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简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人物生平
2021-11-05 15:09:04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外文名Johann Sebastian Bach,生卒时间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主要成就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

  1700年,巴赫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在职的9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1717年,转而受聘于科腾,在列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世俗器乐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各类奏鸣曲、组曲、创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1723年,赴莱比锡,在该城工作的27年时间里,任圣托马斯教堂合唱指挥和音乐总监等职;在此期间,创作了其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包括《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康塔塔、经文歌、圣母颂歌等。1749年,视力减退,后双目失明。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逝世,享年65岁。

  巴赫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其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器乐作品则涵盖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合奏曲、重奏曲在内的各类体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故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

  巴赫的肖像画(第二版),时年61岁,由E.G. 豪斯曼于1748年所绘

  生平

  童年

  1685年3月21日(格里历3月31日),巴赫出生在德国艾森纳赫。他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休斯·巴赫是镇上的音乐家,教巴赫小提琴和羽管键琴。叔叔们也是职业音乐家,包揽了从教堂管风琴到宫廷作曲家、音乐家的职位。巴赫的叔叔,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1645年至1693年)教了巴赫关于管风琴演奏艺术。巴赫因此感到自豪,1735年左右,他起草了一份族谱,名为《音乐巴赫家族的起源》。

  巴赫的母亲死于1694年,他的父亲也在8个月之后随其母亲而去。10岁的巴赫成为了孤儿,并住进了位于奥尔德鲁夫的长兄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与叔叔同名,1671–1721)家里。在这里,他模仿、学习并演奏音乐;而他哥哥,一个职业教堂管风琴师,也经常用翼琴指导他。

  他哥哥让他接触的作品有来自当时南德的大作曲家,也有来自北德的作曲家,也有法国人,例如让-巴普蒂斯特·吕利、路易斯·马赞德、马兰·马雷,以及意大利人吉洛拉莫·弗列斯可巴迪。年轻的巴赫也许观摩学习了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巴赫的手稿表明了他曾经为他哥哥抄总谱,但是显然他的哥哥禁止他这样做,也许是因为觉得这样浪费了他的时间。

  巴赫幼年进入艾森纳赫拉丁语学校,这里恰好也是200年前马丁·路德的母校。马丁·路德是16世纪基督教改革者,新教的奠基人。他主张信仰的唯一泉源是《圣经》,不需教士来充当中间人,并在瓦尔特堡把从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译为德文。少年巴赫学习路德派教义理所当然。7岁学习圣经、诗篇、教义问答,特别德文和拉丁文的福音书和使徒书;后在奥尔德鲁夫老修道院进一步学习莱昂哈德.胡特尔的《神学概论》。除了宗教,马丁·路德在音乐上也对巴赫发颇多。他曾创作许多以简洁配乐而成的曲调,加入欲传达的语言,一般称为众赞歌,又名圣咏合唱,借音乐在宗教改革上赢得不少信徒。巴赫致力于众赞歌这种曲调的经营,他离开拉丁语学校后的几年到吕内堡的米歇尔学校,数年唱诗班经历,使他积累了大量16、17世纪的宗教众赞歌曲目。可以说,马丁的圣赞歌集是巴赫音乐的不竭源泉之一。

  大约14岁的时候,巴赫和一个比他大一些的校友乔治·艾德曼一起被授予合唱奖学金,就读位于吕内堡的名校圣迈克尔学校。在校2年中,他广泛地接触了欧洲文化,此外,除了参与学校的无伴奏合唱团外,他也演奏风琴与大键琴。他学习了法语和意大利语,在神学、拉丁语、历史、地理、物理学等知识领域打下深厚的根基。他与德国北部的的贵族子弟交往,这些人被送到一些高专业性的学校学习,准备在外交、政治或军队中有所发展。

  阿恩施塔特到威玛(1703-1708年)

  1703年1月,在从圣迈克尔毕业,并被拒绝一个位于桑格劳森的管风琴师职位后不久,巴赫被约翰·恩斯特公爵聘用,在威玛一个教堂担任场地音乐家。他的角色并不十分清楚,但很显然还包括一些与音乐无关的仆役工作。他在威玛待了7个月,全面学习了从阿尔卑斯山脉另一侧传来的新颖的音乐表现形式—音响色彩组合,发展了非凡的管风琴(即兴)演奏技艺。之后,巴赫被邀请到阿恩施塔特的圣博尼费斯教堂,为其新完工的管风琴作检查,并举办了启用音乐会。在这个位于魏玛西南大约40公里的古老小镇,巴赫家族与当地居民建立着良好往来。1703年8月,他接受了在该教堂的风琴师的职位,这个工作体面但并不繁重,而且能得到一份不错的薪水。

