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

后宫诱逃
2021-11-06 13:14:04

  后宫诱逃,外文名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由斯泰法尼编剧、莫扎特谱曲的喜剧,首次公演时间1782年7月16日,地点在维也纳布尔格剧院,发行时间1954年。

  创作背景

  《后宫诱逃》在柏林上演时的盛况

  后宫诱逃的资助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1776年约瑟夫二世将维也纳的法国剧院改名为德语国家剧院(今城堡剧院),鼓励演唱德语歌唱剧,来排挤法语剧目,虽然最后并未达到预期,但仍出现了一些成功的作品,大多以翻译拉丁语的作品为主;莫扎特的后宫诱逃是其中极少数原创且大获好评的作品。

  莫扎特于1781年来到维也纳,当时他的上一部歌剧《克里特王依多美尼欧》在慕尼黑大获成功,而他本人刚刚从萨尔斯堡大主教的雇佣关系中解脱出来。获得了人生和创作自由的莫扎特急于在音乐之都证明自己。在结识了德语国家剧院总监哥特里布.施坦芬内(Gottlieb Stephanie)后,莫扎特得到了他的承诺,为他物色一部德语歌唱剧剧本。

  莫扎特在7月收到了施坦芬内的剧本,原本他预计可以赶在9月俄罗斯的保罗大公(叶卡捷琳娜大帝之子及王位继承人,即后来的保罗一世)访问维也纳时上演,但最后由于时间过于仓促而改为上演格鲁克的作品。

  首演直到第二年的7月16日才上演。"贝尔蒙特与康斯坦斯"或莫扎特被称为"后宫诱逃"的歌剧,在一拖再拖的创作期间,带给这个天才的痛苦无疑是和快乐成正比的。于是我们,沉醉在他美妙的音乐之中,被生动鲜艳的唱词以及只有天才才能完成的,打破十八世纪歌剧创作瓶颈的伟大作品所吸引。

  在莫扎特于1781年10月13日写给父亲的信中他阐明了他对于歌剧创作的观点:

  “我得说在歌剧中,歌词必须像女儿听从母亲那样服从于音乐。为什么意大利的歌剧如此流行,尽管情节是如此糟糕?...因为音乐才是一切,当你仔细聆听时就会忘了其它。只有情节和歌词为了音乐而生...而不是被牵强地被推上那些糟糕的五线谱时,歌剧才能被认为是成功的。完美的情况是一个能够理解舞台表演,并有能力提出合理意见的出色的作曲家遇见一个能干的词人,就会像遇到重生的火鸟一般;在那种情况下,面对任何掌声...甚至是无知的,我都将无所畏惧。”

  角色介绍

  佩德里奥

  剧情大纲

  第一幕

  1873年第一幕演出素描

  序曲:地中海近土耳其沿岸某处,塞利姆帕夏的宫殿门前

  第二景:贝尔蒙特来到了宫殿门前,四处寻找被海盗掳走并被卖给了帕夏的他的爱人-康斯坦斯(咏叹调:Hier soll ich)

  第三景:帕夏的仆人-奥斯曼正在花园里摘无花果,唱着小调,感叹女人对爱情的善变(咏叹调:Wer ein Liebchen hat gefunden);贝尔蒙特不断地问着奥斯曼,并试图打探到与康斯坦斯一起被掳走,现在正在宫殿中做仆役的他忠实的仆人-佩德里奥的消息,但奥斯曼对他不闻不问,继续唱歌,最后不耐烦的奥斯曼恼羞成怒,对贝尔蒙特恶语相向,贝尔蒙特离开(咏叹调及二重唱:Verwünscht seist du)

  第四景:佩德里奥登场,奥斯曼将怨气发泄在了佩德里奥的身上,并立誓要让他受尽万般折磨而死;佩德里奥问他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以致要遭到这样的诅咒(咏叹调及二重唱:Das scheint auch so ein Schurke)

  第五景:奥斯曼告诉他,他知道佩德里奥是奸细而且正打着帕夏后宫女人们的主意,他以先知默哈摩得的名义起誓要杀了他(咏叹调:Solche hergleaufne laffen)

  第六景:在谩骂与诅咒中,奥斯曼离开(咏叹调及二重唱:Was bist du für ein grausamer kerl)

  第七景:贝尔蒙特重新登场并与佩德里奥重聚,在得知康斯坦斯和她的女佣布隆黛就在宫中后,他们计划将她们诱拐出来,佩德里奥提议有他将贝尔蒙特介绍给帕夏当建筑工,以此混进宫中(咏叹调:Geh nur, verwünschter Aufpasser)

  第八景:贝尔蒙特为可以与康斯坦斯重逢而兴奋(咏叹调:Konstance, dich wieder zu sehen, dich)

  第九景:塞利姆帕夏,康斯坦斯以及一众随从登场(合唱:Singt dem groβen Bassa Lieder)

  第十景:塞利姆帕夏正在为康斯坦斯对他求爱的拒绝而悲伤,并希望能够得到她真心实意的爱情

  第十一景:康斯坦斯为和爱人天各一方而悲伤(咏叹调:Ach ich liebte, war so glücklich)

  第十二景:帕夏认为他已经给了康斯坦斯足够的时间,她明天必须服从于他。佩德里奥将贝尔蒙特介绍给了帕夏,帕夏答应让贝尔蒙特来宫殿工作。奥斯曼想阻止二人,但显然没有成功(三重唱:Masch! Masch! Masch!)

  第二幕

  第三幕

  参考

  Abert, Hermann (2007) W. A. Mozart, trans. Stewart Spenc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72236. [This is a recent edition of a much older work.]

  Beales, Derek (2006) "Joseph II, Joseph(in)ism," in Cliff Eisen and Simon P. Keefe, eds., The Cambridge Mozart Encycloped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32–239.

  Bernard, Andre, and Clifton Fadiman (2000) Bartlett's Book of Anecdotes. Boston: Little, Brown. p. 339.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杨贵妃的爱情往事:唐玄宗与寿王之间的纠葛

  在中国历史上,杨贵妃作为唐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其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爱情故事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与两位王者的情感纠葛。杨贵妃的丈夫究竟是唐玄宗李隆基还是寿王李瑁?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和情感细节,至今仍是人们探讨的焦点。  杨贵妃原名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