帝位只能靠家族力量以政治手段和联姻取得帝位。帝国开始从集权帝国向徒有国家之名的松散的政治联盟转变。

  哈布斯堡王朝

  对于当时的帝国诸侯而言,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可谓理想的傀儡:空有辉煌的家世(腓特烈二世的教子、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脉),却年老(即位时55岁)力弱(当时哈布斯堡家族只在上勃艮第地区有零散的领地)。然而他们都低估这位伏枥老骥的雄才大略。1276年,鲁道夫一世以违反小特权为由,向擅自吞并巴本堡领地的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宣战,最终在两年后于杜恩克鲁特战役击杀对手,成功将地域广大的奥地利地区变成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土,从而一跃成为与波希米亚国王不分伯仲的帝国诸侯。

  此后,帝国皇冠就几乎一直在波希米亚国王(主要出身卢森堡家族)和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手中流转,直到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波希米亚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一世,从他的兄长皇帝兼奥地利大公卡尔五世手中接过帝国皇冠和奥地利大公头衔。从此以后,兼任了奥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亚国王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及其分支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则一直垄断帝国皇位直至帝国覆亡。

  然而在这个时期,哈布斯堡王朝虽说已经拥有相对于单一诸侯的强大实力和广大的世袭领地,但王朝的强盛却与帝国衰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皇帝只要试图褫夺诸侯的特权就会面临联合对抗的诸侯联盟,帝国的集权化道路至此已是举步维艰。

  鲁道夫一世将奥地利纳入家族领地的行径遭到诸侯们的一致反感,以至于其驾崩之后,当选为罗马国王的不是哈布斯堡的阿尔布雷希特,而是拿骚的阿道夫,而拿骚家族则因为同样的原因而被哈布斯堡家族重夺王冠;

  查理四世虽说控制了波希米亚、上萨克森、勃兰登堡等广大领土,可他能做到的只是颁布金玺诏书,确认诸侯的特权,以防止对立皇帝的出现和内战的爆发;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帝国改革可谓走得最远,但也仅仅是通过帝国议会与封建军制的改革、帝国统治院和帝国行政圈的设立,以产生一个由贵族所治,为贵族所服中央政府,而这个脆弱的中央政府在后来的宗教改革中被搅的支离破碎;

  卡尔五世,这个因为西班牙和勃艮第文化背景而始终得不到帝国诸侯拥戴的虔诚天主教徒,最终深陷宗教纷争的泥潭,黯然让位于胞弟费迪南一世。

  同样是在这一时期,帝国所辖各区域开始转型为现代国家的前身。这一进程随着地域的不同区别很大,发展最快的地区很大程度上与古代日耳曼部落的区域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帝国开始与日耳曼地域国家产生等价关系:腓特烈三世首次在国号上加上“日耳曼民族的”(Nationis Germanicæ)的修饰语,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则在首次在礼仪头衔中加上“日耳曼尼亚国王”(Germaniae Rex),而传统上表达对日耳曼尼亚治权的头衔是责实不明的“罗马人民的国王”(Romanorum Rex)。

  此外,帝国欠缺公认的世袭继承法,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因此一旦皇帝去世,往往造成各选帝侯继任皇帝的纷争,因而导致帝国的内战和陷入无政府状态。继位的皇帝必须以武力、金钱或是联姻来想办法赢得多数诸侯的拥戴。尽管如此,哈布斯堡王朝还是一直垄断帝国皇位直至帝国覆亡。

  三十年战争

  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当时帝国境内有大大小小的390个诸侯领地,如诸侯国、自由城市、骑士领等。帝国境内的诸侯各自为政,他们的领地有如一个个独立的国家。然而,由于对哈布斯堡王朝在帝国内部重振皇权政策的反感,以及因为宗教改革造成的新教诸候对天主教皇帝的敌视,最终引发了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结束时所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得帝国诸侯可享有完全自主权。这使得皇权进一步的被削弱。到了18世纪,经历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等等内战,皇帝彻底成了徒具虚名的荣誉头衔,而世人对皇帝的印象,更多地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长与奥地利的统治者,而非帝国的最高君主。而另一方面,汉诺威、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几个世俗选帝侯也逐渐成为欧洲政坛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由勃兰登藩侯发展而来的普鲁士王国更是跻身欧陆列强之列,与皇帝展开了持久的斗争。至此,帝国已经徒具虚名。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哲学家伏尔泰曾有如下评价此时的帝国:“既不神圣,也无罗马,更非帝国。”

  三十年战争

  帝国灭亡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的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再加上“公平、自由、博爱”大革命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

  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但他却在这时突然死亡。不过他的儿子,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继续了他的政策,更于次年与普鲁士、萨丁尼亚、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欧洲列强趁法军猛将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契机,再次发起反法战争。这次帝国联同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只身返国,发动雾月政变并取得法国军政大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后拿破仑亲自指挥意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于1800年打败联军,帝国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仑在政变结束后三周发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欧洲列强稍微安心,再加上他们的实力受损,因而暂时放弃反法的行动。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欧洲在几年后再起干戈。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皇帝弗朗茨二世见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担心法国再次扩张,与帝国抗衡。因此,他决定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国盟国巴伐利亚。而那不勒斯则和帝国军一道进攻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盟国。不过拿破仑迅速做出反应,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在奥斯特利茨进行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最后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援军。

  同年12月16日,法国和帝国最终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决定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拿破仑帝国东方的盟友。

  1806年,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成员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脱离帝国加入了莱茵邦联。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拿破仑决定亲手终结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对皇帝弗朗茨二世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称号。

  1806年8月6日,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皇帝的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国的帝号。神圣罗马帝国就此灭亡。

  拿破仑·波拿巴

  后继者

  奥地利共和国视神圣罗马帝国为历史前身。捷克共和国视神圣罗马帝国为其前身波希米亚王国的历史中一个不可替代的成分。

  帝国相关

  国徽

  神圣罗马帝国国徽是头顶皇冠的双头鹰图案。

  双头鹰图案是沿袭古罗马帝国图腾,意即帝国是古罗马的正统继承者。中间的耶稣受难图则表明帝国神圣性,帝国皇帝即是罗马天主教会和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双头鹰翅膀上则绘上七大选帝侯国和帝国各大诸侯的旗帜,代表帝国的普世性和广大疆域。

  神圣罗马帝国皇冠

  国歌

  《天佑吾皇弗朗茨》(德语: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又称帝皇颂(Österreichische

  Kaiserhymne)是神圣罗马帝国(1797~1806年)、奥地利帝国(1804~1867)及奥匈帝国(1867~1918)的国歌。

  作曲者约瑟夫·海顿,作词者Lorenz Leopold Haschka。首演于1797年2月12日,这一天是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诞辰。这首歌的曲调也被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使用。

  版图

  帝国版图以东法兰克王国为核心。极盛时期的疆域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瑞士、卢森堡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丹麦、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大部,法国东部、波兰西部和意大利北部。横跨阿尔卑斯山南北。

  神圣罗马帝国版图

  首都

  帝国首都先后为:马格德堡(奥托王朝)、施派尔(萨利安王朝)、布拉格(卢森堡王朝)与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这是因为皇帝并非世袭。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重要城市,如亚琛(皇帝加冕地)、雷根斯堡(帝国议会所在地)与纽伦堡(皇室宝物保管地)。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