  良好的环境和对音乐热情的雇主并没有缓解年轻的管风琴师和当局之间的紧张关系。巴赫显然是对合唱团的水平不满,但更严重的是,1705年至1706年,他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拜访了伟大的风琴师和作曲家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并参与他在北德吕贝克圣马利亚教堂的音乐会。此次拜访布克斯特胡德的旅行,来回需要各徒步约400公里,他请了30天的假,却离职4个月,且未通知雇主,这成为他在1706年1月宗教法庭上被指控的“罪状”之一。这趟超过预期计划时间的旅程,强化了布克斯特胡德对对巴赫早期风格的影响,也显示了在巴赫心目中布克斯特胡德的重要性。巴赫想成为布克斯特胡德的助手和接班人,但不希望娶他女儿,而这显然是一个条件。

  据1705年8月的法庭记录,巴赫曾经被牵扯进一个争执事件:

  1706年巴赫得到了一个在米尔豪森圣布拉乌斯的风琴师职位,并待了好几年。在那里显然有更好的薪酬、更高的地位,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更好的唱诗班。4个月之后,1707年,巴赫成为米尔豪森的布拉希斯基希的管风琴师;同年,和他的第二个堂妹玛莉亚·芭芭拉·巴赫(Maria Barbara Bach)结婚。他们育有7个孩子,但只有4个活到了成年,包括威廉·弗里德曼·巴赫和卡尔·飞利浦·爱马努埃尔·巴赫,他们后来都成了重要的作曲家。

  巴赫提议将圣布拉乌斯的管风琴翻新,虽然费用昂贵,但教堂和米尔豪森市政府都予以核准。作为回报,巴赫为1708年的新地方议会成立开幕仪式精心制作了喜庆的清唱剧《上帝是我的国王,BWV71》(Gott ist mein König, BWV 71)。地方议会很高兴巴赫对他们的丰厚回报,在之后的几年里又两次让巴赫指挥演奏它。

  身在威玛

  巴赫演奏了其清唱剧《上帝是我的国王,BWV71》,同年辞职去接受一个报酬更为丰厚的职位,任魏玛公爵威廉.恩斯特的宫廷管弦乐师;1714年成为乐长。在威玛巴赫创作了大部分管风琴作品,也首次发现了维瓦尔第的音乐,开始了协奏曲的创作。1717年接受克滕的安哈尔特利奥波德亲王的乐正职位;但其辞职被威廉·恩斯特所阻挠,在免除其义务之前甚至还把其关押在狱中。

  克滕时期

  克滕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为高产和未受干扰的时期,这段时间他创作了许多器乐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键盘小曲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小提琴,大提琴独奏作品等。1720年当他和利奥波德亲王一同出游时,其妻死去,留下他和7个小孩;第二年再婚,娶安娜·玛德莲娜·巴赫(1701-1760)为妻;当亲王利奥波德娶了一个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女人时,巴赫开始寻找一份新工作。

  莱比锡

  1722年,莱比锡圣乐领唱库瑙逝世时,巴赫申请该职位,莱比锡当局先是把该职位让给了泰勒曼,随后又任命了克里斯托坲.格劳普纳,巴赫在1723年正式任该职。作为教会音乐的指挥,他要督导教会乐手,提供礼拜式中的乐曲;在托马学校任教;在这里他创作了最伟大的宗教作品《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和《圣母颂》,宗教剧及大多数的教会清唱剧。1729年他组织了著名的莱比锡大学音乐社,由职业歌手和学生组成,每周举行音乐会。领导该组织一直到1737年,1739-1743年又继续领导。

  逝世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巴赫患有白内障,视力逐渐丧失,1749年以当时落后设备进行了眼科手术,几乎使他完全失明。他的这场疾病原因不明;据说他突然恢复了视力,但却由于手术后的后遗症于1750年7月28日逝世,享寿65岁,死因据当时报纸所刊是因为一场“非常不成功的眼科手术造成的不愉快的后果”,据现在历史学家推测则是因为脑中风合并肺炎。随后在莱比锡举行葬礼。

  音乐风格和创作

  按照巴赫儿子卡尔·菲利普·埃曼努埃尔·巴赫的说法,巴赫在作曲方面是无师自通的。他没上过任何作曲方面的课程。

  因为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开始研究很多有影响的作曲家的作品并从中学习。这主要经由对音乐的聆听,阅读,抄写,复制,加工,模仿和对作曲媒介,形式,种类的研究。卡尔·菲利普·埃曼努埃尔·巴赫还说:

  “虔诚的他以自己额外的努力形成了自己风格……仅仅是模仿其他作品,他在青年时代就已经成了一位了不起的赋格作曲家……经过许多演出……没经过系统性学习的他已经掌握了管弦乐队的训练和指挥。”

  家庭成员

  1707年,巴赫和他的表妹Maria Barbara Bach结婚,生有7个孩子,4个活到成年:

  Catharina Dorothea (1708年12月28日-1774年1月14日)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1710年11月22日-1784年7月1日)

  卡尔·飞利浦·埃马努埃尔·巴赫(1714年3月8日-1788年12月14日)

  Johann Gottfried Bernhard Bach(1715年5月11日-1739年5月27日)

  1720年,Maria去世,巴赫再结良缘,1721年娶了安娜·玛德莲娜·巴赫。生有13个孩子,6个活到成年:

  Gottfried Heinrich (1724年-1763年)

  Elisabeth Juliana Friederica, called "Lieschen"(1726年-1781年)

  约翰·克里斯多福·弗里德里希·巴赫(1732年6月21日-1795年1月26日)

  约翰·克里斯金·巴赫(1735年-1782年)

  Johanna Carolina (1737年-1781年)

  Regina Susanna (1742年-1809年)

  作品

  巴赫的作品的目录中,使用的BWV,是德文“ Bach Werke Verzeichnis ”的缩写,意译即“巴赫作品目录”。这个分类体系由沃尔夫冈-史密德(Wolfgang Schmieder)完成于1950年。此分类法依据是体裁,而非作品的创作年代。

  颂赞曲

  也称清唱剧,又名康塔塔(Kantaten)。

  教会康塔塔(Geistliche Kantaten)(BWV 1–200)

  世俗康塔塔(Weltliche Kantaten)(BWV 201–216),包括咖啡清唱剧(BWV 211)

  作者不详的康塔塔(Zweifelhafte Kantaten)(BWV 217–224)

  大型合唱宗教作品

  经文歌(Motetten)(BWV 225–231)

  b小调弥撒曲(h-Moll-Messe)(BWV 232)

  四阕短弥撒(Missa Brevis)(BWV 233–236)

  五首圣哉经和一首垂怜经(Sanctus, Christe eleison)(BWV 237–242)

  圣母赞主曲(Magnificat)(BWV 243)

  马太受难曲(Matthäuspassion)(BWV 244)

  约翰受难曲(Johannespassion)(BWV 245)

  路加受难曲(Lukaspassion)(BWV 246),大部分非巴赫所谱写

  马可受难曲(Markuspassion)(BWV 247),文本留存但乐谱散佚,部分被重建

  圣诞神剧(Weihnachtsoratorium)(BWV 248),为六阕康塔塔所组成

  复活节神剧(Osteroratorium)(BWV 249)

  众赞歌

  又名“四声部圣咏”(Vierstimmige Choräle)

  婚礼圣咏(Choräle zu Trauungen)(BWV 250–252)

  186首圣咏(BWV 253–438)

  歌曲与咏叹(Lieder und Arien)

  出自谢梅利歌本(Schemelli-Gesangbuch)(BWV 439–507)

  出自安娜的笔记本(Zweites Notenbuch für Anna Magdalena Bach)(BWV 508–518)

  管风琴音乐

  三重奏鸣曲(Triosonaten)(BWV 525–530)

  前奏、触技、幻想曲与赋格的组合作品(BWV 531–581)

  c小调帕萨喀利亚舞曲与赋格(Passacaglia und Fuge)(BWV 582)

  三重奏(Trios)(BWV 583–586)

  杂集(BWV 587–590)

  改编自其他作曲家的协奏曲(Orgelbearbeitungen)(BWV 592–597)

  踏板练习曲(Pedal-Exercitium)(BWV 598)

  圣咏前奏曲(Choralvorspiele)(BWV 599–771)

  键盘音乐

  二声部与三声部创意曲(Zwei- und dreistimmige Inventionen)(BWV 772–801)

  四首二重奏(BWV 802–805)

  英国组曲(Englische Suiten)(BWV 806–811)

  法国组曲(Französische Suiten)(BWV 812–817)

  杂组曲(BWV 818–824)

  六首组曲(Sechs Partiten)(BWV 825–830)

  法式风格组曲(Ouverture im französischen Stil)(BWV 831)

  组曲与多首组曲乐章(BWV 832–845)

  平均律键盘曲集(Wohltemperiertes Klavier)(BWV 846–893),共两册,各24首

  前奏、赋格、触技与幻想曲(BWV 894–923)

  九首小前奏曲(BWV 924–932),出自给W. F. 巴赫的键盘笔记本(Klavierbüchlein für W. F. Bach)

  六首小前奏曲(BWV 933–938)

  五首小前奏曲(BWV 939–943)

  赋格与小赋格曲(BWV 944–962)

  奏鸣曲与奏鸣曲乐章(BWV 963–970)

  意大利协奏曲(Italienisches Konzert)(BWV 971)

  改编自其他作曲家的协奏曲(BWV 972–987)

  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Variationen)(BWV 988)

  义式咏叹变奏曲(Aria variata alla maniera italiana)(BWV 989)

  杂集(990–994)

  鲁特琴音乐

  包括组曲、前奏曲、赋格(BWV 995–1000)

  室内乐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Sonaten und Partiten für Violine solo)(BWV 1001–1006)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Cello-Suiten)(BWV 1007–1012)

  无伴奏长笛组曲(Partita für Flöte solo)(BWV 1013)

  为小提琴和大键琴的奏鸣曲(BWV 1014–1019)

  为小提琴和其伴奏乐器的作品(Einzelne Werke für Violine und Cembalo oder Continuo)(BWV 1020–1026)

  为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和大键琴的奏鸣曲(BWV 1027–1029)

  为木管(Flötensonaten)和键盘乐器的奏鸣曲(BWV 1030–1035)

  三重奏鸣曲(BWV 1036–1040)

  管弦乐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BWV 1041)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BWV 1042)

  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BWV 1043)

  三重协奏曲(Tripelkonzert)(BWV 1044)

  遗失的康塔塔之序曲(Sinfonia)(BWV 1045)

  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ische Konzerte)(BWV 1046–1051)

  大键琴协奏曲(Cembalokonzerte)(BWV 1052–1065)

  管弦组曲(Orchestersuiten)(BWV 1066–1069)

  作者不详的组曲(BWV 1070)

  某作品的早期版本(BWV 1071)

  卡农和赋格曲

  卡农(散)(BWV 1072–1078)

  音乐的奉献(Das Musikalische Opfer)(BWV 1079)

  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BWV 1080)

  其他

  附加作品(BWV 1081–1126)

  附加作品(21世纪增添)(BWV 1127以后)

  较著名的作品

  勃兰登堡协奏曲,BWV1046-BWV1051

  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BWV1043

  德国组曲,BWV825-BWV830

  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BWV846-BWV893

  B小调弥撒,BWV232

  马太受难曲,BWV244

  约翰受难曲,BWV245

  管弦乐组曲/乐队组曲,BWV1066-BWV1069

  哥德堡变奏曲,BWV988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BWV1012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BWV1006

  音乐的奉献,BWV1079

  赋格的艺术,BWV1080

  G弦上的咏叹调,原为BWV1068管弦乐组曲第三号 Suite No. 3 in D major的第三乐章改编而成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BWV1042

  音乐风格

  巴赫的音乐创作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意大利的器乐协奏曲和奏鸣曲,北德管风琴学派的管风琴音乐,新教圣咏,法国的羽管键琴音乐等等,在他的作品中,巴赫将前人的创作成果融汇贯通,并运用不可思议的对位法技术,创造出极为崇高,深邃,丰富的音乐世界,将巴洛克音乐发展到巅峰。

  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巴赫把音乐从以声乐为主体,发展为以器乐为主体,并使器乐演奏技巧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在巴赫以前,音乐以声乐为主体,难得用乐器作为伴奏,器乐没有独立的地位。巴赫充分发挥古钢琴的演奏技巧,发明了五指并用的弹键盘指法。在巴赫以前,弹风琴和古钢琴的键盘不用拇指,仅用四指运指法。巴赫发明了拇指运指法,奠定了今日的钢琴指法。这种新式的运指法发明以后,使键盘乐器的技巧非常发达。巴赫发展了器乐,使器乐发展成为全新的、独立的艺术形式,使音乐摆脱别的艺术束缚,而解放为自由独立的艺术,巴赫因而在西方被誉为“音乐之父”。

  其次,巴赫在作曲上最初应用十二平均率音阶。“十二平均率音阶”就是把一音阶的音程作十二等份,定其一分为半音,二分为全音。这乐理是法国音乐理论家拉摩所倡导的。但它只是一种理论,未曾实行。巴赫是最初应用这种乐理于作曲,并收到满意效果的人。平均率的使用,使转调(固定某调子的作曲,在途中转变为别的调子)非常自由,复调音乐的赋格,因而非常发达。赋格通常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赋格的发达对于后来的奏鸣曲式的发达有很大的影响。平均率的运用,还导致音乐家可以非常自由地利用半音阶的和声,使和声的效果更为新奇和丰富。

  巴赫死后数十年间,仅仅被认为是较次要的作曲家,其作品也多被当成练习曲使用。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上演《马太受难曲》,宣告“复兴巴赫”运动的开始。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多推崇巴赫,肖邦的24首前奏曲与他的晚年作品中对位法的使用、马勒的第五号交响曲最终乐章等,就是受到巴赫的启发。到了20世纪,由于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起,巴赫风格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